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共7页。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综合测试) 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施工过程中涉及下列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研制高强度的新型钢材 B.安装大数据识别和处理系统 C.施工机械所用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D.寻找开凿海底隧道使用的坚硬钻头2. 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3.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某同学建议: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设计实验 B.提出假设 C.进行实验 D.交流评价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可以用于制作导线 B.氮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酒精用于消毒 D.汽油作燃料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6.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7.实验室加热约100mL液体,使用的仪器组合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8.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错误的是 ( )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广口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10.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和c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D.此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后的部分产物二、填空题(共41分)11. (6分)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致癌性,属于高毒物,易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经常吸入少量的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甲醛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2)甲醛引起慢性中毒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质期。12. (12分)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①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②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③如需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图中还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___。(2)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则,请用适当的数据填空。①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②给试管的液体加热,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________处。③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________。13.(5分)根据要求完成有关洗涤玻璃仪器操作的填空。(1)如果试管内还有废液,应先________,再洗涤;洗涤时,注入半试管水,________后把水倒掉,这样连续几次。(2)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以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也不________时(或玻璃仪器内壁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14.(10分)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寻光明的历程,人类寻找光明经历了下列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在上述照明过程中,________照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2)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过程:石蜡先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然后变成气态,石蜡蒸气再燃烧。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由此说明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3)制造电灯的过程需要设计灯的形状,选择发光效率高的灯丝以及透光性能良好的玻璃。这些过程中与化学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8分)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图1 检查装置气密性 图2 称量烧杯质量 图3 量取液体(1)在连接图1中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小刚同学用图1所示方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手握容器外壁,并没有看到导管末端出现气泡,所以他认为该装置气密性不好,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称量前,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调平后按图示进行称量,称取的烧杯质量为________gc(3)若按图3所示进行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________(填“大”或“小”);若量取30mL水,应选择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16.(10分)九年级的几名同学对蜡烛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所示,这证明蜡烛火焰________温度最高。(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然后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3)问题与猜想:【信息提示】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为白色固体。【提出问题】从短玻璃管导出的物质是什么?【猜想与实验】17. (9分)切开的苹果放置不久后果肉逐渐变成黄色,最终变成褐色,这一现象被称为苹果褐变。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有些水果褐变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且水果中的多酚氧化酶(成分是蛋白质)是一种催化剂,会加快水果褐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进行下列探究:【提出问题】I.苹果中是否含有多酚类物质?Ⅱ.苹果褐变是否与氧气有关?Ⅲ.哪些因素会抑制多酚氧化酶的生理活性?【查阅资料】大多数的多酚类物质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实验与结论】实验一:向鲜榨的苹果汁中立即滴入几滴溶液,苹果汁变为绿色,说明苹果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实验二:设计实验证明苹果褐变与氧气有关(实验方法可用文字叙述,也可用图示并标注必要的文字说明)。【参考答案及解析】1.B 安装大数据识别和处理系统,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内容。2.C 点火发射过程中有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火箭转场、燃料加注、自动对接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A “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环节。4.A 铜可以用于制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氮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酒精用于消毒,利用了酒精能与病毒中某些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汽油作燃料,利用了汽油能燃烧的化学性质。5.A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A操作正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略倾斜,B操作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口上方,操作错误;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D操作错误。6.D 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一些化学技术还可以致力于环境的改善,D不正确。7.A 加热约100mL液体,应用较大容积的烧杯,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除此之外还要用到酒精灯和铁架台。8.D 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较多;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较多;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剧烈,空气中的木条燃烧较旺盛,是因为空气中含氧气较多;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结下水珠,因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少。9.A 若气密性良好,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广口瓶内的压强增大,水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则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广口瓶内的压强变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会产生气泡。10.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注射器在靠近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由于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c应为氧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11.【答案】(1)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或其他合理答案) (2)化学 (3)不能【解析】⑴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属于甲醛的物理性质。(2)甲醛引起慢性中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3)福尔马林有毒,不能用于浸泡海产品。12.【答案】(1)①试管 ②烧杯 ③胶头滴管 (2)①2/3 ②1/3 ③1~2mL【解析】(1)①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和蒸发皿等;②烧杯、烧瓶和锥形瓶等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③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液面接近刻度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还应该补充胶头滴管。(2)①酒精灯里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②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③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13.【答案】(1)倒净 振荡 (2)损坏玻璃仪器 (3)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14.【答案】(1)电灯 (2)石蜡的三态变化 石蜡蒸气燃烧 一定 (3)设计灯的形状【解析】(1)电灯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3)设计灯的形状与化学无关,选择发光效率高的灯丝、透光性能良好的玻璃都与化学有关。15.【答案】(1)把玻璃管口润湿否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与外界相通,没有形成密闭系统(2)右 27.4(3)大 50mL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解析】(2)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端比右端重,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图2中砝码和烧杯的位置放颠倒了,且游码示数为2.6g,所以称取的烧杯质量为30g-2.6g=27.4g。(3)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大;量取30mL水,应选择50mL的量筒,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6.【答案】(1)外焰 (2)能 (3)不成立 没有 白色固体附着【解析】(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人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到小木条两端与外焰接触的部分变黑,而中间没有变化,证明蜡烛外焰温度最高。(3)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焰心气体不含二氧化碳;导管中部会有白色固体附着,该白色固体为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的石蜡固体。17.【答案】实验一:氯化铁实验二:取刚刚切开的两片苹果,一片放在空气中,另外一片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或用保鲜膜密封),隔一小段时间观察放在空气中的苹果片发生褐变,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或用保鲜膜密封)的苹果片不发生褐变(合理即可)【解析】实验一:根据“大多数的多酚类物质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分析,实验一中苹果汁变为绿色,生成了有色物质,说明滴入的是氯化铁溶液。实验二:设计对照实验,一个有氧气,一个没有氧气。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较多B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较多C空气中的木条燃烧较旺盛空气中含氧气较多D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结下水珠空气中不含水蒸气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在未点燃的细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猜想①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猜想②: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取一根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着用火柴点燃上端______火焰(填“有”或“没有”)猜想②成立取下该较长细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导管中部有__________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苹果褐变与氧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