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86778/0-17147832900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86778/0-1714783290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686778/0-17147832901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检测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地理检测卷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图是“一带一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中,①所在的通道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2.中东是“一带一路”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②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大多信仰伊斯兰教③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短缺④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我国向②地区输出的产品,最有可能的是()A.黄金、金刚石 B.木材、香料 C.羽绒服、皮帽 D.冰箱、彩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这种建筑是()A.基督教的教堂 B.伊斯兰教的清真寺C.佛教的寺庙 D.道教的道观5.该建筑广泛分布的国家可能是()A.欧洲的英国 B.南美洲的巴西C.东南亚泰国 D.西亚的沙特阿拉伯6.该国家人民主要使用的语言及所属人种是()A.白色人种英语 B.白色人种阿拉伯语C.黑色人种阿拉伯语 D.黑色人种英语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主席频繁会见非洲国家领导人。2018年3月22日,习近平同喀麦隆总统举行会谈,中方欢迎喀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中国北京举办。中非领导人再次聚首北京,规划新时代中非合作蓝图。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7.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乌拉尔河8.论坛期间,喀麦隆南部的气候特点是()A.寒冷干燥 B.温和少雨 C.高温多雨 D.高温少雨9.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C.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贫乏 D.“富饶的大陆”和“贫穷的大陆”10.读世界著名海峡(英吉利海峡、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示意图,海峡两岸地区最炎热干燥的是()A.B.C.D.开普敦是南非名城,被欧洲游客誉为“冬季避寒胜地”。由于连续三年干旱,2018年1月,开普敦市政府宣布4月12日为“归零日”(水库淡水归零,即无水可用的日子)。读下图和南非区域图”和“开普敦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题目。11.开普敦成为欧洲游客的“避寒胜地”,是因为地处()A.南半球,季节与欧洲相反 B.低纬度,有太阳直射现象C.热带地区,全年热量充足 D.沿海地区,冬季温暖湿润12.开普敦市水库长期“靠天补水”。市政府预估在4月出现“归零日”的理由是()A.正值雨季,但干旱使蓄水量不足B.冬春之交,干燥程度因旱情加剧C.干季已数月,雨季未至,储水将耗尽D.正值旅游旺季,大量人口将耗尽存水13.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如图为非洲示意图,读图,非洲()A.甲河径流量小于乙河B.赤道以北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C.丙地区全年温和少雨D.年平均气温由赤道向南向北递减如图1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如图2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 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火灾发生区为热带沙漠气候 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15.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16.某月,达尔文市遭受洪水侵袭,珀斯市倍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此事件发生的月份及珀斯市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为()A.1西北 B.7东北 C.1西南 D.7东南非洲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和内马铁路(内罗毕一马拉巴)正式通车,使东非地区货运成本大幅下降,运输时间大大缩短,方便了农产品的出口。下图示意蒙内和内马铁路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蒙内和内马铁路沿线地区的主要自然景观是()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热带季雨林18.影响该地区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沿岸洋流 D.人类活动19.东非地区通过该铁路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A.水稻 B.天然橡胶 C.椰枣 D.咖啡豆材料: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沙特阿拉伯学者指出,现阶段全球能源转型正在迅速推进,中国与沙特都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双方共同面临着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能源转型的重大课题。读材料和中东石油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20.沙特阿拉伯学者来自中东地区,关于该地区人种、语言、宗教的搭配,最符合的是()A.白种人—英语—基督教 B.白种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C.黄种人—汉语—佛教 D.黑种人—阿拉伯语—犹太教21.沙特阿拉伯所在的中东地区石油能源丰富,主要分布在()A.红海及其沿岸国家 B.地中海及其沿岸国家C.黑海及其沿岸国家 D.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枣椰树是热带、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一般生长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其果实名为椰枣,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读图“西亚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伊拉克之所以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是因为其境内()A.气候温暖降水较多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D.人们喜欢食用椰枣23.波斯湾及其沿岸分布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运输方式主要为()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海洋运输24.西亚气候干旱,热带沙漠气候和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其农业生产主要发展()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果业 D.水产业第II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25.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资料,分析下面两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1)甲乙两图,表示东南亚的民居是_______,西亚的民居是_______。(2)西亚民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据A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东南亚的民居通常是双层结构,下层架空上层住人,这是因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图B反映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民居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分析可知:甲乙两地民居特点的形成受__________因素影响较大。26.中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宝库”,欧洲西部是世界发达国家集中分布地区,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D地居民信仰________(宗教)。(2)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动乱不堪、战争不断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说明)。(3)杰克回到家乡,饭桌上是他爱吃的牛肉、牛奶、乳酪。试从杰克家乡所处的自然环境分析这一饮食特点的成因____________。(4)交通要道A是________,试描述它的交通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27.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是________,其地理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2)图中的________资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3)该资源陆上运输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其通过船舶运输到日本会经过__________海峡。(4)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选择在当地1月份举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目前,非洲还有大量可耕地有待开发,农业生产潜力巨大。(1)非洲大陆的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对称轴为______。(2)赤道穿过区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甲地气候具有较明显的______两季。(3)目前,非洲粮食还不能自给,但生产潜力很大,体现在_________。(4)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与非洲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其中,非洲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我国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D 3.D【解析】【1题详解】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①所在的通道是苏伊士运河,A正确、排除BCD。故选A。【2题详解】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中东地区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短缺;中东的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综上可知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D。【3题详解】②地区位于非洲,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向其输出的产品是以技术导向为主,最有可能是冰箱、彩电,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中东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1%,产量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0.7%,出口量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44.7%(2007年),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4.B 5.D 6.B【解析】【4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该图表示的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该建筑的一大特色为圆顶,B符合题意。故选B。【5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宗教建筑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该宗教建筑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等地,最可能是沙特阿拉伯,D符合题意。故选D。【6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国家是位于西亚的沙特阿拉伯,该国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该国人们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世界上的居民超过了70亿,信仰的宗教种类很多,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使用的语言有很多种,英语是使用最广的。7.B 8.C 9.D【解析】【7题详解】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河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从图上来看,喀麦隆位于几内亚湾沿岸,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终年高温多雨。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此时略麦隆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故选:C。【9题详解】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A错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B错误。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C错误。有“富饶的大陆”之称,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有“贫穷大陆”之称,D正确。故选:D。【点睛】非洲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约12.86亿) 。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10. D【解析】A英吉利海峡两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A错误。B是白令海峡,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B错误。C是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C错误。D是霍尔木兹海峡,两侧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D正确。故选D。11.A 12.C【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知,开普敦位于南半球,而欧洲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开普敦成为欧洲游客的“避寒胜地”,A对;开普敦位于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B错;开普敦位于南温带,四季分明,C错;开普敦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区,冬季温和多雨,不是成为欧洲游客的“避寒胜地”的原因,D错。依据题意,故选A【12题详解】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从图上来看,在4月份市政府估计出现“归零日”的理由是因为该地从10月份就进入干季,一直到四月份,雨季未到,储存的水将要耗尽;C对,ABD错;故选C。【点睛】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欧洲冬季的时候,开普敦属于夏季。13.D【解析】根据图例可知,甲刚果河流域年降水量大于乙尼罗河流域,所以甲河径流量大于乙河,A错误。根据图例可知,赤道以北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然后逐渐增加,B错误。丙地区为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极度干旱,C错误。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可知:非洲年平均气温由赤道向南向北递减,D正确。故选:D。14.D 15.B 16.A【解析】【14题详解】读左图可知,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小,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火灾发生区为除了热带沙漠气候还有其他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等,故ABC不正确;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故根据题意选D。【15题详解】读右图可知,达尔文市位于南半球,季节和北半球相反,5-10月降水最少的季节,是冬春季节,气温高,在20℃以上,所以最容易发生火灾。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选B。【16题详解】读图可知,达尔文1月份降水最多,是雨季,1月是南半球的夏季,珀斯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盛行西北风,降水少,所以容易发生火灾。故选A。【点睛】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所以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不同。读图分析解答即可。17.B 18.B 19.D【解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蒙内和内马铁路沿线主要分布在东非高原,因此沿线地区的主要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景观为热带草原。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因此该地区因此非洲赤道地区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图示地区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因此其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造成该地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势。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9题详解】水稻喜温喜湿,而东非地区降水较少,A错误;天然橡胶是东南亚的主要农产品,B错误;椰枣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农作物,C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盛产咖啡豆,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依次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咖啡、椰枣、油棕等农作物的原产地。20.B 21.D【解析】【20题详解】中东地区居民大多数为白种人,通用语言是阿拉伯语,普遍信奉伊斯兰教。B正确。故选B。【21题详解】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这里的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主要石油生产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D正确。故选D。【点睛】中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可以概括为"一多一少”。“多”是指该地区拥有世界储量、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石油资源,该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少” 是指淡水资源匮乏,该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蒸发量大。22.C 23.D 24.B【解析】【22题详解】伊拉克大部分地区都处在热带沙漠地带,这种干热的气候环境非常有利于椰枣的生长。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使得气候适宜又不缺少生长水源,C正确;伊拉克在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A错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不是椰枣能够生长的主要条件,B错误;人们喜欢食用椰枣与题目无关,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一般运输石油选择管道运输和海上运输,但是我国和西亚地区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故运输是海洋运输,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大陆。故选D。【24题详解】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西亚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故选B。【点睛】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以高原为主,中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气候: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草原和沙漠广布,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水源是海水淡化,灌溉技术是喷灌和滴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5.(1)①.乙②.甲(2)①墙厚、窗小②气候炎热干燥③热带季风气候④通风散热,防潮(3)气候【解析】【分析】本题以西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气候资料和民居图片为载体,设置三道小题,主要考查西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对两地民居的影响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甲为西亚地区的民居碉堡,乙为东南亚地区的民居竹楼。东南亚传统民居竹楼多为两层,通常上层居住用,下层置物用,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居住竹楼,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西亚地区的传统民居碉堡屋墙厚、门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也可防止风沙进入。【小问2详解】从图中看出,图A表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西亚地区的民居碉堡特点是墙厚、门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也可防止风沙进入。东南亚的传统民居竹楼通常是双层结构,下层架空上层住人,这是因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图B反映的气候类型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民居竹楼可以达到通风、散热、防潮湿的效果。【小问3详解】乙地东南亚传统民居竹楼多为两层,通常上层居住用,下层置物用,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居住竹楼,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甲地西亚地区的传统民居碉堡屋墙厚、门窗小,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碉堡屋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也可防止风沙进入。分析可知,甲乙两地民居特点的形成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26.(1)①.波斯湾及其沿岸②.基督教(2)抢夺石油资源;宗教冲突等(3)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发展乳畜业(4)①.苏伊士运河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间接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北非西亚重要的水路要道,经济往来十分频繁。【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以中东地区、欧洲西部为材料,考查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动乱原因、苏伊士运河和欧洲西部农业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小问1详解】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58%。D地是欧洲西部,当地信仰基督教。【小问2详解】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处,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错综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以及抢夺水资源都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动乱不堪、战争不断的原因。【小问3详解】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因此,杰克回到家乡,饭桌上是他爱吃的牛肉牛奶、乳酪。【小问4详解】交通要道A是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源地中海和红海,间接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北非、西亚重要的水路要道,经济往来十分频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运通道之一。经过苏伊士运河,比绕道非洲南段的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公里的航程。27.(1)①.苏伊士运河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是亚洲、非洲的分界线(2)①.石油②.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3)①.管道运输②.马六甲(4)位于低纬度地区,1月气温较低【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中东地区为材料,涉及苏伊士运河、石油资源、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素养。【小问1详解】图中甲是苏伊士运河,其地理意义有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小问2详解】图中的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其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58%。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石油输出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60%,主要供给世界上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小问3详解】该资源陆上运输的主要方式是管道运输,其通过船舶运输到日本会经过马六甲海峡。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从新加坡到台湾附近)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小问4详解】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办,当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夏季气候很高,不适合举行体育赛事,选择在当地1月份举行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低纬度地区,1月气温较低,适宜进行体育赛事。28.(1)赤道(2)①.东高西低②.干湿(3)非洲很多地区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潜力大(4)①.资源丰富②.资金充足,技术、管理水平高【解析】本题以非洲为题,涉及气候、地形地势、农业、经济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非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草原气候,在热带沙漠气候南北两端是地中海式气候。【小问2详解】在非洲,赤道自西向东主要穿过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两大地形区,地势东高西低。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小问3详解】目前,由于非洲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还不能自给,但非洲很多地区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潜力很大。【小问4详解】在中非经济合作中,非洲农牧、矿产资源丰富,中国资金、技术、管理方面优势大,我国与非洲优势互补,有利于合作共赢。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