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PPT(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99043/1-17150872737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蒹葭PPT(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99043/1-17150872738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蒹葭PPT(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99043/1-1715087273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蒹葭PPT(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99043/1-17150872739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蒹葭PPT(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99043/1-171508727397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蒹葭PPT(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99043/1-171508727402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蒹葭PPT(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99043/1-171508727405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蒹葭PPT(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99043/1-17150872741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蒹葭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蒹葭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蒹葭PPT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pptx、蒹葭课堂实录眉山天府新区王春霞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又称 或 。内容上分为 、 、 三个部分,表现手法分为 、 、 ,合称《诗经》“ ”。其中《诗经》的句式以 为主,多采用 的形式。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走进《诗经》里的又一颗明珠——《蒹葭》,去感受它的别样魅力。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准音,有感情!
蒹葭(jian jia)/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sù 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听唱诗歌(《蒹葭》朗诵节选),感受诗歌的韵律
听唱诗歌(《蒹葭》演唱),思考《蒹葭》音韵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鉴赏诗歌的一般路径: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想象诗歌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涵。
意象: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形象。
请找出诗中描写蒹葭的句子
蒹葭苍苍 (茂盛的样子)
蒹葭萋萋(茂盛的样子)
蒹葭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思考:如此茂盛的芦苇反复用在诗每章的开头,隐含着怎样的主观情感?
蒹葭,即芦苇,用在诗的开头起兴,叙物以起情。起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和下文河流曲折、水中小洲的描写,烘托出一种苍凉和凄婉的情调。芦苇的特点纤细修长,柔而坚韧,和诗人对“伊人”的情感正相符合,柔情似水而又坚贞不渝。
请找出诗中描写白露的句子
思考:从“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你读出了什么? 隐含着怎样的主观情意?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亮就来到河滨,一直寻觅、寻觅,焦急地而又执着地寻觅,直到太阳东升,仍未见伊人。由此,一个痴情的、有些焦急的,然而又执着的追求者形象就跃然纸上。
请找出诗中描写秋水的句子
思考:秋水描写的方位性隐含着怎样的主观情感?
秋水,有“阻隔”和“无尽”的含义。水清冷而悠远,曲折的秋水阻止了诗人追寻的脚步,诗人绵绵的思念与惆怅在这秋水之中,绵延悠长,没有尽头。
请找出诗中描写伊人的句子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的中心意象。但伊人何指,却历来众说不一。可以是贤才、友人、爱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伊人”完全可以做象征意义上的理解,即“伊人”是一个情感的对象物,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家园,而且是由此岸到彼岸一直追寻的、永远的精神家园。
思考:伊人这一意象隐含着怎样的主观情感?
(1)由“ 象”入“境”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思考问题:
“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追求者和伊人之间一水之隔——伊人很近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思考:“宛”字告诉我们什么?
宛是好像、仿佛的意思,宛在就是好像在。伊人好像、仿佛在水的那边,可以看见,但无法触及,想象一下,如果伊人远远的看不见影,那么追寻者的追寻应该停止了。妙就妙在伊人的所在是模糊的,追寻者如此努力,就是找不到伊人的确切位置;如此执着,对方还是没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回应。所有的努力求而不得,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时隐时现,似见非见,这注定了是一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追寻。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追寻——伊人很远
诗中如何向我们呈现主人公的追寻历程?这是一场怎样的追寻?这一场追寻是遗憾的吗?
(1)追寻者“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地追寻, 无奈“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 道阻且右”
(3)这场追寻注定无果,认为遗憾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更是一场美的追寻,美就美在“一水之隔的意境美”,这一湾悠悠的河水,恰是一个帮助追寻者完成美好角色,塑造完美形象的最好布置
(2)这不是一场简单愉快的追寻,而是一场似近实远的追寻,这注定只是一场没有答案的永久的单相思
追寻过程的“似近实远”
(1)由“境”会“意”
请同学们讨论思考,《蒹葭》的描绘的画面,营造的意境给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我们在追求一种美好事物之时,越得不到的东西,我们越喜欢;越喜欢,就会越追寻……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有人说,忠诚与坚持。无论遭受多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都应该保持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并坚持自己的努力和追求。也有人说,不离不弃的情感。它教导我们要珍惜与他人的情感纽带,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需要用心经营和坚守。在人生路上,我们热烈地期盼和追寻着美好,也许终不能实现,但最初的梦想和路上的风景足以让我们勇往直前!
同学们,品读《蒹葭》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蒹葭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5页。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诗经》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12《诗经》二首第二课时课件PPTpptx、12《诗经》二首第二课时同步练习docx、12《诗经》二首第二课时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备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朴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