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广西百色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西百色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在研究原子结构时,物理学家汤姆生将所发现的带负电的粒子称为( )
A. 电子B. 中子C. 核子D. 质子
初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梅园梅花盛开,花香满园,这一现象表明( )
A. 分子间有间隙B. 分子间有吸引力
C. 分子间有排斥力D.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关于粒子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托勒密
B.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单位
C. 电子与原子核间存在着引力
D. 固体分子与分子间没有空隙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产生力
B.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的越长,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C. 地球上质量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所以1kg=9.8N
D. 以卵击石,卵破,说明石头对卵的力大于卵对石头的力
“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时,宇航员是采取卧姿的,这样可以避免在飞船升空或下降时,宇航员的血液集中到双脚或头部,出现脑贫血或充血症状,能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科学知识( )
A. 压强B. 惯性C. 密度D. 力的作用效果
自行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结构和使用方面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关于自行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车座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
B. 采用“S形”路线上坡可以省功,但费距离
C. 上坡前加紧蹬几下是为了使更多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容易上坡
D. 用力握刹车把手可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摩擦力,减小惯性
朱元璋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后人也有称之为“贪心杯”或者“功德杯”.其中蕴含做人的道理“谦受益,满招损”.如图所示是公道杯的简易模型,当向杯中加水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杯中水位达到A位置时,出水口才会有水流出
B. 杯中水位达到B位置时,出水口才会有水流出
C. 杯中水位达到C位置时,出水口才会有水流出
D. 杯中水加满时,出水口才会有水流出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一底面积为20cm2的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满水的柱形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B. 柱体所受水的最大浮力为8N
C. 圆柱体的密度为2.0×103kg/m3
D. 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3000Pa
关于浮力的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在卸完货物后,所受的浮力和原来满载时相同
B.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C. 矗立在江水中的桥墩,不受浮力
D. 石块没入水中越深,浮力越大
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50cm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3DO,钩码A的质量为100g.杠杆CD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的下方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杠杆CD仍在水平位置平衡。g取10N/kg,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物体B的密度1.5×103kg/m3
B. 物体B的体积为500cm3
C. 物体B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N
D. 挂两个钩码与挂一个钩码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600 Pa
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不沉底),所排开盐水的重力大约为( )
A. 0.5 NB. 5 NC. 50 ND. 500 N
如图,学校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活动的升旗仪式上,国旗冉冉升起,旗杆顶上安装的是( )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滑轮组
D. 省力杠杆
用一简单机械做功,已知额外功为20J,总功为100J,则该机械效率等于( )
A. 17%B. 20%C. 67%D. 80%
先阅读,再作出选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P,牵引力为F,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P=Fv.当汽车爬坡时,驾驶员的操作总是加大油门同时将变速器换为低档。加大油门是使发动机发挥最大的功率,换为低档是为了减慢车速。那么,在爬坡时减慢车速的目的是( )
A. 保证安全B. 省油
C. 提高机械效率D. 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铁球A和B,分别从两个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和光滑圆弧面的顶点滑到底部。如果它们同时从静止开始下滑时,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到达底部时,两球速度的大小相等
B. 滑到底部时重力对两球做的功相等
C. 铁球A一直加速运动,铁球B先加速后减速
D. 下滑过程中两球的机械能总量均保持不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按______→电子→原子核→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排列。
在分别盛有热水和凉水的两个杯子里,分别放一勺糖,结果是热水甜得快,这个事实说明______ 越高,扩散就发生越快.
一辆公交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当公交车急刹车时,坐在座椅上的乘客由于______身体会向前倾;若公交车向左急拐弯,则乘客会向______边倾倒去。
如图所示的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车窗紧闭,当打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流速大于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______车内空气的压强,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与此同时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它的重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热气球上常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将______(填写仪器名称)经重新标度后直接显示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强的大小主要与海拔高度有关,其次还与空气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轮船是利用“______”结构来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我国航母辽宁舰满载时排水量为60000t,则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N.
小孩从滑梯匀速下滑过程中,动能______,机械能总量______;臀部有灼热感,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如图甲,方向盘相当于一个轮轴,若F1=20N,轮盘的半径为20cm,轴的半径为2cm,不计摩擦阻力,该轮轴平衡时F2=______N.如图乙,门锁的把手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轮轴。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则______省力,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η甲______η乙。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乒乓球静止在水面上画出乒乓球受到的力
如图,碗中盛有一碗水,一根粗细均匀的木筷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木筷右上端与碗沿接触点为O点。请你以O点为支点,画出木筷所受重力及浮力的示意图,并标明重力和浮力的力臂。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的______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在图甲中保持探头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 。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______ 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3)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_ 。
(4)在图乙所示实验中若探头距液面的高度为5cm,此时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6cm,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 kg/m3。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_ Pa。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0.5N的钩码。
(1)在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
(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完成一次如图乙所示实验操作,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A=1.5N,动力臂L1=0.08m,阻力FB=2N,阻力臂LB=0.06m,他由此就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他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______(选填“是”或“否”)
(3)小明撤去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如图丙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为______N;继续缓慢向上拉,当杠杆在如图丁所示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2______F1。(选填“>”、“=”或“<”)
小黄同学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小黄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改变铺在水平面上的材料。小黄这种研究问题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看,______图中小车在水平面滑行时所受阻力最大。
(3)由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4)请画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受力的示意图。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小明将一质量为0.6kg的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物块的边长为0.1m(g取10N/kg)。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将该物块投入水中静止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如图所示的电动升降台的机械效率是50%,升降台用60s把300kg的重物匀速提升10m。求这过程中:
(1)电动升降台对重物做的功。
(2)电动升降台电动机做的总功。
(3)电动升降台做功的功率。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一辆重为2×104N的汽车陷入泥潭中,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拉动汽车移动2m,若已知汽车移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N。求这过程中
(1)绳头需要拉动多少距离?
(2)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F才能拉动汽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就是电子,它的发现表明原子是可分的.
故选A.
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其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2.【答案】D
【解析】解:
初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梅园梅花盛开,花香满园,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花的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D.
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本题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能力,要熟练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3.【答案】C
【解析】解:A、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故A错误;
B、光年是长度单位,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可知,电子与原子核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
D、固体分子间同样存在间隙,只是比液体和气态分子间间隙小,故D错误。
故选:C。
A、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
B、光年是指光一年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长度单位;
C、根据万有引力可知,宇宙中任意物体间都存在引力;
D、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使得分子间有间隙。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4.【答案】B
【解析】解:A、没有接触的物体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故A错误;
B、用力拉弹簧,力度越大,弹簧就被拉得越长,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B正确;
C、1kg是质量大小,9.8N是重力大小,质量和力不属于同一个物理量,不能进行比较大小,故C错误;
D、以卵击石,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1)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
(2)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叫做力的三要素;
(3)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以及质量和重力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5.【答案】B
【解析】解:若宇航员采取站姿,当飞船升空(或下降)时,血液会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不会跟着血管一起向上(或向下),从而造成脑部贫血(或充血)症状,从而使人感到头晕甚至发生危险;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据此分析。
此题考查了惯性现象对生活中出现的现象的影响,学会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
A、车座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A错误;
B、采用“S形”路线上坡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使用斜面不能省功,故B错误;
C、自行车上坡前加紧蹬几下,在质量不变时,增大速度来增大动能,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自行车容易上坡,故C正确;
D、用力握刹车把,省功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1)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2)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本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都是基础知识,要掌握。
7.【答案】B
【解析】解:根据公道杯的简易模型图可知,杯体内部有倒扣的U形吸管,吸管的右端比左端出水口高,右端与杯中水连通,左端穿过杯底与杯外大气相通;
当杯中水位低于B点时,水还没有充满吸管,吸管内的水只能停留在倒U形吸管的右端,水不能从出水口排出;当杯中水位达到B位置时,吸管右端充满了水,并且右端偏高、压强大,此时水从出水口流出,直至杯内的水与吸管右端管口齐平为止.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公道杯是虹吸现象的巧妙运用,根据公道杯的简易模型图,结合液体压强特点和大气压的知识综合分析进行解答.
此题考查连液体压强特点和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关键是对虹吸现象及其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难度.
8.【答案】C
【解析】解:A、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水的深度一直不变,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的深度逐渐变大,圆柱体全部浸没之后,再下降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深度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根据p=ρ水gh可知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最后不变,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当h<10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的重力G=F拉=8N,
由图可知,当h>30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此时圆柱体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
则最大浮力F浮=G-F拉′=8N-4N=4N,故B错误;
C、由G=mg可得,圆柱体的质量m===0.8kg,
由F浮=ρ液gV排可得,圆柱体的体积V=V排===4×10-4m3,
则圆柱体的密度ρ===2.0×103kg/m3,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30cm-10cm=20cm=0.2m,
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故D错误。
故选:C。
(1)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水的深度一直不变,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的深度逐渐变大,圆柱体全部浸没之后,再下降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深度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根据p=ρ水gh可知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情况;
(2)由图像可知当h<10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的重力;再根据图像读出h>30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此时圆柱体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根据称重法F浮=G-F示求出圆柱体的最大浮力;
(3)根据G=mg求出圆柱体的质量,利用F浮=ρ液gV排求出圆柱体的体积,再利用ρ=求出圆柱体的密度;
(4)根据图像读出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利用p=ρ液gh求出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本题考查了称重法求浮力和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综合应用,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
A、轮船在江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卸下货物后,轮船重力变小,则受到的浮力变小,故A错误;
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与物体的浮沉情况无关,所以不管在液体中上浮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桥墩由于底面埋在地下,其底面不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强,也就没有受到向上的压力,故桥墩不受浮力作用,故C正确;
D、由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ρgV排可知,石块所受水的浮力只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与石块浸没的深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在码头卸下货物后,根据漂浮条件即可判断浮力变化;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ρgV排可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本题考查了对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1)由题意知:OD×ρ水gVB=OC×mAg,
∵CO=3DO,
∴OD×ρ水gVB=3OD×mAg,
∴VB===7.5×10-4m3;
(2)当挂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时,杠杆D端向下的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此时的浮力。
所以得OD×(ρBVBg-ρ水gVB)=OC×mAg,
∴OD×(ρBVBg-ρ水gVB)=3OD×mAg,
∴ρB=+ρ水=+×1.0×103kg/m3=1.2×103kg/m3;
(3)物体B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B=1.0×103kg/m3×10N/kg×7.5×10-4m3=7.5N;
(4)△V排=VB,
△h====0.06m,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
故选:D。
(1)当挂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时。杠杆CD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的下方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杠杆D端向下的拉力增大了物体B体积所受的浮力。结合杠杆平衡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先求出物体B的体积。
(2)当挂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时。杠杆CD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结合杠杆平衡原理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先求出物体B的密度。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4)挂两个钩码与挂一个钩码相比,B排开水的体积减小了物体B的体积,可求液面下降了多少,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出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本题考查内容较多,难度和计算量都较大,在做题时力争能先进行细化逐个突破。
11.【答案】A
【解析】解:鸡蛋在水中浸没,且不沉底,即说明鸡蛋处于悬浮状态,所以此时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再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此时鸡蛋排开盐水的重力等于鸡蛋自身的重力,由于鸡蛋的质量约是50g,所以其所受的重力是G=mg=0.05kg×10N/kg=0.5N。
故选:A。
(1)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时,物体会上浮;若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的状态。
(2)据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可知,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
此题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检测了同学们的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是一道综合题。
12.【答案】B
【解析】解:旗杆顶上的滑轮在使用时轴是固定不动的,是定滑轮。
故选:B。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题主要考查了定滑轮的实质和特点,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定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D
【解析】解:因额外功为20J,总功为100J,
有用功:W有用=W总-W额外=100J-20J=80J,
则机械效率:
η=×100%=×100%=80%。
故选:D。
已知额外功和总功大小,根据W有=W总-W额外求出故有用功,根据η=×100%求出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机械效率的计算,凡是涉及效率问题,必须明确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D
【解析】解:爬坡时需要发动机有很大的牵引力,而单靠增大功率无法达到必要的牵引力,而由P=FV得:要想使F增大,只能减小速度。当功率为最大时,速度最小时牵引力最大;
故减小速度可以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而不是为了保证安全;而油量取决于油门的大小,故也无法省油;机械效率取决于损耗能量的多少,而减小速度不会减小能量的损耗;
故选:D。
当油门调到最大时,功率达最大此时功率无法再增加,由P=FV可分析减少车速的原因。
汽车爬坡及启动时满足P=Fv,即增大功率及减小运行速度可以提高牵引力。
15.【答案】ABD
【解析】解:ABD、因为斜面和圆弧面是光滑的,并且小球都是从静止开始下滑,忽略空气的阻力,所以两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机械能总量不变,故D正确;
又因为两球质量相等,从相同高度静止滑下,所以最初的动能均为0、重力势能相等,到达底部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两球的动能相等,速度也相等,故A正确;
两球的重力相等,所下落的高度相等,所以下滑过程中重力对两球做的功相等,故B正确;
C、在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一直变大,质量不变,所以铁球的速度一直变大,即两球都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
故选:ABD。
①因为小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忽略各种阻力,所以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②重力做功W=Gh;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③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滑下到达底部时的速度相同。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仅与首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以及能够熟练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16.【答案】夸克
【解析】解:银河系是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平凡的一员;
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
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转;
各种星球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
故答案为:夸克
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之一,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员;
地球是太阳周围的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以及所有星球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中子又是由夸克组成的。
此题考查微观到宏观的尺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宇宙和物质的组成。
17.【答案】温度
【解析】解: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在分别盛有热水和凉水的两个杯子里,分别放一勺糖,热水温度高,糖分子运动剧烈,扩散的快,因此热水甜得快.
故答案为:温度.
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分子动理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考查的较多,主要是考查方式是将理论与现象对应起来.
18.【答案】惯性 右
【解析】解: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静止,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会向前倾;汽车突然左拐时,乘客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直线行驶的状态,所以身体会向右倾。
故答案为:惯性;右。
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物体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会表现出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但只有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19.【答案】小于 小于
【解析】解:(1)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打开天窗,天窗外空气流速大于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小于车内空气的压强,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
(2)因为小汽车顶部气流速度大于底部气流速度,底部的气压大于顶部的气压,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会小于重力。
故答案为:小于;小于。
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掌握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运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有关流体压强的问题.
20.【答案】气压计 温度 湿度
【解析】解:实验表明大气压强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拔高度越低,大气压强就越大,相反,大气压强越小。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这一关系可以得出,热气球上常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将气压计经重新标度后直接显示海拔高度的。
大气压强的大小主要与(海拔)高度有关,其次还与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故答案为:气压计;温度;湿度。
(1)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高度计与气压计在使用上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2)海拔高度、温度、湿度都会影响大气压强的大小。
本题考查大气压。知道大气压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答案】空心;6×108
【解析】解: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2)由题意知:“辽宁舰”满载时,处于漂浮,
则F浮=G排=m排g=60000×103kg×10N/kg=6×108N.
故答案为:空心;6×108.
(1)把树木挖成空心,装上货物,相当于用货物取代了木头被挖走的部分,增大可利用浮力,实际是保持排开水体积不变的条件下的质量替换,现在的轮船也是利用这个道理;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轮船和潜水艇是浮力的典型应用,应理解它们的浮沉原理.
22.【答案】不变;减小;做功
【解析】解: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小孩在滑梯上下滑,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臀部有灼热的感觉。
故答案为:不变,减小,做功。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和称为机械能。
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3.【答案】200 省力
【解析】解:
(1)由题知,F1=20N,盘的半径R=20cm,轴的半径r=2cm,
轮轴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R=F2r,
则F2===200N;
(2)门锁的把手,外轮半径大于轴半径,动力作用在轮上,相当于一个省力轮轴。
故答案为:200;省力。
轮轴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相当于变形的杠杆,即在使用时,外轮半径大于轴半径,要看动力作用在哪里,若动力作用在轮上,是省力的机械,若动力作用在轴上,是费力的机械。
本题考查轮轴,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一道中档题。
24.【答案】乙 =
【解析】解:由图可知,n甲=2,n乙=3,
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绳端的拉力F=(G物+G轮),
则绳子受的拉力:F甲=(G物+G轮),F乙=(G物+G轮),所以,F甲>F乙,即乙图省力;
因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由η=×100%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故答案为:乙;=。
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n的确定方法,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计算方法,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拉力的求法;本题关键在于确定额外功相等。
25.【答案】解:乒乓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点都在乒乓球的重心上,过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分别用G和F表示,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解析】因乒乓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这两个力即可。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26.【答案】解:(1)从筷子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筷子受到的重力,用符号G表示;
从浸入水中筷子的中点沿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筷子受到的浮力,用符号F浮表示;如下图所示:
(2)从支点O做重力作用线和浮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分别用L1和L2表示重力和浮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解析】(1)重力G的作用点在重心(粗细均匀的木棒,重心在几何中心上),方向是竖直向下;浮力的作用点在浸入水中筷子的中点,方向竖直向上;
(2)力臂的画法:从支点O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画力臂关键要画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27.【答案】液面高度差 不变 乙、丙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2×103 600
【解析】解:(1)压强计测量液体的压强时,就是靠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就表示液体压强大;
(2)在图甲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探头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即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拦河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坝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越大,U形管左右液面差越大,压强越大;
(3)如图甲、乙所示,同一液体,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同,且液体密度越大,高度差越大,即压强越大,可得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在图乙所示实验中若探头距液面的高度为5cm,此时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6cm,两者产生的压强相等,
p盐水=p水,ρ盐水gh盐水=ρ水gh水,
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ρ水×=1.0×103kg/m3×=1.2×103kg/m3,
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6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
故答案为:(1)液面高度差;(2)不变;乙、丙; (3)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1.2×103;600。
(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3)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根据p=ρgh求出液体产生的压强即为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
28.【答案】平衡 左 否 2 >
【解析】解:
(1)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保持静止状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知,杠杆左端上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小明仅凭一次测量就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合理的,因为实验次数过少,会导致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改变动力或阻力进行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以避免偶然性;
(3)小明撤去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杠杆左端的动力与动力臂的大小不变,由图可知OC=OB,即阻力臂的大小也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B=2N;
当杠杆在如图丁所示位置静止时,F1的力臂大于F2的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2>F1。
故答案为:(1)左;(2)否;(3)2;>。
(1)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转动状态都称为杠杆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在探究性实验中,应进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作答。
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从杠杆的调平、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考查。
29.【答案】控制变量法 甲 匀速直线
【解析】解:(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进入平面时的运动速度相同,这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甲图中小车运动距离最大,所受阻力最小;
(3)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0,速度不会改变,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4)小车从斜面滑下时,受到重力G、支持力F和摩擦阻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甲;(3)匀速直线;(4)见上图。
(1)在实验中,我们是把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小车从斜面上向下运动,从而让小车获得一定的速度。属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2)要知道阻力大小与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以及运动的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3)根据实验推理得出结论;
(4)小车从斜面滑下时,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
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的是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该实验是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
30.【答案】解:(1)物块的重力G=mg=0.6kg×10N/kg=6N;
(2)受力面积S=(0.1m)2=0.01m2;
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600Pa;
(3)正方体物块的体积V=0.1m×0.1m×0.1m=0.001m3,
物块的密度ρ===0.6×103kg/m3<ρ水,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为6N。
答:(1)物块的重力为6N;
(2)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600Pa;
(3)将该物块投入水中静止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6N。
【解析】(1)已知正方体物块质量为0.6kg,g取10N/kg,利用公式G=mg求出重力,
(3)要求物块对地面的压强,应先知道物块对地面的压力,由于接触面水平,压力等于重力,再求出正方体物块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得出受力面积,最后利用p=计算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已知正方体物块质量和边长,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得其密度;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块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有关重力、压强、浮力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关的公式,找出隐含的条件,注意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31.【答案】解:(1)升降台对重物做的功:
W=Gh=mgh=300kg×10N/kg×10m=3.0×104J,
(2)根据η=可得升降台电动机做的总功:
W总===6.0×104J,
(3)电动升降台做功的功率即总功率,
则升降台对重物做功的功率:
P===1000W。
答:(1)电动升降台对重物做的功为3.0×104J。
(2)升降台电动机做的总功为6.0×104J。
(3)电动升降台做功的功率1000W。
【解析】(1)根据重力公式G=mg与做功公式W=Gh就可算出升降台对重物做的功;
(2)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100%就可求出升降台电动机做的总功。
(3)根据功率公式P=就可算出电动升降台做功的功率。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功和重力的计算、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解题过程中注意所求物理量的单位。
32.【答案】解:(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n=3,绳头拉动的距离为:s绳=ns物=3×2m=6m;
(2)不计绳与轮重以及绳与轮等的摩擦时,绳端的拉力至少为:F=f=×3×103N=1000N。
答:(1)绳头拉动的距离为6m;
(2)拉力F至少为1000N才能拉动汽车。
【解析】(1)由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s绳=ns物求得绳头拉动的距离;
(2)由绳端的拉力与物体阻力的关系F=f求得拉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滑轮组中距离和力的大小计算,确定n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百色市德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百色市德保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百色市靖西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