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答案(海淀区二模)

    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答案(海淀区二模)第1页
    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答案(海淀区二模)第2页
    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答案(海淀区二模)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答案(海淀区二模)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答案(海淀区二模),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 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优良的船舶技术、先进的航海水平和一流的出口商品,造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其中,造船和航海是使海上贸易之路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而“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又为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注入了动力。
    上世纪70年代,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六支木桨和一具黑陶独木舟模型,证明7000年前的先民已掌握了原始的造船技术。汉代时,船帆已得到广泛使用,桨、橹、碇(相当于锚)等属具也已有完备的配置。三国时期的船不仅体型大,且已开始使用多桅多帆。至宋元时期,船舶技术已高度完善,不单有了升降舵和多副舵的运用,还以游碇稳定船身。泉州后港渚出土的南宋木船,是方艄、高尾、尖底的福船类型的海船,其多重板船壳结构也凸显了造船工艺的先进。
    明永乐三年(1405年),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揭开了序幕。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长四十四丈四尺(约151.8米),阔一十八丈(约61.6米)”,船体长宽比控制在2.46左右,以避免因船身过长而在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中发生断裂;船舵采用升降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舵叶入水深度。不仅如此,船舵既是宋代流传下来的平衡舵,又是明代新发明的开孔舵,这样既能够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轻便。船的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使之便于在狭窄水域航行。同时,船队还普遍使用了带爪木杆石锭与带横棒多爪铁锚等,更制作了特大型铁锚,这在世界造船历史上都是领先的。可以说,很长时间内,中国的造船技术都保持在世界顶峰水平,直至清代实行海禁政策,对外海上贸易受到极大压制时,才逐步落后于西方。
    (取材于何国卫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航海技术的精确度会出现飞跃式进步?这与下西洋船队的任务有关。有重要影响的琉球国航海文献《指南广义》里提到,郑和船队“纳贡累累”,要带着贡品平安地穿过岛礁众多的海域,就必须提高航行技术的精确度。
    精确度的提升反映在了航海文献中。经过郑和下西洋船队中航海者的整理,中国航海文献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格式,并在明清时期的航海指南中广泛使用。如郑和船队第六次下西洋后编绘的《郑和航海图》记载:
    茶山在东北边过,用巽己针,四更,船见大小七山,打水六七托。
    在华盖星五指内去,到北辰星四指,坐斗上山势,坐癸丑针,六十五更,船收葛儿得风,哈甫儿雨。
    其中,“针”代表指向,“巽己”“癸丑”是罗盘上通过八卦、天干和地支标示的不同方位。“更”是计程单位,代表2.4小时的航程,比传统的“昼夜”单位在精准度上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托”是测深单位,明代的技术可以测出水的深度,进而确定能否下碇停泊及辨别船舶所处的海域。“指”是“过洋牵星”时所使用的单位。所谓“过洋牵星”,就是通过手指度量星星高度,以此计算与陆地的距离远近和方向,进而确定船舶的位置和航向。在这几项技术中,罗盘在宋代已广泛使用;计更法来自印度洋地区;测水深的铅锤来自地中海地区;而过洋牵星术则来自阿拉伯地区,是通过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直接引入中国的。
    下西洋活动不但促进了上述技术及其计量单位的传播与普及,还以此勘定了通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条航路数据。这些航路信息代表着船员们共同的技术成果,并因其属于国家组织行为,具有实地勘测的权威意义,更能促成相关技术与数据的广泛流传,因此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定量航海技术的准确度和安全性,也形成了此后几个世纪里中国实用航海指南和航行技术的基本形态。这一过程体现了郑和下西洋对中国航海科技的重要影响,也显示了古代航海活动中世界各地技术与文化广泛交流的情形。
    (取材于陈晓珊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为了使远航顺利进行,郑和根据船队航行需要,全方位选拔水手、医生、翻译等人才,并根据专业分工进行培训。
    资料显示,郑和下西洋随行人员有2万多人,主要官校和水手、通事、医生等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其中就有与郑和同为正使的王景弘、反映航海的纪行著作《瀛涯胜览》的作者马欢、《西泽番国志》的作者巩珍、《星槎胜览》的作者费信、《华夷胜览》的作者匡愚等,他们以文字、图册形式将自己亲历的航海见闻和西洋风情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此外,船队里还有“番火长”,即雇佣来的外国领航员,他们与来自浙江、福建、广东的中国领航员一起工作,为郑和七下西洋贡献了才智。
    团队协作也是航行的重要保障。下西洋期间,郑和船队重视纪律,每个成员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以确保航行过程中的安全和秩序。郑和也注重激励船队成员,以此提高士气,增强凝聚力。如此,郑和船队才能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远航。
    (取材于杨权斌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水平,与海上贸易的发展相互促进。
    B.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我国至少已有7000年的造船史。
    C.帆、桨、橹、碇等属具的完备,标志着船舶技术的高度完善。
    D.郑和宝船上的船舵能调整舵叶入水深度,而且操作更加轻便。
    2.根据材料二中计量单位的使用,下列记述最有可能出现在郑和下西洋以前的一项是(3分)
    A.自三角去双门用癸字二更,自双门去断节用乙卯二更,自断节去牛车英用乙字二更。
    B单辛七十更,看北斗七指三角,灯笼星七指三角,取祖法儿码头,水六托,泊船是也。
    C.由乌沙门开洋,七日即到日本。若由陈钱山,用艮寅针,海程四十八更船至日本。
    D.望南挑西一字行驶,好风一日,点竿累戳二丈,渐渐减作一丈五尺,水下有乱泥。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控制船身的长宽比,以降低触礁风险。
    B.两舷和艉部设长橹,以适应狭窄海域。
    C.制作特大型铁锚,以探知海水的深度。
    D.运用过洋牵星术,以防范恶劣的天气。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不属于郑和下西洋取得的成果的一项是(3分)
    A.编纂了有重要影响的航海文献《指南广义》。
    B.推动了相关技术和计量单位的传播与普及。
    C.勘定了通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路数据。
    D.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地区更广泛的文化交流。
    5.阅读上面三则材料时,有同学对“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条件”进行了梳理,画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填写①——⑥处,帮他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明。(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一 )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1】,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 曰:‘吾君之子也。’丹朱【2】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 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取材于《孟子·万章上》)
    (二)或问曰:“尧舜传诸贤, 禹传诸子,信乎?” 曰:“然。”“然则禹之贤不及于尧与舜也欤?” 曰:“不然。尧舜之传贤也,欲天下之得其所也;禹之传子也,忧后世争之之乱也。尧舜之利民也大,禹之虑民也深。”
    曰:“然则尧舜何以不忧后世?”曰:“舜如尧,尧传之; 禹如舜, 舜传之。得其人而传之,尧舜也;无其人,虑其患而不传者,禹也。舜不能以传禹,尧为不知人;禹不能以传子,舜为不知人。尧以传舜, 为忧后世; 禹以传子, 为虑后世。”
    曰:“禹之虑也则深矣,传之子而当不淑,则奈何?”曰:“时益以难理,传之人则争,未前定也;传之子则不争,前定也。前定虽不当贤,犹可以守法;不前定而不遇贤,则争且乱。天之生大圣也不数,其生大恶也亦不数。传诸人,得大圣,然后人莫敢争;传诸子,得大恶,然后人受其乱。禹之后四百年,然后得桀;亦四百年,然后得汤与伊尹。汤与伊尹不可待而传也。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犹可守法。”
    曰:“孟子之所谓 ‘天与贤, 则与贤; 天与子, 则与子’ 者,何也?” 曰:“孟子之心, 以为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下。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取材于韩愈《对禹问》)
    注释:【1】启: 禹的儿子。【2】丹朱: 尧的长子。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丹朱之不肖 肖:孝顺
    B.舜之相尧 相:辅佐
    C.莫之致而至者 致:求取
    D.传之子而当不淑 淑:美善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益为了躲避禹的儿子的迫害逃到了箕山的南面
    B. 欲天下之得其所也想要天下获得安定
    C. 时益以难理禹传位的那个时代更加难以治理
    D.天之生大圣也不数上天降生圣人没有一定规律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认为禹的时代道德衰败,禹把天下传给儿子而没有传给贤人。
    B.孟子认为,益由于辅助禹的时间短,禹才没有考虑把君位传给他。
    C.韩愈以禹之后数百年才出现大恶和大贤之人来论证传子的合理性。
    D.文一结合史实集中阐述观点,文二主要借助问答形式来逐层推进。
    10.对于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孟子和韩愈都持肯定态度,但给出的理由不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他们各自的理由。(6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11-13题。(共12分)
    横吹曲辞·关山月
    [唐]翁绶裴
    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1】。
    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2】古今愁。
    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
    况是故园摇落【3】夜,那堪少妇独登楼。
    注释:【1】陇头: 陇山, 借指边塞。【2】玉塞: 玉门关。【3】摇落: 草木凋落。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汉月”以汉写唐,营造出辽远的时空感,寄托了深沉凝重的情感。
    B.“影转”一句,通过影的变化写出了月的移动,与首句的“裴回”呼应。
    C.“笳吹”二句,从听觉角度和视觉角度突出了形势的紧张与战争的惨烈。
    D.本诗与《春江花月夜》均以月来统摄全篇,月作为意象丰富了诗歌意蕴。
    12.本诗最后两句使用了对写手法,即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地表情达意。下列没有使用对写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C.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第七句中的“况是”二字颇具意味,请联系全诗加以赏析。(6分)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共8分)
    (1)陆游《书愤》中“ , ”两句,追忆了征战生活,意境开阔雄壮,情感昂扬豪迈。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梦入神山教神妪, ”和苏轼《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 ”,均借助想象表现音乐的感染力。
    (3)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为善”,指出了社会的流俗;杜牧《阿房宫赋》中“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4)颐和园中,昆明湖上,清风徐来,小舟轻荡。如此情景,恰似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 “ , ”。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1)脂砚斋曾评价香菱“根基不让迎探”,可惜“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请简述小说《红楼梦》中与之相对应的内容。(4分)
    (2)文中画线句是宝玉对香菱之叹:人有不为境遇所消磨的先天禀赋或心灵素质。其实,《红楼梦》中的很多人物身上都有这样的特点。请从宝玉、探春、湘云和妙玉中任选两人,结合小说中的相关内容,具体谈一谈。(6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赠予
    作战参谋背着一双靴子到了一线的坑道里。本来不准备在前方开什么授靴会议,只想找一个正要向射击位置走去的小伙子,瞧瞧他穿的是不是虎头鞋(破棉鞋),走路的架势可有什么异样,是的话就一把把他拦住,命令他换了这长统靴去!
    “没有这么简单呀,参谋同志!你知道这是我们军长的靴子!”指导员恳切地说。
    “可是军长自己的意思……”参谋正准备来一段描叙。
    “我知道,”指导员会意地笑着接下去,“军长只会说,瞧哪个需要就给哪个,快去,快去!他把我们战士看成一个样,也没打量自己拿出来的是什么靴子。”
    这双黄澄澄的靴子,正挂在支柱上,马灯照亮了它纯粹的牛皮面,足有一尺四寸左右的长统,靴口露着绒绒的卷羊毛,它正告诉拥坐在一起的战士们,自己是什么样子。
    其实指导员的安排倒也简单:让大伙儿评定谁是最勇敢也是最需要靴子的战士。
    一下子推出了张满方。他是从四川志愿入朝的新兵,几天前第一次参加战斗,就把自己的新棉鞋轻轻地跟个准备抬回后方的伤员换了。在他打响第一枪以后,指导员就满有信心地肯定,他准是山区的猎手,就是连长也爱看他射击时的安静劲儿。
    正式举行授靴仪式是相当困难的。小张像钉在一只小凳上,把头埋在两腿之间,眼睛高低不离他面前的一排参差不齐的虎头鞋,也许他在默默地表示异议,为什么就该他穿那擦亮的靴子?在鼓掌声中,作战参谋只好把系成一双的靴子,一面一只挂在张满方的肩膀上。
    坑道里静了,小张却显得分外着急起来,他捧着沉甸甸的靴子,想着他刚好有机会见过军长,他的堂哥满月是军长的警卫员,他到第一线以前,去瞧他堂哥时见过军长。军长的模样,他至今也还记得,中等身材,肩宽体圆,好像一棵树似的,四方脸上有两道宝剑出鞘似的眼光,【甲】一霎间,它又像山间流泉似的清澈柔和。那时军长也穿着靴子,就是他现在手里捧着的一双。此刻他又仿佛看到满月愠怒的脸色,分明责怪他不该就这么收下首长过冬的皮靴。
    “怎么给军长捎回去呢?”想来想去,张满方只剩下这个念头。他只好叹口气,把靴子挂在自己的床头——仍然是坑道的支柱上。就着灯光,他决心先补起那双虎头鞋来。
    静悄悄的,只听得风呼啦,呼啦……长长的拐着弯的坑道里,每盏灯前都有几只手在拾掇着张嘴的棉鞋——今冬第一回战斗的纪念。
    军长的靴子一天天地还挂在支柱上。
    像所有重点培养的射击手那样,张满方可以在衣服上缝一个放子弹的荷包。他掂着七九步枪,一面按着沉甸甸的荷包,向靴子告别,跑向自己的射击位置去。每天给他狙击的机会不少于三四次,每次大约有十五分钟的时间。这不是到伙房里去取一盘馒头,也不是在操场上打靶,阵地前面被三十六挺五○机枪和一百二十门各种各样的炮封锁着,【乙】敌我两山相峙,几乎看到彼此的眉眼,双方炊房里的水都是挑的山下同一条涧里的。
    只要从坑道口一个箭步出去,战士就把自己交给了祖国,他细微的动作都代表两国交战之间我方的仪态。这时他一个人面对着几百倍于他的敌人,要尽量击中他们的要害:上坡瞄头,下坡瞄腿,敌人要跑,子弹要超他三步,要是还有别的花样,枪口反正盯着他转,看稳了才抠火……这不是背出来的射击要领,十五分钟当中的每一秒,都是孤胆英雄酣战搏斗的最严峻的时光。这时只有观测所里的记录员(有时也许就是连长)与他共一个境界。每十五分钟以后的战况,值得全坑道的人欢呼十分钟。小张的乐趣是悄悄地数他的子弹壳子,并把它投入靴子里去。他爱听铜壳相击的声音,虽然在深统靴子里闷响,也还是清脆悦耳的。靴子里的每一颗弹壳,都的的确确是弹无虚发的战绩。当弹壳和靴口露出的卷毛掺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一共是一百六十八个。
    指导员早已留神靴子没有装满,他也几回梦见没穿靴子的将军,偏偏坐在迎风的马上。后来的半个多月,虽然谁也没有明说,投进那靴里去的却是全连每天的战绩。每双诚实的手都激动地投进去一分前方战士的心意,正如他们在灯下补鞋时所想到的,多么纯良而倔强的战士啊!
    【丙】这次小张才肯当真正的代表,去完成带一点神圣意味的任务——担着两只靴子去见军长。途中他把披衣遮了靴筒,所以当他跨进指挥所以前,他不得不大声把满月嚷出来,让他接过靴子, 自己就使劲跺脚甩头,扑打全身,抖掉一寸厚的雪花,尽量不拖泥带水走进军长的房子。
    军长一眼看见这双似曾相识的靴子,还摸不清它是打前方还是后方来的,但是一摸到靴里的弹壳,又看到一个满身有坑道气味的小伙子,他就完全猜出是怎么回事了。军长的眼睛此刻是那样清清亮亮的,他霍地把靴底朝上,在摊地图的大桌上,倒出那丁当作响的弹壳,一五一十地数了个够,嚷着一百六十八这个数字。问明了情况,几乎把张满方抱了起来,然后就搂着他大踏步朝门外走去。满月也惊喜地跟着,所以当军长叫了一声:“警卫员!”满月早射出去找摄影记者去了。
    先是张满方穿上长统靴子照了一张,第二张是军长和小张并排坐着,肩上各挂着一只靴子。当满方做了一个眼色,那憨憨的满月居然跑步过去,大哥似的望着满方,被摄影师注意到了,完成了第三张。细心的军长也在这时顺便打听一下,知道了两个小伙子之间的亲属关系。
    到胜利回国的时候,这件事也没有被人遗忘,军长还带着自己的靴子。自从它装过一百六十八个弹壳以后,它已是属于全军的宝贵的纪念物了。
    现在跟在他后面的不是满月而是满方了。满月在一次空袭中牺牲了,他想扑救军长,自己身中五弹。【丁】军长从第一天起就把满方叫做“满子”,甚至是学着他们家乡的口音,他听见满月这么叫过的。
    1961年10月29日午夜
    (取材于菡子【1】的同名文章)
    注释:【1】菡子(1921—2003),原名罗涵之,我国著名女作家,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拾掇着张嘴的棉鞋 拾掇:缝补
    B.看稳了才抠火 抠火:扣动扳机
    C.与他共一个境界 境界:思想觉悟
    D.射出去找摄影记者 射:飞奔
    17.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处通过张满方的视角,将军长的眼神比作山泉,使得坚毅英武的军长形象增加了纯净与可亲。
    B.【乙】处写出了战场的危险及敌我双方对峙形势的严峻,也为张满方作为射击手发挥作用做了铺垫。
    C.【丙】处突出了张满方此刻对自己能力与功绩的自信,与之前授靴仪式时的局促不安形成鲜明对比。
    D.【丁】处含蓄表现了军长对满方的关切以及对满月的喜爱和怀念,以这一细节作为结尾,情味深长。
    18.在军长、满方和指导员的心里,“靴子”的意义有所不同。请根据全文简要说明。(6分)19.小说对警卫员张满月着墨不多,但这个人物却在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6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20.语言基础运用(共6分)
    ①海淀区上庄南沙河畔,将近600岁的紫禁城将建设一个新院区,即故宫北院区。
    ②北院区与明清西郊“三山五园”相邻,向北有长城、十三陵,向南有圆明园、颐和园,未来有望形成一条重要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
    ③总体设计理念是建一座“园林中的博物馆”,将园林纳入展览的一部分,使建筑与园林相映生辉。
    ④ , , ; 。
    ⑤这座拥有古典气质的现代博物馆建成后,有望跻身世界一流现代博物馆之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①句句首“海淀区”的前面可加上“在”。
    B.②句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语序不当。
    C.③句中加点的成语可以换为“相得益彰”。
    D.⑤句中“之列”二字不能删去。
    (2)请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回④句中的横线处,使语意连贯、完整。要求:不用抄写原句,只需按照合理顺序,将“甲”“乙”“丙”“丁”四字写在答题卡上。(3分)
    【甲】紫禁城明丽的色彩系统也在北院区得以承接【乙】借助从中提炼的“轴线、秩序、等级”等特质【丙】凝聚成巨大的博物馆群落【丁】设计灵感来自对中国传统“殿”“堂”“舍”“院”的理解
    21、微写作 (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请你结合自己在高中阶段学过的一篇或两篇课文,与高一的学弟学妹们交流语文学习方法。要求:有启发性,条理清晰。
    (2)你心中最理想的城市或乡村是什么样子?请写一段文字进行描述。要求:特点鲜明;可写实,可想象。
    (3)请以“这是一场奔赴”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有文采。
    22.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
    (1)“无人区”指不适合人类居住或尚未有人踏足的地区,其含义在使用中被不断丰富。近些年很多行业和领域都提出要勇闯“无人区”,以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请以“勇闯 ‘无人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人用它来抒发愉悦欣喜之情,有人用它来形容释然轻松的心态,有人用它来表达人生的感悟与启迪……
    请以“轻舟已过万重山”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海淀区2023—2024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语文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C 2.(3分)D 3.(3分)B 4.(3分)A5.(6分)参考答案:①技术的发展 ②航海技术的交流与提升 (或“航海技术精确度的提高”) ③计程 ④测深 ⑤航行前选拔培训人才 ⑥团队的协作【评分说明】一处,1分。③④顺序可调换。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6.(3分)
    A 7.(3分)C 8.(3分)A 9.(3分)B10.(6分)
    参考答案:孟子:①禹曾向天举荐益,但由于益辅佐禹的时间短,给百姓带来的恩泽少;②而启自身贤德,能够继承禹之道。③所以百姓最终选择了启,是民意(或“天意”)。韩愈:①没有贤人继位时,传位他人会引发相争而致天下大乱;②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使不贤德,尚可维持社会秩序。③所以禹传子是为后世百姓考虑得深远。
    【评分说明】一点,1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1.(3分)C
    12.(3分)B13.(6分)
    参考答案:①前六句写出了月下边关广袤苍凉的自然之景、戍边战士的孤独寂寞之情,②尤其是胡笳、秋雁等意象的使用,更将悲秋与伤离结合,把思乡之愁、盼归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③第七句的“况是”二字,将诗意又推进了一层,④将边关征戍的客子与深秋月明之夜独自登楼怀远的思妇联系在一起,⑤拓展了诗歌的时空意境,加深了对征戍之苦、怀人之切的体悟。
    【评分说明】①2分;其余每点1分。其中,⑤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14.(8分)(1)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2)老鱼跳波瘦蛟舞 泣孤舟之嫠妇(3)同俗自媚于众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4)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评分说明】一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或字迹不清,该句不得分。
    15.参考答案:(1)(4分)①香菱本为乡宦之家的千金,家世出身不亚于贾府庶出的迎春和探春。②先是元宵节走失被拐,后遭薛蟠霸抢为妾,之后被夏金桂折磨致死。
    【评分说明】①出身,1分,②命运,一点1分,两点3分。(2)(6分)
    答案示例:宝玉身处封建大家族中,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他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催促龄官避雨、为平儿理妆、到晴雯家探病等,都能看出他一片赤诚、率性纯真的心性。湘云虽父母双亡,兄嫂欺凌,却始终乐观开朗、热情豪爽,如大嚼鹿肉、醉卧芍药䄄、中秋夜开导黛玉等,都展现了她洒脱、率性直爽的本性。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6.(3分)C 17.(3分)C18.(6分)
    答案要点:①对于军长,靴子是对同志的关爱,是同甘共苦的情谊,是属于全军的宝贵纪念物。②对于指导员,靴子代表着荣誉,是对战士的激励,也是军长高尚精神的体现。③对于张满方,靴子是过高的奖励,是杀敌报国的责任,也是全连战绩的见证。
    【评分说明】一点,2分。
    19.(6分)答案要点:张满月是军长的警卫员,同时是满方的堂兄,这种身份的设定在情节等方面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张满月与张满方之间,张满月与军长之间,以及三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张满月为救军长而牺牲,既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表现出所有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深化了主旨。【评分说明】每点,2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20.(6分)(1)(3分)D(2)(3分)丁乙丙甲
    【评分说明】四字位置有任何错误,均不得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万章问:“有人说,‘到了禹的时候道德就衰微了,天下不传给贤人,却传给儿子。’有这回事吗?”孟子说:“不,不是这样的。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贤人,就会交给贤人;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自己的儿子,就会交给自己的儿子。从前,舜向上天推荐禹,十七年后舜去世了,三年之丧完毕,禹避开舜的儿子到了阳城,天下的老百姓都跟随着他,就像尧去世后老百姓不跟从尧的儿子而跟从舜一样。禹向上天推荐益,七年后禹去世,三年之丧完毕,益避开禹的儿子到了箕山的北面,朝见和打官司的人都不到益那里去,而到启那里去,说:‘这是我们天子的儿子。’歌颂的人都不歌颂益而歌颂启,说:‘这是我们天子的儿子。’尧的儿子丹朱不贤能,舜的儿子也不贤能。舜辅佐尧,禹辅佐舜,经历的岁月多,对百姓施恩惠的时间也久。启很贤明,能恭敬地继承禹的传统。益辅佐禹,经历的岁月少,给予百姓恩惠的时间也不多。舜、禹、益之间,相距久远,他们的儿子贤明或不贤明,都是天意,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没有做却自然做到了的,就是天意。没有求取却自然来到了的,就是命运。”
    (二)有人问:“尧舜都把帝位传给贤能的人,禹却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确实是这样吗?”我回答说:“是这样的。”又问:“那么禹的贤明赶不上尧和舜了吗?”我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尧舜传位给贤能的人,是想要天下得到安定;禹传位给儿子,是担忧后世会因为争夺帝位产生动乱。尧舜给百姓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禹为百姓的考虑是深远的。”又问:“那么尧舜为什么不忧虑后世呢?”我回答说:“舜像尧一样贤明,尧把帝位传给了他;禹像舜一样贤明,舜把帝位传给了他。找到合适的贤人而把帝位传下去的,是尧和舜。没有合适的贤人,担心传给不恰当的人可能造成祸患而不把帝位传给他人的,是禹。如果舜不能把帝位传给禹,那尧就不了解人才;禹不能把帝位给儿子,那舜就不了解人才。尧把帝位传给舜,是为后世担忧;禹把帝位传给儿子,是为后世考虑。”又问:“禹为后世的考虑的确是深远的,但传位给儿子如果不能遇见贤德的,那怎么办呢?”我回答说:“禹传位时,天下更加难以治理,把帝位传给别人会引起争斗,因其不能事前确定。传位给儿子不会引起争斗,因其事前已经确定。事前确定,即使遇不到贤德的人,仍然可以守住已有的社会秩序,使天下安定;不能事前确定,如果再遇不到贤德的人,就必然要引起争斗和动乱。天降生大圣人没有定数,降生大恶人也没有定数。把帝位传给他人,遇到了大圣人,人们才不敢争斗;把帝位传给儿子,遇到了大恶人,人们才遭受祸乱。禹以后,经过了四百年才遇到了桀;同样是四百年才遇到了汤和伊尹。汤和伊尹是不可能每一代都出现并被传给帝位的。与其传的不是圣人而引起争夺和动乱,还不如传位给儿子,这样即使遇不到贤德的人,仍然可以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又问:“孟子所说的‘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贤人,就会交给贤人;上天想把天下交给儿子,就会交给儿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我回答说:“孟子内心认为圣人不会偏私自己的儿子来祸害天下,但想找一种解释却找不到,所以才这样说。

    相关试卷

    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二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二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共10页。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无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无答案) (1):

    这是一份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无答案) (1),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