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新高考I卷03)(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新高考I卷03)(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E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B
2.A
3.C
4.①同一个人面对同样的资料却得出了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②在研究了一百多年后,“达尔文雀”仍有许多未解之谜;③团队坚守荒岛 42 年观察研究。
5.①科学研究会受同时代观点的影响,因此需要有自己的理性选择和判断;②科学研究需要持久地探索,要有恒心和毅力;③科学研究的深入需要借助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6.C
7.D
8.①对林先生的失望;②对告诉林先生姐姐秘密的后悔;③妈妈和姐姐不理睬自己的委屈;④想要林先生送的小人儿画但又不能要的矛盾与难受。
9.内容上,补充内容,交代二姊对林先生的感情;暗示情节,使后文林先生成为弟弟姐夫的情节变得合理。
结构上,交织双线,弟弟和林先生的故事、林先生与姐姐的故事,两条线索通过“有花的硬纸片”这一物象交织在一起。
10.CEG
11.A
12.C
13.(1)像这样,那么群臣就会废弃法律而推行私权,轻视公法了。
(2)因此,君子不被荣誉诱惑,也不被诽谤吓倒,只是遵循正道行事,这才是君子处世最基本的准则。
14.同:两段材料都建议“明主”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异:材料一韩非子认为“明主”应该明辨是非,将法制作为治国的第一要义。材料二荀子认为“明主”应该重视发挥君子在立法治国中的关键作用,治国之要在于急于得到人才。
15.C
16.①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就能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表达词人身处逆境仍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和超然万物的潇洒胸襟。②词人着意描绘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形象,他的壮伟风神正是词人所追求的浩然之气的风貌写照。③词人对宋玉雌雄之风说的议论,意在表达庄子所言“天籁”本无贵贱之分,关键在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这种精神境界正是词人推崇的浩然之气。
17.
白露横江 水澹澹兮生烟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①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屈指可数)②千差万别(天差地别、迥然不同)③随波逐流(随声附和)
示例:A 把“造成”改为“形成”;B 在“点染历史”后面加“的旷古奇人”;F 删除“该怎么写”或“还会剩下什么”。
20.①原文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前四个分句均为六字短句,句式整饬,反复铺排,正反相成,表意丰富,简练明快,有韵律感;后两个分句用散句,错落有致。②原文仿骈偶句式,点缀文言字词,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并用,句式活泼,语言雅洁,与上文语境衔接更协调。
21.A因其独特的功效 B导致品质差异很大 C就鉴定为优质牛黄
22.培植牛黄实现阶段性量产,解决了千年难题,因此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23.【答案】例文:
坦率有度,慎言为先
《朱子治家格言》写道:“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曾国藩自箴:“群居守口,独居守心。”《论语•为政》亦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名家谈及入世之法,多涉“慎言”。祸从口出,若逞一时口舌之快,反倒容易生出事端。如此看来,“慎言”成了涉世之法宝,然则“慎言”究竟何如?
今天,我们拥有海量的信息,但我们依然不安、焦虑、躁动,难道不正是因为我们听到的“话”太多太杂,我们说的“话”太随意太冗余?既如此,那我们是否就不言了呢?门捷列夫循求真之旨指出专家之误,夏元吉遵责义上书朱棣之急于求成,故谨言慎行不是不言,而是不妄言,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当言则言,就是要言而收发有度。
社会光速发展,“言论自由”似乎成了某种“高级意识”的代名词,然而自由言论、坦率表达都需要一个“度”。诚然,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这是现代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地确,诸如稻盛和夫、马伯庸等作家始终强调“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直率地表达出来”,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口无遮拦,可以随心所欲地毁谤别人。近期“粉发女孩”郑灵华事件引起广泛热议,明媚鲜艳的生活态度和梦想上,覆盖的却是上千条不明真相的谩骂和别有用心的侮辱,坦率转头成了语言攻击的保护伞。口可吐玫瑰,亦可吐荆棘,不管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在看似隐形的网络,我们都需要时刻注意语言的“度”,不要夸夸其谈的轻浮狂妄,不要毫无遮拦的无意中伤。
咀英华以思,少言语以贵,涉世以慎言为先。《周易》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急躁之人总是急于表现,故而言多,必失,擅思之人往往寡言。看黛玉初入贾府,“步步留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在这一方面,黛玉堪称表率。群处时需慎言,需三思而后言。君子九思之一——言思忠,即言掷地在声,懂得在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忠于出口之言。真知灼见往往经历了沉默的思索过程。严冬慎言,集结郁达夫春风沉醉的烂漫;书写慎言,孕育普希金波尔金诺的秋天;吾辈慎言,积蓄雄鹰振翅的高飞。
诸般德行,皆由内求。能在喧嚣时淡然自若,保持自己的“端庄”,不妄言、不失言,不乱于心。但凡开口,坦率有度,慎言为先,方为吾辈同仁终其一生追求的大智慧。
1
2
3
6
7
11
12
15
B
A
C
C
D
A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新高考I卷03)(全解全析),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新高考I卷03)(考试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新高考I卷02)(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象分别是动物纹样、卷草纹,BE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