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质检化学试卷(二模)(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古代技术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下列古代技术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粮食酿造白酒B.用黏土烧制陶瓷
C.用青铜铸制食具D.用炉甘石炼锌
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11.2L甲醇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
C.1LpH=1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2
D.71g通入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用制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硬度大、熔点高
B.用溶液刻蚀铜印刷线路板,是由于其有氧化性
C.用铝质容器储运浓硫酸,是由于其常温下与浓硫酸不反应
D.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是由于其能与碱反应
4.在苯甲酸重结晶与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均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
A.烧杯B.玻璃棒C.漏斗D.温度计
5.下列化学事实对应的原理或解释正确的是( )
A.AB.BC.CD.D
6.化合物Z是合成某种高性能有机颜料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B.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
C.X的熔点比Z低
D.X和Z可用溴水鉴别
7.我国的超级钢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某种超级钢中除铁外,还含有的元素为锰、碳、铝、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超级钢所含元素中,位于p区和d区的种类数之比为2:3
B.基态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M,该能层轨道表示式为
C.可用溶液检验,该物质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1
D.由碳元素组成的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8.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A.AB.BC.CD.D
9.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0.某抗病毒试剂由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组成。其中M以+1价离子形式存在,阴离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M>Z
B.基态X原子核外有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11.镧镍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其晶胞可认为由两种结构不同的层交替堆积而成,如下图所示,该合金的密度为。已知该合金的晶胞中最多可容纳9个氢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态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B.该合金的化学式为
C.设La的原子坐标为(0,0,0),则晶胞底面上Ni的原子坐标为系(,,0)或(,,0)
D.假定吸氢后体积不变,则合金中氢的最大密度为
12.电有机合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有机合成方法。某种3-氯-4-氨基苯酚的电有机合成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B.P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C.电解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室中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均增大
D.理论上每生成1ml,电路中转移4ml
13.室温下,某刚性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1:2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P(g)+Q(g)。下图表示该反应的历程,M(g)和N(g)均是中间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的历程分3步进行
B.反应过程中,N比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C.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X的浓度增大
D.若初始时,按体积比2:1充入X(g)和Y(g),其他条件不变,平衡时P(g)的百分量不变
14.向AgBr饱和溶液(有足量AgBr固体)中滴加溶液,发生反应和,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代表或;N代表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直线表示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B.AgBr的溶度积常数
C.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101.2
D.时,溶液中
二、实验题
15.乙酰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实验室制备乙酰乙酸乙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乙酰乙酸乙酯)
实验步骤:
ⅰ.向三颈烧瓶中加入4.0gNa,5.0g细砂和18mL二甲苯;加热使Na熔化并搅拌,使其分散成小钠珠;冷却后,用倾析法除去上层液体。
ⅱ.迅速向三颈烧瓶中加入20.0g乙酸乙酯和很少量的乙醇,搅拌并加热,发生反应。
ⅲ.向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3mL乙醇除去过量Na,过滤;向滤液中加入50%乙酸至其呈弱酸性;再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分液;向有机层加入无水,过滤;蒸馏,收集到目标馏分10.4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图中无水的作用为_________;A、B处应安装的仪器分别为_________(填名称)。
(2)步骤ⅰ中不能将二甲苯换成,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__。
(3)乙酰乙酸乙酯()可与Na反应生成,是因为其分子中标*号碳原子上的氢活性很强。从结构角度解释氢活性很强的原因为_________。步骤ⅲ中加入乙酸的目的为_________。
(4)步骤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无水的目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
三、填空题
16.铋(Bi)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上通过辉铋矿(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Si、Fe、Pb、Al等元素)生产海绵铋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酸浸”时,辉铋矿被浸出到“浸液”中的元素为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氧化浸出”时,会生成,则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向“滤液”中通入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后,所得溶液可循环利用。
(5)实验研究表明,既不能被硫酸溶解,也不能被NaCl溶液溶解,但其能被盐酸溶解,分析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_。
(6)工业上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铋单质。将“氧化浸出”工序所得的溶液进行氧化处理,调节溶液pH以除去,再利用下图装置电解获得铋单质。
(已知:;当离子浓度低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①常温下,需要调节pH不低于_________以除去。
②N与直流电源的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17.烯丙醇是生产甘油、医药、农药、香料和化妆品的中间体。已知烯丙醇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的原理如下:
Ⅰ:
Ⅱ:
已知:相关物质在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101kPa时,该温度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l某纯物质的焓变)如下表所示:
(1)=_________kJ/ml;反应的熵变为,则________(填“>”“=”或“<”)。
(2)若向绝热恒容容器中加入和,发生反应Ⅰ和Ⅱ,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B.容器内温度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3)已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满足方程(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R、C均为常数)。据此判断,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分别代表反应Ⅰ和Ⅱ的与温度T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4)温度为T时,向压强为300k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1:1:1的体积比充入(g)、(g)和He(g),达到平衡时(g)、(g)和He(g)的分压分别为100kPa、20kPa和140kPa。
①该温度下,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K=_______。
②若其他条件不变,初始时不充入He(g),而是按1:1的体积比充入(g)和(g),达到新平衡时,(g)的转化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
(5)烯丙醇的电氧化过程有重要应用。其在阳极放电时,同时存在三种电极反应(烯丙醇→丙烯酸、烯丙醇→丙烯醛、烯丙醇→丙二酸),各反应决速步骤的活化能如下表所示。
①该条件下,相同时间内,阳极产物中含量最多的_______。
②碱性条件下,烯丙醇在电极上生成丙烯醛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18.莫西赛利(化合物J)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可改善脑梗塞或脑出血后遗症等症状。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ⅰ.
ⅱ.+HCl
(1)已知A遇溶液显紫色,则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2)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3)C→D、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B分子中存在大π键,则该分子中O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5)F→G的转化过程中,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含有氨基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任意写一种)。
(7)已知胺类和酚类物质均可与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则合成路线中设计D→E、F→G的目的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烧制陶瓷时,陶土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用青铜铸制食具,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D.炉甘石(主要成分)与木炭混合加热后得到锌,有新物质生成,D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A项正确;
B.标准状况下,甲醇是液态,无法计算其分子的数目,B项错误;
C.pH=1的溶液中,的浓度为0.1,故1L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1,C项错误;
D.71g物质的量为1m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由于只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无法计算具体转移的电子数目,D项错误;
答案选A。
3.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硅透明,折射率合适,能够发生全反射,作光导纤维,A不符合题意;
B.具有强氧化性,,B符合题意;
C.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热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作为膨松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D
解析:苯甲酸重结晶实验步骤是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再过滤;与粗盐提纯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整个过程不需要温度计,故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A.焦炭在高温下与石英砂反应制备粗硅,反应方程式为:,还原剂为C,还原产物为Si,即还原性C>Si,但非金属性是通过比较单质的氧化性进行的,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方程式为:,电离出的与反应,生成沉淀,故B错误;
C.蔗糖变黑可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硫酸与脱水产物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可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D.溶液过量,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一定会变为红色,因此不能由此判断该反应可逆,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A.X中六元环上与酯基相连的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以正四面体结构连接三个碳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故X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A错误;
B.X和Y的分子式都为,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X和Z相对分子量接近,Z中有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使沸点较高,故X的熔点比Z低,C正确;
D.X与溴水不反应,Z中有酚羟基,酚羟基邻位的氢可以被溴取代生成沉淀,X和Z可用溴水鉴别,D正确;
本题选A。
7.答案:B
解析:A.上述五种元素中,C、Al的最外层电子都分布在p轨道,所以它们位于周期表的p区,铁、锰、钒处于d区,位于p区和d区的种类数之比为2∶3,A正确;
B.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基态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为M,该能层轨道表示式为,B错误;
C.单键均为σ键,三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1个铁离子和形成6个配位键,1个中存在1个σ键2个π键;则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2∶12=1∶1,C正确;
D.由碳元素组成的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均为性质不同的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
故选B。
8.答案:D
解析:A.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实例与解释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F的电负性大,导致N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力大,不容易提供孤电子对,不易与形成配位键,实例与解释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CO的沸点高于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是CO的极性大于,导致CO沸点较高,实例与解释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
D.中S为杂化存在1对孤电子对,而中碳为杂化,故中的键角小于,实例与解释不相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B
解析:A.沿烧杯壁向上层清液继续滴加1-2滴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浑浊产生,说明硫酸根沉淀完全,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验证漂白性需将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只能验证其酸性,B错误;
C.铁和锌连接处于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由于锌更活泼,锌做负极失电子,铁不会失电子,加入可以检验无亚铁离子生成,验证阴极法保护铁,C正确
D.挤压胶头滴管,氨气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进入烧瓶,能看到红色喷泉,说明的水溶液显碱性,D正确;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由题干知原子半径:M>Z,A正确;
B.X为O,基态O原子核外电子占据1s、2s、2p三个能级,有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B正确;
C.Y为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Z为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碳酸酸性弱于磷酸,C正确;
D.Z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为,VSEPR模型为四面体,D错误;
本题选D。
11.答案:C
解析:A.Ni元素原子序数为28,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A正确;
B.该晶胞中La原子个数为8×=1,Ni原子个数为8×+1=5,则La、Ni原子个数之比为1:5,化学式为,B正确;
C.晶胞底面为两个正三角形组成的菱形,Ni原子处于两个正三角形的中心,则晶胞底面上Ni的原子坐标为系(,,0)或(,,0),C错误;
D.设晶胞体积为V,该晶胞密度为,假定吸氢后体积不变,当晶胞中最多容纳9个氢原子时合金中氢的密度最大,氢的密度为,D正确;
本题选C。
12.答案:D
解析:A.b是阴极,b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故A错误;
B.a是阳极,P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故B错误;
C.转移2ml电子,阳极室有1ml转化为沉淀,同时有2ml移入阴极室,电解一段时间后,阳两极室中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减小,故C错误;
D.阴极发生反应+4+4=,理论上每生成1ml,电路中转移4ml,故D正确;
选D。
13.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的历程分3步进行,A正确;
B.结合图示,生成N吸收的能量更多,活化能更大,生成N的反应更难发生,N比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小,B错误;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X的浓度增大,C正确;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初始时,按体积比2∶1充入X(g)和Y(g),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压强不变,生成物浓度不变,平衡时P(g)的百分含量不变,D正确;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A.由分析可知,直线表示随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直线表示随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溴化银的溶度积常数,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溶液中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为时,溶液中溴离子和银离子浓度分别为,为,则溶液中的浓度为,反应的平衡常数,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001ml/L时,溶液中溴离子浓度最大,的值大于的值,则溶液中的浓度大于的浓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故D正确;
故选A。
15.答案:(1)隔绝空气中的水蒸气;恒压滴液漏斗(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
(2)的密度比Na大,Na接触空气会被氧化
(3)酮羰基和酯基中氧的电负性大于碳,导致其中碳原子的正电性增强,继而使亚甲基中的碳氢键极性增强;将乙酰乙酸乙酯钠和乙醇钠转化为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醇
(4)降低产品在水中的溶解度(或增大水层密度利于分层);干燥产品
(5)70.5
解析:(1)无水具有吸水性,那能与水反应,装置图中无水的作用为隔绝空气中的水蒸气;A是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液体试剂的仪器,A为恒压滴液漏斗;B是冷凝回流装置,B的仪器分为球形冷凝管。
(2)的密度比Na大,Na接触空气会被氧化,所以步骤ⅰ中不能将二甲苯换成;
(3)乙酮羰基和酯基中氧的电负性大于碳,导致其中碳原子的正电性增强,继而使亚甲基中的碳氢键极性增强。步骤ⅲ中加入乙酸将乙酰乙酸乙酯钠和乙醇钠转化为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醇。
(4)步骤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降低产品在水中的溶解度;无水的作用为干燥产品。
(5)20.0g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理论上生成乙酰乙酸乙酯0.1135ml,。
16.答案:(1)将辉铋矿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搅拌等
(2)Fe、Al
(3)
(4)氯气或氧气
(5)很小,与形成配位键,与结合生成气体逸出,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溶解
(6)3;正极;
解析:(1)为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将辉铋矿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搅拌等;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酸浸”时,辉铋矿被浸出到“浸液”中的元素为Fe、Al;
(3)“氧化浸出”时,反应生成,同时还会生成S单质和,离子方程式为:;
(4)滤液中含有,向滤液中通入氯气或氧气,得到Fe3+的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5)既不能被硫酸溶解,也不能被NaCl溶液溶解,但其能被盐酸溶解,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很小,与形成配位键,与结合生成气体逸出,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溶解;
(6)①,当,则pH=3;
②得到Bi单质,发生的是还原反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即M为阴极,N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M电极的反应式为。
17.答案:(1)-72.1;>
(2)C
(3);
(4)0.25;增大;反应Ⅰ和Ⅱ都是正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反应物的分压,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5)丙烯醛;
解析:(1)由题意可知,反应Ⅱ的反应热,同理可知反应Ⅰ的反应热=-51.3kJ/ml;同种物质由液态到气态是熵增加的过程,则熵变大于,故答案为:-72.1;>;
(2)A.反应Ⅰ和Ⅱ都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B.反应Ⅰ和Ⅱ都是放热反应,反应中绝热恒容容器内温度增大,则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反应Ⅰ和Ⅱ都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反应Ⅰ和Ⅱ都是放热反应,由方程可知,温度升高,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都减小;相同温度时,放热反应的焓变越大,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越小,则曲线表示反应Ⅰ的压强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表示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故答案为:;;
(4)①设起始时(g)、(g)和He(g)的物质的量都为1ml,平衡时(g)的物质的量为aml,则(g)的物质的量为5aml,由题意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由平衡时氦气的分压为140kPa可得:×300=140,解得a=,则平衡时(g)、(g)的分压都为×300kPa=20kPa,所以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K==0.25kPa-1,故答案为:0.25;
②反应Ⅰ和Ⅱ都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初始时不充入He(g),而是按1∶1的体积比充入(g)和(g),则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物分压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时水蒸气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反应Ⅰ和Ⅱ都是正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反应物的分压,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5)①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由表格数据可知,阳极放电时,烯丙醇转化为丙烯醛的活化能最小,反应速率最快,所以相同时间内,阳极产物中含量最多的为丙烯醛,故答案为:丙烯醛;
②由题意可知,碱性条件下,烯丙醇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丙烯醛,电极反应式为,故答案为:。
18.答案:(1)-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
(2)酰胺基、羟基
(3)还原反应;取代反应
(4)
(5)
(6)12;或或
(7)保护氨基
解析:(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结构简式是,其名称是间甲基苯酚(或3-甲基苯酚),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E:,其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酰胺基、羟基;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是,C与Fe、HCl发生还原反应,硝基被还原变为氨基,反应产生D:,则C→D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E是,E与分子式是C4H10NCl的物质M发生羟基上的取代反应产生F:,故E→F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有机物B结构简式是,其中含有的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故O原子采用杂化;
(5)F与HCl、发生反应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M分子式是,其分子中若含有氨基-,碳链结构有C—C—C—C和两种不同结构。对于C—C—C—C碳链结构,若-连接在链头上,C—C—C—C—,碳链上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可以被Cl取代,产生4种氯代物;若-连接在中间C原子上,的碳链上也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可以被Cl取代,又产生4种氯代物;对于碳链结构,若-连接在甲基上,的碳链上有3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可以被Cl取代,能够产生3种氯代物;若-连接在中间的C原子上,则碳链上只有1种位置的H原子可以被Cl取代,产生1种氯代物;故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种类数目是4+4+3+1=12种;其中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可以是或或;
(7)已知胺类和酚类物质均可与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则根据合成路线的设计及官能团饱和,可知:在合成路线中设计D→E、F→G的目的为保护氨基。
化学事实
原理或解释
A
焦炭在高温下与石英砂反应制备粗硅
非金属性:C>Si
B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与均发生水解反应并相互促进
C
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蔗糖变黑,放出大量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D
将1mL0.1ml/LKI溶液与5mL0.1ml/L溶液混合,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与KI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属是电的良导体
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B
不易与形成配位键
F的电负性大,导致N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力大
C
CO的沸点高于
CO的极性大于
D
中的键角小于
S的原子半径较大,其价层σ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较小
A验是否沉淀完全
B证的漂白性
C极法保护铁
D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乙醇
46
78
乙酸乙酯
88
77
乙酰乙酸乙酯
130
180.4
物质
(g)
(g)
(g)
标准摩尔生成焓/(kJ/ml)
-171.8
-241.8
-464.9
-485.7
反应
烯丙醇→丙烯酸
烯丙醇→丙烯醛
烯丙醇→丙二酸
活化能(单位:eV)
8.6a
2.5a
13.7a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检二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检二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化学 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化学 PDF版含答案,共1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PDF版附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