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高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高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高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高中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高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高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时,应将其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下和黑暗环境中培养观察
    B.可通过添加酶促反应底物来提高酶的活性,进而加快酶促反应速率
    C.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利用了“减法原理”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观察
    2.线粒体的外膜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5KD(1KD=1000D)以下的分子通过,1K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丙酮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90D,丙酮酸利用H+浓度梯度同向协同运输通过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的H+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不断泵至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的速率与丙酮酸的浓度呈正相关
    B.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丙酮酸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侧浓度
    C.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氢离子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侧浓度
    D.线粒体基质侧氢离子进入内外膜间隙时会发生质子泵的磷酸化
    3.某果蝇精原细胞中的1个DNA分子含有a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m个,现将该DNA的两条链都用15N标记,然后将细胞置于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分裂时,DNA复制过程中解旋发生在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该DNA连续复制n次,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2n-1)(a-m)个
    C.该精原细胞两次分裂结束后含14N的子细胞可能有2个或3个或4个
    D.若该精原细胞只进行减数分裂,则两次分裂后每个子细胞只有1条染色体含有15N
    4.研究小组调查了阿拉善荒漠地区小毛足鼠的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在调查的5年时间里共捕获小毛足鼠502只,其中雌鼠263只,雄鼠239只,平均雌雄比约为1:1:1。期间有一段时间的连续低温导致捕捉到的小毛足鼠数量非常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记重捕法调查小毛足鼠数量时,若标记物过于醒目可能会使调查结果偏大
    B.小毛足鼠种群的平均雌雄比略大于1,性别比例失调,不利于种群的繁殖
    C.调查结果表明,阿拉善荒漠地区小毛足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502只
    D.连续低温对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5.研究人员分别给健康志愿者和三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同时注射等量且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在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量各自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均具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B.若注射TSH后某患者摄碘率不变,其不可能与丙患者的发病原因相同
    C.与健康志愿者相比,甲、乙、丙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均降低
    D.TSH由垂体产生,却能在血液中检测到,说明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6.研究者尝试用蜻蜓肠道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开发新型抑菌药物,如图为从蜻蜓肠道分离共生菌的部分步骤,图中数字代表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③研磨蜻蜓肠道时需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且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B.所用培养基需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内,在100kPa、121℃条件下灭菌15~30min
    C.步骤④通过梯度稀释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菌,便于在平板上观察计数
    D.统计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数,但统计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数目
    二、实验探究题
    7.草莓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为了弥补大棚草莓在秋冬季生长时光照不足的问题,科研人员以某草莓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颜色光照进行补光的效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CK组的处理为不补光;T1组的处理为补红光;T2组的处理为补与T1组同等强度的白光。
    (1)叶绿素含量升高后会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生成速率来提高草莓的暗反应速率。测定各组叶绿素含量时,每组选取叶片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时,叶绿素a的条带在叶绿素b之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假设实验过程中各组实验材料呼吸作用强度不变且相同,与CK组相比,T1组的净光合速率升高,除该组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升高、固定光能增多外,其他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
    (3)从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考虑,科研人员建议增设T3组,预期T3组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
    (4)上述三组实验结果显示,在种植同样株数的草莓时,产量最高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上述研究结果对大棚草莓生产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_____。
    8.某昆虫体色的黄体和白体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抗病(d)与非抗病(D)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种昆虫的性别决定类型未知。现让一对纯合雌雄(若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ZAW为纯合子;同理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AY为纯合子)成虫杂交得F1,F1中只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抗病,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白体非抗病∶白体抗病∶黄体非抗病∶黄体抗病=3∶3∶1∶1。回答下列问题:
    (1)该昆虫体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上述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信息,该种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_____________型;请写出亲本的表型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组)。
    (3)让F2中所有白体非抗病、白体抗病昆虫自由交配,则产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4)若F1中某雌昆虫表现为非抗病,则可能原因是其发生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9.排便反射是一种内脏反射动作,粪便下降到直肠,刺激直肠壁,通过反射作用使结肠、直肠等发生一系列的蠕动运动,同时又使肛管内、外括约肌放松以及隔阂腹壁肌收缩,遂将粪便排出,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X是_____________;从反射弧的结构分析,盆神经属于_____________;胃肠蠕动加强时自主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2)当环境条件允许排便时,脊髓腰骶段内的神经元间兴奋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该信号传递至阴部神经的神经元,使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
    (3)盆神经兴奋后,导致结肠和直肠收缩,而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
    (4)身体健康的成人能有意识地抑制排便,原因是_____________;但若便意经常被抑制,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敏感性降低,容易导致机体产生便秘。
    10.番茄是一种世界性蔬菜,在蔬菜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基础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和模式植物。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番茄被研制成功,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如图是我国科学家获得耐储藏转基因番茄的部分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除可促进果实成熟外,还具有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
    (2)欲获得耐储藏转基因番茄,第一步先获取目的基因,该过程中的目的基因为_____________,请结合题图写出一种获得该基因的方法:_____________。构建重组质粒时,要将获得的目的基因插入质粒的_____________之间;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从农杆菌的特点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请据图描述转基因番茄耐储藏的原因: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激素作用的过程和特点,提出另一种获取耐储藏番茄的思路: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11.蟒河景区位于山西省阳城县东南40公里处,面积约58平方公里,是以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还有濒危程度几乎与大熊猫相同,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黑鹳,还有麝、金雕、金钱豹及山白树、领春木、青檀、兰草、山萸树、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保护区的植被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分层现象,决定这些植被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答两点);这种分层现象对于金雕、金钱豹等动物具有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2)猕猴、黑鹳等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山白树、领春木、青檀等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可直接流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_____________(填生物成分)中,能量在它们之间流动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
    (3)该保护区中的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原因是_____________;保护区中的珍稀动植物形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就越强。
    (4)该保护区是处于生态平衡的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时,应该对胚芽鞘不同部位进行遮光和曝光处理作为对照,A错误;
    B、底物浓度不影响酶活性,B错误;
    C、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的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自变量的控制利用了“减法原理”,C正确;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制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丙酮酸自由通过线粒体外膜进入线粒体内外膜间隙,自由扩散的速率与被运输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A正确;
    BC、根据题干信息,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丙酮酸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侧,其进入线粒体基质由氢离子的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驱动,属于主动运输,同时说明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氢离子的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侧,B正确、C错误;
    D、线粒体基质侧氢离子通过质子泵进入内外膜间隙时,质子泵发生磷酸化被激活,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在细胞分裂时,DNA复制过程中解旋发生在两条DNA母链之间,A错误;
    B、该DNA分子含有a个碱基对,m个腺嘌呤,则G=C=a-m,该DNA连续复制n次,需要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2n-1)(a-m),B正确;
    C、该精原细胞不管是经过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含14N,C错误;
    D、若该精原细胞只进行减数分裂,则两次分裂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中有2个细胞存在15N,且这2个细胞中都只有1条染色体含有15N,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即N=M×n÷m,标记重捕法调查小毛足鼠种群数量时,标记物过于醒目,容易被天敌发现并捕食,使得重捕个体中的标记个体数减少即m减少,故导致调查结果偏大,A正确;
    B、自然条件下,小毛足鼠种群的平均雌雄比略大于1,雌性个体较多,可能更有利于繁殖,B错误;
    C、在该地区捕获的小毛足鼠数量为502只,并不代表其环境容纳量为502只,C错误;
    D、连续低温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甲状腺激素能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需要相应受体的识别,A正确;
    B、丙病人注射TRH前TSH浓度高于正常人,说明丙病人应是甲状腺发生病变。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碘元素,若注射TSH后某患者的摄碘率不变,说明患者甲状腺异常,与丙患者的发病原因可能相同,B错误;
    C、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C正确;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身体各处,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D正确。
    故选B。
    6.答案:D
    解析:A、步骤③研磨蜻蜓肠道时需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且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即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条件下灭菌15~30min,B正确;
    C、步骤④的目的是通过梯度稀释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菌,便于后续观察计数,C正确;
    D、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时,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数,但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D错误。
    故选D。
    7.答案:(1)ATP和NADPH([H]);取草莓植株相同位置的叶片;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叶绿素b,叶绿素a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较快
    (2)气孔导度大,吸收固定的CO2增多,还原形成的有机物(糖类)多
    (3)补充(与T1组和T2组)同等强度的蓝紫光
    (4)T2组;秋冬季大棚种植草莓时补充白光或红光有助于提高产量,白光效果更好
    解析:(1)叶绿素含量升高后会促进光反应的进行,使ATP和NADPH的含量增加,从而提高草莓的暗反应速率。为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故测定各组叶绿素含量时,每组选取叶片时应注意取草莓植株相同位置的叶片;因为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叶绿素b,叶绿素a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较快,故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时,叶绿素a的条带在叶绿素b之上。
    (2)因为气孔导度大,吸收固定的CO2增多,还原形成的有机物(糖类)多,故与CK组相比,T1组的净光合速率升高。
    (3)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T3组的处理方法为补充同等强度的蓝紫光。
    (4)分析表观数据可知,T2组的单果质量与结果数之积均大于CK组和T1组,则在种植同样株数的草莓时,产量最高的一组是T2组。上述研究结果对大棚草莓生产的指导意义是秋冬季大棚种植草莓时补充白光或红光有助于提高产量,白光效果更好。
    8.答案:(1)白体;是(遵循),据题干已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F1的表型及比例可知,控制抗病与否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ZW;白体抗病雄性和黄体非抗病雌性(黄体抗病雄性和白体非抗病雌性)
    (3)7/12
    (4)实验思路:让该雌性昆虫与正常抗病雄性昆虫杂交,在正常条件下培养子代并观察统计子代的表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既有抗病个体又有非抗病个体,则说明该雌性昆虫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子代全为抗病个体,则说明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解析:(1)由题意“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F2中白体:黄体=3:1”可知,体色这对性状中白体是显性性状。
    由题意“一对纯合雌雄成虫杂交得F1,F1中只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抗病”可知,抗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控制抗病与否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控制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一对纯合雌雄成虫杂交得F1,F1中只有雌性个体表现出抗病,说明抗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控制抗病与否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可推知该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亲本的基因型为ZdZd、ZDW,考虑两对相对性状可以推出亲本基因型为BBZdZd、bbZDW(或bbZdZd、BBZDW),表型为白体抗病雄性和黄体非抗病雌性(或黄体抗病雄性和白体非抗病雌性)。
    (3)F1为BbZDZd、BbZdW,先考虑体色这一对相对性状,F2白体为1/3BB、2/3BB,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4/9BB、4/9Bb、1/9bb,纯合子占5/9;考虑抗病与非抗病这对相对性状,F2为雄性中1/2ZDZd和1/2ZdZd、雌性中1/2ZDW、1/2ZdW,产生的雄配子为1/4ZD、3/4Zd,雌配子为1/4ZD、1/4Zd、1/2W,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16ZDZD、1/16ZDZd、1/8ZDW、3/16ZDZd、3/16ZdZd、3/8ZdW,纯合子为1/16+1/8+3/16+3/8=3/4,故F2中所有白体非抗病、白体抗病昆虫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5/9×3/4=7/12。
    (4)若F1中某雌昆虫表现为非抗病,如果其发生基因突变,则基因型为ZDW,如果是环境因素导致,则基因型为ZdW,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时可以让该非抗病昆虫与正常抗病雄性昆虫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就能判断,如果是基因突变,则后代既有抗病个体,也有非抗病个体;如果是环境因素导致的,则杂交后代全为抗病个体。
    实验思路:让该雌性昆虫与正常抗病雄性昆虫杂交,在正常条件下培养子代并观察统计子代的表型;
    预期结果及结论:如果后代既有抗病个体,也有非抗病个体,则说明该雌性昆虫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子代全为抗病个体,则说明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9.答案:(1)大脑皮层;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副交感
    (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外正内负
    (3)盆神经兴奋后不同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的种类可能不同(结肠和直肠与肛门内括约肌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种类可能不同)
    (4)高级排便中枢(大脑皮层)可以调节低级排便中枢(脊髓)的活动
    解析:(1)结构X可以调控初级排便中枢,因此结构X是大脑皮层。由图可知,盆神经既属于传入神经,也属于传出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中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胃肠蠕动加强。
    (2)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兴奋,神经元间兴奋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该信号传递至阴部神经的神经元,会抑制阴部神经,使其不能兴奋,因此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3)盆神经兴奋后不同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的种类可能不同,或结肠和直肠与肛门内括约肌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种类可能不同,导致结肠和直肠收缩,而肛门内括约肌舒张。
    (4)高级排便中枢(大脑皮层)可以调节低级排便中枢(脊髓)的活动,因此身体健康的成人能有意识地抑制排便。
    10.答案:(1)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2)乙烯合成酶反义基因;利用反义mRNA逆转录获得;启动子与终止子;农杆菌含有Ti质粒,当它侵染植物细胞后能将Ti质粒上的T-DNA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且将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3)反义基因转录出的mRNA与乙烯合成酶基因转录出的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抑制了乙烯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抑制乙烯合成酶mRNA翻译),从而使番茄无法合成乙烯
    (4)抑制番茄细胞中乙烯受体的活性;敲除番茄细胞中控制乙烯受体合成的基因等
    解析:(1)乙烯是植物激素,乙烯除可促进果实成熟外,还具有的主要作用有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2)分析题意,本技术目的是获得耐储藏转基因番茄,而与果实成熟有关的激素是乙烯,故该过程中的目的基因为乙烯合成酶反义基因;要获得该基因,可通过逆转录进行,即利用反义mRNA逆转录获得;启动子与终止子可控制转录的开始和终止,构建重组质粒时,要将获得的目的基因插入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以控制转录的进行;一般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从农杆菌的特点分析,原因是农杆菌含有Ti质粒,当它侵染植物细胞后能将Ti质粒上的T-DNA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且将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3)mRNA是翻译的模板,结合图示可知,反义基因转录出的mRNA与乙烯合成酶基因转录出的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抑制了乙烯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抑制乙烯合成酶mRNA翻译),从而使番茄无法合成乙烯。
    (4)乙烯能够影响果实的成熟,且乙烯属于激素,需要与激素 结合后发挥作用,据激素作用的过程和特点可知,通过抑制番茄细胞中乙烯受体的活性;敲除番茄细胞中控制乙烯受体合成的基因等均可获取耐储藏番茄。
    11.答案:(1)光照和温度;为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消费者和分解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抵抗力
    (4)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解析:(1)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该保护区的植被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分层现象,决定这些植被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和温度。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因此这种分层现象对于金雕、金钱豹等动物具有的意义是为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猕猴、黑鹳等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直接流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由于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因此该保护区中的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保护区中的珍稀动植物形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为生态平衡,其表现为如下特征:结构平衡,即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功能平衡,即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收支平衡,如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光源
    叶绿素含量(mg·g-1)
    气孔导度(mml·m-2·s-1)
    净光合速率(μml·m-2·s-1)
    单果质量(g·果-1)
    结果数(个·株-1)
    CK组
    1.13
    308
    16.04
    12.11
    9.9
    T1组
    2.31
    313
    16.32
    14.51
    13.2
    T2组
    1.79
    310
    15.39
    18.07
    12.7

    相关试卷

    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原卷版docx、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文件包含-理综运城ADApdf、理综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综试题,文件包含理综Adocx、243621D-理综运城AD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