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解析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原卷版)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原卷版)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原卷版)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解析版)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解析版)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大美龙江、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在龙江的发展过程中,化学一直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哈尔滨市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B.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使用的冰主要来源于松花江,属于纯净物
    C. 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的水在自来水厂中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臭味物质
    D.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很多装饰彩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B
    【解析】
    【详解】A、哈尔滨市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选项正确;
    B、松花江的水中有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所以用松花江的水制的冰是混合物,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臭味,选项正确;
    D、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很多装饰彩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选项正确;
    故选B。
    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取液体药品B. 加热液体
    C. 过滤D. 洗涤试管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取液体药品,瓶塞倒放,用滴管吸取液体,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再将滴管伸入液体内吸取液体,此选项正确;
    B.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此选项正确;
    C. 过滤时要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此选项正确;
    D. 振荡试管时,是利用手腕的腕力进行左右振荡,不是上下振荡试管,如果上下振荡,溶液使液体洒出,此选项错误。
    故选D。
    3. 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明矾净水B. 石墨制金刚石
    C. 氦气填充飞艇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明矾净化水过程中,生成了氢氧化铝,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石墨变成金刚石,金刚石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氦气填充飞艇,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石墨做铅笔芯B. 焦炭用于防毒面罩
    C. 金刚石用来做玻璃刀D. 炭黑用于制造墨汁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墨质软,且是灰黑色,容易留下痕迹,可用于做铅笔芯,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毒物质,故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罩,不是焦炭,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做玻璃刀,用于切割玻璃,不符合题意;
    D、炭黑是黑色的,可用于制造墨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丝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质量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蜡烛完全燃烧后不见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打开酒精的瓶盖酒精逐渐变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A、铁丝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质量大,是因为有氧气参加了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完全燃烧后,不见了,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打开酒精的瓶盖酒精逐渐变少,是因为酒精挥发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定律解释;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C。
    6.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原子的是
    A. ②④B. ②③C. ①③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详解】A、②④表示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不属于同一族,故错误;
    B、图中的③为得到1个电子的离子,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②③应为同族元素,但因③为得到1个电子的离子,故错误;
    C、①③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图中的③为得到1个电子的离子,故错误;
    D、①④尽管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但最外层都达到了稳定结构都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属于同一族,故正确;
    故选D。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将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紫红色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C. 电解水:正极与负极出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烟雾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紫红色,选项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选项错误;
    C、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两种气体体积比约为1:2,选项错误;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冒白烟,选项错误,故选A。
    8. 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用焦炭冶铁 还原反应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C.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D.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工业上用焦炭冶铁生成铁、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还原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生成水、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提高免疫力有很大帮助。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分子中含20个原子核
    B. 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 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8:6
    D. 维生素C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可知,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6+8+6=20)个原子核,没有指明分子的个数,维生素C分子中不一定含20个原子核,选项错误;
    B、由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可知,维生素C是由分子构成,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C、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16×6)=9:1:12,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6:8:6,选项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维生素C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1:1,选项正确;
    故选D。
    10. 化学反应,已知30克A与1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D,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60B. 70C. 35D. 30
    【答案】D
    【解析】
    【详解】30克A与1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克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质量=30克+10克−5克=35克,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由化学方程式可知,A、C的质量比= 30克:35克=2x:70,则x=30克,故选D。
    11.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液体氧气为淡蓝色,是大量氧分子聚集体表现出来的性质,而不是液氧分子是淡蓝色的,故A解释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原子构成的,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体温计中的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增大,故B解释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C解释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二者的分子中所含的原子种类相同(均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但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解释错误;
    故选:C。
    12. .在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价B. +2价C. +3价D. +4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在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x:16y=7:4,x:y=2:1,故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设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2x+(-2)=0,x=+1。
    故选A。
    13.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缓慢氧化例子很多,如动植物的呼吸
    B. 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物质
    C. 为防治水体污染,生活污水可以集中处理和排放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是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此选项正确;
    B. 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物质,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此选项正确;
    C. 为防治水体污染,生活污水可以集中处理和排放,此选项正确;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组成的物质只含碳元素,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4.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方法一: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故正确;方法二:蒸馏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它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不能鉴别软水和硬水,故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方法一: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观察盐酸可以鉴别,故正确;方法二:伸入铁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可观察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有红色物质析出,铁和硫酸亚铁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方法一:氧化铜和木炭粉均是黑色,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错误;方法二:氧化铜和木炭粉均不溶于水,无法鉴别,故错误;故C符合题意;
    D、方法一: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呼出气体,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可以区分,故正确;方法二: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呼出气体中高,伸入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会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下列关于化学家及其贡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张青莲——提出了原子论
    B. 拉瓦锡——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的变化关系
    C. 阿伏伽德罗——研究了水的组成
    D. 门捷列夫——研究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A错。
    B、拉瓦锡——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的变化关系,B正确。
    C、阿伏伽德罗——与道尔顿一起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C错。
    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D错。
    综上所述:选择B。
    16. 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①和②,向①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 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中是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产量,故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多,但是加了二氧化锰的反应速率快,且氯酸钾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产生氧气。
    故选A。
    17.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Cu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碳与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杂质除去的同时,主要物质也被除去,不符合题意除杂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
    B、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水中的异味可以用活性炭来吸附,再经过过滤,将活性炭分离出来,故C符合题意;
    D、铁与硫酸铜会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不符合题意除杂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下列有关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C.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78%
    D.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海水中至少含有92多种化学物质,该选项说法错误;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则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有关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X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表中m值为44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X可能是单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58g+5g+23g=mg+10g+32g+0g,解得m=50,反应前后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了50g-6g=44g,故二氧化碳是生成物,反应前后氧气的质量减少了58g-10g=48g,故氧气是反应物,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增加了32g-5g=27g,故水是生成物,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23g-0g=23g,故X是反应物,此反应为X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表示为。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可知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两者的质量和为24g+32g=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58g-10g=48g,所以可判断X中也一定含有氧元素,故X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A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m=50,故B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X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错误;
    D、由A可知,X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X不可能是单质,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20. 某同学由于体内缺锌,医院大夫建议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已知每支口服液中含葡萄糖酸锌91mg,早晚各一支,则该同学每天摄入的锌元素质量为
    A. 3.25mgB. 6.5mgC. 13mgD. 26mg
    【答案】D
    【解析】
    【详解】91mg葡萄糖酸锌中含锌元素的质量为=13mg,则该同学每天摄入的锌元素质量为=26mg,故选D。
    二、非选择题(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0分)
    21. 用所学知识填空:
    (1)2个氧分子____。
    (2)3个钾原子____。
    (3)画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
    (4)氮化硅中硅、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4价和-3价,其化学式为____。
    (5)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填字母)。
    A. 氯化钠B. 金刚石C. 二氧化碳D. C60
    (6)碳不充分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7)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
    (8)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木炭具有②_________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答案】(1)2O2 (2)3K
    (3) (4)Si3N4 (5)B
    (6)2C+O22CO
    (7)稳定 (8) ①. 红棕色消失 ②. 疏松多孔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多少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
    【小问2详解】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钾原子表示为3K。
    【小问3详解】
    铝原子中有13个质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铝原子结构示意图:。
    【小问4详解】
    氮化硅中硅、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为+4价和-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其化学式为Si3N4。
    【小问5详解】
    A. 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此选项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C60由C60分子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小问6详解】
    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
    【小问7详解】
    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墨中含有炭黑,炭黑属于碳单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小问8详解】
    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消失,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22.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得到仅含一种元素的高能燃料X,流程如下:

    (1)反应器中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物质R的化学式为_______,此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_____。
    (2)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3)膜反应器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4)分离器的筛板可以使硫酸通过,而碘化钾不能通过,筛板的作用相当于初中过滤操作中的_________(填化学用品)。
    【答案】(1) ①. H2O ②. +4价变为+6价
    (2)碘##I2 (3)H2
    (4)滤纸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S、O、H、I的个数分别是1、2、0、2,生成物中含S、O、H、I的个数分别是1、4、4、2,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O、4个H,故R的化学式为:H2O;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硫元素显+4价,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硫元素显+6价,故此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4价变为+6价;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I2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小问3详解】
    膜反应器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H、I,生成物中含I,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氢元素,故X的化学式是:H2;
    【小问4详解】
    分离器的筛板可以使硫酸通过,而碘化钾不能通过,筛板的作用相当于初中过滤操作中的滤纸。
    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碳的同素异形体主要包括金刚石、石墨、C60等。其中,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KNO3.共熔后产生CO2,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
    2004年,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称为石墨烯,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目前,新型石墨烯电池实验阶段成功,无疑将成为电池产业的一个新的发展点。以石墨烯为基础的微型超级电容器不仅外形小巧,而且充电速度为普通电池的1000倍,可以在数秒内为手机甚至汽车充电。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石墨烯的应用前景会十分广阔。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 同位素B. 同素异形体C. 同分异构体
    (2)石墨烯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________性。
    (4)石墨与KNO3共熔,能发生如下反应,请选择适当化学计量数(填字母):
    A. 5,4,2,2,5B. 3,2,1,1,5
    材料二:工业上可采用甲烷在隔绝空气且加热至1000℃时分解制取石墨烯,同时产生氢气,其微观模拟图如下所示,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在B图中补充_________(填“A”或“B”)
    A. B.
    (6)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隔绝空气和1000℃的条件下,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许多碳原子聚集成石墨烯,_________。
    (7)写出与一个反应物分子电子数相同,且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符号_________。
    (8)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的角度讲,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________(填字母)都不改变的缘故。
    A. 元素的种类B. 原子的种类C. 分子的数目
    D. 原子的数目E. 元素的质量F. 原子的质量
    【答案】(1)B (2)单质
    (3)导电 (4)A (5)A
    (6)氢原子两两自相结合构成氢分子,氢分子再构成氢气
    (7)Na+ (8)BDF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填B。
    【小问2详解】
    由题文可知,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石墨烯也属于单质,故填单质。
    【小问3详解】
    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导电性,故填导电。
    【小问4详解】
    石墨与硝酸钾再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4KNO32K2O+2N2↑+5CO2↑,即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4、2、2、5,故填A。
    【小问5详解】
    由图可知,1个甲烷分子分解后生成2个碳原子和4个氢分子,所以应该在B图中补充1个氢分子,故填A。
    【小问6详解】
    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隔绝空气和1000℃的条件下,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许多碳原子聚集成石墨烯,同时氢原子两两自相结合构成氢分子,氢分子再构成氢气,故填氢原子两两自相结合构成氢分子,氢分子再构成氢气。
    【小问7详解】
    图中的反应物是甲烷,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且电子数为10的阳离子为钠离子,其符号为Na+,故填Na+。
    【小问8详解】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故填BDF。
    24. 现有高锰酸钾、氯酸钾、棉花、火柴及以下仪器装置,同学们要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用于_________,正确的操作是:连接仪器如A所示,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观察到产生A中的现象,则可继续实验。
    (2)B中仪器a的名称是①_________;不增加其他药品,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为了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收集氧气的装置是③________(填字母)。停止加热时,若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移出水面。因试管内的温度④________,同时不再产生氧气,压强⑤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外界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3)如图F所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________,放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 ①. 铁架台 ②. ③. D ④. 降低 ⑤. 小于
    (3)火星四射
    【解析】
    【小问1详解】
    A操作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的操作是:连接仪器如A所示,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产生A中的现象,则可继续实验;
    【小问2详解】
    B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装置B属于固、固加热型,不增加其他药品,那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与B连接可选择收集氧气的装置是D或E;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故可选择收集氧气的装置是:D;停止加热时,若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移出水面。因试管内的温度降低,同时试管中不再产生氧气,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小问3详解】
    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F,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待引燃的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满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银白色的固体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5. 如图是教材中有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将锥形瓶和上端套有气球的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此过程中,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2)图B中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图C中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的实验现象为: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①_________。反应后,天平指针②_________(选填:“向左偏转”、“向右偏转”、“指向中间”);
    (4)图D中镁条燃烧实验,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原因:_________。
    (5)总结:以上四个实验中,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图:①_________(填图片对应字母);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实验装置一定要②_________。
    【答案】(1)引燃红磷
    (2)
    (3) ①. 产生大量气泡 ②. 向右偏转
    (4)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5) ①. AB ②. 密闭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A中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此过程中,玻璃管作用是传递能量,引燃红磷;
    【小问2详解】
    铁钉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是: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由于装置是敞口的,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故烧杯中物质质量减少,故反应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小问4详解】
    镁条燃烧实验,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是为了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小问5详解】
    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图A和图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实验装置一定要密闭。
    26. A、B、C、D、E、F是八年级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D均为单质,B、E是黑色粉末,C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在氧气中燃烧,F是一种蓝色液体。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B和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C和F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
    (4)上述B与E反应过程中,体现了物质B的_________性(填某种化学性质)。
    【答案】(1) ①. C ②. Cu
    (2)
    (3)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4)还原
    【解析】
    【分析】A、B、C、D、E、F是八年级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C、D均为单质,B、E是黑色粉末,C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在氧气中燃烧,F是一种蓝色液体,可推B、E可能是碳和氧化铜,代入B是碳,E是氧化铜,碳和氧化铜反应可以生成铜,碳和氧化铁反应可以生成铁,则D可以是铜,C是铁,碳、铁都可以与氧气反应,则A可以是氧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F可以是硫酸铜,D可以是铜,代入验证,正确;
    【小问1详解】
    根据推测,B是碳,化学式:C;D是铜,化学式:Cu;
    【小问2详解】
    B和A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C和F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B与E反应是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的氧被碳夺走,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27.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g)随加热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一曲线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
    (3)根据已知条件求解生成氯化钾(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
    (4)二氧化锰的质量是:_________g。
    (5)图二所示为某变量y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则纵坐标y可以表示的是_________。
    A. 固体中MnO2的质量B.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C.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 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
    【答案】(1)2KClO32KCl+3O2↑
    (2)4.8 (3)=
    (4)3.25 (5)AD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ClO32KCl+3O2↑。
    【小问2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15.5g−10.7g=4.8g,故填4.8。
    【小问3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49:96,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g,则求解生成氯化钾(x)的比例式为=,故填=。
    【小问4详解】
    由3可知,所处的氯化钾的质量为7.45g,则二氧化锰的质量=10.7g−7.45g=3.25g,故填3.25。
    【小问5详解】
    A、 固体中MnO2是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
    B 、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随着反应中氧气的生成,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直至氯酸钾完全反应,选项错误;
    C 、 随着反应中氧气的生成和挥发,剩余固体中的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小,直至氯酸钾完全反应,选项错误;
    D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元素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故填AD。
    28. 风华中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里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酒精灯加网罩可以使火焰温度集中,并提高温度
    B 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木炭发生还原反应
    C. 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将粉末倒在纸上
    【提出猜想】
    (3)加热一段时间后,小组同学将冷却后的固体取出,发现固体中仍有黑色固体。经讨论,试管中的固体成分的猜想如下:
    甲:Cu 乙:Cu、C、CuO 丙:Cu、CuO 丁:________
    请写出丁同学的一种合理猜想:________,经讨论无需验证就能确定__同学猜想错误。
    【实验验证】
    (4)同学们为了确定固体成分,取剩余固体在空气中灼烧没有观察到红光出现,证明__同学的猜想正确,继续实验最终确定了固体成分。
    【深入探究】
    小组同学将80gCuO和8.4g木炭粉在隔绝空气的容器内加强热,通过CO2传感器测得容器内CO2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5)t1时,CO2的质量≤__g。
    (6)分析t1~t2密闭容器中CO2的质量减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C+2CuO2Cu+CO2↑ (2)AC
    (3) ①. Cu、C ②. 甲
    (4)丙 (5)22
    (6)CO2+C2CO
    【解析】
    【小问1详解】
    木炭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小问2详解】
    A、酒精灯加网罩可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正确;
    B、CO从CuO中得到O,使CuO被还原为Cu,则CuO发生还原反应,C发生氧化反应,不正确;
    C、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将粉末倒在纸上,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入加热的试管中使其炸裂,正确。
    故选AC。
    【小问3详解】
    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一定有Cu生成,Cu为红色。小组同学将冷却后的固体取出,发现固体中仍有黑色固体,C和CuO均为黑色,说还含有C和CuO中的一种或两种,根据甲、乙、丙三位同学的猜想可知,丁同学的猜想应为Cu、C,且甲同学猜想错误。
    【小问4详解】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剩余固体在空气中灼烧没有观察到红光出现,说明剩余固体中没有木炭,即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u、CuO,丙同学猜想正确。
    【小问5详解】
    由图可知,木炭粉过量,木炭先与CuO反应,0~t1阶段CO2的质量增大;CO2再与剩余的木炭反应生成CO,t1之后CO2的质量减小。
    设0~t1产生的CO2质量为x。
    = 解得x=22g
    综上所述,t1时,CO2的质量≤22g。
    【小问6详解】
    由(5)可知,t1~t2密闭容器中CO2的质量减少是因为CO2继续与剩余的木炭反应生成C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C2CO。选项
    事实
    解释
    A
    液体氧气为淡蓝色
    液氧分子是淡蓝色的
    B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C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中所含的原子种类不同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蒸馏
    B
    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观察颜色
    伸入铁钉
    C
    氧化铜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空气和呼出气体
    澄清的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操作方法
    A
    Cu
    C
    在空气中灼烧
    B
    MnO2
    KClO3
    充分加热
    C

    异味
    加入活性炭、过滤
    D
    Fe
    CuSO4
    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
    物质
    CO2
    O2
    H2O
    X
    反应前质量(g)
    6
    58
    5
    23
    反应后质量(g)
    m
    10
    32
    0

    相关试卷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德强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德强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德强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德强学校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