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2《陋室铭》-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2《陋室铭》-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第1页
    专题02《陋室铭》-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第2页
    专题02《陋室铭》-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第3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2《陋室铭》-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2《陋室铭》-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文章主题,行文思路,内容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本解析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 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特征:一般都用韵。
    二、文章主题
    文章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行文思路
    1.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不陋在于室主人品德高尚。
    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高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2.本文是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3.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四、内容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对偶、比喻、起兴、类比。
    (2)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以次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仙”和“龙”比喻什么?最能概括文意的语句是什么?
    品德高尚的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写居室环境:清 交往人物:儒 日常生活:闲、雅的特点。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什么修辞手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
    (1)对偶、拟人 (2)“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5.文中有两处用了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
    (1)实:谈笑有鸿儒 虚:往来无白丁
    (2)实:可以调琴素,阅金经 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可以调琴素”照应了哪句?“阅金经”照应了哪句?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7.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哪几句?有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类比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8.以孔子的话作结尾用意何在?
    以反问作结尾,引人深思,呼应上文的“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总结全文,隐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
    9.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诸葛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是类比的方法。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用反问的形式呼应了前面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主旨。
    10.作者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赞赏?
    安贫乐道 赞赏
    11.文中的散句是哪一个?
    孔子云:“何陋之有”?
    12.列举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陋室不陋的例子。
    杜甫草堂 钱钟书的书斋
    13.本文描写陋室环境清净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喜欢 因为这样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质有极大影响。
    14.本文作者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正直、善良、上进的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有益。
    15.请谈谈你对本文开篇的看法?
    本文开篇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并立意于惟吾德馨,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和“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表示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发生。
    16.请就本文对陋室的描写从内容或写法上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以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描写处处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尾“何陋之有”张目。
    陋室铭⑴
    唐 |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⑸。谈笑有鸿儒⑹,往来无白丁⑺。可以调素琴⑻,阅金经⑼。无丝竹之乱耳⑽,无案牍之劳形⑾。南阳诸葛庐⑿,西蜀子云亭⒀。孔子云:何陋之有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⑴选自《刘禹锡集》。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⑵[名]出名,有名。
    ⑶[灵]神异。
    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困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⑸[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⑹[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⑻[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⑼[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⑽[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⑾[无案牍(dú)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
    ⑿[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⒀[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西蜀,今四川。子云,即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⒁[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译文+批注】
    在《辞源》当中,“陋室”,解释为“简陋的屋子”。《汉语大词典》中“陋室”: 简陋狭小的屋子。《论语•子罕》篇曰: “子欲居九夷。或曰: ‘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此处“陋”是隐僻之义。
    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刘禹锡运用短短的八十一字,简单表明自己的志向及修德的方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单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批注]山水仙龙和陋室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山、水”比喻房屋,“仙、龙”比喻有品德、有才德的人,“不在高”“不在深”暗指“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居室”和“人”的关系也是如此,陋室借道德高尚之士芳名远扬。作者以比兴的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惟吾德馨”正是通篇文眼所在。惟吾/德馨,惟/吾德馨,惟吾德/馨,不同断句方式,表达意思不同,可揣摩比较。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批注]“上”“入”两个拟人化动词用得非常传神,这两个字将静景写活。室外青苔滋长到台阶上来,草色青青映入到门帘,也是碧绿一片,不仅体现了环境的清幽,还体现了刘禹锡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心态平和清净,人与自然合一,既有精神又有情味。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说说笑笑的是学部在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拢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
    [批注]真的有大儒与刘禹锡在一起谈笑畅饮吗?此处和前面的“苔痕上阶绿”不是矛盾了吗?这里的鸿儒和白丁该怎么理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文]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
    [批注]引前贤陋室作比,修身养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情怀已渗入刘禹锡的骨髓, 成为他思想境界、人生理想的一部分。暗示自己见贤思齐的远大志向,再以圣人之言为据,强调陋室确因德馨而不陋。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基础知识
    一、名句名篇默写
    1.根据要求默写。
    (1)《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读《陋室铭》,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③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④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吴君①,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已而因物②,不为易③而勇,不为险而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乎外④。止则莫之测⑤,行则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而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隐居不仕: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窃喜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襄丘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
    5.在“设计自己的书房”活动中,小文同学一心追求:内部设施要“高大上”,书房名称要“博眼球”。请你依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给小文写一段劝诫的话。
    6.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作者经常跟富贵之家、高雅之士来往交流。
    B.乙文“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水造成的灾害之重。
    C.甲文最后一句采用反问,乙文最后一句运用双重否定,都起到了强调作用。
    D.甲、乙两文都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风格粗犷豪放。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
    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②,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③,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④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⑤可爱。
    (节选自《项脊轩志》)
    【注】①项脊轩:作者的书斋名。②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③栏楯(shǔn):栏杆。④偃仰:安居,休息。⑤珊珊:同“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有龙则灵 灵:
    (2)谈笑有鸿儒 鸿:
    (3)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4)顾视无可置者 顾:
    8.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有仙则名 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B.无丝竹之乱耳 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旧南阁子也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D.以当南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9.选出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恰当的一项( )
    A.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C.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10.下列关于【甲】【乙】两篇选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这种文体常用来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甲文作者用此文体自述其志,表达安贫乐道的情操。
    B.甲文结尾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
    C.乙文善用叠词表达情感。如“庭阶寂寂”中的“寂寂”二字,就是为了表达作者寂寞孤独的心情。
    D.甲乙两文作者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但都在对居室环境的描写中,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情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关于词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比较辨析词义,“有仙则名”的“名”,与《醉翁亭记》中“名之者谁”的“名”语义相同,都解释为“命名”。
    B.借助偏旁释义,“馨”偏旁为“香”,意为能散布很远的香气,以“馨”来修饰“德”,指德行美好。
    C.通过语境推导词义,“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由此可以推出上文的“鸿儒”是指当官的人。
    D.以今证古,理解词义,“素颜”在今天意为没有经过化妆、不施脂粉的脸,那么“素琴”则可理解为能弹奏出本色乐曲的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以“仙”“龙”比陋室,为下文描写陋室埋下伏笔。
    B.本文通过描写“陋室”清幽的环境、高雅的生活,突显作者的远大志向和杰出才能。
    C.本文语言特色鲜明,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D.作者以诸葛亮、扬子云自比,暗示自己与二人一样有隐居的意愿。
    15.请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探究《陋室铭》在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链接材料】
    铭,名也,记名①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称名②也。(铭)多警③自我,述功德。清代李扶九评解《陋室铭》一文曰:“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
    (创编自《古文笔法百篇》《康熙字典》等)
    注:①记名:记述。②称名:扬名。③警:警诫。
    阅读《陋室铭》,完成下面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名正言顺
    B.斯是陋室 登斯楼也 逝者如斯
    C.苔痕上阶绿 上下天光 锦上添花
    D.可以调素琴 素湍绿潭 银装素裹
    17.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8.从全文看,作者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用意是什么?
    19.刘禹锡不仅能以陋室明志,还能力行教育。请结合链接材料概括刘禹锡针对教育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链接材料】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①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②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③圮废④,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⑤,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⑥,则古时之风,桑然可复。”
    (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有删改)
    【注释】①郁堙:湮灭。②廪庾:粮仓。③室庐:居室,房舍。④圮废:毁弃,荒废。⑤四时祭:每年四季祭奠孔子的制度。⑥稍食:每月给予的官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君子亭记①(节选)
    王守仁
    阳明子既为何陋轩,复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闻,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②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③,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也。”
    【注】①王守仁,号阳明,明代文学家、哲学家。正德元年,被贬贵州,在此建造了一座何陋轩,后又建了君子亭。②蛰:惊蛰。出:春笋破土而出。③珊然:珮玉相击,音节舒级。
    2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名】A.而名之曰“君子”( ) B.有仙则名( )(《陋室铭》)
    21.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2.自古以来,君子常将个人的志趣寄托与外物上,这种表现手法就叫作“托物言志”。小语根据甲、乙内容设计了下面表格,请你补充相关内容。
    23.虚词不虚,文言虚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小语邀请你一起结合乙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妙处。
    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也。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24.解释加点的词语。
    (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 )(2)妻子不觌( )
    2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名之者谁?B.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
    C.间有意欲起/其间千二百里D.或栖于椟/或至不得行
    26.翻译下面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7.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28.陋室主人刘禹锡和“书巢”主人陆游都堪称情趣高雅的“雅士”,请分别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②然有声。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③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④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茎秆可用来编席,也是造纸和人造丝的原料。②嶷(yí?)然:卓异的样子。③机阱:这里喻指危险。④枉直乖错:冤假错案。
    29.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中的“名”是指出名的意思,与“名之者谁”的“名”意思相同。
    B.“惟吾德馨”中的“馨”是指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C.“谈笑有鸿儒”中的“鸿儒”是指博学的人,这里体现作者交往的人学识渊博修养高。
    D.“触发之不顾”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这里展现出欧阳修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刚正不阿的形象。
    30.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1.【甲】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32.面对人生不如意之时,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刘禹锡和欧阳修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他们的人生观。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①,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筑书巢》,有删改)
    【注释】①觌(dí):相见。
    3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有仙则名/故虽有名马B.有龙则灵/以告先帝之灵
    C.惟吾德馨/惟手熟尔D.草色入帘青/客始不能入
    34.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35.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6.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37.【甲】【乙】两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情趣有什么异同?
    38.阅读回答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夫七尺之骸,禀①之以所生,不可受全而归残也②;方寸之心,制之在我,不可放之于流遁③也。躬耕以食之,穿井以饮之,短褐以蔽之,蓬庐以覆之,弹咏以娱之,呼吸以延之,逍遥竹素,寄情玄毫④,守常⑤待终,斯亦足矣。
    (选自葛洪《抱朴子•外篇》)
    【注】①禀:领受。②不可受全而归残也:不能承受领受时完整而归还时残缺。③流遁:流荡逃遁。④玄毫:挥毫。毫,指毛笔。⑤守常:固守常法;按照常规。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龙则灵
    ②可以调素琴
    ③躬耕以食之
    ④穿井以饮之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方寸之心,制之在我,不可放之于流遁也。
    (3)【甲】文中的“”和【乙】文中的“”点明了主人公居室本身的特点。
    (4)【甲】【乙】两文均通过描述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相同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无以意歌物、以远辱于人;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游与邪分歧①,居与正为邻。於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养内不遗外,动率②义与仁↵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节选自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有删改)
    【注释】①分歧:分离。②率:遵循。
    3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有仙则名
    ②谈笑有鸿儒
    ③自顾行何如
    ④无以色求事
    4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远辱于人 欲报之于陛下也
    B.居与正为邻 士卒多为用者
    C.以自重其身 皆以美于徐公
    D.勿忧贱与贫 天与云与山与水
    4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42.【甲】文中刘禹锡主张的“德”与【乙】文中白居易认为的“道”是一致的。请结合语段,写出甲乙两文在所要表达的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4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间有意欲起( ) (4)信乎其似巢也( )
    4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与“乃引客就观之”中“乃”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B.乃悟前狼假寐(《狼》)
    C.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46.刘禹锡和陆游生活情趣高雅,个性鲜明,从文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①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边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沈复)
    【注释】①芸:沈复的妻子。
    【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唐•刘禹锡)
    47.阅读古诗文时,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与句意。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48.下面哪幅图是文中所提梅花盒的俯视图( )
    A.B.C.
    49.本文中作者提到“二三知己”,如果刘禹锡生活在清代,你认为他有可能成为作者的知己吗?请联系学过的《陋室铭》,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回答。
    “物”之特点
    “物”之象征
    中虚而静,通而有间
    象征着君子谦虚、通达的品行
    (1)
    象征着君子有审时度势的睿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
    例句
    学法指导
    词义解释
    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课内联系法: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蒲松龄《狼》)
    (1)
    信乎其似巢也
    查阅词典法:①言语真实;②讲信用;③实在,的确;④相信;⑤音讯,消息。
    (2)
    任务
    方法
    句子
    释义
    字词解释
    课内迁移
    宜乎众矣
    宜省俭
    (1)
    成语推断
    置之不理
    置一梅花盒
    (2)
    字典查阅
    ①到,往;②代词;
    ③的;④不译
    食物省俭之一端
    (3)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陋、惟、德馨、苔痕、鸿儒、蜀。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解析】略
    二、文言文阅读
    3.出名做官暗自漫上 4.(1)可以弹奏不加雕绘装饰的琴,阅读佛经。(2)先生住在江边,曾经观察过大江吗? 5.示例:小文你好,书房是一间能反映主人内心世界的屋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并不完全表现为内部设施的“高大上”,而更应关注书房营造的氛围,如刘禹锡所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取名方面,比起刻意“博眼球”,或许吴君以自己尊崇的人物语录精神为厅堂取名的做法更值得借鉴。你觉得呢? 6.C
    【解析】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1)句意:有了神仙就出名。名:出名。
    (2)句意:吴君在此隐居不去做官。仕:做官。
    (3)句意:我私下里很喜欢。窃:暗自。
    (4)句意:漫上丘陵。襄:漫上。
    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调:调弄,这里是弹的意思。素:不加装饰的。阅:看。金经:指佛经。(2)子:你。于:在。亦:也。尝:曾经。于:表对象。
    5.本题考查拓展应用。
    针对题目中的“内部设施要‘高大上’”,结合甲文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书房不能只追求内部设施的豪华,而应重视书房主人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只要品德高尚,内心丰富,即使身处简陋的屋子,也能得到内心的愉悦与享受。
    针对题目中的“书房名称要‘博眼球’”,结合乙文中的“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可知,书房取名,不用刻意引人注意,起一些特令独行,甚至是怪异的名字,可以像吴君那样,以自己尊崇的人物语录精神为厅堂取名。
    据此表述即可。
    6.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本项“富贵之家”有误;
    B.联系乙文第二段中的“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可知,“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如此浩然的水势没有什么能阻挡;
    D.甲文中的陋室是作者的居室。乙文中的居室是吴君的居室,不是作者苏辙的居室。甲文隽秀工整,乙文粗犷豪放;
    故选C。
    【参考译文】【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吴君,有志于学问且在诗歌创作上有专长,家周围是让人悠乐的山林,吴君在此隐居不去做官,给他的屋子取名叫“浩然”,说:“孟子是我的老师,他说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私下里很喜欢,但不是很能理解孟子的说法,请为我解释下其中的缘由。”
    我回复他说:“你处在江上之时,也曾观察过江水吗?秋雨按时节下来,沟渠里装满了雨水,各路水流满溢,合聚在一起。便汪洋肆意,尽情地充斥着坑沟峡谷,之后又滂泊向东流去,轻快地越过洲岛,漫上丘陵,肆意前行,遇到木头折断木头,碰到石头,石头也被摧毁,如此浩然的水势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试着考察看看,它凭什么能像这样形成如此浩荡之势?如今那水不求太深,也无意奔向何方,遇到高的地方就停下来,遇到低的地方就顺势流下去,忘了自己,只会适应着外部环境,不因为容易表现勇敢,不因为危险而胆怯。所以,这水一旦聚集发动,就会浩浩荡荡驰骋开去直到大海。古代的君子,生活简易来滋养内心,从内心得到满足,对外部环境不抱期待,心胸开阔可以包容天地。停下来的时候外界揣测不到他的内心,行动起来的时候没有人能抵抗得了。处于富贵之中不放纵自己,处于贫贱之中也不忧虑,在蛮夷之地遭受患难不屈服,在生死得失面前不惧怕,如此这样也不可能不培养出浩然正气的品性。”
    7.(1)神异(或“神奇”“灵异”):(2)大:(3)官府文书;(4)看,视(只要表达出“看”的意思即可给分) 8.A 9.B 10.C 11.(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小鸟时常来啄食,人来了(它们)也不离开。
    【解析】7.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有龙则灵”的句意是:有了龙就会神异不凡。灵:神异,灵异。
    (2)“谈笑有鸿儒”的句意是: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鸿:大。
    (3)“无案牍之劳形”的句意是: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案牍:官府文书。
    (4)“顾视无可置者”的句意是:环视四周都没有可以挪置(桌案)的地方。顾:看,视。
    8.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则:都是“连词,就”;
    B.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它;
    C.也:句末语气助词,表示判断/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
    D.以:表目的,用来/介词,因为;
    故选A。
    9.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也可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的意思是:再加上屋子方位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一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故选B。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有误,“就是为了表达作者寂寞孤独的心情”表述错误,“寂寂”二字突显了环境的清幽,表达了作者身处书斋的惬意之情。
    故选C。
    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斯(这)、陋(简陋)、惟(只)、德馨(品德好)”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时(有时等)、去(离开)”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只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乙]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一直往下流;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都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又屋子方位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一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向前开了四扇窗子,用矮墙在庭院周围环绕,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12.B 13.(1)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14.C 15.①开头以山水比喻引入,使文章不显得突兀;②末尾引用古人话语结尾,意味无穷;③中间写陋室中的景物、来往的宾客和所做的事情,突出自己不同凡俗的意趣,使文章有层次;④文末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的言论,暗含“君子居之”的含义,间接表明自己是个真正的“君子”。
    【解析】12.本题考查词义理解。
    A.“有仙则名”意为: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其中“名”是名词作动词,出名。而“名之者谁”意为:给它起名的是谁。其中“名”是名词作动词,命名。选项理解有误;
    C.“谈笑有鸿儒”句意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儒”旧指读书人,所以“鸿儒”在这里指博学的人。选项中“‘鸿儒’是指当官的人”有误;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意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素”在文言文中可指不加修饰的,故“素琴”意为“不加装饰的琴”。选项“可理解为能弹奏出本色乐曲的琴”理解有误;
    故选B。
    1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
    (1)句重点词:上:长到;入:映入。
    (2)句重点词:丝竹:指弦乐器与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劳:使……劳累。
    14.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A.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句采用比兴的手法,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其中“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即指“陋室”,而“仙”与“龙”指的是美好的品德。选项中“以‘仙’‘龙’比陋室”有误;
    B.《陋室铭》一文通过对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及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进而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文中并未突显作者的杰出才能,选项理解有误;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选项中“暗示自己与二人一样有隐居的意愿”理解有误;
    故选C。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探究。解答此题,抓住链接材料中关于“铭”的特点的叙述,联系本文在内容上的创新之处叙述即可。
    根据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作者在开头采用比兴的手法,以山水比喻陋室,以仙、龙比喻德馨,引入自然,不显突兀;
    阅读文章可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对陋室周围环境景色的描写,淡雅素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屋主人交往人物不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则表现了生活情趣的高雅。这三者共同表现了主人不同凡俗的意趣,使文章有层次感;
    文末“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引用了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中的后半句,使文章意味无穷。同时,藏起前半句“君子居之”,简介表明了自己就是真正的君子,能够居在陋室。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陋室铭: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链接材料:
    铭,就是名,记述它的功德。又:叙述其功绩之高,让其可以扬名。(铭)多是用来警诫自己,陈述功业和恩德。清代的李扶九评论解释《陋室铭》一文说:“小小的短文,方法无不具备。凡是铭,多数是警示自己,这篇铭却自得自夸,体格稍有变化。”
    16.B 17.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 18.用自己远离嘈杂的音乐和伤神的公务的生活与官场频繁宴饮、公务繁重的生活相对比,表现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突出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19.刘禹锡针对教育提出的观点:当世不缺少人才,而是国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扶持教育、培养人才。解决办法:废止祭祀,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教育,增加教育投资。
    【解析】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名:出名/命名/名义或名分;
    B.斯:都是这;
    C.上:漫上/上方/上面;
    D.素:不加装饰/白色/白色;
    故选B。
    1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意思是: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结合“惟吾德馨”“何陋之有”等可知,用自己远离嘈杂的音乐和伤神的公务的生活与官场频繁宴饮、公务繁重的生活相对比,表现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突出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链接材料】“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现在学校坍塌荒废,学生门徒缺少,不是管教育的官员不努力,问题是没有资金来供给)可知,刘禹锡针对教育提出的观点是:当世不缺少人才,而是国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扶持教育、培养人才。
    根据【链接材料】“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桑然可复”(请求废除全国地方州县每年四季祭奠孔子的制度,登记那些(用来祭奠)的资财,把一半给予所隶属的地方州县,让(地方)增设学校,拿另一半给国立大学,(这些钱)可以营建学舍教室,制备教具,丰富(师生的)饮食,增添旧制,来准备雇用使唤的人,教书的官员各自稍微增加一些俸禄,那么古时的风气,明显地可以恢复了)可知,刘禹锡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废止祭祀,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教育,增加教育投资。
    【点睛】参考译文
    《陋室铭》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子云亭。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
    【链接材料】
    刘禹锡曾经感慨天下学校荒废,就上书给宰相说:“言官说天下缺少读书人,却不懂得培养人才的方法,不是上天不降生人才,而是(人才被)湮没不能发展的缘故。这就如不耕田而只感叹仓库没有剩余的粮食,可以(这样)吗?贞观的时候,(全国有)学舍一千二百处,学生门徒三千多人,外国派年轻人来跟着学习的有五个国家。现在学校坍塌荒废,学生门徒缺少,不是管教育的官员不努力,问题是没有资金来供给。请求废除全国地方州县每年四季祭奠孔子的制度,登记那些(用来祭奠)的资财,把一半给予所隶属的地方州县,让(地方)增设学校,拿另一半给国立大学,(这些钱)可以营建学舍教室,制备教具,丰富(师生的)饮食,增添旧制,来准备雇用使唤的人,教书的官员各自稍微增加一些俸禄,那么古时的风气,明显地可以恢复了。”
    20.取名,命名出名,有名 21.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2.(1)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2)象征着君子志趣高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品格。(意对即可) 23.“也”加强语气;前者强调了竹子不愧为“君子”的称呼,表达对竹子有君子之风(即德、操、时、容等)的赞赏之情;后者强调亭因围种竹后不愧于“君子亭”的称呼,两者相得益彰,表达对亭子的喜爱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依然保持君子之道的高尚人格。(意对即可)
    【解析】2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理解文言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取其名为“君子”。名:取名,命名。
    (2)句意: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名:出名,有名。
    2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基本原则是“留、替、调、补、删”。翻译句子时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语:丝竹,奏乐的声音;乱,形容词用作动词,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乙】文“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闻,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可知,王阳明从四方面提出了“竹君四德”:品行,节操,睿智,气度。对应表格提示筛选辨析填写即可。
    结合提示语“象征着君子有审时度势的睿智”可知,这里指竹子的“审时度势的睿智”,即“君子之时”,因此一空相对应的内容是: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意思是: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作者从交往之雅和生活情趣两方面表现自己志趣高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品格。
    23.本题考查虚词的表达效果。“也”属于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表示委婉的语气,也表示强调的语气。
    第一个“也”:“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意思是:命名为“君子”,(竹)是无愧于这个称呼的。这里表强调,结合“中虚而静,通而有闻,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有君子之容”可知,“也”字表达了作者对竹子有君子之风(即德、操、时、容等)的赞赏之情。
    第二个“也”:“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意思是:而我的亭子种了许多竹子,因为有竹而取名‘君子’,是无愧于这个亭名的。强调亭因围种竹子不愧于“君子亭”的称呼,两者相得益彰,表达对亭子的喜爱之情。结合【注】①“正德元年,被贬贵州,在此建造了一座何陋轩,后又建了君子亭”可知,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依然保持君子之道的高尚人格。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得神异。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
    【乙】阳明子建起何陋轩后,又盖了所亭子,并在亭子四周种上翠竹,取其名为“君子”。说:“因为竹有君子的四种品质:其内部虚极静笃,互相通透而有间隔,具备君子的德性。其外部坚韧正直,无论春夏秋冬,均不改变颜色,具备君子的操守。惊蛰时节,便破土而出,三伏夏天,便暂缓进长,风霜雨雪,或明或暗,它都能调节适应,具备君子的明睿。清风时来,则如玉佩珊珊声响,像好听的音乐,风停下来,便寂然无声,挺拔特立,不屈不挠,有着君子的仪容。竹子有这四个特点,因此命名为‘君子’竹是无愧于这个称呼的。而我的亭子种了许多竹子,因为有竹而取名‘君子’,是无愧于这个亭名的。”
    24.出名(著名)品德高尚妻子和儿女(子女) 25.B 26.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7.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28.刘禹锡是个情趣高雅的“雅士”,从甲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看出平时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为乐;陆游的“书巢”满是书,且以读书为乐,读书之专注连外面刮风下雨都不知道,可见他也是情趣高雅的“雅士”。
    【解析】2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这是简陋的房子。斯:这。
    (2)句意:只是我品德高尚。馨:品德高尚。
    (3)句意:妻子儿女不相见。妻子:妻子和儿女(子女)。
    2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出名/命名;B.都意为“使……劳累”;C.偶尔/间隔;D.有的/有时候;故选B。
    26.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丝竹:世俗的乐曲;乱:扰乱;案牍:官府公文;劳:使……劳累;形:身体。
    2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进到屋中又出不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这确实像书巢啊!”
    “既入又不能出”表意完整;“信乎”是对“其似巢也”的强调,二者均为“乃亦大笑曰”的内容;
    故断句为: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2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知,刘禹锡日常与知识渊博的学者往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以阅读佛经为乐,由此可见其情趣高雅;
    结合乙“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等内容可知,陆游每日与书籍为伴,房间堆满书籍,读书十分专注,连外面刮风下雨都不知道。由此可见,陆游是情趣高雅的“雅士”。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我屋子里,有的(书)堆在书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看着,四周环顾下来,没有不是书的地方。我饮食起居,病痛呻吟,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儿女不相见,而且风雨雷雹(天气)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所说的书巢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当时的情形)。客人刚开始不能够进入(屋子),进到屋中又出不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这确实像书巢啊!”
    29.A 30.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眼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1.(1)含有以君子自居的意思。(2)巧妙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即开头所说的“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强化了文章主旨。 32.甲文作者刘禹锡通过对居室的描绘,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作者欧阳修生性刚直,“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坦然面对挫折,心胸豁达。
    【解析】2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名之者谁”的“名”是动词,命名,而非与“有仙则名”中的“名”意思相同。
    故选A。
    3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上:长到。入:映入。
    3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结尾“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结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一方面有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运用反问句,强调因为住着高雅的人,因而陋室也变得不陋了,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成为全文的点睛之笔,强化了文章主旨。
    3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作者通过对居室的描绘,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根据乙文“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可知,欧阳修生性刚直,结合“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可知,他坦然面对挫折,心胸豁达。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便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他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消遣的地方,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发现里边冤假错案不计其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边远人稀的小城尚且是这样,天下的(冤假错案)就可想而知了。”从此,遇到案件就不敢大意了。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所交谈的,不曾涉及文章,只说政事,(欧阳修)说文章只能用来滋益自身的思想,而政事是可以用来帮助别人。凡是他治理过的几个郡,都不显露治理事迹,(他)也不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纷乱,因此他所到的地方,人民的生活过得很便利。
    33.C 34.看实在,的确 35.(1)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36.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37.同:两位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交往的人物高尚,爱好读书。异:甲文重在借陋室不陋,从不同方面表现居室主人品德高尚;乙文重在细节,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居室主人痴迷于读书的特点。
    【解析】3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形容词,有名的;B.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出有灵气/在天之灵;C.惟:都是“只”;D.入:映入/进入;故选C。
    34.本题考查实词。
    (1)“顾野有麦场”的“顾”的意思是往旁边看。“俯仰四顾无非书者”的意思是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因此“顾”在这里的意思是看。
    (2)“信乎其似巢也”的意思是这确实像书窝啊。根据“信”的字典释义可知,这里的“信”的意思是实在,的确。
    35.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重点词语:
    (1)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2)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3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和关键字词来分析。
    “吾”在本向中做定语,修饰“饮食起居”,“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是并列关系,因此“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这三个语之间要断开;“未尝”通常放在句首,因此未尝前面要断开句意: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吟,感到悲伤、优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所以断句为: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37.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提取。
    相同之处:甲文中“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乙文“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这些都说明居室主人情趣高雅。另外都热爱自己的居室,结交好朋友。
    不同之处:结合甲文“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快之劳形”作者从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三个方面描写,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结合乙文“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可见文章表达了作者喜爱读书的旨趣。
    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我屋子里,有的书堆在书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儿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我也都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所说的书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观看,客人刚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了屋中,又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这确实像书窝啊!”
    38.(1) 神奇、灵异调弄,这里指弹(琴)亲自凿
    (2)①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②内心,由自己控制,不能任意它流荡逃遁。
    (3) 斯是陋室蓬庐以覆之
    (4)甲文通过对居室的描绘,乙文通过描述作者在陋室中的简单生活和丰富的娱乐,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①句意:有了龙就会有灵气。灵,神奇、灵异。②句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③句意:亲自耕种来吃。躬,亲自。④句意:凿井来喝水。穿,凿。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①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②制,控制;放,放任,任凭;流遁,流荡逃遁。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由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此处写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作者)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由乙文“蓬庐以覆之”可知,作者写简陋的房屋遮挡。由此可见,两文都写出了主人公居室的简陋的特点。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甲文: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乙文:“躬耕以食之,穿井以饮之,短褐以蔽之,蓬庐以覆之,弹咏以娱之,呼吸以延之,逍遥竹素,寄情玄毫,守常待终,斯亦足矣”句描述了作者在陋室中的简单生活和丰富的娱乐,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著书时居住过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七尺长的身躯,来自于生养自己的父母,不能承受领受时完整而归还时残缺。内心,由自己控制,不能任意它流荡逃遁。亲自耕种来吃,凿井来喝水,粗布短衣来蔽体,简陋的房屋遮挡,弹琴赋诗娱乐,呼吸延续生命,徜徉在史册、书籍中,用笔写出自己的情怀,固守常法等待终老,这也就足够了。
    39.①出名。②大。③考虑。④脸色。 40.D 41.①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②我们的道德也是这样,实行它贵在每天都自新。 42.白居易认为在道德面前,富贵和贫贱都是不值一提的。这与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体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荣华、追求高尚道德的情怀。
    【解析】3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句意: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名:出名。
    ②句意: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大。
    ③句意:考虑自己做得怎样。顾:考虑。
    ④句意:不要用(谄媚的)脸色乞求侍奉别人。色:脸色。
    4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比/介词,给;B.动词,作为/介词,被;C.介词,把/动词,认为;D.连词,和/连词,和;故选D。
    4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重点词:
    ①乱,使……扰乱;案牍,官府的文书。
    ②吾,我们;道,道德;行,实行。
    4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结合乙文“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可见白居易认为在道德面前,不要羡慕富贵,不要忧虑贫贱,这些都不值一提。这与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表现了淡泊名利、坚守高洁品质的情怀。
    【点睛】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不要羡慕富贵,不要忧虑贫贱。(应该)问问自己道德怎么样,贵贱哪里值得说。听到诽谤不要忧伤,听到赞誉不要高兴。(应该)考虑自己做得怎样,诽谤和赞誉哪里值得谈论。不要一意孤行,傲气凌人,这样才能远离被别人侮辱。不要用(谄媚的)脸色乞求侍奉别人,自己要尊重自己。出游要与邪恶分离,居家要与正直为邻。从中有取舍,此外没有亲疏。修养外部以及内部,静静地保养和顺与纯真。修养内部也不要遗漏外部,行动要遵循义和仁。千里之行从脚下开始,高山之高从微尘(积累)而起。我们的道德也是这样,实行它贵在每天都自新。
    43.出名,有名这间或,偶尔确实
    44.A 45.(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46.示例]从【甲】文可以看出刘禹锡是一个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志趣高洁的人;从【乙】文可以看出陆游是一个乐观幽默、热爱读书的人。
    【解析】4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名:出名,有名;(2)句意:这是简陋的房子。斯:这;(3)句意:偶尔想站起身。间:间或,偶尔;(4)句意:确实是像巢一样啊。信:确实。
    44.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乃引客就观之”句意: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乃:连词,于是;
    A.句意:吕蒙于是开始学习。乃:连词,于是;B.句意: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乃:副词,才;C.句意:竟然不知道有汉朝。乃:副词,竟然;D.句意:应立的是公子扶苏。乃:动词,是;故选A。
    4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乱耳:扰乱心境;案牍:官府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2)辄:就;所谓:所说的;邪:同“耶”,吗。
    4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甲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知作者从陋室的环境入手,写与自己交往的都是文雅之士,写自己的爱好高雅;多角度多方面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根据乙文“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可知,陆游的家中到处都是书,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称自己的家是巢;可见其乐观幽默,热爱读书。
    【点睛】【甲】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著书时居住过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参考译文:
    我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伤忧虑,愤激感叹,未曾不和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妻子和儿女都不相见,连天气风雨雷雹的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于是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客人开始不能进来,进来了又不能出去,于是也大笑说:“确实是像巢一样啊。”
    47.①应当;②放,放置;③的; 48.A 49.二人有可能成为知己。刘禹锡遭遇贬谪身处陋室,但居住环境清幽,交往之人高雅,生活富有情趣。本文作者沈复生活贫苦省俭,却不乏雅洁,妻子为他精心准备了梅花状的盒子用以盛放食物,他如数家珍地将此记录下来,并纳入《闲情记趣》篇。二人生活清贫,却都随遇而安,情趣高雅,生活态度积极。
    【解析】47.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1)宜乎众矣:应该有很多人了。宜,应当。宜省俭:应节省勤俭。
    (2)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置,放,放置。置一梅花盒:放置过一个梅花盒。
    (3)食物省俭之一端:节省食物的一个方面。之,的。
    48.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中置一只,外置五只”意为:中间放一只,外围放五只。据此判断,其俯视图应为A;故选A。
    49.考查比较阅读。《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交代了环境的清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代了主人交往之人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交代了主人活动之雅致。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本文中作者细致记录了妻子为他做的梅花盒的形状“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使用方法“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边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从中既可以感知作者生活的清贫,也可以感知作者不以清贫为意,于清贫中活出了雅趣来。所以刘禹锡与沈复二人可以成为知己,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高雅积极。
    【点睛】参考译文:
    甲:贫穷的人起居穿住以及所用所住,都应节省勤俭并且高雅洁净。节省勤俭的方法。可以叫做“就事论事”。我喜好浅酌,不喜欢吃太多的菜。芸曾经放置过一个梅花盒:用六个二寸白瓷的深口碟子,中间放置一个,外围放置五个,用灰漆烤就成,它的形状类似梅花。底盖都是凹状,盖子上面有手柄像花蒂。将它放置在桌前,就如一朵墨色的梅花覆盖在桌上;打开盖子看,像菜装在花瓣中。一盒六种颜色,二三好友可以随意在里面取食物,吃完再添置。又制作了一个矮边的圆盘子,用来放置杯子筷子酒壶等物品,可以随处安放,方便移动。这些便是节省食物的一个方面了。
    乙: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著书时居住过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相关试卷

    专题08《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08《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富贵不能淫》-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07《〈富贵不能淫》-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共4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内容概括,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专题06《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语文文言文记背及专项训练,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者作品,文章主旨,内容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