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同步教学设计,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七单元22 我们奇妙的世界1.正确认读本课“呈、雕、幻”等生字,正确书写“呈、幻、诱”等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描述性文章,充分感受世界的奇妙和发现的快乐。3.抓关键词语,学习整合各种信息,表现世界的“奇妙”,进一步学习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美。2课时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比较课题,突出“奇妙”。(出示:我们奇妙的世界)指读。着重理解“奇妙”一词。学生比较朗读,感受重音的转移。在大多数人看来,世界不是“平常”的吗?再读课题,激发学生对习以为常的周遭世界的好奇。2.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出示词语:呈现、雕饰、变幻、 蜡烛、光辉、光芒、模型。借助拼音,学生自己认读,进行归类朗读,教师相机正音。3.指导重点语句或语段的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1)范读。这句话逗号较多,既要作稍许停顿,又要注意语意的连续。最后一个词可适当延长,读出省略号的感觉。生练读,评价。(2)这句话中有个词出现了两次,是——“奇妙”,用读课题的方法读出这种感觉。再读,生互相评价。4.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读。检查:(1) 每段语句之间是否连贯,让人听清楚讲了什么。(2)是否初步读出事物的特点。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奇妙的景物呢?小组合作,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1)一至两人朗读课文,其余成员认真倾听,边听边圈画描绘的景物。(2)小组共同讨论思维导图可以怎么画。(3)组长根据大家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我们心中奇妙的世界》,其余成员协助。(4)一人代表小组准备汇报。要求:内容完整,按照顺序,书写正确。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3.汇报学习成果。(1)教师边板画,边简要描述。通过学习.你们知道天空中都有哪些最物?(太阳、云彩、雨点、水洼、落日的余晖、群星)(2)那么大地呢? (植物、水果、大树、蝴蝶、鸟儿、秋风、冰柱、小水滴)(3)小组展示一下思维导图,师生根据评比要求进行点评,评定星级。4.再看看天空和大地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天空”部分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大地”部分按照四季的顺序)这样写条例很清晰。5.学生结合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自主分配朗读任务,展示。四、自主合作,品味语言1.小组合作,细细品味文章语言。出示学习单:(1)逐字逐句细读课文第2至第8自然段。(2)在天空这个奇妙的世界里,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在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处,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2.交流汇报。(1)在天空这个奇妙的世界里,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升起、带来、飞行、呈现、告诉、降落、映射、变幻、涂上、闪烁)(2)你们发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是表示动作的,都表示事物在发生“变化”)(3)出示: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映射”把水波映照的动感表现了出来)3.开展朗读比赛,学习写“大地”的第9至第17自然段。出示学习单:“小小朗读者”活动。组内同学选择描写同个季节的几个自然段,配合着读一读。 看看你们组能得几颗星。(一颗星读准确,读通顺,注意停顿;两颗星想象画面,初步读出这种事物的奇妙;三颗星朗读形式有变化,充分读出世界的奇妙)五、比较阅读,迁移运用1.回顾内容,通过比较,再次感受课文形象化的描写特点。出示:(1)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很尖很亮,下的小水滴是圆的。(2)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自读,想一想你们喜欢哪一句?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小结。(1)我们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然后再用美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眼中奇妙的世界就会呈现在大家面前。(2)配乐,播放一组表现美好事物的图片,将学生带回生活情境。师描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许多看似普通的事物都很美。你能试着说说生活中你看到的奇妙景物吗?比一比,看谁更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看谁拥有表达美的能力?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互相评价。重点落在是否写出事物的美或趣味。六、学写生字,拓展延伸1.范写“幻”。提醒书写时特别注意右边是横折钩,横折钩的“折”略向里收。2.出示“乘”。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先中间后两边,把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中间紧凑,最后撇捺要舒展。3.出示“型”。从小篆字体引入。4.出示“蜡”“烛”,关注部首。“烛”原来指的是火炬,所以左边是火。5.小试牛刀,选词填空。(课件出示)行 形 型圆( ) 模( ) ( )动 ( )号芒 茫光( ) 白( ) ( ) ( )果23 海底世界1.正确认读“窃、私、警”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汪”等生字,注意不同结构的字的书写要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蕴藏”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感知海底的奇异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4.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初步整合学生自学信息,介绍海底世界。2课时一、揭示课题,认读字词1.图片导入,揭示课题。(l) 出示图片,认读“波涛澎湃”。提示:“波涛澎湃”中的“波涛”就是大的波浪,“澎湃”不是说浪大,而是说大浪互相撞击。近义词:波涛汹涌、汹涌澎湃、巨浪滔天等;反义词:风平浪静、水平如镜等。(2)出示图片,认读“宁静”。提示:近义词:安静、寂静、平静等;反义词:喧闹、热闹、嘈杂等。(3)揭示课题。出示: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那么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海底世界》。(板书:海底世界)2.创设情境,认读字词。(1)看拼音,读词语。(出示光线、行进、危险、小时、后退、生物)(2)看图片,认词语。(出示器官、海参、轮船、地球、石油、天然气)(3)提示: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跟读。(反推力、爬行、攻击、迅速、长途)(4)朗读课文,巩固字词。提示:自由读课文,在学生认读字词的基础上,教师做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朗读课文,把握文意1.朗读课文,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提示:可以找中心句)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2.浏览第2至第6自然段,用一句话分别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提示:可以找中心句,也可以抓住关键词语概括。(1)第2自然段写海底非常宁静,黑暗中闪烁着许多光点。(2)第3自然段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3)第4自然段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4)第5自然段写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5)第6自然段写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3.小组讨论,哪些自然段是描写海底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描写物产丰富?提示:第2、3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第4至6自然段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也进一步说明海底景色奇异。4.默读课文,用一段话概括课文内容。提示:大海深处非常宁静,黑暗中闪烁着许多光点。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还常常在窃窃私语。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5.评选“最佳小导游”。(1)出示图片,从文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内容读一读。(提示:图片为课文第2至第6自然段的内容)(2)小组介绍,进行评选。提示:注意小导游介绍时的语气语调。三、研读课文,体会写法1.小组合作,回答问题。(1)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哪一句可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2)这段话写了几种海底动物?默读后在文中画出他们的名称。(3)选读一种动物的活动特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它的活动特点写具体的。提示:课文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介绍了动物的活动方式,如海参和梭子鱼的速度用列数字来说明,把梭子鱼与普通火车速度作比较等。2.自学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2)自由读这一段,说说海底植物的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3)选读一种植物的差异,说说作者是怎么把这个差异写清楚的。提示:本段也是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具体举例写出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海藻的大小用数字说明,并进行比较。3.学当讲解员。(1)根据课文内容,看图介绍海底动物。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 )。乌贼和章鱼( )。还有些贝类( )。提示:介绍动物活动时,动词运用要准确。(2)出示海底植物的图片,介绍海底的植物。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 ),有( ),有( ),还有( )。最小的( ),最大的( )。提示:介绍时可以加上手势,强调差异大。四、认真观察,学写汉字1.出示要写的11个生字,观察分类。提示:将11个生字分成三类。“汪、险、攻、推、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宁、官、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迅、速、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2.指导书写“汪、险、攻、推、铁”。(1)学生观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提示: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攻”字的左边“工”,要写偏上些,最后一笔横改为提。(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书空。提示: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3)学生书写。3.指导书写“宁、官、参”。提示: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宁”中间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官”字第四笔是竖,不能写成“宫”。4.指导书写“迅、速、退”。提示:书写时注意“走之底”的写法,把字写规范,被包围的部分要半藏半露。语文知识: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写。——《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195页24 火烧云1.会认“檀、喂”等生字。会写“必、胡、灿”等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3.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4.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了解火烧云的特点。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师: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师: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 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画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三、自学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带生字的词语多读两遍。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先带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生字、生词。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写字训练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什么。3.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书写。4.学生仿写、默写一遍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评价。五、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书写比赛,教师点评。2.学生通过填字、组字游戏来巩固识记生字。六、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读课文,谈话导入师: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晚饭过后的火烧云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天空中遨游,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好吗?二、熟读全文,导入新课快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多媒体出示)学生答后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三、学习第1、2自然段1.自读,想:火烧云刚上来时,作者着重抓了什么景物来写?(板书:霞光)2.师: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出句子)指名读有关句子。3.师:学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地面的这些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导读: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5.小结:火烧云刚上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乡村夕照图”。6.过渡: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四、学习第3—6自然段1.自由读,讨论交流:这段是从哪些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的?(板书:颜色、形状)2.学习颜色变化部分:(1)边看图,边画句。(画出写火烧云颜色的句子)(2)投影出示“天上的云……着了火”,着重理解这句话。进行换词练习:把“烧”字换成“红”字,比较哪个词用的好,好在哪?(3)火烧云颜色变化怎样?(看图)投影出示句子“这地方……半百合色”,齐读。问:这句子说明火烧云的颜色怎样?理解“半( )半( )”“梨黄”的构词法。(板书:多快)(4)师:还有什么颜色?(看图、补充)(5)说话练习:颜色这么多,这不是天空,分明是(调色盒)。(6)闭眼,听读,回忆,欣赏。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五、学习形状变化部分1.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从哪可以看出?(看图片)问:这些马、狗、狮子是真的吗?这是作者通过什么写出来的?2.重点学写“马”的第4自然段。(多媒体出示)(1)马是怎样的?(2)马是怎样变化的?(3)马是怎样消失的?3.参考“马”的问法,问“狗、狮子”,一问一答。4.指导背诵。5.指名读, 品评,重点理解“那狗……不见了”这句话写得好在哪?6.谈话:还可以想象成什么?7.小结:色彩如此斑斓,形状变幻莫测的火烧云,简直让人看得乐此不疲。六、学习第7自然段1.读后问:哪个词写出了火烧云很快就下去了?2.哪句话写出看火烧云真实的感受?3.导读,背诵。七、总结全文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火烧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你觉得作者写的火烧云美吗?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七单元22 我们奇妙的世界1.正确认读本课“呈、雕、幻”等生字,正确书写“呈、幻、诱”等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描述性文章,充分感受世界的奇妙和发现的快乐。3.抓关键词语,学习整合各种信息,表现世界的“奇妙”,进一步学习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美。2课时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大家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世界吧。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比较课题,突出“奇妙”。(出示:我们奇妙的世界)指读。着重理解“奇妙”一词。学生比较朗读,感受重音的转移。在大多数人看来,世界不是“平常”的吗?再读课题,激发学生对习以为常的周遭世界的好奇。2.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出示词语:呈现、雕饰、变幻、 蜡烛、光辉、光芒、模型。借助拼音,学生自己认读,进行归类朗读,教师相机正音。3.指导重点语句或语段的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出示: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1)范读。这句话逗号较多,既要作稍许停顿,又要注意语意的连续。最后一个词可适当延长,读出省略号的感觉。生练读,评价。(2)这句话中有个词出现了两次,是——“奇妙”,用读课题的方法读出这种感觉。再读,生互相评价。4.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读。检查:(1) 每段语句之间是否连贯,让人听清楚讲了什么。(2)是否初步读出事物的特点。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奇妙的景物呢?小组合作,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1)一至两人朗读课文,其余成员认真倾听,边听边圈画描绘的景物。(2)小组共同讨论思维导图可以怎么画。(3)组长根据大家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我们心中奇妙的世界》,其余成员协助。(4)一人代表小组准备汇报。要求:内容完整,按照顺序,书写正确。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3.汇报学习成果。(1)教师边板画,边简要描述。通过学习.你们知道天空中都有哪些最物?(太阳、云彩、雨点、水洼、落日的余晖、群星)(2)那么大地呢? (植物、水果、大树、蝴蝶、鸟儿、秋风、冰柱、小水滴)(3)小组展示一下思维导图,师生根据评比要求进行点评,评定星级。4.再看看天空和大地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天空”部分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大地”部分按照四季的顺序)这样写条例很清晰。5.学生结合课文“总——分——总”的结构,自主分配朗读任务,展示。四、自主合作,品味语言1.小组合作,细细品味文章语言。出示学习单:(1)逐字逐句细读课文第2至第8自然段。(2)在天空这个奇妙的世界里,哪些景物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在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处,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2.交流汇报。(1)在天空这个奇妙的世界里,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升起、带来、飞行、呈现、告诉、降落、映射、变幻、涂上、闪烁)(2)你们发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是表示动作的,都表示事物在发生“变化”)(3)出示: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映射”把水波映照的动感表现了出来)3.开展朗读比赛,学习写“大地”的第9至第17自然段。出示学习单:“小小朗读者”活动。组内同学选择描写同个季节的几个自然段,配合着读一读。 看看你们组能得几颗星。(一颗星读准确,读通顺,注意停顿;两颗星想象画面,初步读出这种事物的奇妙;三颗星朗读形式有变化,充分读出世界的奇妙)五、比较阅读,迁移运用1.回顾内容,通过比较,再次感受课文形象化的描写特点。出示:(1)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很尖很亮,下的小水滴是圆的。(2)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自读,想一想你们喜欢哪一句?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小结。(1)我们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然后再用美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眼中奇妙的世界就会呈现在大家面前。(2)配乐,播放一组表现美好事物的图片,将学生带回生活情境。师描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许多看似普通的事物都很美。你能试着说说生活中你看到的奇妙景物吗?比一比,看谁更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看谁拥有表达美的能力?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互相评价。重点落在是否写出事物的美或趣味。六、学写生字,拓展延伸1.范写“幻”。提醒书写时特别注意右边是横折钩,横折钩的“折”略向里收。2.出示“乘”。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先中间后两边,把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中间紧凑,最后撇捺要舒展。3.出示“型”。从小篆字体引入。4.出示“蜡”“烛”,关注部首。“烛”原来指的是火炬,所以左边是火。5.小试牛刀,选词填空。(课件出示)行 形 型圆( ) 模( ) ( )动 ( )号芒 茫光( ) 白( ) ( ) ( )果23 海底世界1.正确认读“窃、私、警”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汪”等生字,注意不同结构的字的书写要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蕴藏”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感知海底的奇异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4.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初步整合学生自学信息,介绍海底世界。2课时一、揭示课题,认读字词1.图片导入,揭示课题。(l) 出示图片,认读“波涛澎湃”。提示:“波涛澎湃”中的“波涛”就是大的波浪,“澎湃”不是说浪大,而是说大浪互相撞击。近义词:波涛汹涌、汹涌澎湃、巨浪滔天等;反义词:风平浪静、水平如镜等。(2)出示图片,认读“宁静”。提示:近义词:安静、寂静、平静等;反义词:喧闹、热闹、嘈杂等。(3)揭示课题。出示: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那么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海底世界》。(板书:海底世界)2.创设情境,认读字词。(1)看拼音,读词语。(出示光线、行进、危险、小时、后退、生物)(2)看图片,认词语。(出示器官、海参、轮船、地球、石油、天然气)(3)提示: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跟读。(反推力、爬行、攻击、迅速、长途)(4)朗读课文,巩固字词。提示:自由读课文,在学生认读字词的基础上,教师做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朗读课文,把握文意1.朗读课文,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提示:可以找中心句)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2.浏览第2至第6自然段,用一句话分别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提示:可以找中心句,也可以抓住关键词语概括。(1)第2自然段写海底非常宁静,黑暗中闪烁着许多光点。(2)第3自然段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3)第4自然段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4)第5自然段写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5)第6自然段写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3.小组讨论,哪些自然段是描写海底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描写物产丰富?提示:第2、3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第4至6自然段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也进一步说明海底景色奇异。4.默读课文,用一段话概括课文内容。提示:大海深处非常宁静,黑暗中闪烁着许多光点。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还常常在窃窃私语。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5.评选“最佳小导游”。(1)出示图片,从文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内容读一读。(提示:图片为课文第2至第6自然段的内容)(2)小组介绍,进行评选。提示:注意小导游介绍时的语气语调。三、研读课文,体会写法1.小组合作,回答问题。(1)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哪一句可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2)这段话写了几种海底动物?默读后在文中画出他们的名称。(3)选读一种动物的活动特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把它的活动特点写具体的。提示:课文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介绍了动物的活动方式,如海参和梭子鱼的速度用列数字来说明,把梭子鱼与普通火车速度作比较等。2.自学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2)自由读这一段,说说海底植物的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3)选读一种植物的差异,说说作者是怎么把这个差异写清楚的。提示:本段也是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具体举例写出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海藻的大小用数字说明,并进行比较。3.学当讲解员。(1)根据课文内容,看图介绍海底动物。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 )。乌贼和章鱼( )。还有些贝类( )。提示:介绍动物活动时,动词运用要准确。(2)出示海底植物的图片,介绍海底的植物。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 ),有( ),有( ),还有( )。最小的( ),最大的( )。提示:介绍时可以加上手势,强调差异大。四、认真观察,学写汉字1.出示要写的11个生字,观察分类。提示:将11个生字分成三类。“汪、险、攻、推、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宁、官、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迅、速、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2.指导书写“汪、险、攻、推、铁”。(1)学生观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提示: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攻”字的左边“工”,要写偏上些,最后一笔横改为提。(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书空。提示: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3)学生书写。3.指导书写“宁、官、参”。提示: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宁”中间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官”字第四笔是竖,不能写成“宫”。4.指导书写“迅、速、退”。提示:书写时注意“走之底”的写法,把字写规范,被包围的部分要半藏半露。语文知识: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写。——《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下册,195页24 火烧云1.会认“檀、喂”等生字。会写“必、胡、灿”等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3.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4.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了解火烧云的特点。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师: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师: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 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画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三、自学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带生字的词语多读两遍。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先带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生字、生词。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写字训练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读生字。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什么。3.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书写。4.学生仿写、默写一遍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评价。五、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书写比赛,教师点评。2.学生通过填字、组字游戏来巩固识记生字。六、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读课文,谈话导入师: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晚饭过后的火烧云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天空中遨游,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好吗?二、熟读全文,导入新课快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多媒体出示)学生答后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三、学习第1、2自然段1.自读,想:火烧云刚上来时,作者着重抓了什么景物来写?(板书:霞光)2.师: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出句子)指名读有关句子。3.师:学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地面的这些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导读: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5.小结:火烧云刚上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乡村夕照图”。6.过渡: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四、学习第3—6自然段1.自由读,讨论交流:这段是从哪些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的?(板书:颜色、形状)2.学习颜色变化部分:(1)边看图,边画句。(画出写火烧云颜色的句子)(2)投影出示“天上的云……着了火”,着重理解这句话。进行换词练习:把“烧”字换成“红”字,比较哪个词用的好,好在哪?(3)火烧云颜色变化怎样?(看图)投影出示句子“这地方……半百合色”,齐读。问:这句子说明火烧云的颜色怎样?理解“半( )半( )”“梨黄”的构词法。(板书:多快)(4)师:还有什么颜色?(看图、补充)(5)说话练习:颜色这么多,这不是天空,分明是(调色盒)。(6)闭眼,听读,回忆,欣赏。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五、学习形状变化部分1.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从哪可以看出?(看图片)问:这些马、狗、狮子是真的吗?这是作者通过什么写出来的?2.重点学写“马”的第4自然段。(多媒体出示)(1)马是怎样的?(2)马是怎样变化的?(3)马是怎样消失的?3.参考“马”的问法,问“狗、狮子”,一问一答。4.指导背诵。5.指名读, 品评,重点理解“那狗……不见了”这句话写得好在哪?6.谈话:还可以想象成什么?7.小结:色彩如此斑斓,形状变幻莫测的火烧云,简直让人看得乐此不疲。六、学习第7自然段1.读后问:哪个词写出了火烧云很快就下去了?2.哪句话写出看火烧云真实的感受?3.导读,背诵。七、总结全文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火烧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你觉得作者写的火烧云美吗?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