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中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5.3
(本试卷共 24 道题 试卷满分 80 分 物理和化学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针对建筑施工时噪声对居民正常休息的影响,有关部门规定,晚上十点后禁止施工,这种控制噪声的办法是( )
A. 在声源处B. 在传播过程中C. 在人耳处D. 在道德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禁止施工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设备中利用紫外线制成的是( )
A. 遥控器B. 验钞机C. 夜视仪D. 火情侦测仪
【答案】B
【解析】
【详解】红外线是红光以外的光线,利用红外线可制成火情侦测仪、夜视仪、遥控器等;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线,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制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 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 )
A. 玻璃棒得到了电子B. 丝绸失去了电子
C. 玻璃棒束缚电子的能力强D. 丝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玻璃棒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使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而丝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 我国空间站“天宫一号”内,宇航员可以自由地漂浮在空中。通过学习我们知道( )
A. 宇航员的质量变大重力变小B. 宇航员的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C. 宇航员的质量不变出现超重现象D. 宇航员的质量不变出现失重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位置、形状、状态等无关。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和带到太空的食物处于失重状况,但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故质量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为防止汽车被追尾而带来的伤害,设计的安全部件是( )
A. 安全带B. 前安全气囊C. 侧安全气囊D. 头枕
【答案】D
【解析】
【详解】汽车被“追尾”时,汽车由于被撞击而运动,驾驶员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汽车头枕是为了防止后方追尾时对驾驶员造成伤害。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 有一款台灯,可调亮暗,但无法调到不亮,下列电路一定能调到灯泡不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若灯泡两端分不到电压,灯泡一定不亮。
A.灯与变阻器串联,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能分到电压,故A不符合题意;
BC.灯与变阻器并联,电路不能短路,否则烧坏电源,所以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两端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不变,故BC不符合题意;
D.灯与变阻器并联,但灯在滑片上,当滑片在最左端时,灯被短路,灯不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 核能做为新兴能源,我国正在大力开发。有关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原料藏于矿产之中,数量有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B. 太阳发生的爆炸主要是核聚变式反应
C. 现在的核电站主要应用的是核裂变技术
D. 核反应堆不产生废料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太阳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现在核电站核反应堆是利用可控制裂变来获得巨大能量的,故C正确;
D.铀核裂变会产生核废料,核废料会产生放射性污染,所以,核电站必须采用多种可靠的防护措施,来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故D错误。
故选ABC
8. 将质量为1 kg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中,有五分之三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再将边长是A的边长一半的正方体物块B放在A的上面,木块A有五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 kg/m3,g=10 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木块A的密度为0.4×103 kg/m3
B. 物块B的密度为3.2×103 kg/m3
C. mA与mB之比为4∶1
D. 若将A、B分别投入水中,A、B所受的浮力之比为8∶1
【答案】AB
【解析】
【详解】A.由图甲可知,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因此木块A的体积为
木块A的密度为
故A正确;
B.从图甲到图乙,木块A受到的浮力的增加量为
由题意可知,物块B的重力大小等于木块A受到的浮力的增加量,即
物块B的边长是木块A边长的一半,物块B的体积为
物块B的密度为
故B正确;
C.物块B的质量为
mA与mB之比为
故C错误;
D.由于物块B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将B投入水中,B会沉底,完全浸没在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B所受的浮力为
由A分析可知,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其受到的浮力为
则A、B所受的浮力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AB。
9. 如图所示电路,先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再闭合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一个电表可能损坏
B. 灯泡变亮
C. R1的电流变化量大于R2的电流变化量
D. 滑片P向右滑动能使灯泡正常发光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如图所示电路,先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泡L和R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的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的是电路电流;再闭合S1,此时R1与L并联后再与R2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总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因此通过R2的电流变大,由于R2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2的两端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和R1的两端电压变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不会损坏,电流表有可能损坏,故A正确;
B.L的两端电压变小,所以灯泡变暗,故B错误;
C.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L和R1的电流变化量之差等于通过R2的电流变化量,由于L的两端电压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L的电流变小,而通过R1的电流是变大的,所以R1的电流变化量大于R2的电流变化量,故C正确;
D.滑片P向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变阻器的两端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和R1的两端电压变小,L不能正常发光,故D错误。
故选AC。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0. 下列图中能探究发电机原理的是________图;丁图探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场强度与________有关。
【答案】 ①. 丙 ②. 线圈匝数
【解析】
【详解】[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能探究发电机原理的是丙图。
[2]丁图中,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相同,线圈的匝数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电磁铁的磁场强度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11.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由零逐渐变大的推力作用,由静止到加速运动。在此过程中,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 ①. 变大 ②. 不变
【解析】
【详解】[1]在此过程中,物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作用,且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推力变大,摩擦力变大。
[2]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12. 如图所示电路,电流表A1、A2示数在表盘的同一位置,则灯泡L1与L2的电阻之比为________;两灯泡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①. 1:4 ②. 1:1
【解析】
【详解】[1]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A1测干路的电路,A2测L2所在的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1、A2示数在表盘的同一位置,所以A1选择的是大量程,A2选择的是小量程,它们的示数之比为5:1,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可得通过灯泡L1与L2的电流之比为4:1,由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两灯泡的电压之比为1:1,根据可得,灯泡L1与L2的电阻之比为1:4。
[2]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两灯泡的电压之比为1:1。
13. 我国有很多山区,开车上山要走盘山道。盘山道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
【答案】 ①. 斜面 ②. 省力费距离
【解析】
【详解】[1][2]车经过盘山路时要向高处运动,所以,可以从斜面模型上分析。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越费距离。斜面加长了运动距离,但可以省力,故盘山公路修成了斜面形。
14.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正方体,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分析以上条件可知,甲的密度________乙的密度;切割前,甲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乙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 ①. 大于 ②. 大于
【解析】
【详解】[1]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正方体,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假设,则,则,,所以
即。
[2]根据可知,切去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且,,所以切割前。
15. 如图所示为灯泡L和电阻R的I-U图像,若将灯泡L和电阻R串联接入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灯泡的功率是________W,1min电阻R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
【答案】 ①. 0.8 ②. 96
【解析】
【详解】[1]若将灯泡L与定值电阻R串联在6V的电源上,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且电源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通过观察I−U图像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4A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4V,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符合题意,故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由P=UI可知,灯泡的功率
[2]1min电阻R产生的热量
三、作图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6. 如图所示,F和P是凸透镜的一倍焦点和二倍焦点。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凸透镜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焦点射出;物体在2f处,像也在2f处,则光经过2f入射的光线过凸透镜异侧的2f射出,如图所示:
17. 家庭用插排如图所示,开关闭合,指示灯亮,各插孔可正常用电;断开开关,指示灯灭,插孔没电。请按照要求将电路连接完整。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指示灯和插座之间是并联的,开关同时控制指示灯和插座,接线时要注意:①开关接在指示灯、插座和火线之间使用更安全;②发光二极管长脚接火线,短脚接零线;③三孔插座的接线是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24 分)
18.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在组装器材时,要__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安装;
(2)放置温度计时,要求:______;
(3)除图 1 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4)实验开始后,记录的温度与时间的时间如下表:
请在图 2 中描点画出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________;
(5)由以上信息,________(“能”、“不能”)确定在100 ℃时水沸腾。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①. 自下而上 ②. 见解析 ③. 停表 ④. ⑤. 不能 ⑥.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实验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需要点燃酒精灯,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没被测物质中,但不能碰容器底和壁,所以组装仪器需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没被测物质中,但不能碰容器底和壁。
(3)[3]实验中,由于要记录加热时间,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
(4)[4]根据表格数据进行描点,把所有点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5)[5][6]根据以上信息,不能确定在100℃时水沸腾。原因是:虽然水的温度达到了100℃,但不知道是否继续吸热。
19.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我们经常会用到如图甲乙丙所示的装置。
(1)在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指的是左右对物体的两个拉力,所以,对实验结果有干扰的主要是________力;
(2)图甲乙丙中,摩擦力最大的是图________;因为物块受的是________摩擦力;
(3)摩擦力最小的是图________;它减小摩擦力的办法是:_________;
(4)装置甲乙丙中都用到了定滑轮,在本实验中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摩擦 ②. 甲 ③. 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 ④. 丙 ⑤. 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⑥. 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
【详解】(1)[1]在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指的是左右对物体的两个拉力,由于物体间的接触等因素,实验中不可避免的有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对实验结果有干扰的主要是摩擦力。
(2)[2][3]图甲乙丙中,甲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乙图中,物体受到的是滚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丙图,卡片悬挂在空中,受到的摩擦力小或不受摩擦力,因为在同等条件下,滑动摩擦力大于滚动摩擦力,所以摩擦力最大的是图甲。
(3)[4][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图丙中,因为卡片悬挂在空气中,使得接触面彼此分离,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4)[6]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可知,在本实验中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0. 在比较煤油和酒精燃烧放出热量多少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中,除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________;
(2)准备煤油和酒精时,必须要控制它们的________相等;
(3)燃料燃烧完毕,通过比较两烧杯中的水________,来比较煤油和酒精放出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
(4)既然用两烧杯中的水来衡量煤油和酒精放出的热量,所以,也要控制两杯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
【答案】 ①. 天平 ②. 质量 ③. 升高温度的多少 ④. 转换法 ⑤. 质量 ⑥. 初温
【解析】
【详解】(1)[1]根据题意知道,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除了图甲、乙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天平。
(2)[2]由控制变量法知道,准备煤油和酒精时,必须要控制它们的质量相等,然后比较燃烧放出热量多少。
(3)[3][4]由实验目的知道,燃料燃烧完毕,通过比较两烧杯中的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煤油和酒精放出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4)[5][6]由于用两烧杯中的水升高温度的多少,来衡量煤油和酒精放出的热量,所以,也要控制两杯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
21.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关系时,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电路连接完毕检查时,有同学发现了问题:______。
(2)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关系时,要控制________相同,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
(3)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两 U形管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说明________产生的热量多。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
(4)以上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答案】 ①.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②. 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 ③. 将R1、R2串联到同一电路中 ④. R2 ⑤. 在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⑥. 不可靠;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
【解析】
【详解】(1)[1]由电路图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和安全,开关应该断开,所以,出现的问题是连接电路时,开关未断开。
(2)[2][3]由于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关系,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和通电的时间相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将R1、R2串联到同一电路中。
(3)[4]由题图可知,电阻R2所在的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更大,说明其产生的热量更多。
[5]通过R1、R2所在的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的差异可得,在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4)[6]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应该多次实验,所以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2. 重为2.5t的越野车户外游玩时,陷入泥沼中。车上自备牵引设备。如图所示为施救简图。施救过程中,自备牵引设备显示,钢丝绳的拉力F为2000 N,机械效率60 %。设系统的额外阻力不变。求:
(1)该越野车的重力。
(2)汽车受到的阻力。
(3)若牵引设备显示的机械效率为80 %时,牵引力是多少?
【答案】(1)25000N;(2)2400N;(3)1500 N
【解析】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知,越野车质量为
m=2.5t=2500kg
该越野车的重力为
G=mg=2500kg×10N/kg=25000N
(2)根据题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段数n=2,由于
可得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f=2Fη=2×2000N×60%=2400N
(3)根据
可得,当牵引设备显示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牵引力为
答:(1)该越野车的重力为25000N。
(2)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400N。
(3)若牵引设备显示的机械效率为80 %时,牵引力是1500N。
23. 如图所示电路,R1=R2=10Ω,当滑片P在R3的中点时,V1表、V2表示数相同,A表示数为0.2 A。求:
(1)V1表的示数;
(2)R3的最大阻值;
(3)电源电压。
【答案】(1)4 V;(2)20 Ω;(3)6 V
【解析】
【详解】解:(1)由电路图知道,三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R1和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和R3两端的电压,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所以,V1表的示数
(2)根据题意知道,V1表、V2表示数相同,即
R3两端的电压
R3接入电路的电阻
R3的最大阻值
R3=20 Ω
(3)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知道,电源的电压
U=U1 +U2+U3=2 V+2 V+2 V=6 V
答:(1)V1表的示数是4V;
(2)R3的最大阻值20Ω;
(3)电源电压是6V。
24. 【阅读思考】
风力发电
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风力发电的原理:简单来看,风推动叶片转动,叶片带动磁铁和定子一起转动,使线圈做切割磁感线 运动,产生电流。
下图是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图。
(1)风力发电机适合安装在风________(“大”、“小”)的地方;
(2)风力发电的主要转化形式是:________;
(3)风能属于________次能源;是________(“可”、“不可”)再生能源;
(4)从结构图看,________固定在转子上转动,使________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便产生了电流。
【答案】 ①. 大 ②. 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③. 一 ④. 可 ⑤. 磁铁 ⑥. 线圈
【解析】
【详解】(1)[1]由风力发电的原理知道,风力发电机适合安装在风大的地方。
(2)[2]根据风力发电的原理知道,风推动叶片转动,叶片带动磁铁和定子一起转动,使线圈做切割磁感线 运动,产生电流。所以,风力发电的主要转化形式是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3)[3][4]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能源叫一次能源,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所以风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4)[5][6]由图知道,永久磁铁固定在转子上转动,使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0
88
95
98
99
100
100
100
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名校大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上海市名校大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上海市名校大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考前集训模拟试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NXPowerLite),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