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89361/0-17148684898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89361/0-171486848986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89361/0-17148684899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89361/1-17148684927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89361/1-17148684928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89361/1-17148684928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4题24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气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担当情怀zhèn hàn_____________人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铮铮誓言回荡ěr pàn_____________。新时代,人们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熏陶,领略道德精髓。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奏响国人文化自信的(激越 激动)旋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èn hàn)_____________ ②(ěr pàn)___________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孕育_____________ ②蓬勃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加横线的成语有错别字,请改正并把成语书写在下面田字格里。
(4)请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请将下列名句填写完整。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被历代传唱送别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2)《子衿》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望眼欲穿,于是唱出了“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_”的无限情思。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对于本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染描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景象与宏伟气象。
(4)《式微》中,因人民苦于劳役,对君主发出了“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的怨言。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
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朝花夕拾》,讲述作者鲁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B.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运用比兴的修辞方法,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说“我”与延安亲人是一家人,突出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
C. “《安塞腰鼓》一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让充满激情的语言相互碰撞、应和,汇成一股排山倒海。”这个句子结构不完整。
D. 《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都属于事理说明文。
4. 班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悟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1)研读上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低碳生活。
【品低碳生活标语】
为了活动更加成功,同学们制作了三则宣传标语,你喜欢哪一则?请简要说明理由。
【甲】倡导低碳;让地球不再低叹。
【乙】节能低碳意义大,行动落实靠大家。
【丙】草木茂,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2)我喜欢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20题46分)
一、(6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5. 下面有关两首诗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关雎》和《蒹葭》都是当时的民歌,都选自《诗经》,都使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B. 两首诗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D. 《关雎》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抒发主人公的企慕之情和追寻而不得的惆怅;而《蒹葭》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
6. 你和小语对比梳理了两首诗歌后,展开了一番讨论。请补全下面对话。
小语:学完《关雎》《蒹葭》,我了解到他们都运用了__________手法。
你:不错,这种方法在陕北民歌“信天游”中仍有保留,比如《回延安》中的“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小语: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呢?你能说说吗?
你:好的。以《关雎》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语:嗯,你说得真好。谢谢你!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出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③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④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至江,乃见山月出。击汰⑤中流,掬⑥弄珠璧⑦。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出自苏轼《记游白水岩》有删改)
【注】①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②殆:大概,差不多。③少北:稍微偏北的地方。④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放下去。⑤击汰:拍击水波,这里指划船。⑥掬:用双手捧取。⑦珠璧:指倒映在水中的月亮。⑧余甘:即“橄榄”。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日光下澈 澈:____________ ②佁然不动 佁:____________
③循山而东 循:____________ ④顾影颓然 然:____________
8.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至江,乃见山月出
A.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 蒙乃始就学(《愚公移山》)
D.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9. 翻译下列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源殆可熟物。
10. 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
11. 【甲】文中用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乙】文也运用了这种手法,你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江水的清澈平静?(用原文句子回答)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蓝莓不是“莓”
①虽说名字里面有个“莓”字,但是蓝莓跟草莓可没有半点瓜葛。实际上,蓝莓跟美丽的杜鹃花是同出一门的表兄弟。
②蓝莓的学名叫越橘,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成员。越橘属是一个大家庭,整个家族有400多位兄弟,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都有他们的身影。而得到蓝莓这个通用名,就是因为他们果实的蓝色“外衣”。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蓝莓果实都是蓝色,比如广泛栽培的兔眼蓝莓就泛着红色,而野生的红豆越橘完全是鲜红色的。
③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采食蓝莓。据考证,在100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食用野生蓝莓的记录,一些种类(如乌饭树)的枝叶还被用做强身健体的药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苍山越橘具有“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明目”的功效。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和美洲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蓝莓的记载。在农作物欠收的年份里,蓝莓是重要的救荒食品。到了1600年,大批来到美洲的欧洲拓荒者,开始大量采摘包括蓝莓在内的各种小浆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蓝莓对于新大陆的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成熟的蓝莓果会由最初的绿色变成了蓝色(当然,也有变成红色或白色的种类,如红豆越橘),果实外面还包裹着一层霜状物。采摘蓝莓还要讲究手法,如果是生拉硬扯,果柄处出现破损,就会使蓝莓果快速变质。轻轻地捏住蓝莓果向顺时针方向一旋,一颗完美的蓝莓果就被摘下来了。
⑤采摘如此简单,您是不是也想种点蓝莓了呢?不过,种蓝莓可没有那么简单。
⑥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温度的问题。如果在一年的生长期内,没有足够的低温处理过程,蓝莓就无法开花。那些多分布于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的北高丛蓝莓,通常需要在低于72℃的环境中“冻”上1000小时以上;而来自南方的兔眼蓝莓,也需要在低于7.2℃的环境中待上300到800小时。
⑦不仅如此,跟其他杜鹃花科的植物一样,蓝莓的根系和真菌联手才能在土壤中收获水分和营养。如此一来,这些根系就成了既怕旱又怕涝的娇气物。
⑧不光是水分和有机质,蓝莓对于土壤中的酸碱度也有很高的要求,一定要在pH值低于5.5,且高于3.8的酸性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这可能是因为野生蓝莓多生长在森林边缘,已经习惯了由枯枝落叶形成的酸性土。
(文章来源《科学松鼠会》,有删改。)
12. 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3.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题“蓝莓不是‘莓’”点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蓝莓,采用否定句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本文说明蓝莓的相关情况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C. 第②段划线句子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 种植蓝莓要克服温度问题,那些多分布于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的北高丛蓝莓,就一定须在低于7.2℃的环境中“冻”上1000小时以上。
14. 文章第⑤段话有什么作用?
四、(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生命中的灯光
夏正平
①有关童年的记忆,总是和一盏煤油小灯联系在一起。这盏灯就摇曳在故乡小镇一个叫广昌和的杂货铺里。
②小店不大,两间门面,八尺柜台,盛放油盐酱醋的粗黑陶缸放在柜台前面,微胖圆脸的掌柜就站在柜台后面。“买一斤盐。”有客进来,坐在柜台后面的胖掌柜就走出来。他从货物架上拿出一只马粪纸袋,撮了一撮子白盐倒进去,放在柜台上的天平秤上一丢,不多不少,刚好一斤。然后,又从盐缸里撮了一些盐放进袋里,这才微笑着把盐袋包扎好。
③当夜幕低垂,浓稠的黑暗落在小街的屋背和小巷子的时候,广昌和油盐杂货铺的胖掌柜就会从货柜的角落里摸出这只煤油灯,用抹布轻轻擦拭下油灯的玻璃灯罩,然后擦燃火柴,点亮灯芯,这时,灯光便如莲花般盛开在夜色里。
④“买8分钱甜酱。”
⑤我走进店门,把手里端着的一只天蓝色铁皮小碗放在柜台上,眼睛骨碌碌盯着柜台边的玻璃瓶,瓶里有花花绿绿的弹子糖。
⑥“再买两分钱弹子糖。”
⑦老马拍了拍我,“揩下酱钱买糖吃,小心我告诉你娘去。”
⑧嘴上虽这样说,老马手却接过我手上的天蓝铁皮碗,仍是给我盛了足足一斤的甜酱,然后又从玻璃瓶里拿出6粒花花绿绿的弹子糖,递到我黑乎乎的手上,“路上别尽顾着吃糖,把酱碗翻了。”
⑨“谢谢阿公。”我接过甜酱和弹子糖,一路甜蜜地往家走。此时,狭长的鹅洲小街上已经是灯光一片。
⑩十三四岁的年纪,我特别喜欢看戏看电影,不管多远的路都要赶去。那夜,在镇上的学堂里看电影《洪湖赤卫队》,没想到,电影放到一半,就打起了雷下起了雨。电闪雷鸣中,我随着四散的人群跌跌撞撞地往家跑。
⑪从学堂到我家有三四里地,要过一座桥,还要经过一片荒坟地。当我跑到这片荒坟地时,一道闪电劈开夜空,一座座坟茔闪亮在眩目的惨白中,我吓得哇地大叫,瘫倒在泥水里。就在这时,娘呼唤我的声音穿过隆隆的雷声,传进我的耳孔,落进了我心里。远方,黑暗的雨夜里,娘高擎着一只风雨灯,喊着我的名字。她的身子在狂风暴雨中微微打颤,手上的风雨灯却拎得高高的,摇曳的灯光让我不再恐惧。
⑫18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可我18岁的天空却布满了阴霾。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我从高空坠落,身体严重受伤,双腿再也不能自由行走。
⑬静静地坐在乡村夜色里,无边无际的黑暗如潮水一点点把我淹没。父亲给我买来了一只收音机,红灯牌,放上两节电池,就能听到外面的世界。这声音如同飘荡在黑暗河流上的一根纤细的线,一会儿把我带到黑暗,一会儿又把我带进光明。在这光亮和黑暗之间,我听到了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沉沉的黑暗被劈开了一道缝隙,一丝光亮从黑暗里。透出来,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广阔原野,看到生长在原野上的一株株小草,它们经受风吹雨打,霜冻雪压,可它们还是在顽强地生长着。
⑭灯光下,我笔下的文字爬满了一页页稿纸。窗外,黑夜如墨,一盏盏小灯却散发着人间温情的光晕,它们让黑暗不再黑暗,寒冷不再寒冷,孤单不再孤单,恐惧不再恐惧,它们在我的生命里永恒不灭。
15. 文章以《生命中的灯光》为题,文中写到了哪些与“光”有关的情景?
(1)小时候帮妈妈去买甜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三四岁时去看电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八岁我双腿瘫痪,父亲给我买的收音机播放《平凡的世界》带给我内心的光亮。
16. 结合语境,根据具体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这时,灯光便如莲花般盛开在夜色里。(从修辞角度赏析)
(2)远方,黑暗的雨夜里,娘高擎着一只风雨灯,喊着我的名字。她的身子在狂风暴雨中微微打颤,手上的风雨灯却拎得高高的,摇曳的灯光让我不再恐惧。(从描写角度赏析)
17. 从文中来看,广昌和的杂货铺的老板是一个怎样的人?。
18. 文章的结尾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五、(5分)
阅读著作《经典常谈》,完成问题。
甲】他灰心失望已极,只能发愤努力,在狱中专心致志写他的书。过了两年,武帝改元太始,大赦天下。他出了狱,不久却又做了宦者做的官——中书令,重被宠信,但他还继续写他的书……他死后,他的外孙将全书献上朝廷去,并传写公行于世,汉人称为《太史公书》。
乙】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春秋时代,下至楚汉兴起为止,共二百零二年,也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所谓战国时代,便指这里的二百零二年。
19. 上面文段【甲】中的书是指___________,文段【乙】中的这部书是指___________。
20. 下面是小语和小文读完《经典常谈》后的发言,其中有误,请你找出并修改。
小语:《说文解字》是东汉史籀所作,书中分析了偏旁、定出了部首。
小文:《大学》一书循序渐进地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
说法错误的同学是___________,你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1题5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读散文,我们感动于其中涌动的深情;读小说,我们慨叹于人物浮沉的命运;读诗歌,我们陶醉于其中至美的意境……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请从初中语文课本中,任选一篇文章(包括名著),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作任意发挥;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⑤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