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游__》写作指导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游__》写作指导 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审题指导,立意指导,写作指导,整体构思,例文+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审题指导
1.明确题目结构
首先,同学们需要仔细观察题目《游_》。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其中的“游”字已经给出,表示这是一个关于游览某个地方的经历或感受的作文。而“_”则是需要同学们自己填写的部分,它代表了你们游览的具体地点。
2.选择并填写游览地点
在填写“”这个空白时,同学们需要回忆自己曾经游览过的地方,从中挑选出一个你最熟悉、最有感触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名山大川、历史古迹、城市公园、游乐园等。一旦选定,就将其名称填写在“”处,形成完整的题目,例如《游黄山》、《游故宫》等。
3.理解题目中的“游”
在审题时,同学们还需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游”字。这里的“游”不仅指单纯的行走或参观,更强调同学们在游览过程中的观察、体验和感受。因此,在写作时,同学们不仅要描述游览的地点和景色,更要表达出自己对这个地方的真实感受,以及游览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情。
4.审题注意事项
避免重复和雷同:在选择游览地点时,尽量避免与同学们选择相同的地点,以免作文内容出现重复或雷同的情况。如果确实无法避免,你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重点进行写作,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意。
5.关注题目细节:在审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自己理解准确、全面。特别注意题目中是否有其他的要求或限定词,这些词语往往对写作内容和方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立意指导
1)探索与发现:引导学生思考,在游览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物,或者是对已知事物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立意可以围绕“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新世界的探索”,鼓励学生表达在游历中获得的新知与感悟。
2)自然与环保:选择自然景观作为游览对象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例如,通过游览一处自然保护区,立意可以聚焦于“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未来”,让学生在描绘美景的同时,倡导环保理念。
3)文化传承:若游览的是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地方,如博物馆、古迹等,立意可侧重于“历史文化的探寻与传承”,鼓励学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学习,以及这些文化如何影响着现代生活。
4)成长与勇气:旅行往往伴随着挑战与成长,可以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述一次旅行如何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独立。立意如“旅途中的每一步,都是成长的足迹”,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旅行中的自我超越。
5)亲情与友情:旅行中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也是宝贵的。立意可以围绕“同行的温暖,旅程的意义”,让学生讲述旅途中与亲朋的互动,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支持。
6)梦想与现实:如果学生选择了虚构的游览地,比如梦中的仙境,可以探讨梦想与现实的关系,立意可以设定为“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心旅行的起点”,鼓励学生用文字描绘梦想,同时思考如何将梦想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7)你可以选择突出描绘游览地点的自然美景或人文特色,表达对它们的喜爱和赞美。例如,如果你游览的是黄山,你可以描写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等自然景观,表达你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二、选材指导
1)突出游览地点的特色
首先,需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游览地点特色的素材。这些特色可以是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如山峰的险峻、瀑布的壮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的独特之处,如历史古迹的悠久历史、文化遗址的丰富内涵。通过选择这些具有特色的素材,你可以让读者对游览地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关注游览过程中的精彩瞬间
游览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精彩瞬间,如与同伴的欢乐时光、意外发现的美丽景色、与当地人的有趣交流等。这些瞬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素材,它们能够生动地展现你的游览经历和感受。在选材时,你可以挑选那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快乐和兴奋。
3)反映个人感受和体验
除了选择具体的游览素材外,你还需要关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你可以写一写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如从期待到兴奋、从惊讶到感动等;也可以写一写你对游览地点的思考和认识,如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等。这些个人感受和体验是作文的灵魂,它们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你的内心世界。
4)注意素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你可以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的素材来展现游览地点的全貌和魅力。例如,你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来描述游览地点的美景;也可以从文化、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来介绍游览地点的特色和背景。这样的选材方式可以让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避免选择过于平淡或重复的素材
在选材时,要避免选择那些过于平淡或重复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可能让作文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在选材时要尽量挑选那些独特、有趣、具有吸引力的素材来展现你的游览经历和感受。
三、写作指导
3.1明确主题与目的
确定游记主题:首先,明确你要写的旅游地点,是壮丽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古迹,还是有趣的现代游乐场。填写题目中的空白,如《游长城》、《游西湖》等。
设定写作目的:是想分享旅途中的欢乐,传达对自然美的赞叹,还是讲述一段有意义的经历?确立目标能帮助聚焦文章重点。
3.2结构布局
1)开头引人入胜:
你可以使用一句引人入胜的话或描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例如引用古诗、描述景色等。
示例开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我站在黄山的瀑布前,这句诗便在我脑海中回荡。”
2)按照游览顺序展开:
按照你游览的顺序,依次描述景点的特点、你的心情和体验。
示例:“从山脚下开始攀登,我首先被那郁郁葱葱的树木所吸引。随着海拔的升高,云雾缭绕的山峰逐渐展现在眼前……”
3)注重细节描写:
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来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游览经历。
示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山间的鸟鸣声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
4)穿插个人感受:
在描述景点的同时,穿插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示例:“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山脉,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我不禁感叹,人生就应该像这样,勇攀高峰、追求梦想。”
5)结尾总结升华:
在结尾部分对游览经历进行总结和升华,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示例:“这次黄山之行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的厚重底蕴。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景色和文化遗产,也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的信念。”
3.3语言表达与技巧提升
1)词汇丰富: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学习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和成语,如“层峦叠嶂”、“碧波荡漾”等,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
2)修辞运用:教授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古树如守护神般矗立在道路两旁,沉默而庄严。”
比喻:通过将所描述的对象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相比,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夜晚的湖面,星星点点,如同天空遗落的珍珠撒满其中。”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性,使之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春风轻轻拂过,似乎在耳边低语,讲述着冬去春来的秘密。”
排比与对偶
排比:连续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意义相关或递进的句子或词语,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气势。如:“山,巍峨挺拔;水,清澈透亮;云,悠然自得,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并列出现,形成工整和谐的美。例如:“古木参天,遮蔽了半边天日;溪流潺潺,洗涤着尘世的喧嚣。”
夸张与反问
夸张:故意放大事物的特征,以达到强烈的表现效果。比如:“那座山峰高耸入云,似乎只要伸出手就能触摸到天际。”
反问:提出问题并不需要回答,用来加强语气或引发读者的思考。例如:“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河,谁又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
重复与回环
重复:有意地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强化主题,加深印象。例如:“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眼,皆是诗画。”
回环:利用词语的巧妙安排,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结构紧凑。例如:“走进这山水之间,我忘却了尘嚣;离开这片宁静之地,尘嚣忘却了我。”
悬念与伏笔
悬念:在文中设置疑问或未解之谜,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使其继续阅读下去。例如:“在这片神秘森林的深处,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伏笔:在文中预先铺设线索,为后文的发展做铺垫。如:“那扇半开的古老木门后,似乎藏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这成了我心中不解的谜团。”
3)对话插入:适时加入对话,可以是导游讲解、与当地人的交流,增添文章的真实性和互动性。
四、整体构思
4.1开头部分指导
1)直接描写法:
描述一个鲜明的场景或瞬间,立刻抓住读者的眼球。例如:“阳光穿透清晨的薄雾,金色的光线洒在古老的城墙上,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踏入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2)设问引入法:
提出一个问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跟随你的文字寻找答案。比如:“你可曾想象,漫步在一片被彩虹般的花朵包围的小径上,会是怎样一番奇妙体验?这就是我在彩虹谷的第一步。”
3)感受先行法:
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心情,让读者感同身受。例如:“踏上这次旅程的那一刻,我的心跳加速,满心的激动和期待像小鹿一样在我胸膛乱撞,因为我即将探索的是梦寐以求的神秘岛屿。”
4)背景介绍法:
简要介绍旅行目的地的背景信息,为故事展开奠定基础。比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丽江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纳西文化闻名遐迩,而我,正是带着探寻历史足迹的心情,踏上了这段难忘的旅程。”
5)梦想成真法:
描述一个长久以来的梦想终于实现的情景,让读者感受到旅程的特别意义。例如:“自从翻开那本关于长城的画册,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亲眼见到它的雄伟。今天,当我站在长城脚下,那份梦想成真的喜悦溢于言表。”
实战开头示例:
“在一个晴朗无云的周末早晨,我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黄山的旅程。车窗外,晨光初照,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还在沉睡,而我心中,早已被即将揭开的自然奇观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次,我要讲述的,不仅仅是黄山的秀美,更是一次心灵与自然对话的奇妙之旅。”
4.2中间部分指导
1)景点描绘:
使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细腻描绘所游览的景点。如:“步入古色古香的小镇,石板路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响声,两旁的老屋散发着木头的清香,偶尔从街角传来糖画师傅制作糖画时糖浆加热的甜腻香气。”
2)情感体验:
表达游览过程中的个人情感变化,如兴奋、惊讶、感动等。例如:“站在瀑布前,飞溅的水珠如同细雨般洒在我的脸上,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似乎都被这股力量冲刷而去,只剩下满心的震撼与敬畏。”
3)故事情节:
插入一个小故事或趣事,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比如:“在山林间迷路时,一只聪明的小松鼠仿佛成了我们的向导,它在前方跳跃,最终领我们走出了密林,这段经历成为了旅途中的意外惊喜。”
4)人物互动:
描述与同行者或当地人的交流互动,展现人情味。例如:“和当地一位老船夫的交谈,他用方言讲述着江面上的故事,那质朴的话语里蕴含着对这片水域深深的爱,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文情怀。”
5)知识融入:
适当加入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等知识,使文章富有教育意义。比如:“站在长城之上,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导游讲解着每一块砖石背后的故事,让我深刻理解到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实战中间段落示例:
“随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我们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山顶。眼前的景象令我屏息——云海翻腾,仿佛大海在天空中流淌。阳光透过云层,形成一束束光柱,照耀在山峰之上,给这静谧的山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金纱。我闭上眼,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那是大自然最纯净的味道。这时,一位背着画板的艺术家正静静地坐在一旁,用笔尖捕捉这份难得的美景。他的专注,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让我明白了旅行不仅是看风景,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艺术的寻觅。”
4.3结尾部分指导
1)总结回顾:
简要回顾游览的主要亮点,强调最难忘的时刻或体验。例如:“这次旅行,从古迹探索到自然风光的享受,每一刻都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
2)情感升华:
表达通过这次旅行获得的情感成长或心灵触动,让读者感受到旅行带来的正面影响。如:“我学会了欣赏不同的美,更懂得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
3)哲理思考:
提出一些从旅行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或人生观,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比如:“旅行不仅是脚步的移动,更是心灵的远行,它让我明白,最美的风景往往藏在探索未知的路上。”
4)未来展望:
对未来的旅行或生活有所期待,展示一种积极向前看的态度。例如:“我期待下一次旅行,相信每一次出发都会带来新的收获,让我的世界更加宽广。”
5)呼吁或建议:
可以向读者发出呼吁,鼓励他们也去体验或保护这样的美好。如:“如果你也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踏上这段旅程,你会发现,世界比想象中更加精彩。”
实战结尾段落示例:
“随着夕阳西下,我们踏上了归途,车窗外的风景逐渐模糊,但心中的那份悸动却越发清晰。这次旅行,不仅让我见识了自然的壮丽与文化的深厚,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带着这次旅行中学到的勇气与好奇,继续探索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旅行,终将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丰富着我的灵魂,引领我走向更加辽阔的天地。如此,每一次的游历,都是心灵的一次洗礼,也是对这个美好世界的深情告白。”
五、例文+点评
《游长城》
阳春光明媚的一天,我和父母踏上了梦寐以求的长城之旅。长城,这条蜿蜒在群山之巅的巨龙,承载着无数历史的沉淀与民族的骄傲,我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乘坐的巴士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沿途的风景如同画卷般缓缓展开。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课本中长城的雄伟图景,期待着与它的初次邂逅。
抵达长城脚下,抬头仰望,只见它如一条灰色的绸带,缠绕在翠绿的山峦之上,气势磅礴,令人心生敬畏。踏上古老的石阶,每一步都仿佛踏着历史的回声,我仿佛能听到千年前工匠们挥汗如雨、砌石筑墙的声响。沿途,我仔细观察着城墙上的砖石,每一块都刻写着岁月的痕迹,它们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中途,我们遇到了一位热情的导游,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长城的历史故事,让我对长城的了解更加深入,也让我对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有了更深的敬意。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长城上,金色的光辉与古老的石壁交织在一起,我站在烽火台上,眺望着连绵不绝的山脉,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感动。长城,不仅是一座宏伟的防御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让我深刻理解到坚持与毅力的力量。此刻,我仿佛与古人有了某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了那份属于中华儿女的自豪与责任。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长城的壮丽,更是在我心中种下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我相信,这段旅程将会成为我一生中宝贵的记忆,激励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像长城一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教师点评: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带领读者一同游历了长城,文章结构清晰,开头引人入胜,中间部分细节描写丰富,运用了五感描绘,使得长城的雄伟壮观与历史厚重感跃然纸上。结尾处情感升华恰到好处,不仅回顾了旅行的感悟,还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充分体现了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观光,更在于心灵的触动和成长。此外,文中穿插的历史故事和对导游讲解的提及,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是一篇优秀的游记作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与布局,技巧点拨,示例参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习作:游____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供方法——画路线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