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心读题,谨慎填写,仔细推敲,精准判断,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注意审题,细心计算,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细心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31分)
1.看图写数、读数。(算盘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
写作: 读作:
写作: 读作:
写作: 读作:
2.一共有17盆花,每5盆摆一排,可以摆 排,还剩 盆。
3.一头牛约重400 一个苹果约重200 一桶油约重5
4.“蛟龙号”潜水器最大的下潜深度达7062米,约是 米,它是由 个千、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8……6,☆最小是 ,这时○是 。
6.同学们跳远,每人跳三次,成绩如下表,取最远的作为最终成绩。第一名 ,第二名 。
7.与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8.电风扇的转动是 现象,苹果从苹果树上落下是 现象。
9.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45÷5> 2 0<282 25> ×3
10.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是 ,B是 。
11.小李、小王和小张3个好朋友在一起,他们当中:一名是工人,一名是教师,一名是医生。(1)小李不是医生;(2)小王不是教师;(3)小李和小王正在听当工人的好朋友讲他在工厂发生的趣事。 是工人, 是教师, 是医生。
二、仔细推敲,精准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2.把12个桃子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分得4个桃子。( )
13.计算56÷7和7×8用的是同一句乘法口诀。( )
14.把9-3=6,54÷6=9写成综合算式是54÷9-3。( )
15.1000克棉花比1千克铁重。( )
16.因为6×3+4=22,所以22÷3=6……4。(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7.下面的图案中,( )不是轴对称的。
A.B.C.
18.△☆☐△☆☐……按这样的方式排列,从左往右数,第19个图形是( )。
A.△B.☆C.☐
19.小明准备了8个饭碗,14根筷子,最多可以给( )位客人。
A.8B.14C.7
20.小明在计算6+□×5时弄错了计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结果得40,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A.46B.16C.34
21.把18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下面竖式中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的是( )。
A.共有16支B.分掉16支C.还剩16支
22.将一张纸对折后,如下图那样剪去两个长方形。展开后是( )。
A.B.C.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25分)
23.直接写出得数。
24.用竖式计算。
64÷8= 67÷9=
25.脱式计算。
63÷(54-45) 3×(15-9) 3000-600+800
26.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7分)
27.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季节的调查情况。(单位:人)
春:正正正正正 夏:√√√√√√√√√
秋:◯◯◯◯◯◯◯ 冬:△△△
(1)完成表格,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2)二(1)班最喜欢 季的人最多,最喜欢 季的人最少,相差 人。
(3)二(1)班一共有 人。
(4)最喜欢春季的比最喜欢秋季的多 人。
(5)根据统计的结果,如果二(1)班同学组织游玩,最好安排在 季,因为 。
28.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为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实验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在植树节那天参加植树活动。
(1)王老师负责采购树苗,购买杨树苗需要1000多元,购买柳树苗需要800多元,王老师带2000元去买树苗,够吗?
(2)三月份一共有31天,三月份共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3)二年级分到36捆树苗,如果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到几捆树苗?
(4)二(2)班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每6人分成一个植树小组,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5)二(3)班要将45棵树苗搬上山,每个小朋友最多搬8棵,至少需要几个小朋友才能一次性将树苗全部搬上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2061;二千零六十一;627;六百二十七;1010;一千零一十
【知识点】10000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
【解析】【解答】解:千位上是2,百位上是0,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1的数写作:2061;读作:二千零六十一;
百位上是6,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7的数写作:627;读作:六百二十七;
一个千和一个十是1010,读作:
故答案为:2061;二千零六十一;627;六百二十七;1010;一千零一十。
【分析】四位数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是几,就写几,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2.【答案】3;2
【知识点】100以内数有余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17÷5=3(排)······2(盆)。
故答案为:3;2。
【分析】可以摆的排数=花的总盆数÷平均每排摆的盆数,余数是还剩下的盆数。
3.【答案】千克;克;千克
【知识点】克的认识与使用;千克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一头牛约重400千克;
一个苹果约重200克;
一桶油约重5千克。
故答案为:千克;克;千克。
【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4.【答案】7000;7;6;2
【知识点】10000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
【解析】【解答】解:7062米≈7000米;7062是由7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故答案为:7000;7;6;2。
【分析】7062接近整千数7000;四位数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5.【答案】7;62
【知识点】100以内数有余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6+1=7
8×7+6=62。
故答案为:7;62。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最小=余数+1;此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6.【答案】小虎;小月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小虎:135厘米>132厘米>130厘米;
小雪:122厘米>121厘米>119厘米;
小月:124厘米>122厘米>120厘米;
135厘米>124厘米>122厘米,第一名是小虎,第二名是小月。
故答案为:小虎;小月。
【分析】三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的就大。
7.【答案】998;1000
【知识点】自然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999-1=998,999+1=1000.
故答案为:998;1000.
【分析】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前一个自然数+1=相邻的后一个自然数,据此列式解答.
8.【答案】旋转;平移
【知识点】平移与平移现象;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解:电风扇的转动是旋转现象,苹果从苹果树上落下是平移现象。
故答案为:旋转;平移。
【分析】比如像在平面上推东西、开关抽屉······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像转动方向盘、电扇的转动、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
9.【答案】8;8;8
【知识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45÷5>8;
280<282;
25>8×3。
故答案为:8;8;8。
【分析】依据9以内的乘法口诀,分别计算出结果后再比较大小;
三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的就大。
10.【答案】2;3
【知识点】逻辑推理
【解析】【解答】解:第一列有4、3,并且第二行有1,则A=2;第二行有2、1并且第3列有4,则B=3。
故答案为:2;3。
【分析】先确定A、B所在的行数与列数,A、B是所在行或列没有的数。
11.【答案】小张;小李;小王
【知识点】逻辑推理
【解析】【解答】解:
那么小张是工人,小李是教师,小王是医生。
故答案为:小张;小李;小王。
【分析】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小李和小王正在听当工人的好朋友讲他在工厂发生的趣事,则说明小张是工人;小李不是医生,则说明小李是教师;小王不是教师,则说明小王是医生。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除法的初步认识
【解析】【解答】解: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分得4个桃子,如果不是平均分,每人分的桃子不确定,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除法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析】【解答】解:计算56÷7和7×8用的是同一句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应用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可以计算56÷7或7×8。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100以内数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列成综合算式是:54÷(9-3)。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分步算式的最后一步是除法,分别找出被除数和除数,被除数是54,除数是9-3,要加上小括号,列成综合算式是:54÷(9-3)。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因为1000克=1千克,所以1000克棉花与1千克铁同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单位的进率,根据1千克=1000克,可以比较两种物品的质量。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100以内数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22÷3=6……4中,余数4大于除数3,算式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17.【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解: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18.【答案】A
【知识点】周期性问题
【解析】【解答】解:19÷3=6(组)······1(个), 第19个图形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按照“△☆☐”3个图形为一组循环,第19个图形循环了6组,剩余1个,则是△。
19.【答案】C
【知识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析】【解答】解:14÷2=7(位)。
故答案为:C。
【分析】最多可以给客人的位数=筷子的总根数÷2。
20.【答案】B
【知识点】100以内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00以内数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40÷5-6
=8-6
=2
6+2×5
=6+10
=16。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求出□代表的数=得到的结果÷5-6;然后把□代表的数,代入计算。
21.【答案】B
【知识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析】【解答】解:4×4=16,竖式中的16表示分掉16支。
故答案为:B。
【分析】用竖式计算18÷4时,商4,表示4×4=16,即分掉16支。
22.【答案】A
【知识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解:展开后的图形左上角和右上角各有一个正方形,下面对称轴两侧各有一个长方形,即 。
故答案为:A。
【分析】把答案处图形沿着各自的对称轴折叠,其中,左半部分就是与之对应的纸上剪下来的。
23.【答案】
【知识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分析】1千克=1000克,据此单位换算后再比较大小;
依据9以内的乘法口诀分别计算;
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分别看作几个十、几个百或者几个千,然后再相加减。
24.【答案】解:64÷8=8
67÷9=7……4
【知识点】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析】【分析】依据9以内的乘法口诀分别计算。
25.【答案】解:63÷(54-45)
=63÷9
=7
3×(15-9)
=3×6
=18
3000-600+800
=2400+800
=3200
【知识点】100以内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00以内数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00以内数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解析】【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6.【答案】解:56÷8=7
32÷8=4
9×6=54
【知识点】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析】【分析】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依据9以内的乘法口诀分别计算。
27.【答案】(1)25;9;7;3
(2)春;冬;22
(3)44
(4)18
(5)春;喜欢春季的人最多
【知识点】单式统计表;数据收集整理
【解析】【解答】解:(1)
(2)25>9>7>3,二(1)班最喜欢春季的人最多,最喜欢冬季的人最少,相差:25-3=22(人);
(3)25+9+7+3=44(人);
(4)25-7=18(人);
(5)根据统计的结果,如果二(1)班同学组织游玩,最好安排在春季季,因为喜欢春季的人最多。
故答案为:(1)25;9;7;3;(2)春;冬;22;(3)44;(4)18;(5)春;喜欢春季的人最多。
【分析】(1)依据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先数一数,再填写统计表;
(2)把二(1)班最喜欢各个季节的人数比较大小;然后喜欢春季的人数减去喜欢冬季的人数;
(3)二(1)班一共的人数=喜欢各个季节的人数相加;
(4)最喜欢春季的比最喜欢秋季多的人数=最喜欢春季的人数-最喜欢秋季的人数;
(5)根据统计的结果,如果二(1)班同学组织游玩,最好安排在春季季,因为喜欢春季的人最多。
28.【答案】(1)解:1100+900=2000(元)
答:王老师带2000元去买树苗钱够。
(2)解:31÷7=4(个)……3(天)
答:三月份共有4个星期,还多3天。
(3)解:36÷4=9(捆)
答:每班分到9捆树苗。
(4)解:(24+18)÷6
=42÷6
=7(个)
答:可以分成7个小组。
(5)解:45÷8=5(个)……5(棵)
5+1=6(个)
答:至少需要6个小朋友才能一次性将树苗全部搬上山。
【知识点】100以内数有余数的除法及应用;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解析】【分析】(1)把1000多元估成1100元,800多元估成900元,1100+900=2000元,所以钱够;
(2)三月份共有星期的个数=三月份的天数÷平均每个星期的天数,余数是还剩下的天数;
(3)每班分到树苗的捆数=二年级分到树苗的总捆数÷平均分的班级个数;
(4)可以分的小组个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平均每个小组的人数;
(5)一次性将树苗全部搬上山至少需要小朋友的人数=树苗的总棵数÷平均每个小朋友最多搬的棵数,如果有余数,小朋友的人数+1人。姓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虎
130厘米
135厘米
132厘米
小雪
122厘米
121厘米
119厘米
小月
122厘米
120厘米
124厘米
1千克-700克=
120-90=
6×9=
4400-3000=
7克+84克=
50+80=
54÷6=
300+900=
40÷8=
42÷7=
20+8÷4=
1600-700=
被除数
56
32
( )
除数
( )
8
9
商
8
( )
6
季节
春
夏
秋
冬
人数
1千克-700克=300克
120-90=30
6×9=54
4400-3000=1400
7克+84克=91克
50+80=130
54÷6=9
300+900=1200
40÷8=5
42÷7=6
20+8÷4=22
1600-700=900
被除数
56
32
54
除数
7
8
9
商
8
4
6
季节
春
夏
秋
冬
人数
25
9
7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0-2021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算,我会填,我会选,我会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