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譬如 羞恶 文质彬彬 克己复礼 弘毅
B.同裳 怵惕 格物致知 闻名暇迩 要誉
C.车毂 赘行 慎终如始 功亏一篑 梳妆
D.霰粒 伉俪 卖官鬻爵 贻笑大方 蓬心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听真话、察真情,离不开虚怀若谷的胸襟,要拿出闻过则喜的姿态深入基层,才能获得真实可信的信息。
B.乡村建设中,既不能照搬城市套路或者“以洋代土”,把村庄建得不伦不类;也不能统一模式搞“千村一面”。
C.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中国企业不但要迎难而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要与世界经济良性互动,亦步亦趋。
D.在.2023年浙音·德清国际钢琴音乐节比赛现场,当调音师高高扬起左手时,演奏声戛然而止,观众掌声经久不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管瑰丽多姿的唐人边塞诗词不乏佳作,但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B.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C.李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拓宽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D.科学家“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为民族富强、科技进步、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是(3分)()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阁。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 ,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
A.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
B.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
C.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成列
D.每一棵树木都挺拔昂扬,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闪烁着生命的光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取材于李斌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5.从新闻评论角度,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谈到企业家、高技术企业的新闻事实,其目的是(3分)
A.就事说理,引出评论的话题。 B.就事说事,引出报道的角度。
C.突出新闻报道的事实细节。 D.点明新闻背景,引出写作对象。
6.阅读文本材料,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的也没有优劣之分。
B.文章第三段写到匠人的精神世界,是要说明工匠精神是改变现实的力量。
C.工匠精神应该得到推崇,并在全社会倡导,每个人都能去践行工匠精神。
D.作者认为只要有好的工匠,企业就能生产出好产品,就会具有时代的气质。
7.阅读文本材料,下列不属于工匠精神内涵的一项是(3分)
A.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的专业技术应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B.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要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安静平和心态。
C.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对自己专业技术的热爱是真挚专一的。
D.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不但有奉献精神,还有不断进取之心。
三、(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敞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夜缒而出 夜:在夜里,做状语
C.何厌之有 厌:满足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微小
9.下面关于“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代有公、侯、伯、子、男等五等爵位,如文中的“郑伯”的“伯”。
B.壮即壮年,按周制,男子在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成人,其后称为“壮”。
C.《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国别体史书,以时为经,以事为纬。
D.版本指筑墙的夹板,后也指版筑的工事,设版即修筑防御工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文章开头两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并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表明烛之武起初不愿意为郑伯出使秦国劝说秦伯退兵。
C.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拜访秦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分析利害,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
D.秦﹑晋围郑是因为其“无礼于晋”,晋文公认为进攻秦军“不仁”“不知”“不武”,可见秦国重视“礼”。
四、(6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建昌江①
白居易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②,草风沙雨渭河边!
【注】①白居易作此诗时,正谪任江州司马。建昌江,江州附近。②蔡渡:在下邦(今陕西渭南市下邦镇),与作者故居渭村隔渭水相对。
12.下列对这首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一、二句是一幅“待渡图”:一江修水,行人稀少,环境幽静。
B.诗的三.四句是另一幅“待渡图”,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渭水蔡渡。
C.诗人将无限往事与归思,交织在这两幅既相似又不相同的画图里。
D.诗歌末句中“草风沙雨”,色调明艳,衬托出诗人悠游自在的心境。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首诗看似一幅淡墨勾染的风景画,其实情思邈远,熔诗画于一炉。
B.本诗写得波澜起伏,用“忽”字实现转换,情景交融v给人新奇之感。
C.诗歌从眼前幽静的建昌江边渡口转到过去的渭水蔡渡,实现了场景转换。
D.诗人从唤渡船的日常心态,到联想故乡渡口,顿起思乡之愁和贬谪之苦。
第二卷(综合题共60分)
五、(5分)
14.补写出以下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填五句)(5分)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荀子《劝学》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3)呦呦鹿鸣, 。(曹操《短歌行》)
(4)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5) ,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
(6)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7) ,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8) ,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六、(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15.文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17.填空。(4分)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属于 描写,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借以表达香雪 、 的心情。
18.有人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请结合选文,从人物、环境、语言中,任选两个角度分析《哦,香雪》体现的“诗意”。(4分)
七、(40分)
19.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都是对青春的吟唱。青春是花样年华。怀着美好理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你们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
有人说,人生百味杂陈,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那青春呢,你们的青春是不是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味道?你的青春又是什么样的味道呢?
请以“青春的味道”为题目,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闻名暇迩”的“暇”应为“遐”。
2.CA.闻过则喜:过:过失。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用于褒义。B.不伦不类:既不像这一种,又不像那一类。形容不像样、不正派、不规范或不成体统。用于贬义。C.亦步亦趋:别人慢走,跟着慢走:别人快走,也跟着快走。比喻没有主张,事事都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词。此处感情色彩失当。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句中指演奏的音乐声停止,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3.B
A.关联词使用错误。“不管”改为“尽管”。C.结构混乱,整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李白”,“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的主语变成了“意境”,可把“创造的”改为“创造了”,保持叙述主语一致。D.语序不当,应将“科技进步”与“民族富强”调换位置。
4.A语段有时在内容上还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即逻辑思维上应合理。语段写的是登上峰顶所见之景,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辽阔、深邃的林海,这样的景色是面上的景色,而不应是点上的,所以不能细写某一棵树、某一种树或某一部分情状。
5.AB.“引出报道的角度”错误,《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篇新闻评论,所引例证都是论证工匠精神。C.“新闻报道的事实细节”错误,企业家、高技术企业的新闻事实并非是文章追求的目的,而是论证的佐证。D“引出写作对象”错误,谈到企业家、高技术企业的新闻事实是新闻评论里的引用论证。
6.CA.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的有优劣之分.B.是“工作状态”而非“精神世界”D.“只要……就能……就会……”过于绝对。原文“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可知,原文是“只有”,并非表示充足的条件关系。
7.B“他要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安静平和心态”错误,“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可知,文章不认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脱离了世界。
8.D微:如果没有
9.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0.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11.AB“期初不愿意出使”错。C.“站在郑国立场”错。D.“秦国重视礼”错
参考译文:
烛之武退秦师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而使晋国得利,希望您考虑一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12.D“色调明艳,衬托出诗人悠游自在的心境”判断错误,应该是“色调凄迷,衬托出诗人幽独凄怆的心境”。
13.B即景生情,并非情景交融。
14.用心躁也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食野之苹风急天高猿啸哀浴乎沂多于在庾之粟粒古来圣贤皆寂寞同心而离居
15.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3分)
16.①原句为短句,语言富有轻松明快的节奏感,适合表现香雪的心理。改句较为冗长。②原句运用排比句、感叹句,句式整齐,表意鲜明,增强语势,富有力量。③改句将“大山”“月亮”“核桃”组成一个并列短语,强调的意味不突出。(4分)
17.环境比喻、拟人不再害怕、愉悦(充满希望、满意,最后两个空意思相近即可)
18.①人物纯美:香雪,天真纯洁、朴实自然,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②环境优美:小说描绘的山区景色,自然纯净,具有天然原生态的诗情画意。③语言清新:小说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抒情意味浓厚。(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9.说明:〔1〕内容或表达有一项特别突出的,加1-3分,加到总分值为止。
〔2〕缺乏6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
2022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A: 这是一份2022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好教育云平台,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五)(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五)(解析版)
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三)(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三)(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