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教学设计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同步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尝试探索,生成问题,尝试应用,解决问题,尝试归纳,总结全课,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包括: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本单元教材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的教学,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本单元还在学习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1.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但由于平均意义数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应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2.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类似,只是增加了一类统计数据,在统计图上需增加一类直条,便于比较分析,学生掌握绘制方法比较容易。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让学生认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从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认识两种复式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共2课时。
    1.平均数1课时
    2.复式条形统计图1课时
    第1课时 平均数
    教科书第87~88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理解平均数概念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分”与“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3.让学生经历解决求简单平均数问题的过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
    节约是一种美德,为了使我们小学生从小培养节约的良好习惯,我们学校创办了“捡回一个希望”节约活动。(课件展示同学们捡饮料瓶图片)从刚才看到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二、尝试探索,生成问题
    1.教学例1。
    收集信息,生成问题。
    (1)出示画面和统计图。(课件展示)
    师: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一样吗?(不一样多),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变的同样多吗?
    (2)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移多补少”法。
    师:质疑: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小结: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就是指每人收集的数量一样多。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汇报:假如让小红拿一个给小兰,小明拿两个给小亮,这样可以使每个人收集的同样多(13个)。
    小结: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让每个同学们瓶子数量相同,这种方法叫作“移多补少”法。
    ②计算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用这种移多补少的办法求出了四人收集矿泉水瓶的平均数是13。我们不可能任何时候都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交流。
    师小结:我们通过计算求总个数,在平均分也能得出是13个。
    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14+12+11+15)÷4=13(个)
    关注不同的方法,注重评价的方式。
    学生理解:如果一组数据中的数字很大,或数间差距较大,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不现实,这时应采用列式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出示例2(课件演示图片和表格),从例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和例2踢毽比赛的成绩记录表,把观察到的结果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议一议。
    (1)课件出示男生队和女生队和踢毽个数记录表。
    从两个队的踢毽个数记录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分别指名说一说各队踢毽个数情况。
    (2)要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应该怎样比较呢?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要算出每个队的平均成绩比较才公平。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每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学生在小组中算一算,并相互交流算法。
    (3)教师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
    (4)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的个数:
    (19+15+16+20+15)÷5=17(个)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的个数:
    (18+20+19+19)÷4=19(个)
    师:从计算的结果看,哪个队的成绩好?还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5)小结:平均数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三、尝试应用,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第8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第89~90页练习二十二第1,2,3,5题。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分析题意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再集体讲评。
    四、尝试归纳,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二第4,6题。
    六、板书设计
    平均数
    先求总和:14+12+11+15=52
    再求平均数:52÷4=13
    (14+12+11+15)÷4=52÷4=13
    男生队: (19+15+16+20+15)÷5
    =85÷5
    =17(个)
    女生队: (18+20+19+19)÷4
    =76÷4
    =19(个)
    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91页、92页例3。
    1.使学生认识纵向、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纵向、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并回答简单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绘制纵向、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根据条形统计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吗?我们本省有多少人吗?请看(课件)这是1980年~2020年某地区城乡人口的数量,现把它制成了一张统计表。
    2.师:请大家根据这张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3.师:根据这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记载的信息,我们能否把它们合并在一个统计图中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
    提问:这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先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汇报:单式条形统计图是反应一组数据,复式条形统计图则同时反映两组数据。
    教师:因为复式统计图记载的是两个内容,为了区分这两个内容,我们采用了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来表示,如果□表示城镇,■表示乡村,这个□和■就叫图例。
    学生先独立在课本上完成复式条形图,教师课件演示,集体讲解。
    2.分析纵向复式统计图。
    (1)哪一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一年最少?
    (2)哪一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一年最少?
    (3)哪一年城乡人口数相差的数量最大?哪一年最小?
    这三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3.出示横向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像下面这样画,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提问:(1)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纵轴表示的是什么?上面的条形统计图的横轴、纵轴表示的是什么?(2)这个统计图的条形是什么方向的?上面的统计图呢?
    学生互相交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他地方是相同的。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每类数据有比较大时,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方便。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93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然后回答统计图下面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直条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数量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1.同时看出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
    2.便于比较,分析。
    ★营养午餐
    教材第97页、98页的内容。
    1.能根据需要采用口算、估算等方法进行计算。
    2.让学生体验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过程,培养进行初步统计的能力。
    3.了解科学的饮食方式,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1.培养学生的初步统计的思想。
    2.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
    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吃。同学们,平时你最喜欢吃什么菜?
    2.看,这是学校食堂提供的今日菜谱。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菜谱。
    eq \a\vs4\al(炸鸡排,西红柿炒鸡蛋,香菇油菜) eq \a\vs4\al(糖醋鱼块,家常豆腐,香菜冬瓜) eq \a\vs4\al(宫保鸡丁,土豆炖牛肉,韭菜炒豆芽)
    如果让你选择几样菜作为午餐,你会选择哪几种菜呢?
    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的要求外,营养均衡是很重要的。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科学的饮食更加重要。(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二、进入新课
    1.我们每天都要吃饭,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下面是食堂每种菜所含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情况,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讨论、汇报。
    2.对照标准、理解难点。
    判断一份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我们需要用数据说话。
    出示“提示”。
    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顿午餐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 g。
    问:提示中的“不低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例说明吗?“不超过”呢?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发言。
    小结: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2926千焦
    脂肪不超过50 g:≤50 g
    课件出示热量、脂肪、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
    3.科学配菜。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搭配合格的营养午餐,每3种不同的菜肴搭配出一份午餐,比一比哪个小组搭配的方案多。(只需写出菜的编号,教师巡视指导)
    (1)适时指导: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标准,准备如何调整?
    学生尝试,超的调低,低的调高。
    (2)分组活动,配出合理的方案。
    (3)方案展示,集体评价。
    (4)选出全班同学最喜爱的6种搭配方案,完成教材第98页统计表,并将选出的结果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5)师指导学生分析:哪一种方案所含的蛋白质最多?
    有的学生可能会逐一计算6种方案的蛋白质含量,有的可能会根据蛋白质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对照方案进行筛选。例如,编号1、2、4、5、8的蛋白质含量高。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方案的优化。
    4.升华实践。
    刚才大家为自己搭配了科学的营养午餐。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为运动员、偏胖的人、偏瘦的人推荐营养午餐,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如运动员的运动量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热量,所以要吃热量高的食物;偏胖的人要控制脂肪的摄入,要少吃肉,多吃蔬菜等等,再适时总结。
    教师总结:要想身体健康,不胖不瘦,在日常饮食中要克服偏食、挑食、厌食的不良习惯。在选择食物时,不能只想着好吃,也要进行合理的搭配。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设计
    ★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2926千焦
    脂肪不超过50 g:≤50 g编号
    菜名
    热量/千焦
    脂肪/g
    蛋白质/g
    1
    炸鸡排
    1254
    19
    20
    2
    西红柿炒鸡蛋
    899
    15
    11
    3
    香菇油菜
    911
    11
    7
    4
    糖醋鱼块
    2112
    18
    14
    5
    家常豆腐
    1020
    16
    13
    6
    香菜冬瓜
    564
    7
    1
    7
    宫保鸡丁
    1033
    18
    7
    8
    土豆炖牛肉
    1095
    23
    16
    9
    韭菜炒豆芽
    497
    12
    3

    相关教案

    数学8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8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备课情况,个人备课情况,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