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精品教学设计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共2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本节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耳与听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耳卫生,关爱盲人、聋哑人的情感。有关人体对外界感知的方式、器官,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并不陌生。但涉及到这些器官的结构名称、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学生又不是十分清楚。那么如何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是本节的关键所在。教学重点: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的成因。多媒体课件、眼球和耳的结构模式挂图或者模型等。一、导入新课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的相应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完成的?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那么,人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眼和视觉教师讲述:人体的各种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取的。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比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称它们为感觉器官,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教师过渡: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最多,形成了我们的视觉。那眼具有怎样的结构,视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视觉的形成当然离不开眼睛,眼睛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展示眼球结构挂图,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学习教材P79内容,明确眼球的各部分结构。 师生梳理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多媒体展示概念图:眼球 eq \b\lc\{\rc\ (\a\vs4\al\co1(眼球壁\b\lc\{\rc\ (\a\vs4\al\co1(角膜:可透过并折射光线,巩膜: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虹膜:中央的瞳孔可透过光线,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形成“暗室”,视网膜:许多感光细胞)),内容物\b\lc\{\rc\ (\a\vs4\al\co1(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折射光线))))教师提出问题:(1)平常我们所说的“白眼球”“黑眼珠”分别是指眼球的什么结构?(2)是否只有“黑眼珠”?“蓝眼睛”“绿眼睛”是指哪个结构? 学生思考后回答。提示:(1)“白眼球”——巩膜;“黑眼珠”——虹膜。(2)虹膜。教师多媒体展示不同颜色的虹膜,并讲述:虹膜的颜色因含色素的多少和分布的不同而异,一般有黑色、蓝色、灰色和棕色等几种。2.视觉的形成教师过渡:熟悉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接下来我们学习视觉的形成。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一只黄蜂朝你迎面飞来,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多媒体出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 思考:(1)眼球中透光的结构有哪些?(2)感受光线的位置在哪里?(3)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4)成像部位在哪里?学生思考后回答。提示:(1)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2)视网膜。(3)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4)视网膜。 师生归纳总结: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教师强调: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讲解: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活动】观察教材P80图4-49猫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猫的瞳孔在暗处比在亮处大。推测人也会这么变化。例如从教室内走到教室外时瞳孔的变化、由光强的地方到光弱的地方瞳孔的变化。探究二 近视及其预防【调查】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戴眼镜?他们戴的都是什么眼镜?学生统计并作出判断:近视镜。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81内容,尝试分析近视的成因,并进行表达交流。 教师讲述:近视成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 教师进一步提问:近视眼有什么矫正的办法吗?哪位同学愿意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视镜?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这种镜子正好和放大镜相反,我们叫它凹透镜,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然后再经过角膜、瞳孔等结构,就可以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谈一谈】让戴眼镜的同学谈一谈生活中因近视而带来的不便。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用眼卫生,强调用眼卫生的必要性,认同课本P82“三要”和“四不要”内容。 探究三 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和功能教师过渡: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那么,听觉是怎样产生的?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出声音吗?多媒体出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组织小组竞赛:快速指出名称并说出其功能。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做出积极评价。学生分析、讨论、回答问题。2.听觉的形成多媒体播放一段音乐,组织学生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视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外界的声波是怎样到达内耳的?学生尝试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来,分组整理并表达交流,小组间相互补充。 教师讲解:外界声波→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 eq \f(鼓膜→听小骨,(放大声波))→耳蜗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84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声波→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 eq \f(鼓膜→听小骨,(放大声波))→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3.听觉的保护 教师过渡:我们从外界听到的声音都是和谐悦耳的吗?什么是噪声?噪声有什么危害?学生看书理解什么是噪声,并了解噪声的危害。多媒体出示材料:在一个钢铁厂附近有一个小村庄,由于长期在机器轰鸣中度日,该村村民不同程度上都有一定的耳聋倾向。思考:噪声的危害是不是挺大的?那我们应该怎样来避免噪声的危害,保护我们的耳和听觉?教师讲解耳的结构图中有一个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并分析咽鼓管的好处和危害。总结归纳: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咽鼓管会张开,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起到保护鼓膜的作用;鼻咽部有炎症时,病菌可经咽鼓管到达鼓室,引起中耳炎。【学以致用】有一位病人突然双耳失聪,前来就诊,假如你作为医生,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学生分组模拟会诊,写出诊断步骤、诊断分析和治疗方案。(通过这项活动加深学生对耳的结构的认识和对听觉形成过程的理解。)探究四 其他感觉器官教师过渡:你还知道其他一些感觉器官吗?多媒体展示一家人吃饭的图片,提出问题:吃饭时,我们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学生思考后回答。提示: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眼;闻到饭菜的气味——鼻;尝到饭菜的味道——舌;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皮肤;听到家人的谈话——耳。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85相关内容,认识其他感觉器官。教师总结:鼻——嗅觉;舌——味觉(酸、甜、苦、咸);皮肤——触觉(冷、热、触、痛、压等)。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以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眼和视觉1.眼球的结构2.视觉的形成过程3.近视眼的形成、矫正及预防二、耳和听觉1.耳朵的结构2.听觉的形成过程3.保护耳和听觉三、其他感觉器官鼻子—嗅觉 舌头—味觉 皮肤—冷热感觉见课件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同时通过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东西形象直观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愉快地全面接受新知识。本节课内容较多,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新课环节——“近视的预防”可作为作业内容,以减少占用的课上时间。也可以分两课时来讲授,这样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本节教材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两个部分。教材首先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先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神经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再深入到细胞水平,从微观上讲述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本节教材涉及的结构名词多,这些结构承担的功能复杂,内容比较抽象,是本册教材的难点之一。七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对学习生物的方法已经有所掌握,有一定的生物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并对生物有一定的兴趣。我相信通过努力学生能够学好本节内容。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教学难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和图片。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图片,骑自行车、喝水、打篮球。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当你做一件事情时,身体各个部位是如何协调一致、默契配合的?比如,当你写字时,手指会灵巧地握住笔,双肘会自然地弯曲成合适的角度放在桌子上,身体会略向前倾,头会稍稍低下,眼睛很快就聚集在你所写的字上,你的大脑会积极地思考要写哪些字。身体各部分如此协调,是怎么实现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大脑、神经系统。教师:对的,主要是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师过渡: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一眼就看出原因的问题,便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从而去探究它。假设你现在是一名神经科的医生,有三名患者前来就医,请你对他们的病情作出诊断。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7“资料分析”,对以下三名患者的病情作出诊断。学生阅读课本,认真分析。教师总结:上述资料介绍的案例,分别涉及脑、脊髓或神经的损伤,说明感觉、肢体的运动、内脏器官的活动都与神经系统有关。神经系统对全身都有调控作用,出现损伤会造成某些功能不能正常工作。教师讲解: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概括地说,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多媒体出示教材P88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1.大脑教师讲解:脑可以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例如控制听觉的听觉中枢、控制视觉的视觉中枢,还有运动中枢、各种感觉中枢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语言中枢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2.小脑【小实验】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起立,身体前后不要触碰物体。闭上眼睛,双手自然垂直、左脚站立。认真感受一下,有什么感觉?学生闭上眼睛认真感受。(感觉站不稳,摇摇晃晃没有安全感。)教师讲述: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呀?你们知道为什么会站不稳吗?这与我们小脑的功能有关。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它的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狗的小脑切除了,狗的行动就变得不协调。走路时,姿势失调,行动笨拙;进食时,嘴老是在食物旁边碰来碰去,经过多次失败才能偶然吃到食物。这个实验反映了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3.脑干教师讲解: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下面与脊髓相连。它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所以被称为“活命中枢”。4.脊髓 教师讲解:我们中枢神经系统还包括脊髓,脊髓汇集着几百万个神经元,在脑与躯干、内脏之间快速传递信息,称为“信息高速路”。它主要有两个功能:反射和传导,反射是指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我们在下节课会重点学习。脊髓还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5.神经教师讲解:我们的周围神经系统主要是神经,神经联系着人体各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起着传递信息,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神经主要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分布在大脑,脊神经分布在全身。探究二 神经元教师提出问题: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细胞。 教师讲述:对,细胞。所以我们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细胞,是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多媒体展示神经元结构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9,了解神经元的各个部位。教师讲述:同学们要注意区分神经纤维、神经、神经末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神经纤维是由长的突起和外面套有的鞘组成。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上膜就组成神经。神经末梢是指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区分神经和神经纤维。教师讲述: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三、课堂小结请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中枢神经系统 eq \b\lc\{\rc\ (\a\vs4\al\co1(脑\b\lc\{\rc\ (\a\vs4\al\co1(大脑:大脑皮层有许多神经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2.周围神经系统 eq \b\lc\{\rc\}(\a\vs4\al\co1(脑神经,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二、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1.细胞体2.突起 eq \b\lc\{\rc\ (\a\vs4\al\co1(短的突起,\a\vs4\al(长的突起(+髓鞘))→\a\vs4\al(神经纤维)\b\lc\{\rc\ (\a\vs4\al\co1(末梢细小分支→神经末梢,集结成束→一条神经))))见课件由于本节内容以结构组成和功能为主,课堂上易出现重复和沉闷的情况,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成为本节授课的难点。配合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不断进行归纳。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形象地认识了各组成在人体所处的部位及功能。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本节是在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在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反射和反射弧。其中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完成过程的内容都比较抽象并很难理解,如处理不好,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不易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学生对生活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愿意与人合作。在本章前,学生已对人体几大系统的生理结构特征、人体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组成进行了学习,而且还有与神经调节相关的生活现象和体验。因此,学生对本节的学习已有了实践和理论基础。教学重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难点: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等。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这一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我们先来想一想:情境1:如果手指偶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了一下,或者不小心被烫了一下,你是先感觉疼还是先把手缩回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情境2:当一个物体在你眼前突然出现时,你又会有何反应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情境1:先缩手再感觉疼。情境2:会忍不住眨眼。教师讲述:当我们手指被烫到或者是被尖锐物体扎到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先缩手再感觉到痛;当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会忍不住地眨眼。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些反应是由人体的什么系统调节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这些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教师讲述:对,这些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反射教师过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呢?我们先来做下课本上的小实验。(用多媒体播放小实验视频,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膝跳反射实验】两人一组做分组实验。(1)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让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并且不要触及其他任何物体,腿部的肌肉一定不能紧张,要很放松。(2)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面的韧带(叩击时机应是趁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时,且力道不能太大),同时观察小腿的反应。思考:(1)同学们刚刚做完膝跳反射的实验了,在你们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2)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并思考回答问题。提示:(1)小腿会不自觉地弹起来。生来就有的。(2)不受大脑的控制。教师讲解:叩击韧带时,小腿会不自觉地弹起来,我们后天没有学习过,所以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在我们实验过程中,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出其不意地叩击,所以这个过程并没有受到大脑的控制。思考: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反射的概念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草履虫能够逃避有害刺激,含羞草的叶片被触碰后会迅速合拢,这些反应能称为反射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解:不可以的,反射建立的条件是通过神经系统,而草履虫和含羞草有神经系统吗?低等动物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它们没有反射。它们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不是反射,只能称为应激性。【判断】接下来我们就来判断一下,以下这些现象哪些属于反射?多媒体展示生物现象图片:①猫在亮处和暗处眼睛瞳孔的变化。②有物体在眼球前突然出现,会情不自禁地眨眼。③手偶然碰到火,来不及思考就立即缩回。④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时,向主人奔去。⑤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自觉进教室。 学生进行判断,教师进行纠错。探究二 反射弧1.反射弧教师过渡:我们知道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那反射进行的神经结构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知识点:反射进行的神经结构——反射弧。 多媒体出示教材P92图4-56缩手反射示意图。教师讲解:当我们手碰到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手指皮肤可以感受热的刺激,这一部位我们称为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感受到热的刺激后,能够产生冲动;感受器产生的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特定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烫”的信号,然后立刻产生冲动,并将冲动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将来自中枢的冲动传到这些手指肌肉中的神经末梢;引起我们手部的肌肉收缩,产生缩手这一动作,所以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我们称为效应器。所以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在整个反射过程中,感受器的作用是感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作用都是传导冲动,传递信号;神经中枢是接收冲动,发出“指令”;效应器是接收冲动,作出反应。【回顾实验】刚刚我们做过的膝跳反射,我们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属于反射的哪个环节?感受器。那我们小腿弹起,腿部肌肉属于什么?效应器。当我们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时,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我们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分析整合之后,产生新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作出反应,小腿不自觉弹起。教师讲述: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必须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五个部分。特别是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区别。传入神经有一个神经节,只要有神经节的就是传入神经。当我们碰到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烫,“烫”这一感觉是在哪里产生的?是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的。所以,当我们碰到烫的东西的时候,脊髓的神经中枢还会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下,如果五个环节中的其中一个环节断掉了会有怎样的后果?学生思考后回答:不能作出反应。教师讲解:如果是传入神经断了,后面的一系列过程还能进行吗?不能,当碰到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既感觉不到烫,也不能作出缩手这一动作。那如果是传出神经断了呢?我们可以感觉到烫,但不能作出反应。因为冲动还是可以传到神经中枢,再传到大脑皮层,但是冲动无法顺着传出神经传到手部的效应器,不能做出缩手的动作。所以,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缺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能称为反射。【回归问题】如果手被扎了一下或者是被烫到了,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痛?教师讲解:先缩手再感觉到疼,因为控制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需要经过大脑,所以它可以快速地完成缩手。但是脊髓还会将冲动传给大脑,使人感觉到疼痛,但是传递给大脑的路径比较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是先缩手再感觉到疼。师生归纳总结反射弧的结构模式:感受器 eq \o(―――→,\s\up7(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eq \o(―――→,\s\up7(传出神经))效应器2.反射的类型多媒体展示图片:望梅止渴、过红绿灯。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缩手反射、膝跳反射和眨眼反射都是我们生来就有的,那这几种反射和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是同一种类型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教师讲解:不属于同一反射,望梅止渴、过红绿灯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后天学习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反射分为两大类:简单的反射,即生来就会的,不需要学习的,例如缩手反射、排尿反射;复杂的反射,即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像谈虎色变、惊弓之鸟,这些都属于复杂反射。多媒体出示巴普洛夫实验图:教师讲述:我们刚刚说了复杂反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生活逐渐建立起来的。那复杂反射是怎么建立的呢?科学家巴普洛夫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们都知道狗在吃到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大量的唾液,但在听到铃声的时候不会分泌唾液。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简单反射。巴普洛夫的实验是这样做的:他每次在给狗喂食物之前,先摇一次铃,这样连续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只要他一摇铃,即使没有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属于复杂的反射,这是后天训练形成的。 学生观看实验,分析讨论:(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2)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3)条件反射的建立,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提示:(1) 吃食物流唾液是狗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听铃声流唾液是狗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2) 铃声刺激和食物的多次结合。(3) 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归纳总结: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拓展思考:想一想,如果没有反射会怎样?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讲解:如果没有反射,我们就不能及时对有害的刺激作出反应,不能及时避免外界的伤害。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和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这就是反射的意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是我们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3.测定反应速度学生阅读教材P94“探究”,了解实验的内容。各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包括探究过程的方法及步骤。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制订计划进行操作。实验完毕,通过实验现象能否解释讨论中的问题。“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意在复习巩固学生对“反射”的认识。所以学生能够认识到,接尺子活动属于反射。三、课堂小结通过简单的思维导图,共同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的概念二、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三、反射的类型:简单反射、复杂反射四、探究:测定反应速度见课件本节课重点为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的生物专业名词比较多,知识点分布散乱。另外神经系统相对抽象,学生看不见摸不到,不易理解。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本节课的处理,课堂上互动性较强,可获得较好效果。第四节 激素调节激素调节一节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涉及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为了使学生对激素调节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将教学内容整体梳理,重新构建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率。学生了解了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腺,有助于对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特点的理解,学生对各种激素异常的病症比较关注,但知识容易混淆。能力方面,学生理解了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能够独立设计探究实验。有利于本节“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实验设计环节的顺利开展。教学重点: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难点: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图片。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进入青春期后,有的同学脸上有青春痘,很是苦恼,男同学脸上有胡须,觉得不好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忆,可能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教师:身体出现的这些变化,不仅与体内分泌的性激素有关,而且与体内分泌的其他激素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激素”这个话题。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激素?激素又有怎样的功能呢?教师讲解:激素是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特点:由内分泌腺分泌、含量极其微少、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教师提出问题:那什么是内分泌腺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6内容,并对比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内外分泌腺的特点: 教师讲解:我们前面所学习的汗腺、唾液腺都是外分泌腺。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97图4-59,梳理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eq \o(\s\up7(),\s\do5(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2.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几种重要的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作用。(1)生长激素多媒体展示垂体图片,补充讲解垂体除能够分泌生长激素外,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教师提出问题:生长激素具有怎样的功能呢?多媒体展示实验:实验一:切除狗的垂体,生长立刻停滞。实验二:先切除狗的垂体,过一段时期后再给该狗每天注射一定量的生长激素,发现狗的生长先停滞,注射生长激素后又恢复生长。学生根据实验推测生长激素的功能。教师总结:生长激素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多媒体展示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图片。讲解三种症状及出现原因:①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侏儒症患者个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发育不受影响。②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导致个体身材过于高大。③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患者体格、内脏等普遍性肥大,出现肢端肥大,手指变粗、足跟肥厚等。(2)甲状腺激素教师讲解: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展示甲状腺图片,介绍甲状腺形似蝴蝶,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侧。多媒体展示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推测甲状腺激素具有怎样的功能?学生尝试根据实验推测甲状腺激素能使人和动物的发育提早。教师总结:明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怎样的症状呢?多媒体展示甲状腺分泌异常导致呆小症、甲减、甲亢的图片。讲解三种症状及出现原因:①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呆小症会导致儿童生长停滞、智力低下。②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甲减;患者出现比如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等症状。③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患者出现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教师讲解补充: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学生阅读教材P99,找出答案。对比总结: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区别: (3)胰岛素多媒体展示实验:实验一:狗被切除胰腺后,出现了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实验二: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部分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细胞——胰岛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推测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在哪里? 学生根据对比实验可推测出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在胰岛。教师讲述:科学家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这种物质,称它为胰岛素,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获得成功。多媒体展示胰腺以及胰岛图片,讲解胰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组成,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代谢。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什么症状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够回答出糖尿病以及低血糖。教师注意强调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4)补充讲解其他激素并展示表格。探究二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师过渡:如果你是中国女排的粉丝,当看到她们在比赛场上干脆利落地扣球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反应呢?学生回答:欢呼雀跃、心跳加速、面红耳赤、血压升高等感受或反应。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受和反应呢?教师帮助同学分析原因:大脑皮层兴奋→促使肾上腺激素分泌→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流加快→面红耳赤。所以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师生共同梳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之间的对比: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第四节 激素调节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3.几种常见激素 4.激素的特点:含量少,作用大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见课件在学习几种激素的调节作用时,运用资料分析,结合特殊图片,帮助学生找出异常症的病因,归纳总结,给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学生通过阅读,小组讨论、表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生命观念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1.描述眼、耳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2.描述人体通过眼、耳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探究实践制作水透镜,研究晶状体曲度变化。态度责任关注日常生活中眼、耳的卫生保健。生命观念认同神经元的外形、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区别和联系。探究实践制作神经细胞的形状模式图,理解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态度责任关注神经系统损伤对健康的影响,学会保护好神经系统。患者一患者二患者三发病原因肿瘤脊髓损伤扭伤发病部位及症状 脑颅内长了肿瘤,压迫大脑,失明腰部摔伤,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腰部扭伤,右下肢麻木、疼痛生命观念认同反射弧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1.以膝跳反射为例,描述反射的概念。2.说出反射弧的组成、说明各部分的功能。3.比较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概述两种反射的区别和联系。探究实践1.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完成“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认同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反应速度不同)。态度责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其建立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生活的素养。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获得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神经联系、维持时间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大大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生命观念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整体观)。科学思维1.比较内外分泌腺,说出内外分泌腺的区别。2.描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3.分析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等,归纳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生理功能。4.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探究实践用几只幼小的蝌蚪和甲状腺激素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了解研究激素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态度责任认同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名称比较项目 内分泌腺外分泌腺导管没有有导管分泌物去向激素进入血液不进入血液,通过导管排出腺体举例垂体、甲状腺、胰腺中的胰岛、肾上腺等胃腺、肝脏、唾液腺等消化腺以及汗腺、皮脂腺实验甲状腺是否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一组破坏否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成蛙二组破坏是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三组正常是蝌蚪提前变成蛙,但只有苍蝇大小病因相同点不同点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呆小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智力低下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主要作用肾上腺素肾上腺血压升高,促使心跳加快雄性激素睾丸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雌性激素卵巢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血液循环反应速度迅速比较缓慢作用时间短暂较长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作用分泌失调出现的病症生长激素垂体调节生长和发育侏儒症;巨人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呆小症;甲亢;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胰岛细胞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转化等糖尿病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本节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耳与听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耳卫生,关爱盲人、聋哑人的情感。有关人体对外界感知的方式、器官,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并不陌生。但涉及到这些器官的结构名称、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学生又不是十分清楚。那么如何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是本节的关键所在。教学重点: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的成因。多媒体课件、眼球和耳的结构模式挂图或者模型等。一、导入新课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的相应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完成的?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那么,人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眼和视觉教师讲述:人体的各种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取的。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比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称它们为感觉器官,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教师过渡: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最多,形成了我们的视觉。那眼具有怎样的结构,视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视觉的形成当然离不开眼睛,眼睛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展示眼球结构挂图,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学习教材P79内容,明确眼球的各部分结构。 师生梳理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多媒体展示概念图:眼球 eq \b\lc\{\rc\ (\a\vs4\al\co1(眼球壁\b\lc\{\rc\ (\a\vs4\al\co1(角膜:可透过并折射光线,巩膜: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虹膜:中央的瞳孔可透过光线,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形成“暗室”,视网膜:许多感光细胞)),内容物\b\lc\{\rc\ (\a\vs4\al\co1(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折射光线))))教师提出问题:(1)平常我们所说的“白眼球”“黑眼珠”分别是指眼球的什么结构?(2)是否只有“黑眼珠”?“蓝眼睛”“绿眼睛”是指哪个结构? 学生思考后回答。提示:(1)“白眼球”——巩膜;“黑眼珠”——虹膜。(2)虹膜。教师多媒体展示不同颜色的虹膜,并讲述:虹膜的颜色因含色素的多少和分布的不同而异,一般有黑色、蓝色、灰色和棕色等几种。2.视觉的形成教师过渡:熟悉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接下来我们学习视觉的形成。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一只黄蜂朝你迎面飞来,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多媒体出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 思考:(1)眼球中透光的结构有哪些?(2)感受光线的位置在哪里?(3)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4)成像部位在哪里?学生思考后回答。提示:(1)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2)视网膜。(3)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4)视网膜。 师生归纳总结: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教师强调:对光线起主要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讲解: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活动】观察教材P80图4-49猫在明亮和黑暗环境中瞳孔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猫的瞳孔在暗处比在亮处大。推测人也会这么变化。例如从教室内走到教室外时瞳孔的变化、由光强的地方到光弱的地方瞳孔的变化。探究二 近视及其预防【调查】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戴眼镜?他们戴的都是什么眼镜?学生统计并作出判断:近视镜。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81内容,尝试分析近视的成因,并进行表达交流。 教师讲述:近视成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 教师进一步提问:近视眼有什么矫正的办法吗?哪位同学愿意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视镜?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这种镜子正好和放大镜相反,我们叫它凹透镜,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然后再经过角膜、瞳孔等结构,就可以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谈一谈】让戴眼镜的同学谈一谈生活中因近视而带来的不便。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用眼卫生,强调用眼卫生的必要性,认同课本P82“三要”和“四不要”内容。 探究三 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和功能教师过渡: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那么,听觉是怎样产生的?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发出声音吗?多媒体出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组织小组竞赛:快速指出名称并说出其功能。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做出积极评价。学生分析、讨论、回答问题。2.听觉的形成多媒体播放一段音乐,组织学生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视觉的形成过程分析:外界的声波是怎样到达内耳的?学生尝试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来,分组整理并表达交流,小组间相互补充。 教师讲解:外界声波→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 eq \f(鼓膜→听小骨,(放大声波))→耳蜗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84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声波→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 eq \f(鼓膜→听小骨,(放大声波))→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3.听觉的保护 教师过渡:我们从外界听到的声音都是和谐悦耳的吗?什么是噪声?噪声有什么危害?学生看书理解什么是噪声,并了解噪声的危害。多媒体出示材料:在一个钢铁厂附近有一个小村庄,由于长期在机器轰鸣中度日,该村村民不同程度上都有一定的耳聋倾向。思考:噪声的危害是不是挺大的?那我们应该怎样来避免噪声的危害,保护我们的耳和听觉?教师讲解耳的结构图中有一个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并分析咽鼓管的好处和危害。总结归纳: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咽鼓管会张开,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起到保护鼓膜的作用;鼻咽部有炎症时,病菌可经咽鼓管到达鼓室,引起中耳炎。【学以致用】有一位病人突然双耳失聪,前来就诊,假如你作为医生,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学生分组模拟会诊,写出诊断步骤、诊断分析和治疗方案。(通过这项活动加深学生对耳的结构的认识和对听觉形成过程的理解。)探究四 其他感觉器官教师过渡:你还知道其他一些感觉器官吗?多媒体展示一家人吃饭的图片,提出问题:吃饭时,我们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学生思考后回答。提示: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眼;闻到饭菜的气味——鼻;尝到饭菜的味道——舌;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皮肤;听到家人的谈话——耳。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85相关内容,认识其他感觉器官。教师总结:鼻——嗅觉;舌——味觉(酸、甜、苦、咸);皮肤——触觉(冷、热、触、痛、压等)。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以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眼和视觉1.眼球的结构2.视觉的形成过程3.近视眼的形成、矫正及预防二、耳和听觉1.耳朵的结构2.听觉的形成过程3.保护耳和听觉三、其他感觉器官鼻子—嗅觉 舌头—味觉 皮肤—冷热感觉见课件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同时通过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东西形象直观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愉快地全面接受新知识。本节课内容较多,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新课环节——“近视的预防”可作为作业内容,以减少占用的课上时间。也可以分两课时来讲授,这样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本节教材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两个部分。教材首先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先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神经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再深入到细胞水平,从微观上讲述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本节教材涉及的结构名词多,这些结构承担的功能复杂,内容比较抽象,是本册教材的难点之一。七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对学习生物的方法已经有所掌握,有一定的生物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并对生物有一定的兴趣。我相信通过努力学生能够学好本节内容。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教学难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和图片。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图片,骑自行车、喝水、打篮球。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当你做一件事情时,身体各个部位是如何协调一致、默契配合的?比如,当你写字时,手指会灵巧地握住笔,双肘会自然地弯曲成合适的角度放在桌子上,身体会略向前倾,头会稍稍低下,眼睛很快就聚集在你所写的字上,你的大脑会积极地思考要写哪些字。身体各部分如此协调,是怎么实现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大脑、神经系统。教师:对的,主要是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师过渡: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一眼就看出原因的问题,便会引起我们的思考,从而去探究它。假设你现在是一名神经科的医生,有三名患者前来就医,请你对他们的病情作出诊断。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7“资料分析”,对以下三名患者的病情作出诊断。学生阅读课本,认真分析。教师总结:上述资料介绍的案例,分别涉及脑、脊髓或神经的损伤,说明感觉、肢体的运动、内脏器官的活动都与神经系统有关。神经系统对全身都有调控作用,出现损伤会造成某些功能不能正常工作。教师讲解: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概括地说,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多媒体出示教材P88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1.大脑教师讲解:脑可以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例如控制听觉的听觉中枢、控制视觉的视觉中枢,还有运动中枢、各种感觉中枢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语言中枢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2.小脑【小实验】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起立,身体前后不要触碰物体。闭上眼睛,双手自然垂直、左脚站立。认真感受一下,有什么感觉?学生闭上眼睛认真感受。(感觉站不稳,摇摇晃晃没有安全感。)教师讲述: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呀?你们知道为什么会站不稳吗?这与我们小脑的功能有关。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它的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狗的小脑切除了,狗的行动就变得不协调。走路时,姿势失调,行动笨拙;进食时,嘴老是在食物旁边碰来碰去,经过多次失败才能偶然吃到食物。这个实验反映了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3.脑干教师讲解: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下面与脊髓相连。它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所以被称为“活命中枢”。4.脊髓 教师讲解:我们中枢神经系统还包括脊髓,脊髓汇集着几百万个神经元,在脑与躯干、内脏之间快速传递信息,称为“信息高速路”。它主要有两个功能:反射和传导,反射是指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我们在下节课会重点学习。脊髓还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5.神经教师讲解:我们的周围神经系统主要是神经,神经联系着人体各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起着传递信息,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神经主要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分布在大脑,脊神经分布在全身。探究二 神经元教师提出问题: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细胞。 教师讲述:对,细胞。所以我们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细胞,是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多媒体展示神经元结构图: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9,了解神经元的各个部位。教师讲述:同学们要注意区分神经纤维、神经、神经末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神经纤维是由长的突起和外面套有的鞘组成。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上膜就组成神经。神经末梢是指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区分神经和神经纤维。教师讲述: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三、课堂小结请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中枢神经系统 eq \b\lc\{\rc\ (\a\vs4\al\co1(脑\b\lc\{\rc\ (\a\vs4\al\co1(大脑:大脑皮层有许多神经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2.周围神经系统 eq \b\lc\{\rc\}(\a\vs4\al\co1(脑神经,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二、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1.细胞体2.突起 eq \b\lc\{\rc\ (\a\vs4\al\co1(短的突起,\a\vs4\al(长的突起(+髓鞘))→\a\vs4\al(神经纤维)\b\lc\{\rc\ (\a\vs4\al\co1(末梢细小分支→神经末梢,集结成束→一条神经))))见课件由于本节内容以结构组成和功能为主,课堂上易出现重复和沉闷的情况,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成为本节授课的难点。配合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不断进行归纳。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形象地认识了各组成在人体所处的部位及功能。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本节是在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在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反射和反射弧。其中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完成过程的内容都比较抽象并很难理解,如处理不好,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不易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学生对生活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愿意与人合作。在本章前,学生已对人体几大系统的生理结构特征、人体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组成进行了学习,而且还有与神经调节相关的生活现象和体验。因此,学生对本节的学习已有了实践和理论基础。教学重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难点: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等。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这一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我们先来想一想:情境1:如果手指偶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了一下,或者不小心被烫了一下,你是先感觉疼还是先把手缩回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情境2:当一个物体在你眼前突然出现时,你又会有何反应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情境1:先缩手再感觉疼。情境2:会忍不住眨眼。教师讲述:当我们手指被烫到或者是被尖锐物体扎到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先缩手再感觉到痛;当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会忍不住地眨眼。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些反应是由人体的什么系统调节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这些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教师讲述:对,这些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反射教师过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呢?我们先来做下课本上的小实验。(用多媒体播放小实验视频,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膝跳反射实验】两人一组做分组实验。(1)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让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并且不要触及其他任何物体,腿部的肌肉一定不能紧张,要很放松。(2)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面的韧带(叩击时机应是趁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时,且力道不能太大),同时观察小腿的反应。思考:(1)同学们刚刚做完膝跳反射的实验了,在你们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2)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并思考回答问题。提示:(1)小腿会不自觉地弹起来。生来就有的。(2)不受大脑的控制。教师讲解:叩击韧带时,小腿会不自觉地弹起来,我们后天没有学习过,所以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在我们实验过程中,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出其不意地叩击,所以这个过程并没有受到大脑的控制。思考: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反射的概念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草履虫能够逃避有害刺激,含羞草的叶片被触碰后会迅速合拢,这些反应能称为反射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解:不可以的,反射建立的条件是通过神经系统,而草履虫和含羞草有神经系统吗?低等动物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它们没有反射。它们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不是反射,只能称为应激性。【判断】接下来我们就来判断一下,以下这些现象哪些属于反射?多媒体展示生物现象图片:①猫在亮处和暗处眼睛瞳孔的变化。②有物体在眼球前突然出现,会情不自禁地眨眼。③手偶然碰到火,来不及思考就立即缩回。④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时,向主人奔去。⑤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就会自觉进教室。 学生进行判断,教师进行纠错。探究二 反射弧1.反射弧教师过渡:我们知道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那反射进行的神经结构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知识点:反射进行的神经结构——反射弧。 多媒体出示教材P92图4-56缩手反射示意图。教师讲解:当我们手碰到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手指皮肤可以感受热的刺激,这一部位我们称为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感受到热的刺激后,能够产生冲动;感受器产生的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中特定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烫”的信号,然后立刻产生冲动,并将冲动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将来自中枢的冲动传到这些手指肌肉中的神经末梢;引起我们手部的肌肉收缩,产生缩手这一动作,所以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我们称为效应器。所以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在整个反射过程中,感受器的作用是感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作用都是传导冲动,传递信号;神经中枢是接收冲动,发出“指令”;效应器是接收冲动,作出反应。【回顾实验】刚刚我们做过的膝跳反射,我们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属于反射的哪个环节?感受器。那我们小腿弹起,腿部肌肉属于什么?效应器。当我们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时,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我们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分析整合之后,产生新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作出反应,小腿不自觉弹起。教师讲述: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必须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五个部分。特别是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区别。传入神经有一个神经节,只要有神经节的就是传入神经。当我们碰到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烫,“烫”这一感觉是在哪里产生的?是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的。所以,当我们碰到烫的东西的时候,脊髓的神经中枢还会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下,如果五个环节中的其中一个环节断掉了会有怎样的后果?学生思考后回答:不能作出反应。教师讲解:如果是传入神经断了,后面的一系列过程还能进行吗?不能,当碰到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既感觉不到烫,也不能作出缩手这一动作。那如果是传出神经断了呢?我们可以感觉到烫,但不能作出反应。因为冲动还是可以传到神经中枢,再传到大脑皮层,但是冲动无法顺着传出神经传到手部的效应器,不能做出缩手的动作。所以,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缺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能称为反射。【回归问题】如果手被扎了一下或者是被烫到了,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痛?教师讲解:先缩手再感觉到疼,因为控制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需要经过大脑,所以它可以快速地完成缩手。但是脊髓还会将冲动传给大脑,使人感觉到疼痛,但是传递给大脑的路径比较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是先缩手再感觉到疼。师生归纳总结反射弧的结构模式:感受器 eq \o(―――→,\s\up7(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eq \o(―――→,\s\up7(传出神经))效应器2.反射的类型多媒体展示图片:望梅止渴、过红绿灯。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缩手反射、膝跳反射和眨眼反射都是我们生来就有的,那这几种反射和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是同一种类型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教师讲解:不属于同一反射,望梅止渴、过红绿灯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后天学习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反射分为两大类:简单的反射,即生来就会的,不需要学习的,例如缩手反射、排尿反射;复杂的反射,即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像谈虎色变、惊弓之鸟,这些都属于复杂反射。多媒体出示巴普洛夫实验图:教师讲述:我们刚刚说了复杂反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生活逐渐建立起来的。那复杂反射是怎么建立的呢?科学家巴普洛夫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们都知道狗在吃到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大量的唾液,但在听到铃声的时候不会分泌唾液。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简单反射。巴普洛夫的实验是这样做的:他每次在给狗喂食物之前,先摇一次铃,这样连续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只要他一摇铃,即使没有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属于复杂的反射,这是后天训练形成的。 学生观看实验,分析讨论:(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2)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3)条件反射的建立,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提示:(1) 吃食物流唾液是狗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听铃声流唾液是狗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2) 铃声刺激和食物的多次结合。(3) 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归纳总结: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拓展思考:想一想,如果没有反射会怎样?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讲解:如果没有反射,我们就不能及时对有害的刺激作出反应,不能及时避免外界的伤害。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和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这就是反射的意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是我们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3.测定反应速度学生阅读教材P94“探究”,了解实验的内容。各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包括探究过程的方法及步骤。可以参照课本中的制订计划进行操作。实验完毕,通过实验现象能否解释讨论中的问题。“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意在复习巩固学生对“反射”的认识。所以学生能够认识到,接尺子活动属于反射。三、课堂小结通过简单的思维导图,共同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的概念二、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三、反射的类型:简单反射、复杂反射四、探究:测定反应速度见课件本节课重点为描述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的生物专业名词比较多,知识点分布散乱。另外神经系统相对抽象,学生看不见摸不到,不易理解。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本节课的处理,课堂上互动性较强,可获得较好效果。第四节 激素调节激素调节一节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涉及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为了使学生对激素调节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将教学内容整体梳理,重新构建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率。学生了解了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腺,有助于对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特点的理解,学生对各种激素异常的病症比较关注,但知识容易混淆。能力方面,学生理解了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能够独立设计探究实验。有利于本节“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实验设计环节的顺利开展。教学重点: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难点: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图片。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进入青春期后,有的同学脸上有青春痘,很是苦恼,男同学脸上有胡须,觉得不好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忆,可能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教师:身体出现的这些变化,不仅与体内分泌的性激素有关,而且与体内分泌的其他激素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激素”这个话题。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激素?激素又有怎样的功能呢?教师讲解:激素是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特点:由内分泌腺分泌、含量极其微少、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教师提出问题:那什么是内分泌腺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6内容,并对比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内外分泌腺的特点: 教师讲解:我们前面所学习的汗腺、唾液腺都是外分泌腺。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97图4-59,梳理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eq \o(\s\up7(),\s\do5(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2.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几种重要的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作用。(1)生长激素多媒体展示垂体图片,补充讲解垂体除能够分泌生长激素外,还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教师提出问题:生长激素具有怎样的功能呢?多媒体展示实验:实验一:切除狗的垂体,生长立刻停滞。实验二:先切除狗的垂体,过一段时期后再给该狗每天注射一定量的生长激素,发现狗的生长先停滞,注射生长激素后又恢复生长。学生根据实验推测生长激素的功能。教师总结:生长激素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多媒体展示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图片。讲解三种症状及出现原因:①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侏儒症患者个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发育不受影响。②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导致个体身材过于高大。③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患者体格、内脏等普遍性肥大,出现肢端肥大,手指变粗、足跟肥厚等。(2)甲状腺激素教师讲解: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展示甲状腺图片,介绍甲状腺形似蝴蝶,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侧。多媒体展示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推测甲状腺激素具有怎样的功能?学生尝试根据实验推测甲状腺激素能使人和动物的发育提早。教师总结:明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怎样的症状呢?多媒体展示甲状腺分泌异常导致呆小症、甲减、甲亢的图片。讲解三种症状及出现原因:①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呆小症会导致儿童生长停滞、智力低下。②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甲减;患者出现比如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等症状。③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患者出现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教师讲解补充: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学生阅读教材P99,找出答案。对比总结: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区别: (3)胰岛素多媒体展示实验:实验一:狗被切除胰腺后,出现了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实验二: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部分都萎缩了,只有内部一团团细胞——胰岛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推测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在哪里? 学生根据对比实验可推测出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在胰岛。教师讲述:科学家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这种物质,称它为胰岛素,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获得成功。多媒体展示胰腺以及胰岛图片,讲解胰腺分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组成,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代谢。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什么症状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够回答出糖尿病以及低血糖。教师注意强调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4)补充讲解其他激素并展示表格。探究二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师过渡:如果你是中国女排的粉丝,当看到她们在比赛场上干脆利落地扣球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反应呢?学生回答:欢呼雀跃、心跳加速、面红耳赤、血压升高等感受或反应。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受和反应呢?教师帮助同学分析原因:大脑皮层兴奋→促使肾上腺激素分泌→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流加快→面红耳赤。所以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师生共同梳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之间的对比: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第四节 激素调节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3.几种常见激素 4.激素的特点:含量少,作用大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见课件在学习几种激素的调节作用时,运用资料分析,结合特殊图片,帮助学生找出异常症的病因,归纳总结,给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学生通过阅读,小组讨论、表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生命观念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1.描述眼、耳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2.描述人体通过眼、耳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探究实践制作水透镜,研究晶状体曲度变化。态度责任关注日常生活中眼、耳的卫生保健。生命观念认同神经元的外形、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区别和联系。探究实践制作神经细胞的形状模式图,理解神经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态度责任关注神经系统损伤对健康的影响,学会保护好神经系统。患者一患者二患者三发病原因肿瘤脊髓损伤扭伤发病部位及症状 脑颅内长了肿瘤,压迫大脑,失明腰部摔伤,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腰部扭伤,右下肢麻木、疼痛生命观念认同反射弧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1.以膝跳反射为例,描述反射的概念。2.说出反射弧的组成、说明各部分的功能。3.比较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概述两种反射的区别和联系。探究实践1.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完成“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认同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反应速度不同)。态度责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其建立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生活的素养。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获得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神经联系、维持时间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大大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生命观念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整体观)。科学思维1.比较内外分泌腺,说出内外分泌腺的区别。2.描述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3.分析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等,归纳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生理功能。4.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探究实践用几只幼小的蝌蚪和甲状腺激素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证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了解研究激素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态度责任认同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名称比较项目 内分泌腺外分泌腺导管没有有导管分泌物去向激素进入血液不进入血液,通过导管排出腺体举例垂体、甲状腺、胰腺中的胰岛、肾上腺等胃腺、肝脏、唾液腺等消化腺以及汗腺、皮脂腺实验甲状腺是否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一组破坏否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成蛙二组破坏是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三组正常是蝌蚪提前变成蛙,但只有苍蝇大小病因相同点不同点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身材矮小智力正常呆小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智力低下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主要作用肾上腺素肾上腺血压升高,促使心跳加快雄性激素睾丸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雌性激素卵巢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血液循环反应速度迅速比较缓慢作用时间短暂较长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作用分泌失调出现的病症生长激素垂体调节生长和发育侏儒症;巨人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呆小症;甲亢;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胰岛细胞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转化等糖尿病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