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广西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通练主题1爱民如子,执政有方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广西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通练主题1爱民如子,执政有方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2023·福建莆田二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滕)公讳甫,字元发。公在馆阁,未尝就第见执政,故宰相不悦,不迁者十年。既遇知神宗,为谏官,知无不言。然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上以问公,公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为欺天陷人矣。”诏馆伴契丹使。前此馆伴非其人,使者议神塔子事,往复纷然。是岁,契丹遣萧林牙、杨兴公来聘,朝廷忧之。公见兴公,开怀与语,问其家世父祖事,委曲详尽。兴公惊且喜,不复论去岁事。将去,与公马上泣别。林牙谓兴公曰:“君与滕公善,岂将留此乎?”上闻之大喜。公奏事殿中,叹曰:“朕欲擢卿执政,卿逾月不对,而大臣力荐用唐介矣。”公曰:“臣恨未有死所报陛下知遇,岂爱官职者。”唐淑问、孙觉言公短,上不信,悉以其言示公,所以慰劳公者甚厚。公顿首曰:“陛下无所疑,臣无所愧,足矣。”移定州。许入觐,力言新法之害。曰:“臣始以意度其不可耳。今为郡守,亲见其害民者。”具道所以然之状。自扬徙郓。岁方饥,乞淮南米二十万石为备。郓有剧贼数人,公悉知其所舍,遣吏掩捕皆获,吏民不知所出。郡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公曰:“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遂绝其讼。学者作《新田诗》以美之。时淮南、京东皆大饥,公独有所乞米为备,召城中富民与约曰:“流民且至,无以处之,则疾疫起,并及汝矣。吾得城外废营地,欲为席屋以待之。”民曰:“诺。”为屋二千五百间,一夕而成。流民至,以次授地,井灶器用皆具。以兵法部勒,少者炊,壮者樵,妇女汲,老者休,民至如归。上遣工部郎中王古按视之庐舍道巷引绳棋布肃然如营阵。古大惊,图上其事,有诏褒美。盖活五万人云。
(节选自《苏东坡全集·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代张文定公作》)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上遣工部郎中A王古B按C视之D庐舍道巷E引绳棋布F肃G然H如营阵。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遣萧林牙、杨兴公来聘”中的“聘”意为“访,探问”,现在大多取“聘请”“招请”的意思。
B.“君与滕公善”的“善”意为“友善、交好”,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善”相同。
C.顿首,古时的一种交际礼仪,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之间,也常用于书信结尾署名之后。
D.“井灶器用皆具”的“具”意为“准备”,与《苏武传》中“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的“具”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因未取悦宰相而仕途受阻,但当王陶议论宰相时,身为谏官的滕公,依然在皇上面前客观地予以评价。
B.滕公担任馆伴契丹使时,他的真诚让契丹使者杨兴公大为感动,并决定留下不走,从而解除了朝廷忧虑。
C.皇上本想提拔滕公做宰相,却与大臣们的意见不一致,滕公知道后并不介意,反而感念皇上的知遇之恩。
D.滕公在郓州任职时,将多年争讼未决的公田划为学田,缓解了学子粮食供给不足的状况,学子作诗称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唐淑问、孙觉言公短,上不信,悉以其言示公,所以慰劳公者甚厚。
(2)流民且至,无以处之,则疾疫起,并及汝矣。
5.知古可以鉴今,文中滕公抗灾减灾的举措对今天有哪些启发意义?请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张复斋传
[清]刘大櫆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往来岩谷间,喘不得息。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睨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不知援例请平。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先生名召华,字君实。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B.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C.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D.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养,奉养父母,以终其天年,多指辞官归家以终养年老亲人。如《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B.贽,本义指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即见面礼,引申为聘礼、赠送礼物,文中指上级向下级索求厚礼。
C.解组,“组”指旧时官印上系结的丝绳;“解组”指解下官印,辞官卸任,与“致仕”“解褐”同义。
D.季世,“季”指末了,“季世”即末世。“季”也可以指兄弟排行中次序最小的,如“季父”。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复斋以孝为先,以善为本。他为终养母亲推辞了上司的引荐;主政晋江、金溪时,多行善政,救济灾荒。
B.张复斋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在金溪为官时,不愿屈从上级官员的厚礼索求,就辞官回家,百姓挽留哭送。
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并拿出贿金给贾父安度晚年,令人称快。
D.张复斋德高望重,为民着想。他免职归居金溪,仍替华容百姓申诉,华容人至今还受用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
(2)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
10.张复斋为华容百姓申请降低赋税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
答案:
1.DEF 解析 “工部郎中”“王古”是一人,故A处不能断开;“按视”意为察看、视察,故C处不能断开;根据句意,是天子派遣王古视察救灾的情况,故B处不能断开;“肃然如营阵”是“像军营一样秩序良好”的意思,故G处、H处不可断开。故在D、E、F处断开。
2.D 解析 D项,含义不同。“井灶器用皆具”,“具”意为准备、备办。后面的“具”意为完全、详尽。
3.B 解析 B项,“决定留下不走”错误。文中是萧林牙看到杨兴公与滕公洒泪挥别才对杨兴公说:“你和滕公这么好,难道要留在这儿吗?”并非杨兴公真的留下不走了。
4.参考答案 (1)唐淑问、孙觉说滕公的过失,皇上不相信,把他们的奏章全都拿给滕公看,用来宽慰滕公的情意十分深厚。
(2)逃荒的灾民将要来了,如果没有用来安置他们的地方,就会有瘟疫发生,也会殃及你们。
解析 (1)“短”,不足,缺陷,过失;“悉”,全、都;“示”,给……看。(2)“且”,将要;“无以”,没有用来……;“及”,殃及。
5.参考答案 ①统筹抗灾资源;②维护社会安定;③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解析 由原文可知,滕公面对灾年和逃荒的灾民时,事先筹划,统筹抗灾资源,维护社会安定,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参考译文 (滕)公名甫,字元发。滕公在馆阁任职期间,未曾到宰相府上拜谒,所以宰相不高兴,(滕公)十年都未升迁。后来被神宗赏识,担任谏官,知无不言。然而当御史中丞王陶议论宰相不在朝会时领班是跋扈,神宗就这件事问滕公,滕公说:“宰相固然有罪,但是把这说成是跋扈,那我以为是王陶欺瞒陛下陷害别人。”滕公受命担任馆伴契丹使。以前担任此职的人不称职,使者议论神塔子的事,反反复复定不下来。这一年,契丹派遣萧林牙、杨兴公来访,朝廷为此感到忧虑。滕公见到杨兴公,敞开胸怀和他交谈,询问杨兴公的家世及其父辈祖辈的事,十分详尽。杨兴公又惊又喜,不再提起去年的事。将要离开时,他在马上与滕公洒泪告别。萧林牙对杨兴公说:“你和滕公这么交好,难道要留在这儿吗?”皇上听到这件事很高兴。滕公上殿奏事,皇帝叹息说:“我本想提拔你做宰相,可你一个多月没有上殿进对,而大臣们极力推荐任用唐介。”滕公说:“我只遗憾没有办法以死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哪里会贪图官位。”唐淑问、孙觉说滕公的过失,皇上不相信,把他们的奏章全都拿给滕公看,用来宽慰滕公的情意十分深厚。滕公叩头说:“陛下对我毫不怀疑,我对陛下无愧于心,这就够了。”调任定州。准许入朝觐见,滕公极力论述新法的害处。他说:“我开始只是猜测新法不可行。如今担任郡守,亲眼见到新法对百姓的危害。”详尽地奏报新法危害百姓的情况。滕公从扬州调任郓州。正赶上灾年,他请求朝廷调拨淮南米二十万石作为储备。郓州有大盗若干人,滕公全部掌握了他们的落脚点,派遣官吏乘其不备拘捕,将他们全部抓获,行动迅速连当地的官吏百姓都不知从哪儿捕获的。郡中学生的食物供给不足,而有百姓争夺公田的案件二十年都没了结,滕公说:“学生缺乏食物,却要用这些良田来满足刁民的私利吗!”于是请示把这些地充为学田。该争讼于是随之了结了。有个学生写了《新田诗》来赞美这件事。当时淮南、京东都在闹大饥荒,唯独滕公有预先请求调拨的粮米作储备,他召集城中富裕的百姓和他们约定说:“逃荒的灾民将要来了,如果没有用来安置他们的地方,就会有瘟疫发生,也会殃及你们。我找到城外一块废弃的营地,想盖些棚屋来安置他们。”富民们说:“行。”于是搭起二千五百间棚屋,一晚上就完成了。灾民到后,按次序给他们分配房屋,水井、炉灶、日用器皿都准备齐全。用军队的纪律管束他们,年少者做饭,壮年人砍柴,妇女们打水,年老的休息,灾民到了这儿就像回到家中一样。皇上派工部郎中王古视察救灾情况,王古看到这里棚屋道路纵横整齐,像军营一样秩序良好。王古非常吃惊,画图上奏此事,皇上下诏嘉奖赞美滕公。这次救灾,救活了大约五万人。
6.C 解析 “其父兄”是“劝勉”的宾语,因此“则益劝勉其父兄”应独立成句,由此排除A、D两项;“亲加宾礼焉”是亲自予以礼遇,应在“亲”前面断开。
7.C 解析 C项,“解褐”的意思是脱去粗布衣服,入仕为官,和“解组”不同义。
8.D 解析 D项,“他免职归居金溪”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而不是“免职归居金溪”。
9.(1)你看你父亲将受杖刑了,却怎么忍心看着,不孝的罪名如何能推脱得掉?
(2)县官相信先生向来是德高望重之人,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他(隐情),最终按他说的(办了)。
10.①华容土地贫瘠,常受水浸的灾祸;②赋税重;③百姓不懂主动申请减免赋税。
参考译文 复斋先生,姓张,华容县人。先生年幼就善于写文章。入官学后,遇上吴三桂叛乱,颠簸往来于战阵中,和弟弟召修背着母亲跋涉于危岩深谷之间,几乎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康熙乙丑年间,中进士,主政福建晋江,多行善政。上司准备上书推荐他,但先生因母亲年迈要养老送终而推辞。当地百姓没能成功挽留他,哭着送到洛阳桥的有数万人。张复斋先生侍养母亲二十年后,才被起用为江西金溪县令。正值荒年,先生请求获得七千多石粮食,多方赈济借贷,救活了很多人。恰逢有上级官员倚靠朝廷权贵,他治下的郡县官员都被胁迫而归依其门下,并被索求厚礼。先生不愿屈从,就辞官回家。金溪的百姓挽留哭送他就跟在晋江时一样。在晋江时,有商人埋怨自己的继母苛求,而不奉养他的父亲。他父亲到县衙告状。商人向先生送礼,以家里贫困为由请求和解。大家都争相去看。天正冷,商人拿新衣服给他父亲穿,而自己穿着破衣服,装出又冷又饿的可怜相,并说:“有衣服都用来孝敬父亲了。”先生故意怒视他的父亲,说:“孩子冷成这样,你不体恤他吗?”喊下吏拿大棒来。先生斜眼看商人脸色如平常一样,突然指着他呵斥道:“你眼见你的父亲将受杖刑了,却怎么忍心看着,不孝的罪名如何能推脱得掉?”就用大棒打那商人,而他父亲就在旁边哭泣。先生拿出贿金给他父亲,说:“用这安度晚年吧。”大家都拍手称快。百姓拖欠赋税,很久不能交上,等到交纳延期那么赋税就更多了。先生追问得知他们已经到了卖孩子的地步了,就捐献出俸禄赎回孩子还给他们。晋江的人文比其他县要兴盛。先生到了后,就更勉励父老乡亲,让他们教育开导子弟,那些渐渐地成为俊杰的人,他亲自予以礼遇。从此晋江参加童子试的多达万人。先生从金溪免职后归居华容,足不出户。华容在洞庭湖畔,地势低洼而赋税苛重。在明朝末代,百姓多有流亡。国家最初规定赋税准许原来额度每十亩可减为六亩多,后来土地开垦面积渐渐增加,而朝廷清丈令下达后,县官认定他们欺骗官府隐瞒实情,准备征收全额赋税。先生说:“我没有中等人家的田产,而乡人就更困苦不堪了。”于是到县衙禀报事由,说这地方都是湖岸荒滩之地,十有八九被水浸没,百姓不懂得按先例请求减免赋税。应当准许湖乡按下等地来征收赋税,一亩地只收一升粮。县官相信先生向来是德高望重之人,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他(隐情),最终按他说的(办了)。华容人至今还受用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先生名召华,字君实。评论说:先生在官府任职前后只有四年,但是他造福于民的事很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广西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信息性阅读通练主题1文化自信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广西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通练主题4性情高洁,注重德化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广西专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通练主题3锐意改革,功勋卓著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