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4节 二氧化碳测试题
展开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大致分为以下几步: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连接装置;c装石灰石,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收集二氧化碳; e加稀盐酸;f验满.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b a c e d fB.a b c d e f
C.b c a d f eD.a b c d f e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液态CO2立即变成气态CO2,喷洒在燃烧物火焰上灭火时, 对此过程的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CO2降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
B.CO2由液态变气态时,从周围吸热
C.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CO2由液体变气体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制取二氧化碳时,始终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收集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没盖严
B.加热铜绿时试管炸裂-------没有预热
C.电解水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氧气比氢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没放棉花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性质活泼,不仅能支持呼吸,还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B.氮气性质较活泼,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C.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
D.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增多可能会导致酸雨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 )
A.原料 B.原理CaCO3+HCl=CaCl+H2O+CO2↑
C.发生装置 D.收集装置
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现象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能使干燥的石蕊试液染成的小花变红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有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填空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的状态为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反应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简称为固液常温型;又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发生反应,所以选择的收集方法只能是________.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如图2,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 毫升。
康康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 ;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答出2条即可).
、实验题
科学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那么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 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请简单写出实验方案 。
(2)为进一步比较,老师用三个相同的烧瓶收集等量的CO2气体,注入等量的三种液体,用气压传感器测定内部气压变化,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曲线2代表澄清石灰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溶液,由此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氢氧化钠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CO2
、解答题
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 6 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 2 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 18 分钟数据如下。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_______。
(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________克二氧化碳?
(3)当反应进行到18 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3.4二氧化碳2答案解析
、选择题
C
【解析】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
D.会使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
所以选:C.
A.根据分子中的原子构成考虑;
B.根据它们的溶解性考虑;
C.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考虑;
D.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考虑.
D
【解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步骤,以及每步的注意事项判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用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正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需正放,防止气体逸散.故D正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在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中,需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A
【解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本步骤包括: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收集气体-验满.
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本步骤包括: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收集气体-验满;
故选A.
A
【解析】根据二氧化碳气化时可吸收热量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及三态变化的原理进行分析。
A、CO2 不能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
B、CO2由液体变气体时要吸收热量,故正确;
C、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正确;
D、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正确。
故答案为:A
D
【解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 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不变色, 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变红,且 ④比①先变红 ;
故答案为:D。
C
【解析】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步骤注意两个先后:先连接装置,再检查气密性;先加固体,再加液体,主要根据此做出排序。
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步骤中要先连接装置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加药品,加药品时先固体后液体,再收集气体然后才验满,所以
顺序为②①③④⑤⑥。
故C正确。
A
【解析】A、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采取向上排空气方法收集,集气瓶没盖严不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收集进行解答;
B、根据试管没有预热可能会引起试管的炸裂进行解答;
C、根据氧气的水溶性大于氢气的水溶性进行解答;
D、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解:
A、制取二氧化碳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可能是由于装置漏气所引起;而收集时集气瓶没盖严并不影响气体的收集,故A错误;
B、试管没有预热可能会引起试管的炸裂,故B正确;
C、氧气的水溶性大于氢气的水溶性,所以电解水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故C正确;
D、如果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会进入导气管,再进入水槽,所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放棉花,故D正确.
故选:A.
C
【解析】(1)根据氧气的性质判断;
(2)根据氮气的性质判断;
(3)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判断;
(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
A.氧气性质活泼,能够支持燃烧但自身不能燃烧,所以不能做燃料,故A错误;
B.氮气性质很不活泼,但是可以合成氨气,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故B错误;
C.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霓虹灯,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但是酸性极弱且不稳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才是导致酸雨形成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C
【解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判断。
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A错误;
反应原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故B错误;
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无需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形”,故C正确;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C。
A
【解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A.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具有还原性,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填空题
固体;液体;不需要;大;能;向上排空气法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a(OH)2+CO2=CaCO3↓+H2O
(3)100
【解析】(1)根据“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推测二氧化碳的性质;
(2)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首先根据卡文迪许的结论计算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用减法计算剩余二氧化碳的体积,也就是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根据卡文迪许的结论可知,200毫升的蒸馏水中可以溶解200毫升的二氧化碳,那么剩余二氧化碳的体积为:300mL-200mL=100mL,因此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大约为100mL。
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析】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二氧化碳的灭火性、与水的反应、密度等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类题目,较好做。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根据提供的信息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解决问题。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根据提供的信息:装置C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答案:CO2+H2O=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实验题
(1)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A;C
【解析】(1)①根据二氧化碳反应后气压减小分析;
②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则瓶内气压减小,可能是二氧化碳反应所致,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所致,此时无法确定;
③将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比较,如果后者造成的气压减小量明显大于前者,那么就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根据图丙,确定瓶内气压的大小变化,比较不同曲线的气压变化量,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塑料瓶内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也可能是CO2溶于水导致;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实验方案为:将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做上述实验。
(2)曲线1代表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因此后者的气压更小,则说明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正确;
图丙中不能确定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误;
曲线2代表石灰水,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气压明显小于石灰水中的气压,因此氢氧化钠溶液比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故选AC。
、解答题
(1)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示数不再改变)(2)2.40
(3)解:设块状大理石中有x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比例式:100:44=x: 2.2 克
x=5 克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 CO2 质量/克
0
1.45
1.75
1.98
2.18
2.30
2.36
2.40
2.40
2.4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 CO2 质量/克
0
0.45
0.80
1.10
1.36
1.60
1.81
1.98
2.11
2.20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 克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二氧化碳优秀精练: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二氧化碳优秀精练</a>,文件包含34二氧化碳原卷版docx、34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573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精品课后练习题</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4节 二氧化碳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4节 二氧化碳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