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K+、CO2B. ATP合成酶、O2
    C. 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D. 溶菌酶、胰蛋白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中的物质,只存在于细胞内或生物体外的物质不是组成内环境的物质。
    【详解】A、K+、CO2都能够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
    B、ATP合成酶催化ATP合成,发生在细胞内,即ATP合成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A。
    2. 科学家用含放射性元素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培养小鼠杂交瘤细胞,可在细胞周期的哪个阶段检测到放射性元素被大量摄入细胞( )
    A. G1期B. G2期C. S期D. M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前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详解】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一个细胞周期包括物质准备和分裂期,物质准备指的是分裂间期,其具体包括三个阶段:G1期(有关蛋白质的合成)、S期(DNA的复制)、G2期(有关蛋白质的合成),S期需要合成DNA,需要大量的原料即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因此用含放射性元素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液,培养小鼠杂交瘤细胞,可在细胞周期的S期检测到放射性元素被大量摄入细胞,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合成加工的场所一定是核糖体
    B. 都具有细胞核,且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C. 都具有细胞膜,且基本骨架一定为脂双层
    D.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且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加工场所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
    B、细胞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但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B错误;
    C、细胞都都具有细胞膜,且基本骨架一定为脂双层(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
    D、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如原核生物,D错误。
    故选C。
    4. 利用植物性原料制作畜禽饲料时,常添加一些酶制剂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为提高饲料保存过程中酶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开始前,应先测定酶的初始活性
    B. 可推测添加的MgSO4越多,越有利于酶活性的保持
    C. 储存温度、储存时间、加入MgSO4的量属于无关变量
    D. 饲料中加入纤维素酶无法提高饲料中能量的利用效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催化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应该在实验开始前测定酶的初始活性,才能通过比较,才能得出MgSO4对储存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是抑制还是促进、还是无影响,A正确;
    B、表格显示MgSO4浓度越高酶活损失越少,但没有更高浓度的实验数据,不能确定添加的MgSO4越多,越有利于酶活性的保持,B错误;
    C、本实验探究是MgSO4对储存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则保存温度、保存时间、酶的种类均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加入MgSO4的量是自变量,C错误;
    D、在饲料中加入纤维素酶,纤维素被分解,动物可更好的吸收,使饲料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畜禽,D错误。
    故选A。
    5.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控制;而遗传病却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遗传病患者家系分析可推测其遗传方式
    B. 遗传咨询和优生可以帮助检测和治疗遗传病
    C.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表现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
    D. 遗传病患者都携带致病基因,但携带致病基因不一定患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2、人类遗传病≠先天性、人类遗传病≠家族性。
    【详解】A、根据遗传病患者家系分析可推测其遗传方式,故可以进行产前咨询,A正确;
    B、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但不能治疗遗传病,B错误;
    C、遗传咨询和优生不可以帮助检测和治疗遗传病,检测和治疗遗传病需要进行医疗检查和干涉,如羊水穿刺等,C错误;
    D、遗传病患者都携带致病基因,也有可能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如21三体综合征,D错误。
    故选A。
    6. 云南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其密度对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了年龄结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
    B. 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稳定型
    C. 采伐部分上层乔木可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
    D. 气候变湿润后可增加红豆杉的种群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1、具体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对每个样方内的个体计数,计算出其种群密度。2、调查对象:植物,昆虫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等。3、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详解】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A正确;
    B、由图可知,红豆杉种群的幼年个体大于老年个体,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B错误;
    C、采伐部分上层乔木可使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垂直结构变得更加简单,C正确;
    D、云南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因此气候变湿润后可增加红豆杉的种群数量,D正确。
    故选B。
    7. 胚胎工程在医学、农业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突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获能的精子与MI期卵母细胞进行人工受精
    B. 早期胚胎中的内细胞团可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C. 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同卵双胎较同卵多胎的成功率更高
    D. 用添加适量促性腺激素的饲料饲喂雌性动物可实现超数排卵
    【答案】C
    【解析】
    【分析】囊胚期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的细胞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详解】A、雄性动物新鲜精子获能后才具备受精能力,因此,可以使用雄性动物获能的精子与处于MⅡ期卵母细胞完成受精作用,A错误;
    B、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B错误;
    C、通过胚胎分割获得的胚胎遗传特性相同,因此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同卵双胎较同卵多胎的成功率更高,C正确;
    D、促性腺激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在饲料中添加的促性腺激素,因在动物的消化道中被分解而失去促进超数排卵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8. 基础生态位(FN)是指在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实际生态位(CN)是指一个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空间。生态学家研究了甲、乙两种藤壶在岩石上的分布情况,调查结果如下:①甲通常比乙在岩石上的位置更高;②若人为将乙从岩石上移除,甲就会扩展到以前乙占领的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甲、乙两种藤壶来说,FN通常会大于CN
    B. 由①②可知,藤壶甲比藤壶乙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C. 甲、乙两种藤壶间存在竞争,竞争可能使二者的CN变小
    D. 藤壶的生态位取决于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位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 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生态位的作用:决定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生态位的意义: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详解】A、基础生态位(FN)是指在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实际生态位(CN)是指一个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空间,一般而言,对甲、乙两种藤壶来说,FN通常会大于CN,有利于其正常获取资源生存,A正确;
    B、①甲通常比乙在岩石上的位置更高;②若人为将乙从岩石上移除,甲就会扩展到以前乙占领的区域,说明藤壶乙比藤壶甲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乙的竞争能力更胜一筹,B错误;
    C、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 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藤壶甲和乙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竞争可能会使二者的实际生态位都变小,资源的利用有重叠的区域,C正确;
    D、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叫做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正确。
    故选B。
    9. 为检测6种不同抗生素(1-6号)对某细菌的作用,将该细菌均匀接种在平板上,铺设含有6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平板划线法能将细菌均匀接种到平板上
    B. 1、2号抗生素无抑菌圈可能是细菌发生了变异
    C. 3号抗生素的抑菌圈最大表明其抑菌效果最明显
    D. 4、5、6号抗生素的抑菌效果相同但抑菌原理可能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将细菌均匀接种到平板上,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病原菌,A错误;
    B、1、2号抗生素无抑菌圈可能是细菌发生了变异,使细菌具有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抗性,B正确;
    C、抑菌圈越大说明微生物对抗生素越敏感,3号抗生素形成的抑菌圈最大,抑菌效果最明显,C正确;
    D、4、5、6号抗生素的抑菌圈相似,抑菌效果相同,但抑菌原理不一定相同,比如外排抗生素以抵抗抗生素,或者产生分解抗生素的酶以达到降解抗生素,D正确。
    故选A。
    10. 科学家们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最终才找到遗传物质真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目的是将蛋白质和DNA彻底分开
    C. 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经悬浮培养就可观察到菌落的形态
    D. 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仍具有活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 (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分别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详解】A、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说明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目的是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大肠杆菌彻底分开,B错误;
    C、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才可观察到菌落的形态,C错误;
    D、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仍具有活性,使得R型菌转化为S型菌,D正确。
    故选D。
    11. 某地发生高强度森林火灾后,优势物种高度、物种丰富度、植物甲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火灾后该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物种丰富度可反映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弱
    C. 随着优势物种高度的增加,该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
    D. 30年后植物甲的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群落演替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详解】A、从题图可知,演替起点并未从零开始,火灾后该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
    B、物种丰富度越高,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B正确;
    C、随着优势物种高度的增加,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也在增加,即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因而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C正确;
    D、30年后植物甲的种群密度下降是由于植物甲获得阳光较少造成的,不是群落演替的方向发生了改变,D错误。
    故选D。
    12. 长江流域水利枢纽影响了中华鲟的生殖洄游,使其自然繁殖率持续下降。为了保存中华鲟的种质资源,建立了中华鲟精巢细胞系,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过程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
    B. 丙过程属于原代培养,需加入动物血清、蔗糖等成分
    C. 丁过程中,贴壁生长的精巢细胞可直接用离心法收集
    D. 丙、丁均在5%CO2和95%O2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1、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2、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
    【详解】A、制成细胞悬液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精巢组织,A正确;
    B、动物细胞培养液中不需要加入蔗糖,B错误;
    C、贴壁生长的精巢细胞需要先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离心法收集,C错误;
    D、动物细胞培养的气体条件是95%空气+5%CO2,D错误。
    故选A。
    13. 在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幼苗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导致幼苗形成“弯钩”。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SA处理可能减少生长素在弯钩内侧的分布
    B. ACC处理可减轻土壤对幼苗出土的损伤
    C. SA和ACC对幼苗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D. 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ACC处理组的弯钩没有打开,可推知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
    【详解】A、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SA处理组弯钩程度减轻,说明SA处理可能减少生长素在弯钩内侧的分布,A正确;
    B、在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幼苗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导致幼苗形成“弯钩”,该结构有利于种子出土不被伤害,图示ACC处理组弯钩加剧,故ACC处理可减轻土壤对幼苗出土的损伤,B正确;
    C、SA使弯钩减轻,ACC使弯钩加剧,两者作用相反,不是协同关系,C错误;
    D、分析题意,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正确。
    故选C。
    14. 某生物细胞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如下图I、II所示,X表示某种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合成的肽链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才有生物活性
    B. 此过程可以发生在真核细胞内,但I和II不可以同时进行
    C. 基因中起始密码子序列发生改变,可能导致X无法识别
    D. 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多个核糖体合成不同的肽链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I表示转录,II表示翻译,边转录边翻译推测该生物为原核生物或者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结构。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I表示转录,II表示翻译,边转录边翻译推测该生物为原核生物或者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结构,若为原核生物,无内质网高尔基体,A错误;
    B、此过程可以发生真核细胞内,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I和II可以同时进行,B错误;
    C、密码子在mRNA上,没有在基因上,C错误;
    D、真核细胞细胞核里进行转录时,一次转录只产生一个基因的mRNA,而原核细胞,一次转录得到的mRNA分子上含有几个基因的转录片段,因此在翻译时,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每个核糖体会识别相应基因的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多个核糖体合成不同的肽链,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沿着每个基因的mRNA片段的5,端向3,端移动移动,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正确。
    故选D。
    15. 在一块生态养殖水田里,水底养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水面上方黄瓜藤枝蔓茂盛。螃蟹的排泄物可为漂浮蔬菜和黄瓜提供肥料,水田周围的芦苇可对附近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螃蟹所取食的有机物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B. 芦苇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体现了生物防治
    C. 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属于腐食食物链
    D. 该水田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依赖于食物链(网)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完整的结构决定其功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等等具有重要作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详解】A、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A错误;
    B、芦苇与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种间竞争关系,通过芦苇抑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体现了生物防治,B正确;
    C、螃蟹排泄物中的有机物需要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得到无机物和二氧化碳,才可为蔬菜和黄瓜提供养分,不属于腐食食物链,C错误;
    D、物质循环需要在生物圈中才能实现,仅在该水田依赖于食物链(网)不能实现其中的物质循环,D错误。
    故选B。
    16. 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观测该皮肤片在小鼠甲和乙身上的存活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鼠乙因切除胸腺导致特异性免疫几乎全部丧失
    B. 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
    C. 导致移植皮肤片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体液免疫
    D. 如移植前给小鼠甲注射免疫抑制剂,皮肤片存活时间与小鼠乙可能相当
    【答案】C
    【解析】
    【分析】1、淋巴细胞从功能上可分为T淋巴细胞 和B淋巴细胞。这两类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T淋巴细胞在胸腺成熟,而B淋巴细胞在骨髓成熟。
    2、细胞免疫可以杀死被病毒侵染的体细胞、自身癌变细胞和异体细胞。参与细胞免 疫的成熟T淋巴细胞分为不同的类群,其中包括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 (Tc)。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发挥作用。
    【详解】A、T淋巴细胞在胸腺成熟,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发挥作用,可见小鼠乙因切除胸腺导致特异性免疫几乎全部丧失,A正确;
    B、由于小鼠乙几乎失去了特异性免疫,故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B正确;
    C、细胞免疫可以杀死被病毒侵染的体细胞、自身癌变细胞和异体细胞;导致移植皮肤片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免疫,C错误;
    D、小鼠甲存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小鼠乙几乎失去了特异性免疫,故如移植前给小鼠甲注射免疫抑制剂,皮肤片存活时间与小鼠乙可能相当,D正确。
    故选C。
    17. 2024年1月23日2时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中被困人员生理状况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困人员腺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量增加,导致尿量减少
    B. 地震时人受到惊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C. 被困人员体内糖皮质激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细胞生成肝糖原
    D. 被困人员可能出现“失温”现象,失温过程中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血糖平衡的调节途径为神经-体液(激素)调节,当人体的血糖调节失衡后会引起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危害比较严重。为此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
    【详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腺垂体释放,A错误;
    B、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故地震时人受到惊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得心跳加快、血压上升,B正确;
    C、被困人员体内糖皮质激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C错误;
    D、被困人员可能出现“失温”现象,失温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错误。
    故选B。
    18. 联会复合体是联会的同源染色体间形成的蛋白复合结构,D蛋白可促进联会复合体中蛋白质的降解,其功能可被蛋白酶体抑制剂抑制。荧光标记联会复合体的蛋白,显微镜下观察水稻野生型和D蛋白缺失突变体处于减数分裂同一时期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形态,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野生型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B. D蛋白缺失突变体的染色体能正常发生分离
    C. 图中突变体存在同源染色体,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D. 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处理野生型细胞可能产生类似突变体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
    【详解】AC、分析题图可知,图中野生型细胞含有荧光标记的联会复合体的骨架蛋白,即细胞中含有四分体,故图中所示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或中期,存在同源染色体,也存在姐妹染色单体,AC错误;
    B、D蛋白可促进联会复合体中蛋白质的降解,故D蛋白缺失突变体的染色体不能正常发生分离,B错误;
    D、D蛋白可促进联会复合体中蛋白质的降解,其功能可被蛋白酶体抑制剂抑制,使得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可能产生类似突变体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9. 坐骨神经是由多条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形成的混合神经。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存在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可叠加。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剥离的脊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已连接灵敏电流计,a、b、c为实验处理位点,电刺激b处,电表指针偏转,腓肠肌收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刺激a处后,电表指针只会偏转2次
    B. 若增大b处的刺激强度,电表指针偏转幅度可能会增大
    C. 若电刺激c处导致腓肠肌收缩,则电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D. 阈下刺激强度无法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Na+通道未打开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详解】A、若a为传入神经,电刺激 a处后,兴奋双向传导,可以沿着b向c传导一次(指针偏转两次),又可以传导至脊椎骨中的神经中枢,进而从神经中枢沿着相关传出神经再次向c传导一次(指针又偏转两次),电表指针偏转4次,A错误;
    B、题干信息可知,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可叠加,故若一定范围内增大对b处的电刺激强度,可能使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则电表指针偏转幅度可随之增大,B正确;
    C、若电刺激c处导致腓肠肌收缩,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为单向传递,所以兴奋不能到达坐骨神经,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C错误;
    D、阈下刺激强度可以使Na+通道打开,形成局部电流,但由于未达到阈刺激,无法形成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分)
    20. 强光条件下,绿色植物细胞内光合色素吸收过多光能会造成光系统损伤,因此绿色植物会通过一系列生理变化来减少这种伤害。科研人员对某绿色植物光暗转换中的适应机制开展相关研究。用LED模拟由暗到亮环境,测定了绿色植物在该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下图1所示,以及光反应相对速率和热能散失比例(叶绿体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光反应捕获光能的比例),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采用LED光源处理植物幼苗而不用普通光源,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光系统利用光合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反应,产生了O2和________。在0-0.5min内,光反应相对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光照2min后密闭容器中CO2浓度保持稳定,此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若此时容器中CO2改为14CO2,则细胞中放射性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3)在森林群落中,植物因对光照的需求,自上而下形成________。若要比较树冠层和下木层绿色植物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可分别取等量的叶片加入________用于溶解色素,再通过________法分离色素,依据________来比较色素含量。树冠层和下木层的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的是________叶片,其原因是________(答两点)。
    【答案】(1)LED光源比普通光源产热少,减少无关变量干扰(或减少温度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①. NADPH和ATP ②. 碳(暗)反应未被激活,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积累,抑制光反应,光反应速率下降 ③. 大于 ④. 先升高后保持稳定
    (3) ①. 垂直结构 ②. 95%乙醇 ③. 纸层析 ④. 色素带的宽窄或颜色深浅 ⑤. 下木层 ⑥. 下木层光照弱,需要更多的光合色素捕获光能;树冠层为避免光合色素吸收更多的光能造成光系统损伤,光合色素含量相对较少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形成氧气和NADPH的过程,该过程中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二氧化碳固定是二氧化碳与1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
    【小问1详解】
    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科研人员采用LED光源处理植物幼苗而不用普通光源,主要原因是LED光源比普通光源产热少,减少无关变量干扰(或减少温度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小问2详解】
    光系统利用光合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反应,光反应的产物有O2、NADPH和ATP。在0-0.5min内,光反应相对速率变化的原因是碳(暗)反应未被激活,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积累,抑制光反应,光反应速率下降。光照2min后密闭容器中CO2浓度(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保持稳定,但是所有的细胞都需要进行呼吸作用,而不是所有的细胞都会进行光合作用,故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大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若此时容器中CO2改为14CO2,则细胞中放射性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保持稳定(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固定的多,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增多,但是光反应能够提供的ATP和NADPH不能跟上所需量,最终光反应与暗反应速率达到平衡,三碳化合物生成量稳定)。
    【小问3详解】
    在森林群落中,植物因对光照的需求,自上而下形成垂直结构,能充分利用阳光等资源。若要比较树冠层和下木层绿色植物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可分别取等量的叶片加入95%乙醇用于溶解色素,再通过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依据色素带的宽窄或颜色深浅来比较色素含量。树冠层和下木层的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的是下木层叶片,其原因是下木层光照弱,需要更多的光合色素捕获光能;树冠层为避免光合色素吸收更多的光能造成光系统损伤,光合色素含量相对较少。
    21. 自然湿地对当地气候及鸟类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某湿地由于围海养殖,过度农业开发等使水体中沉积大量有机体,自然湿地减少了700多平方公里,当地水鸟物种数量由260多种减少到94种。2015年起该地政府启动“退养还湿”生态修复工程,2019年当地水鸟物种数量增加到112种。如图为该地部分营养结构。

    根据该营养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食性鱼类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与其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水草作为生产者,其数量减少对________性鱼类影响最大,原因是________。图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其随群落的演替逐渐增加。蛙类等动物排出体外的粪便通过微生物的________(过程)转变为无机盐供其他生物利用。如果此湿地受到重金属镉污染,则图中生物体内镉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调查发现某草食性鱼类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单位J⋅hm-2⋅a-1)
    该鱼类种群同化能量中约________%流向了下一营养级。
    (4)有人认为猛禽的存在不利于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生存,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并请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1) ①. 二、三 ②. 昆虫 ③. 草食 ④. 草食性鱼类只以水草为食 ⑤. 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2) ①. 初级生产量 ②. 分解作用 ③. 猛禽
    (3)8.5 (4)不赞同,猛禽吃掉的大多是鱼类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鱼类发展的作用
    【解析】
    【分析】生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高营养级除外)、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小问1详解】
    杂食性鱼类可以捕食水草和昆虫,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与其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昆虫,二者均可吃水草。草食性鱼类的唯一食物来源是水草,故水草作为生产者,其数量减少对草食性鱼类影响最大。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小问2详解】
    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初级生产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或所合成的有机物质),其随群落的演替逐渐增加。蛙类等动物排出体外的粪便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变为无机盐供其他生物利用。如果此湿地受到重金属镉污染,则图中生物体内镉浓度最高的是猛禽,其处于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积累最多。
    【小问3详解】
    生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因此该鱼种群同化的能量为9.5×108-2.5×108=7×108,流向了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7×108-4.5×108-5.95×107-13.1×107=5.95×107,该鱼种群同化的能量中约5.95×107÷(7×108)=8.5%流向了下一营养级。
    【小问4详解】
    有人认为猛禽的存在不利于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生存,不赞同该观点,因为猛禽吃掉的大多是鱼类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鱼类发展的作用。
    22.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黄花蒿中青蒿素产量低。科研人员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黄花蒿,以提高青蒿素产量。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取野生黄花蒿带叶的茎段,经________后进行组织培养形成丛状苗,比经愈伤组织培育丛状苗的________途径快,前者能更快形成丛状苗的原因是________。再将丛状苗分割成单株后,直接转入________培养基,可快速形成完整植株。通过大田种植,从植株叶片等提取青蒿素。
    (2)研究发现,黄花蒿内生优势真菌(青霉菌)产生的诱导因子对青蒿素的产量提高具有一定作用。研究人员首先利用添加了________的豆芽汁培养基来培养青霉菌,再对青霉菌进行破碎、________、提纯处理。将提取的诱导因子转入G6玻璃砂漏斗中,采用________方式可较快地过滤灭菌,然后加入到灭菌的MS培养基中,最后选取生长旺盛的黄花蒿组培苗接种到该培养基上,进行________培养。三周后测定,其青蒿素含量比不加诱导因子的提高了58.86%。
    (3)为提高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也可用________处理丛状芽或愈伤组织,经过进一步培养获得多倍体植株。这是希望利用多倍体哪些优点?________
    A.茎叶粗壮 B.有机物含量高 C.抗逆性强 D.成熟期早
    (4)随着抗疟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疟原虫的抗药性会逐渐提高,此过程中抗疟药物起________作用。在疟疾流行区域,劣质青蒿素类抗疟药使用会加快抗药性出现。为监控青蒿素类抗疟药质量,可用青蒿素单克隆抗体对药物进行质检。制备青蒿素单克隆抗体时,所用杂交瘤细胞进行第二次筛选前需用极限稀释法稀释后再进行________得到细胞株,最后用________法进行筛选。
    【答案】(1) ①. 消毒 ②. 器官发生 ③. 含有分生组织/腋芽 ④. 生根
    (2) ①. 蔗糖 ②. 离心(沉淀) ③. 抽滤 ④. 继代
    (3) ①. 一定(适宜)浓度秋水仙素(低温处理) ②. ABC
    (4) ①. 选择 ②. 克隆化培养 ③. 抗原-抗体杂交
    【解析】
    【分析】1、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操作简单。
    2、多倍体育种得到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与二倍体植株相比,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四倍体黄花蒿体内青蒿素的含量比二倍体高38%。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 →试管苗 →植物体。(2)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小问1详解】
    取茎段后可先经消毒再进行组织培养形成丛状苗,比经愈伤组织培育丛状苗的器官发生途径快,原因是茎段本身含有分生组织甚至腋芽。再将丛状苗分割成单株后,直接转入生根培养基,即可快速形成完整植株。
    【小问2详解】
    在豆芽汁培养基添加蔗糖来培养青霉菌,蔗糖既能作为能源物质,又能维持渗透压。再对青霉菌进行破碎、离心(沉淀)、提纯处理。将提取的诱导因子转入G6玻璃砂漏斗中,采用抽滤方式可较快地过滤灭菌,然后加入到灭菌的MS培养基中,最后选取生长旺盛的黄花蒿组培苗接种到该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
    【小问3详解】
    四倍体黄花蒿体内青蒿素的含量比二倍体高38%,可用一定(适宜)浓度秋水仙素(低温处理)处理黄花蒿种子或幼苗使之成为四倍体,获取更多的青蒿素。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的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但成熟期延迟。
    【小问4详解】
    在疟原虫随着抗疟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抗药性逐渐提高的过程中,抗疟药物起选择作用。
    杂交瘤细胞进行第二次筛选前需用极限稀释法稀释后再进行克隆化培养得到细胞株,最后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筛选。
    23. 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花着生位置和叶片形状分别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用一株顶生花圆叶植株(甲)与腋生花狭叶植株(乙)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型。若甲为母本,则F1只有腋生花圆叶、腋生花狭叶两种表型;若乙为母本,则F1有四种表型且数目相等。(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染色体畸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杂交类型为________。从上述杂交过程和结果来看,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植株甲体内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
    (2)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甲作为母本时,F1只有两种表型的原因是________,若将这两种表型的F1个体自由繁殖一代,所得F2中狭叶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2)中原因的正确性,可以选择F1中表型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所得子代表型和比例为________时,即可证明推测的正确性。
    【答案】(1) ①. 正反交 ②. 不能 ③. 甲基因型不确定,如为单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无法自由组合
    (2) ①. AaBb或Aabb ②. 含A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③. 9/16或7/16
    (3) ①. 顶生花 ②. 顶生花∶腋生花=1∶1(子代综合表型比例为顶生花∶腋生花=1∶1即可)
    【解析】
    【分析】若乙为母本,则F1有四种表型且数目相等,可推出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当甲(顶生)为母本,乙(腋生)为父本,子代只有腋生,若设甲(顶生)母本为aa,则乙(腋生)父本为Aa,雄配子a致死可得到子代全为腋生,但当乙(Aa)为母本,甲(aa)为父本,雄配子a致死则无可育配子,与题意不符;若设甲(顶生)母本为Aa,则乙(腋生)父本为aa,雌配子A致死可得到子代全为腋生,当乙(aa)为母本,甲(Aa)为父本,雌配子A致死,子代表型及比例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甲为AaBb或Aabb,雌配子A致死。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为正交,则甲为母本,乙为父本为反交,实验杂交类型为正反交。从上述杂交过程和结果来看,不能判断植株甲体内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甲基因型不确定,如为单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无法自由组合。
    【小问2详解】
    若乙为母本,则F1有四种表型且数目相等,可推出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当甲(顶生)为母本,乙(腋生)为父本,子代只有腋生,若设甲(顶生)母本为aa,则乙(腋生)父本为Aa,雄配子a致死可得到子代全为腋生,但当乙(Aa)为母本,甲(aa)为父本,雄配子a致死则无可育配子,与题意不符;若设甲(顶生)母本为Aa,则乙(腋生)父本为aa,雌配子A致死可得到子代全为腋生,当乙(aa)为母本,甲(Aa)为父本,雌配子A致死,子代表型及比例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甲为AaBb或Aabb;甲为母本时不论是AaBb×aabb还是Aabb×aaBb,F1均为1/2aabb和1/2aaBb,F1个体自由繁殖一代,只考虑狭叶(B/b),可知B=1/4,b=3/4,进一步推知bb=3/4×3/4=9/16,B- =1-9/16=7/16,狭叶为bb=9/16或B- =7/16。
    【小问3详解】
    为进一步验证(2)中原因的正确性,可以选择F1中表型为顶生花(Aa)自交,雌配子A致死,雌配子只有a,雄配子A:a=1:1,可得Aa:aa=1:1,即顶生花∶腋生花=1∶1。
    24. 咖啡逐渐渗透人们的生活,在未成年人群中也很受欢迎。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提高了警觉性,减少了疲劳感。某科研机构开展研究长期摄入咖啡因对幼年大鼠神经内分泌代谢功能的影响。取1月龄雌雄实验鼠若干,分别设置对照组和咖啡因组,给予30mg⋅kg-1⋅d-1咖啡因12周后,麻醉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2)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雌、雄性咖啡因组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可以推测长期摄入咖啡因后会影响雌性个体________调控轴的调节。
    (3)据图可知长期摄入咖啡因还会导致雌性鼠基础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均升高,这说明咖啡因可导致鼠细胞________从而使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下降。进一步检测,发现鼠体内存在胰岛素受体抗体,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病症属于________病。
    (4)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为验证这一结论,请运用以下实验材料开展研究,请完善实验思路。(实验材料:鼠肝细胞,适量浓度的糖皮质激素;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含:5mml⋅L-1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
    ①取鼠肝细胞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置于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含5mml⋅L-1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
    甲组: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乙组: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糖皮质激素;
    丙组: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胰岛素;
    丁组:________。
    ②将4组细胞放置于________(仪器)中培养24h后,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
    ③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④请预测实验结果并用柱状图表示________。
    【答案】(1)是否摄入咖啡因、性别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3) ①.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②. 自身免疫病
    (4) ①. 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 ②. 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混合液 ③. CO2培养箱 ④.
    【解析】
    【分析】1、激素调节方式是指动物机体通过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间接调节动物机体的活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在一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发生作用,从而协调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其它生理机能,使这些机能得到兴奋或抑制,使它们的活动加快或减慢;
    2、激素与分泌系统间存在着反馈调节作用,反馈调节是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实验将雌雄幼年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咖啡因组,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摄入咖啡因和大鼠的性别,因变量为ACTH、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含量。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当大鼠摄入咖啡因后,雌性大鼠的ACTH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而雄性ACTH的含量比较接近,可以推测长期摄入咖啡因后会影响雌性个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调控轴的调节。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长期摄入咖啡因还会导致雌性鼠基础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均升高,这说明咖啡因可导致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使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下降;进一步检测,发现鼠体内存在胰岛素受体抗体,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病症属于自身免疫病。
    【小问4详解】
    为验证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可以取鼠肝细胞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置于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含5mml⋅L-1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 甲组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乙组: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糖皮质激素;丙组: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胰岛素;丁组: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糖皮质激素胰岛素混合液,将4组细胞放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后,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预期结果:四组葡萄糖含量大小为:乙组>甲组>丁组>丙组,柱状图表示为: MgSO4对储存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每克酶蛋白加入MgSO4(g)
    0
    0.31
    0.61
    1.19
    保存8周后酶活性损失(%)
    52
    37
    26
    15
    摄入量
    粪便量
    呼吸量
    流向分解者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暂未利用
    9.5×108
    2.5×108
    4.5×108
    5.95×107
    2.5×108
    13.1×107

    相关试卷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共7页。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