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28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第1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第2节洋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课时精练,共5页。
某同学在国庆假期随父母从杭州到呼和浩特自驾旅行,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旅行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济南到北京的途中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C )
A.草原成片分布 B.单一的针叶林
C.树叶枯黄脱落 D.树木开始抽芽
2.影响杭州到北京自然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D )
A.水分 B.海拔
C.土壤 D.热量
[解析] 第1题,济南位于山东省,与北京同在华北平原地区,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十一前后,该地气温渐凉,树木变得枯黄,有脱落现象发生,C正确,D错误;华北平原地区主要景观为落叶阔叶林,A、B错误。故选C。第2题,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两地都属于平原地区,两者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为热量差异,并非水分、海拔、土壤因素主导,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干扰以及在干扰消除后恢复的能力,与物种多样性具有相关性。如果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则植物多样性降低;若种间竞争减弱,则植物多样性升高。左图示意黄土高原植被带分布,右图示意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中草地群落的稳定性指数(指数越大,稳定性越高)。据此完成3~4题。
3.黄土高原形成多种植被带,主要影响因素是( D )
A.热量 B.地形
C.土壤 D.水分
4.森林草原带中草地群落稳定性强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多样性丰富 B.生物量大
C.物种竞争强 D.生长速度快
[解析] 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黄土高原的植被差异不是沿纬度变化的,因此热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黄土高原内部的相对高度差异不大,B错误;黄土高原的土壤类型均为黄土,C错误;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东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由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植被带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荒漠带演替,因此黄土高原形成多种植被带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D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4题,由材料可知,如果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则植物多样性会降低;若种间竞争减弱,则植物多样性升高。且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是指抵抗干扰以及在干扰后恢复的能力,与物种多样性具有关联性。森林草原带中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A正确;生物量大,只能说明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大,不能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B错误;物种竞争强,多样性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弱,C错误;生长速度快,不能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④自然带是( D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6.与图中①—④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类似的地区是( B )
A.南极大陆 B.非洲大陆北部
C.南美洲南部 D.澳大利亚大陆北部
[解析] 第5题,图中④位置远离大西洋,水汽来源少,气候较为干旱,地处温带地区,是相对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荒漠带,D正确;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对应地区的降水量都比温带荒漠带的多,不符合④地区的降水分布特征,A、B、C错误。故选D。第6题,非洲大陆北部的自然带自北向南分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自北向南植物的生物量越来越小,而图中的①—④自然带也是呈南北走向,①对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②对应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对应的温带草原带、④对应的温带荒漠带,也是自北向南生物量大致越来越小,体现的类型与非洲大陆北部由乔木到草本再到荒漠的变化类似,B正确;南极大陆的自然带单一,不会有如此变化,A错误;南美洲南部的自然带变化主要呈东西方向变化,C错误;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和热带沙漠带,没有森林带的分布,D错误。故选B。
到2023年为止,中国的国家公园有五个(下图),这些国家公园代表着中国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据此完成7~8题。
7.研究人员来到武夷山国家公园进行科学考察,记录的武夷山山麓的自然带是( B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8.造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自然景观产生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
A.地形 B.洋流
C.水分 D.热量
[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我国东南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项正确;热带雨林带一般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A项错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一般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C项错误;温带草原带一般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D项错误。故选B。第8题,由图可知,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分属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所处温度带不同,因此,三个国家公园自然景观的明显差异主要是热量差异导致的,D正确;地形并不是主导因素,A错误;因洋流产生景观差异的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与题意不符,B错误;水分导致的景观差异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与题意不符,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绘制的部分地形剖面和自然带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丙区域的自然带为( C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常绿硬叶林带
10.影响图中乙→甲→丁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B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植被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该经线经过的大陆是非洲大陆,乙区域位于刚果盆地,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丙区域位于刚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之间,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故选C。第10题,根据位置判断可知,图中乙区域是热带雨林带,甲区域是热带草原带,丁区域靠近非洲南端,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甲→丁自然带南北方向有规律的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故选B。
[能力提升练]
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地带性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真正意义上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新西兰南岛西南部。下图为新西兰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新西兰自然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
A.降水差异 B.海陆位置
C.热量差异 D.光照不同
12.新西兰南岛东部温带草原带形成的关键原因是( D )
A.受信风带影响 B.有暖流经过
C.沙漠广布 D.位于背风坡
[解析] 第11题,新西兰北部为亚热带自然带,南部为温带自然带,故其影响新西兰自然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差异,和降水无关,C正确,A错误;新西兰面积小,光照差异不大,新西兰属于岛屿国家,面积小,海陆位置对自然带影响小,故B、D错误,故选C。第12题,新西兰南岛东部温带草原带形成的关键原因是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草原气候,D正确,A错误;新西兰南岛东侧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应为寒流,B错误;新西兰南岛东部无沙漠,C错误。故选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区域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地形
14.图中稀树草原区域的特征是( D )
A.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多
B.地表风化壳厚度较大
C.树木的树干粗大两端较小
D.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
[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针叶林、稀树草原、苔原的分布表现为纬度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热量条件导致的,A正确;水分导致经度地带分异规律,B错误;地形导致的海拔不同,形成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错误;土壤对植被分布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A。第14题,读图可知,稀树草原区域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土壤中微生物活动较弱,地表风化壳厚度较小,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少,A、B错误,D正确;热带稀树草原地区的树木树干粗大两端较小,C错误。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一地域差异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