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
    芦芽山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海拔1 950—2 600 m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的针叶林,海拔约2 650 m处形成林线,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白杆(乔木,生长季5—9月)是芦芽山针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喜冷湿环境。研究发现,芦芽山低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而高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图为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月均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芦芽山( A )
    A.南、北坡林线土壤水热条件变化趋势较一致
    B.南坡林线土壤温度大于北坡
    C.南、北坡林线9月土壤温度差异最大
    D.南坡林线土壤含水量小于北坡
    2.推测芦芽山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 D )
    A.南坡夏季土壤湿度大,针叶林长势差
    B.南坡春季土壤升温慢,针叶林长势差
    C.北坡夏季光照较充足,针叶林长势好
    D.北坡冬季土壤温度高,针叶林长势好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南、北坡林线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A正确;图中夏半年南坡林线土壤温度整体高于北坡,而冬半年相反,B错误;12月和1月,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温度差异比白杆生长季(5—9月)大,C错误;全年南坡林线土壤含水量大于北坡,D错误。故选A。第2题,芦芽山南坡林线夏季土壤湿度较大,针叶林长势应该较好,A错误;南、北坡林线春季(3—5月)土壤升温速度大致相同,B错误;北坡为阴坡,夏季光照条件较南坡差,C错误;冬季北坡积雪更多,受积雪保温作用的影响,土壤温度更高,针叶林长势较好,且分布海拔较高,因而北坡林线高于南坡,D正确。故选D。
    南迦巴瓦峰,海拔约7 782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贡嘎山,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海拔约7 556米,是大雪山的主峰,也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下图示意南迦巴瓦峰南坡和贡嘎山东坡典型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带幅(海拔范围)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南迦巴瓦峰南坡和贡嘎山东坡植被垂直带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
    A.水分和热量 B.地形和坡度
    C.太阳辐射 D.土壤有机质含量
    4.与贡嘎山东坡相比,南迦巴瓦峰南坡( B )
    A.植被垂直带幅分布范围均大
    B.基带植被对水热条件要求更高
    C.植被垂直带幅间过渡变化小
    D.植被垂直带幅的完整性更差
    [解析] 第3题,据所学知识可知,南迦巴瓦峰南坡和贡嘎山东坡均位于迎风坡,且垂直高差大,水热条件变化显著,决定了植被垂直带幅的变化范围,所以水热条件是影响南迦巴瓦峰南坡和贡嘎山东坡植被垂直带幅变化的主要因素,A正确;地形坡度、太阳辐射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是影响垂直带幅变化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第4题,据图可知,与贡嘎山东坡相比,南迦巴瓦峰南坡基带为半常绿雨林带,且分布的基面高度较低,反映出该植被带对水热条件要求更高,B正确;南迦巴瓦峰南坡植被垂直带幅的分布范围变化大,且有些带幅比贡嘎山东坡分布范围小,A错误;南迦巴瓦峰垂直高差比贡嘎山大,且分布的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变化更显著,植被垂直带幅间的过渡变化更大,植被垂直带幅的种类更多,完整性更好,C、D错误。故选B。
    土壤的冻结和融化过程受气温、积雪、地形、太阳辐射、地表覆盖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某地区冬春固态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某研究所对该地区不同海拔区域冻土层的研究发现,土壤冻结日数和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的升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为该地区不同海拔土壤的平均冻结日数和冻结最大深度的变化图。据此完成5~7题。
    5.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为80 cm处的年降水量最接近( C )
    A.700 mm B.550 mm
    C.400 mm D.900 mm
    6.当海拔大于1 200米时,影响该地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与海拔相关性的主导因素是( B )
    A.太阳辐射 B.积雪厚度
    C.年降水量 D.大气温度
    7.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地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变化规律是( D )
    A.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均减小
    B.低海拔地区增大、高海拔地区减小
    C.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均增大
    D.低海拔地区减小、高海拔地区增大
    [解析] 第5题,读图,先找到右边纵坐标80 cm处,过该点作与横轴的平行线,确定其与土壤最大深度折线的交点,过此交点作与纵轴的平行线交于年降水量折线确定第二处交点,过第二处交点作与横轴的平行线交于左边年降水量坐标,读值为400 mm左右,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6题,由图可知,海拔大于1 200 m,土壤冻结最大深度随海拔升高而变浅。由图可知,随着海拔升高,年降水量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高海拔处,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降雪,地表积雪增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和大气温度降低,土壤冻结深度应变深,A、C、D错误;随着海拔升高,年降水量增加,且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降雪,地表积雪增多,减少了地表热量的散失,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得土壤冻结深度变浅,因此积雪厚度是直接影响因素,B正确。故选B。第7题,低海拔处降雪较少,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海拔温度升高,冻结最大深度受气温影响而变浅,B、C错误;高海拔处降雪和积雪较多,且由上题分析可知,影响高海拔处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主要因素是积雪,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积雪厚度减小,保温作用减弱,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增大,A错误,D正确。故选D。
    图示意世界某区域依据积雪、雪线等差异划分的次级区域。据此完成8~9题。
    8.该区域雪线高度最高的次级区域是( D )
    A.S1 B.S2
    C.S3 D.S5
    9.S2次级区域呈现夏季冰雪覆盖面积最大的独特特点,其主要原因是( C )
    A.纬度位置较低 B.地形比较陡峻
    C.受夏季风影响大 D.蒸发季节性减弱
    [解析] 第8题,相比S1、S2、S3,S5区域地处青藏高原内部,水汽难以到达,气候比较干燥,水汽不足,积雪覆盖面积小,雪线高。故选D。第9题,S2次级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受夏季风影响大,夏季降水丰富,高山地区冰雪覆盖面积达到季节最大值,C项正确;纬度位置没有季节变化,A项错误;地形陡峻,冰川下滑至雪线以下融化,冰雪覆盖面积应减少,B项错误;夏季气温高,蒸发强烈,D项错误。故选C。
    [能力提升练]
    下图显示了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据图可判断( B )
    A.①②③曲线依次表示雪线、降水量、气温
    B.多年平均雪线在南半球低纬地区最高
    C.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
    D.高纬地区雪线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11.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A )
    A.高纬度农业产量增加
    B.低纬度山地雪线下降
    C.全球各地降水减少
    D.中纬度温度带北移
    12.2020年10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发生拉尼娜现象时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海域会出现( A )
    A.南赤道暖流增强 B.海水蒸发增大
    C.涌升补偿流减弱 D.浮游生物骤减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①曲线在副热带地区最高,高纬度地区最低,表示多年平均雪线;②曲线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表示气温;③曲线在赤道附近地区最高,南纬60°附近出现次高峰,表示降水量,A错误;从图中多年平均雪线海拔的分布可知,多年平均雪线海拔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高,B正确;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与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C错误;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和气温变化趋势并不一致,D错误;故选B。第11题,在高纬度地区,热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农业产量会上升,A正确;低纬度地区气温升高,雪线会上升,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有些地区降水增多,有些地区降水减少,C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中纬度地区温度带北半球北移、南半球南移,D错误;故选A。第12题,由材料可知,拉尼娜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通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当南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势力减弱,海水异常升温,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因此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海水蒸发应减弱,B错误。东南信风为离岸风,风力增强,底层海水大量上泛,导致海面温度下降,形成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出现说明东南信风势力增强,则南赤道暖流增强,涌升补偿流增强,浮游生物骤增,A正确,C、D错误。故选A。
    《中国国家地理》中对我国某山有这样的描述:“山脉平均海拔在4 000~5 000米之间;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它是自东向西伸进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以它造就的冰川、河流与绿洲为桥梁,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穿过了茫茫的沙漠与中亚和欧洲连在了一起。”下表为该山北坡土壤垂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山成为我国西北“湿岛”最主要得益于( A )
    A.夏季风 B.冬季风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
    14.关于此山北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山麓带炎热干燥,覆盖荒漠
    B.中低山降水多,植被葱郁
    C.高山带寒冷干燥,植被低矮
    D.中高山半干旱,植被稀少
    15.北坡灌丛草甸土较森林灰褐土表层有机质含量更高的原因是( A )
    A.气温更低 B.降水更多
    C.坡度更平缓 D.生物量更大
    [解析] 第13题,据材料可知该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自东向西伸进我国西北干旱区,说明该山脉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结合材料“以它造就的冰川、河流与绿洲为桥梁,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穿过了茫茫的沙漠与中亚和欧洲连在了一起”,可知该桥梁指的是河西走廊,该山脉是祁连山。祁连山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A正确;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水汽含量少,B错误;祁连山距离北大西洋远,受盛行西风影响小,C错误;我国位于中纬度,不受极地东风影响,D错误。故选A。第14题,读表可知,山麓带海拔1 700~2 100米,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土壤有机质含量小,植被稀疏,A错误;中低山以山地栗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B错误;高山带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寒漠土为主,植被低矮,C正确;中高山为灌丛草甸土,比较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植被茂密,D错误。故选C。第15题,北坡灌丛草甸土较森林灰褐土表层有机质含量更高的原因是所处海拔更高,气温更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A正确;灌丛草甸带位于中高山,夏季风到达祁连山时水汽含量很少,其降水量少于海拔较低的森林灰褐土带,B错误;灌丛草甸带海拔较高,坡度应更陡,C错误;灌丛草甸带的生物量少于森林带,D错误。故选A。海拔(m)
    土壤类型
    表层有机质(g/kg)
    1 700~2 100(山麓带)
    山地灰钙土
    16.29
    2 100~2 500(中低山)
    山地栗钙土
    75.93
    2 500~3 300(中高山)
    森林灰褐土
    116.66
    3 300~3 800(中高山)
    灌丛草甸土
    172.77
    ≥3 800(高山带)
    寒漠土
    63.44

    相关试卷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三地方性分异规律: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三地方性分异规律,共4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共4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一地域差异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考点一地域差异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