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题,每题1分;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用于气焊——物理性质
B. 液氮作制冷剂——化学性质
C. 冰川融化——物理变化
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A不正确;
B、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液氮蒸发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不正确;
C、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做法没有体现绿色理念的是
A. 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北京冬奥会场馆提供电力支持
B. 采用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造雪
C. 在赛事场馆附近和周围大力植树植草
D. 鼓励市民乘坐私家车观看奥运赛事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北京冬奥会场馆提供电力支持,能减少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等,体现绿色理念,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采用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造雪,能减少污染,体现绿色理念,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赛事场馆附近和周围大力植树植草,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体现绿色理念,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鼓励市民乘坐私家车观看奥运赛事,增加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没有体现绿色理念,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对应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洗涤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较大油珠,使油和水不再分层,即乳化作用,不符合题意;
B、净水过程中加入的絮凝剂是明矾,明矾在水中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其可以吸附水中的细小颗粒,使之沉降,达到絮凝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溶于水,其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故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不符合题意;
D、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碳酸氢钠是由酸根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构成的,属于盐,其跟酸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验氢气纯度 B. 读液体体积
C. 测食盐水的pH D. 蒸发结晶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干燥的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正确;
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5.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如图是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以及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铟属于金属元素
B. x=18
C. 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D 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铟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49=2+8+x+18+3,x=18,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符合题意;
D、铟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意义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⑦
A.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⑥
C. 表示离子个数是④⑤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2O3中的2表示2个氧分子,表示分子个数;②2N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表示原子的个数;③N2中的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④中的2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表示离子个数;⑤Mg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⑥表示钙元素显+2价,表示元素的化合价;⑦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
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选项正确;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选项错误;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选项错误;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选项错误。
故选A。
7.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钻石(C)B. 水晶(SiO2)C. 食盐(NaCl)D. 钟乳石(Ca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钻石(C)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水晶(S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食盐(NaCl)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钟乳石(CaCO3)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
8. 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38:26:23,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5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 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试管1中得到H2
B. 水由H2、O2组成
C. 产生H2和O2的体积比为2:1
D. 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试管1与电源负极相连,试管1中得到H2,说法正确;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错误;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说法正确;
D、水分子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氢气,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氧气,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说法正确。
故选B
1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 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很高
D. 硫酸铜溶液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A、常温下金属汞呈液体,不是固体,错误;
B、根据合金组成以及特征分析可知,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B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错误;
D、铁能够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因此硫酸铜溶液不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放,D错误。
故选B。
11.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是H2O2
B. C中的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1
C. 两种生成物均为单质
D. 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2:3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B的化学式为H2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C的化学式为C2H5OH,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2):16=3: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C为化合物,而不是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可知,A为CO2,D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2:3,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 不同温度下KCl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0℃时,100g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
B. 将20℃的KCl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 将5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3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6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KCl,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则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钾的质量为40g,则100g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4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将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5.5g,则向100g水中加入50gKCl,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验氧气,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正确。
B、石蜡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探究蜡烛的组成,则需要验证水和二氧化碳的产生,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烧杯只能验证产生了水,还需要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产生二氧化碳,错误。
C、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错误。
D、镁条和氧气反应,燃烧产生白烟会逸散部分在空气中,有气体参加,所以用镁条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
14. 通常,金属活动性越强,冶炼难度越大,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越晚。
(1)如图为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甲代表的金属是_____(填字母)。
A. 铁B. 铜C. 钠D. 锌
(2)古代冶炼该金属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将鱼用铝箔包好进行烤制,鱼很快被烤熟,在烤制过程中体现了铝箔具有良好的_____性;使用后的铝箔依然光亮如新,说明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
【答案】(1)B (2)
(3) ①. 导热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人类使用甲的时间最早,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最弱,金属活动性:,故甲代表的金属是铜,故选B;
【小问2详解】
古代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将鱼用铝箔包好进行烤制,鱼很快被烤熟,在烤制过程中体现了铝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使用后的铝箔依然光亮如新,说明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口罩具有阻挡有害气体、粉尘、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
制作口罩的材料主要包括织物、熔喷布、无纺布等传统材料,以及石墨烯、纳米铜等新型材料。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是衡量口罩防护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不同种类的口罩(由同一厂家提供同生产批次各10个口罩作为样品),检测其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检测结果如图1.对每种口罩的10个样品的过滤效率进行方差计算,数值越小则过滤效率越稳定,实验结果见表1.
表1不同种类口罩过滤效率方差计算结果。
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均符合国家标准。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多功能纳米材料,其结构如图2.石墨烯制成的口罩抗菌性更强、透气性更好、使用时间更长,被广泛关注。
人们应根据场合、用途选择适宜的口罩,在合理防护的同时避免过度防护。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口罩的新型材料有_____。
(2)对比图1中不同种类口罩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由表1数据可知,_____(填字母)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不稳定。
A. 医用外科口罩B. 医用防护口罩C. 石墨烯口罩D. 纳米铜口罩
(4)判断石墨烯充分燃烧的产物是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填“是”或“否”)。
【答案】(1)石墨烯、纳米铜
(2)不同种类口罩中,石墨烯口罩对油性颗粒的过滤效果最高 (3)A
(4)是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制作口罩的新型材料有石墨烯、纳米铜等,故填石墨烯、纳米铜;
【小问2详解】
由图1可看出,不同种类的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由高到低的是:石墨烯口罩>纳米铜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所以石墨烯口罩对油性颗粒的过滤效果最高;
【小问3详解】
由表1数据可知,不同种类口罩过滤效率方差大小为: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纳米铜口罩>石墨烯口罩,所以医用外科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最不稳定,故选A;
【小问4详解】
石墨烯是一种碳的单质,完全燃烧时,碳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故填是。
16. 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赤铁矿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则的化学式为_____。
(3)还原反应室中共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和_____,前者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4)你认为该工艺的优点是_____。
【答案】(1)混合物 (2)
(3) ①. ②. 置换
(4)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更环保(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小问2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的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分别为2、2、4,反应前的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0、4,化学反应中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1个X微粒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小问3详解】
合成气中含有CO和H2,所以还原反应室发生的另一个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在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可知前者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所以前者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故填:;置换。
【小问4详解】
由于本工艺的催化反应室内,能消耗高温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的要求,更环保。即该工艺的优点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更环保。
17. 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液,它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为了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加入二氧化锰,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不考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则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18. 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A是“大象牙膏”趣味实验,现象为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B实验用于制取CO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盐酸液面应位于____________(填“a”或“b”)处。
(3)C实验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D实验,为了验证CO2能与H2O反应,①、②处可分别放置_____________。
【答案】(1)2H2O22H2O+O2↑
(2)a (3)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4)干燥的石蕊纸花,湿润的石蕊纸花
【解析】
【小问1详解】
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小问2详解】
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锥形瓶内液面应到a处,液面过低无法形成密闭装置,二氧化碳逸出无法收集;
【小问3详解】
碳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会导致溶液酸性消失,故C实验②中的现象是: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D实验,为了验证CO2能与H2O反应,①、②处可分别放置:干燥的石蕊纸花,湿润的石蕊纸花。
19.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进行实验】
实验1: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能实现将盐酸极其缓慢地加入到溶液、溶液中,并通过磁力搅拌,使溶液迅速扩散。溶液、溶液中预先滴加2滴酚酞溶液。
用延时摄影技术将的实验过程压缩到,使短时间内看到快速连续的变化,按时间顺序连续记录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现象,结果如下: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②的现象说明有产生。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中,由起始现象可知,溶液显_____性。
(3)对比实验2中的现象可知,阶段①中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4)实验1能否得出加热后生成了。回答“能”或“不能”,并说明理由:_____。
(5)通过本实验,你对与稀盐酸反应的新的认识是_____。
【答案】(1)
(2)碱 (3)
(4)不能,因为与稀盐酸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1中②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实验2中,预先滴加2滴酚酞溶液的Na2CO3溶液呈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碱性;
【小问3详解】
对比实验2中的现象可知,阶段①中Na2CO3与稀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由于NaHCO3与稀盐酸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实验1不能得出NaHCO3加热后生成了Na2CO3;
【小问5详解】
通过本实验,对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新的认识是:Na2CO3与稀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活动:
(1)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若红磷量不足可能会造成_____。
(2)图2为图1的改进装置,图3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图2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实验与图1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
②关闭弹簧夹K,闭合电路,图3中a点前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①. 发出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 ②. 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进入装置中水体积变小,导致测量结果不准 ③. 反应一直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污染更小结果更准 ④. 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
【解析】
【详解】(1)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为发出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若红磷量不足则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进入装置中水体积变小,导致测量结果不准。
(2)①该实验与图1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反应一直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污染更小结果更准。
②关闭弹簧夹K,闭合电路,图3中a点前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洗涤剂除去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B
用明矾净水
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
C
用pH计测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CO2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
D
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4.0
370
40.0
42.6
45.5
选项
实验目
实验方案
A
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探究蜡烛的组成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烧杯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
口罩类型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石墨烯口罩
纳米铜口罩
方差
0.007245
0.006827
0.001744
0.003072
序号
①
②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起始
溶液
溶液
阶段①
呈红色
呈浅粉色
阶段②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变为浅粉色,无气泡产生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褪色
逐渐产生气泡
阶段③
溶液颜色继续变浅,直至褪色,逐渐产生气泡
不断产生气泡
阶段④
不断产生气泡
没有新的气泡产生
阶段⑤
没有新的气泡产生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特克斯县2024年中考素养调研第一次模拟考试 物理、化学(问卷) -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疆特克斯县2024年中考素养调研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化学问卷-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新疆特克斯县2024年中考素养调研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化学问卷-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 化学试卷 -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安徽省安庆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化学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安徽省安庆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化学试卷-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