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北京卷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生物(北京卷01)(考试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生物(北京卷01)(考试版),共10页。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为了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某小组进行了图1所示实验,将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均匀涂抹在培养基上,再放4片含氨苄青霉素(Amp)的圆形滤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挑取抑菌圈边缘的菌落,重复以上步骤,培养至第Ⅲ代,每代均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直径,结果如图2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抗性出现在接触氨苄青霉素后
B.抑菌圈直径越大说明细菌抗药性越强
C.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使细菌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
D.可通过提高抗生素浓度避免“超级细菌”的产生
2.种间竞争会影响草本植物的生长。金钱草属于草本植物,生态学家把两种金钱草(Dg和Dn)的小植株分别种植在异种大植株10cm远的地方,种植在离任何其他植株至少3m远的地方作为对照,检测叶片长度的增长量,结果如图。不能得出的是( )
A.本实验研究种间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 B.实验结果表明种间竞争抑制Dg和Dn生长
C.Dg比Dn的种间竞争力大,是优势竞争者 D.随着土壤营养水平增加,金钱草种间竞争增强
3.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危害侧柏。而管氏肿腿蜂体积很小,会随着天牛留下的虫孔钻入树干,在天牛幼虫和蛹体内产卵,吸取营养从而杀死天牛,同时繁殖自身的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管氏肿腿蜂和天牛之间是寄生关系B.天牛、侧柏和肿腿蜂组成生物群落
C.天牛、侧柏、肿腿蜂相互适应,协同进化D.放养肿腿蜂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4.母鼠怀孕过程中如果频繁遭受打扰,会导致子鼠某些脑区的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甲基化程度升高,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量降低。这种效应会延续到成年,最终使得这些子鼠的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升高,而糖皮质激素能提升抗压能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现象中基因碱基序列未改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了改变
B.糖皮质激素升高可能适当弥补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量降低的影响
C.子鼠糖皮质激素分泌量升高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D.子鼠的抗压能力与母鼠孕期频繁遭受打扰无关
5.在拟南芥生长过程中,硫酸盐缺乏会诱导S蛋白表达,并定位到细胞膜上,S蛋白与生长素转运蛋白P相互作用,降低P蛋白含量,减少生长素向根尖的转运,进而促进根的伸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蛋白参与了根系对缺硫的适应性反应
B.S蛋白可能通过降解P蛋白促进生长素的运输
C.S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定位与其发挥功能无关
D.根尖细胞伸长生长依赖于高浓度的生长素
6.神经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感受细菌毒素刺激,引起痛觉产生。为了生产药物抑制细菌毒素诱导的痛觉,研究者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药物,将特定药物装载到纳米笼中,与膜一同构成药物颗粒。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细菌毒素引起痛觉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B.提取的细胞膜可包裹纳米笼,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
C.药物颗粒可通过膜表面受体竞争结合细菌毒素缓解痛觉产生
D.上述药物颗粒用可破坏膜的表面活性剂处理后药效不变
7.颐和园乐寿堂前盛开的玉兰是游客们不能错过的美景,从1963年至今,科研人员认真记录了这几棵玉兰从发芽、开花直至凋落的准确时间,经数据分析发现,随着气候变暖,玉兰的花期在相应提前,原本在4月初才绽放的花苞,在3月20日左右就已经绽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B.温度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C.温度可通过影响玉兰细胞中激素的含量而影响花期
D.玉兰树对环境温度不敏感导致其开花时间不断改变
8.“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柳树雌雄异株,果实成熟后释放柳絮传播种子,形成柳絮,容易造成过敏等问题。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抑制花芽形成,但需每年施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仅由植物激素控制
B.推测低浓度赤霉素促进花芽的形成
C.应在柳树开花后为植株施用赤霉素
D.将来用柳树进行绿化时可尽量种植雄株
9.医生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受检人是否携带HIV。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根据HIV的RNA序列合成小段DNA作为引物
B.血液样品中HIV的RNA经逆转录后进行PCR检测
C.可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血液样品中HIV抗原
D.与检测抗原、核酸相比,检测抗体能更早诊断HIV感染
10.一般来说,雌雄异株植物自然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但环境因子会使性别比例偏离。斑子麻黄是耐贫瘠、干旱、寒冷的雌雄异株植物。下图为某山坡不同区域(S1、S2样地的营养条件优于S3、S4)斑子麻黄种群调查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调查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不需要随机取样
B.S2样地斑子麻黄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营养不良环境下幼龄雄株比雌株生命力更强
D.海拔越高则斑子麻黄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越明显
11.鸭瘟病毒(DNA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24h,用3H-尿嘧啶核苷标记10min后,电镜放射自显影结果如右图,银颗粒所在部位代表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部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推测宿主细胞的核仁依然保持转录功能 B.合成的放射性物质通过核孔运至细胞质
C.判断图中鸡胚成纤维细胞处于分裂中期 D.该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物质合成
12.隐花色素2(CRY2)是一种蓝光受体。对野生型和CRY2功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在不同光周期诱导下的开花时间进行研究,结果如图,开花时茎基部叶片越多代表开花越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日照条件下CRY2参与拟南芥开花的调控
B.长日照、16℃是最适宜拟南芥开花的条件
C.相对于长日照,短日照下拟南芥开花延迟
D.蓝光、温度都可作为信号调节生命活动
13.紫杉醇为脂溶性抗肿瘤药物,可影响纺锤体的正常形成。传统游离紫杉醇药物的注射液采用蓖麻油和乙醇作为溶剂,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科研人员制备出一种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利用肝肿瘤模型鼠开展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紫杉醇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实现抗肿瘤作用
B.紫杉醇不能通过包在脂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进行运输
C.浓度为35mg·kg-1的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抗肿瘤效果明显
D.与游离紫杉醇药物相比,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对小鼠的副作用小
14.褐翅雪雀生活在低温、强紫外线的高海拔区。与低海拔区近缘雪雀相比,褐翅雪雀体重显著增加且DTL基因突变使其具有高DTL酶活性,该酶参与修复紫外线导致的DNA损伤。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环境使褐翅雪雀DTL基因发生突变 B.体重增加有助于褐翅雪雀适应低温
C.DTL酶活性分析可为进化提供证据 D.雪雀种类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5.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移植给急性心肌梗死小鼠,检测发现小鼠心肌电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该实验中仅需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
B.与高度分化的细胞相比,iPSc的分化潜能较弱
C.选择病鼠自身细胞获得iPSc再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
D.此结果说明可将iPSc移植用于治疗人类缺血性心肌病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计6小题,共计70分)
16.(12分)大脑突触生成状况是大脑早期发育的标志之一,光刺激能促进大脑多个区域的突触生成。科研人员对光影响大脑发育的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产生 ,沿 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最终使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催产素(xy),与相关神经元膜表面的 结合,发挥信号分子作用。
(2)研究发现,分布于大脑皮层的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可以通过感光蛋白(Opn)感知光刺激。为探究早期缺乏光感知对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实验结果说明: 。
(3)进一步给予野生型和敲除Opn 基因幼鼠光照,检测大脑皮层和海马体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频率和神经元树突棘数量,结果如图。
注:mEPSC频率代表神经元突触连接强度。树突棘是树突分枝上的棘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
实验结果表明:在发育早期,分布于大脑皮层的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通过感光蛋白Opn 感受光刺激,进而促进了神经元突触的生成,依据是 。
(4)研究人员推测感光蛋白Opn感知光刺激后,通过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催产素促进神经元突触生成。为验证该推测,光照条件下,实验组为Opn敲除幼鼠注射催产素,对照组野生型小鼠注射生理盐水,检测mEPSC频率和神经元树突棘数量,请评价实验方案并完善 。
17.(12分)部分水稻品系的花粉育性会受到温度影响,低温时花粉败育,高温时育性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温敏雄性不育,将其应用在杂交育种上可大大简化育种流程。
(1)水稻具有两性花,自然条件下自花授粉。将温敏雄性不育系应用在育种中,其优点是能免去杂交过程中的 步骤。
(2)品系1是一种温敏雄性不育系,品系2、3、4育性正常。为研究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杂交实验:
①由杂交一结果可知,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 。若品系1、2的基因型分别为A1A1B1B1,A2A2B2B2,则F2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 。
②根据杂交二中的信息可知,F1能够在 温度范围内自交获得F2。通过基因型分析发现品系3、4与品系1的A基因序列完全相同,B基因是不同的等位类型,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品系1×品系3产生F1以及F1在适宜温度自交产生获得F2的示意图,并标出F2在22℃、32℃时的育性表现型及比例 。(品系3的B基因用B3表示)
③品系1与品系4的杂交后代在任何温度条件下均为雄性不育,将这一现象称为杂合雄性不育。若品系4的B基因用B4表示,则在温度高于27℃时,B1、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
(3)上述品系1×品系4杂交后代的特性,能够应用在杂交育种过程中而不受温度条件限制。研究者通过杂交、连续多代回交和筛选培育出了遗传组成与品系4基本相同的雄性不育系B1B4,过程如图2虚框所示。这一方法的缺点在于每年都需要回交并进行筛选。因此研究者借助品系3的育性特点进行了改良,过程如图2。
请你完善图2中的育种步骤,并说明育种方案改进后不需要每年筛选的理由 。
18.(10分)通过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可大幅降低杂交水稻的培育难度,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两个光周期依赖的雄性不育突变株,对其进行研究。
(1)A基因编码水稻花药正常发育必要的转录因子,A基因突变体(aa)表现为短日照条件下完全雄性不育,长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AA和Aa在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育性正常。这体现出生物性状由 共同控制。
(2)B基因编码水稻花药正常发育必要的另一种转录因子,纯合的B基因突变体(bb)在长日照条件下雄性半不育(花粉只有50%可育),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BB和Bb在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育性正常。对B和b基因的测序结果如图1.
据图1分析,B基因突变体(bb)长日照条件下雄性半不育的原因是 。
(3)为探索A、B基因在花粉育性中的作用,科研人员构建了双隐性突变体(aabb),检测野生型和双隐性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育性,结果如图2.结果显示,双隐性突变体的表型是 ,这说明在花粉发育中,A、B基因的作用关系为 。
(4)已知a和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育种工作中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F1自交,得到F2.请选择长日照或短日照条件之一,写出杂交的遗传图解 (包括基因型、表型及F2比例)。
(5)科研人员构建了A、B基因的启动子相互交换的重组表达载体(如图3),在短日照条件下得到图4所示结果。
本实验的结论是 。
19.(12分)学习以下材料,完成(1)~(5)题。
细胞周期阻滞,细胞是否会走向衰老
细胞的生命历程都要经过生长、增殖、衰老和死亡几个阶段。衰老死亡的细胞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同时新生的细胞也不断从相应的组织器官生成,以弥补衰老死亡的细胞。细胞周期阻滞是细胞衰老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因此一些科学家将细胞衰老定义为DNA损伤和其他应激引起的不可逆的细胞周期阻滞。然而, 这一定义并不完善,例如,在年轻的有机体中,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虽然处在不可逆的停滞状态,但它们并不衰老,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以是年轻的,也可以是衰老的。
科学家假设:细胞周期阻滞而不抑制细胞的生长将会导致细胞衰老,即抑制细胞生长可以阻止细胞衰老。为验证该假设,科研人员利用动物血清(含有生长因子)和HT-p21细胞系(细胞合成的p21蛋白具有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HT-p 21细胞分为四组,实验处理分别为:(A)10%血清(serum),(B)10%血清+IPTG(可诱导p 21蛋白合成),(C)无血清+IPTG,(D)无血清(血清饥饿)。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1。
结果表明,在有无血清的情况下,IPTG均可通过诱导p21蛋白合成,导致细胞周期阻滞。
利用显微镜观察四组细胞形态时发现,B组的细胞肥大而扁平(细胞肥大是细胞衰老的标志),有明显的核仁,而其余三组细胞形态正常。将B组细胞放入不含IPTG,添加10%血清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结果大多数细胞保持衰老状态;然而在去除IPTG后,C 组细胞能够恢复正常表型。由此得出结论:在IPTG存在下,血清中生长因子是引起细胞衰老的必要条件。
后续研究发现,D组的HT-p21细胞和人体正常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经血清饥饿处理后都会处于静止状态(细胞不生长也不分裂),这与细胞周期蛋白D1水平低、TOR(生长因子可通过激活TOR通路促进细胞生长) 活性低等有关。在培养基中添加血清和低浓度阿霉素(DOX,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 后,细胞中TOR活性升高,开始走向衰老。
总之,当TOR通路被激活,p21蛋白阻断细胞周期时,细胞就会发生衰老。(见图2)
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都是生物体的正常生命现象。TOR通路失活可能会延长生物体的寿命。事实上,胰岛素/TOR通路失活增加了从酵母到小鼠不同物种的寿命。TOR通路与许多年龄相关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肥大、骨质疏松症、Ⅱ型糖尿病、肥胖、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氏症、听力损失、良性和恶性肿瘤等。因此,药物抑制这一通路可以延缓甚至预防这些疾病。
(1)细胞衰老死亡与 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与正常细胞相比,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本文提到的 及教材中的 (各写出两点)。
(2)往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添加动物血清的目的是 。动物细胞还需要放入 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有人认为细胞衰老就是细胞生长停滞。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
(4)请结合文中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修改“细胞衰老”的定义 。
(5)结合所学知识和文中的信息,解释“TOR通路失活可导致生物体寿命延长”的原因 。
20.(12分)全球变暖引起的高温胁迫会导致农作物减产,阐明高温抗性分子机制对于培育抗高温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价值。
(1)研究表明,水稻高温抗性与T序列密切相关。欲将抗热性更强的非洲稻(C品系)中T序列所在片段转移到抗热性相对较弱的亚洲稻(W品系)中,请通过杂交的方式写出相关育种流程 。通过上述方法筛选得到N品系,图1显示,与W品系相比,N品系 。
(2)T序列上存在T1和T2两个非等位基因,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分别获得了T1和T2基因敲除的W突变植株,高温处理下,T1和T2突变株的植株存活率分别显著降低和增高。两种突变株杂交后得F1,F1自交时,由于 获得了T1和T2基因均敲除的双突变体植株。检测发现双突变体的耐热性与T2突变体相似。
(3)将T1和T2蛋白分别标记上红色、绿色荧光,常温条件下,观察到红色荧光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绿色荧光则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高温刺激后,细胞膜上的红色荧光强度减弱,细胞质基质中的红色荧光强度明显增强,且和绿色荧光发生了位置重叠。推测高温刺激后, 。
(4)T2蛋白含量偏高会破坏类囊体结构,高温条件下,N品系叶绿体中T2蛋白含量显著低于W品系。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主要有蛋白酶体降解途径(MG132为其阻断剂)和液泡降解途径(E64d为其阻断剂),图2结果表明 。
(5)综上所述,补充图3中A、B、C所表示的物质或结构以阐明非洲稻(C品系)抵抗高温的分子机制 。
(6)结合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一项培育抗高温作物新品种的思路 。
21.(12分)日光温室内光质成分较露地有很大的差异,成为影响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重要因子。因此,生产上采取人工补光的方法改变日光温室内光质的成分。为了研究红光与蓝光对日光温室结瓜期黄瓜光合速率及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的影响,科研人员展开了以下实验。
(1)植物通过位于 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在叶绿体基质中将能量转化为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除光质外,还有 (列举三个)。
(2)日光温室进行黄瓜的播种育苗,选取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分为三组,分别补充不同质量的光。具体方法是红光灯与蓝光灯安置于植株冠层上方约0.5m处(随植株高度变化调整),以不补光为对照组(CK组)。
①培养37天后,在盛瓜期选取长势一致的植株测量各组植物光合速率,结果如表1。
表1补充不同质量的光对黄瓜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补充红光和蓝光可以 。
②培养至30天时选择上数第6片功能叶(饲喂叶)套入薄膜叶室,注入等量14C混合气体,半小时后撤去叶室。7天后按照饲喂叶、上位果(饲喂叶上数第一个瓜)、上位叶(饲喂叶以上所有叶片)、上位茎(饲喂叶以上所有茎)、下位果(饲喂叶以下所有果实)、下位茎(饲喂叶以下所有茎)、下位叶(饲喂叶以下所有叶片)以及根系等8个部分分解植株,记录各部分的有机物干重,计算出14C同化物在各部分的分配量与分配率。实验结果如下表2。
表2补充红光与蓝光对饲喂7d后黄瓜植株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组别
对照组
脂质体药物组
游离药物组
药物浓度(mg·kg-1)
0
20
35
20
35
肿瘤重量(g)
1.379
0.696
0.391
0. 631
死亡
肿瘤抑制率(%)
/
49.4
71.6
50. 1
死亡
处理
光合速率/μ.ml·(m²·s)-1
8:00
9:00
10:00
12:00
13:00
14:00
16:00
CK
补红光
补蓝光
12.8c
16.3c
14.2b
15.7b
17.3a
12.0c
12.1a
13.8a
8.5a
9.2a
8.9a
8.9a
9.6a
9.1a
9.2b
10.8a
9.4b
4.5a
5.2a
5.4a
处理
饲喂叶
上位叶
下位叶
上位茎
下位茎
上位果
下位果
根
总量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PM x103 (CAP/%)
CK
279.9c (31.4)
12.4c (1.4)
3.4c (0.4)
82.9c (9.3)
29.6c (3.3)
33.0b (3.7)
447.2c (50.2)
2.1c (0.2)
890.5 (100)
补红光
478.2a (27.9)
426a (2.5)
14.1a (0.8)
198.4a (11.6)
92.4a (5.4)
35.7b (2.1)
838.4a (48.9)
13.9a (0.8)
1713.7 (100)
补蓝光
450.4b (35.3)
23.1b (1.8)
6.0b (12.5)
159.7b (12.5)
62.6b (4.9)
89.4a (7.0)
474.7b (37.2)
8.9b (0.7)
1274.8 (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生物(辽宁卷01)(考试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生物(广东卷01)(考试版),共9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生物(安徽卷01)(考试版),共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