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设计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节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其中包括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从而为后续的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打好基础。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在提高中,引导学生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正确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图片。一、导入新课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开山建园、工厂林立。现在的天空已不再湛蓝,小溪已不再清澈。人类活动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进行探讨的话题。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续表  学生分析资料,绘制柱形图。思考讨论:(1)什么时候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学生分析、讨论、回答。提示:(1)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2)我国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原因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结合当地情况回答。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人口增长会引发哪些问题?教师讲解: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调控好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探究二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教师过渡:作为生物圈中重要的成员,人类活动究竟会对生物圈产生哪些影响呢?问题1:滥伐森林多媒体展示乱砍滥伐图片,思考: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提示:水土大量流失、洪涝灾害频发,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使森林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问题2:排放烟雾多媒体展示工业废气图片,思考: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提示:空气污染影响人类健康;酸雨影响建筑物、农作物;温室效应破坏碳-氧平衡。问题3:污水排放多媒体展示污水排放与水体污染图片,思考: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提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施用化肥等使水体富营养化。建立污水处理厂,禁止工业废水排放,控制生活污水排放等。问题4:乱捕滥猎多媒体展示滥猎鸟类图片,思考:不法分子运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提示:网捕、枪杀、放毒等手段捕杀鸟类。鸟类日益减少,农作物害虫增加,粮食减产等。问题5:植树造林多媒体展示植树造林图片,思考: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提示:不赞同,植树造林不仅可以获得木材,还能改善环境。据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问题6:保护鸟类多媒体展示救治鸟类图片,思考: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提示: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物圈中的生态平衡。问题7:建立自然保护区多媒体展示自然保护区的图片,思考: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扎龙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读图分析、表达交流。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面对环境被破坏的问题,我们中学生是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学生积极回答。【拓展延伸】生物入侵介绍生物入侵的概念和生物入侵实例(薇甘菊、澳大利亚兔子、地中海食蝇),分析生物入侵对环境的影响:①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污染。②生物多样性丧失。③生态灾害频繁爆发,损失严重。三、课堂小结请同学们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形式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趋势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1.破坏环境事例 eq \b\lc\{\rc\ (\a\vs4\al\co1(滥伐森林,水体污染,排放烟雾,捕杀鸟类))2.保护环境事例 eq \b\lc\{\rc\ (\a\vs4\al\co1(植树造林,救治伤鸟,建立自然保护区))见课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一些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圈的负面资料,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到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认同计划生育政策。在教学中,除了严重的科学性错误在课堂上纠正以外,尽量让学生自主发挥。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本节在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确实有很大的影响。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其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又为下一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奠定了意识基础。学生通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等事例已经形成了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有影响的观点。对于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其关键环节和操作方法,学生也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由于学生的实验操作经验少,生活经验少,教师在实验操作这一块要讲得详细些,并且要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起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教学重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教学难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多媒体课件,模拟酸雨的相关实验装置(准备pH试纸,食醋,清水,烧杯,纱布,大培养皿、植株幼苗等)。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酸雨对生物的危害图片:       教师讲述:地球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是孕育生命的地方。几百万年来,地球默默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却不断地向地球索取。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们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如今,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地球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环境污染。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探究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认识酸雨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108“模拟探究”的内容,尝试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酸雨?(2)酸雨的形成原因。(3)酸雨的形成过程。(参考教材P109“酸雨的形成”图)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学生阅读教材P109-110的内容,分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实验方案。(1)教师指导学生配制酸雨模拟液:用食醋和清水配制pH为4的酸雨模拟液。方法:在烧杯中加入100毫升食醋,然后慢慢加入清水,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不时停下用pH试纸测定,直至pH为4。学生参考教材提示,组间讨论、交流,完善实验方案。(2)设计一个测定酸雨对幼苗的生长影响的探究实验。提出问题:酸雨对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做出假设:酸雨对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实验方案:①在甲、乙两个花盆中栽培同样数量的长势相同的植物幼苗。②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两次向甲盆中定量喷洒配制的酸雨,每天两次向乙盆中喷洒等量的清水,每天观察记录一次。③一周后,分别统计两个实验装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长高度。④收集每组学生课下所测定的两组幼苗的生长情况的数据,全班汇总所有组别收集的数据计算得出结果(取平均值)。⑤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如果两个装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差异,说明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如果用酸雨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说明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如果用清水培养的植物幼苗的生长情况比较好,说明酸雨对植物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讨论交流教材P109“讨论”:①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②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提示:①真实酸雨和模拟酸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等,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②不一定是。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形成的,酸雨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地域、跨国界的危害。3.酸雨的危害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09-110的内容,思考:(1)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2)除酸雨外,还有哪些环境污染也会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造成危害?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多媒体播放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视频,学生畅谈能为保护环境做的事情,加深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酸雨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主要成分、危害和控制措施2.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二、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见课件这节课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检验,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用食醋和清水模拟酸雨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学生乐于尝试。通过对比植物的生长状况,了解了酸雨对植物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从而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在本章第一节,学生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的实例,知道了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本节的学习,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究竟有哪些影响。学生对于实验探究的方法有所了解,但亲自设计和实施探究实验的训练却很少,对于实验的设计有时候构想不够完善,需要教师提前对于实验方案给予指导,并提供时间,场地和材料让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也比较强。经过一年的生物学习,有了一定的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的基础,另外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强,在网络上能够搜集和整理到许多有效信息,这些都为本节的教学设计奠定了基础。教学重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教学难点: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调查结果。多媒体课件、笔记本、笔。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教材P112“想一想,议一议”:“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宋·秦观《行香子》)词中所描绘的村庄美如图画,让无数人向往。你自己现在所生活的地方也是这样优美吗?为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你能做些什么呢?教师:今天,请同学们为保护当地环境献计献策,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二、探究新知探究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1.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教师提出问题:(1)你生活的环境存在哪些问题呢?(2)引起当地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这些环境问题可能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哪些影响?(3)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4)我们还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点什么?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2-113“拟定计划”,分小组,确定调查的目的和步骤。多媒体展示“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的大致步骤:(1)分组:6~8人一组。(2)调查问题:×××区×××街道水污染问题。(3)调查:集体行动、分工明确、注意安全。(4)撰写调查报告。(5)写出保护计划,交流、汇报。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进行分组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时,调查方法有哪些?学生思考,并说出调查的方法。提示:实地调查走访;到当地环保部门咨询;通过图书馆、报社杂志、媒体或是互联网收集资料。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应如何撰写调查报告?多媒体展示调查报告(示例):×××区×××街道水污染调查报告调 查 人:×××调查时间:×年×月×日——×月×日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收集资料、实地调查……一、调查目的目前××环境问题现状说明,从现状分析出现了什么问题,引起了什么样的关注,来说明自己的调查目的。二、调查方法及过程组内是怎么分工的,按如下表格填写(表格自己制作):调查时都用了什么方法,总结出你们组的具体做法和有效步骤。三、调查结果及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分析:由调查可以看出:四、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实,只要大家都来关注×××,不久以后,×××必将×××××××。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调查报告的书写方式。包括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方式、调查目的、调查方法以及调查过程等。学生按照方法步骤,分小组调查学校周围的环境状况。【注意事项】实地调查时要注意安全。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每小组选派代表,说一说本小组调查到的当地生态环境的状况,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教师提出问题: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请你们试着拟定计划,并付诸行动。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报告,分组讨论、交流,拟定保护计划。讨论完成后,每组选出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和计划作出积极评价。3.保护生态环境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应如何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呢?多媒体出示垃圾分类、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的相关图片,介绍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4.课外实践——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多媒体播放再生纸制作的视频,并展示再生纸制作的作品,请同学们在课后尝试进行制作。三、课堂小结请同学们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形式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一、拟定计划的步骤1.分组调查2.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3.分析原理并写出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二、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见课件 本节课主要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走出教室,亲自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亲眼目睹自己身边的环境状况,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命观念认同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科学思维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其带来的潜在影响。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实践1.调查我们人口面临的威胁(老龄化),认同我国的人口政策。2.调查小区/学校周边环境的变化,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责任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年份/公元人口数/亿年份/公元人口数/亿20.5519495.42年份/公元人口数/亿年份/公元人口数/亿7400.4819596.7213930.6019698.0715780.6019799.7517642.00198911.2718494.10199912.5819284.70200913.35生命观念认同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科学思维举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酸雨等污染对生物的危害。探究实践设计并实施模拟探究实验,认识酸雨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态度责任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生命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科学思维1.小组做好调查的分工、合作。2.撰写调查报告,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探究实践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态度责任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组员××××××××××××××××××负责内容调查目的的查阅与撰写步骤方法的整理与撰写调查结果的整理与撰写结果分析的整理与撰写问题与建议的整理与撰写PPT汇报文稿的制作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