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704968/0-17152190481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704968/0-17152190482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704968/0-17152190483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0%升至40,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呼吸运动是怎样引起的( )
A.肺的扩张与收缩B.呼吸肌的收缩与扩张
C.胸廓的扩大与缩小D.肋骨和胸骨的运动
如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
A.甲、乙都吸气B.甲呼气、乙吸气
C.甲吸气、乙呼气D.甲、乙都呼气
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的公式为(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能量
B.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C.水+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能量
以下动物中,用鳃呼吸的是( )
A.海马B.蝗虫C.鲸D.蚯蚓
下列做法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将水稻种子晒干后人库保存
B.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
C.向储存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D.雨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人们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下列肺的结构特点中,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①肺内有大量的肺泡 ②肺泡壁很薄 ③肺泡壁外布满毛细血管
A. ①B. ①②C. ②③D. ①②③
一般卧室内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这是因为( )
A.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B.植物生长会消耗二氧化碳
C.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D.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2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B.温度为3℃、O2含量为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
C.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O2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
D.在20℃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人进行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类似汽车通过汽油在气缸内的燃烧才能行驶。比较上述两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燃烧放热,呼吸作用不放热
B.汽油燃烧的场所是气缸,呼吸作用的场所是肺
C.汽油燃烧和呼吸作用都属于氧化反应
D.汽油燃烧和呼吸作用的意义都是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填空题
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了 。
人体在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 ,使胸腔容积 ,肺随之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气体便被吸入,呼气时完全相反。
今年,娄底市城区时有雾霾(mái)天气。雾霾天气是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化合物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是可直接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雾霾天气首先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有 做支架。
(2)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3)如图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其中表示剧烈运动呼吸状态下的曲线图是 ,呼吸的主要动力来自 。
、实验题
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甲 乙
(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 。
(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 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并说明理由: 。
、解答题
肺泡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解析】呼吸肌的收缩与扩张,引起肺的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完成吸气与呼气,故选B
本题需要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
C
【解析】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甲图膈顶下降,为膈肌收缩时的状态,即吸气过程;乙图膈顶回升,为膈肌舒张时的状态,即呼气过程.即甲吸气、乙呼气.
故选:C.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B
【解析】根据呼吸作用的表达式知识解题。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分解有机物的含义是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是指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以维持生命活动之需要;故表达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故答案为:B。
A
【解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其特点各不相同,思考解答.
解:海马生活在水中,是鱼类,用鳃呼吸;蝗虫属于昆虫类,用气管呼吸;鲸属于哺乳类,用肺呼吸;蚯蚓是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故选:A
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水、温度、氧气、二氧化碳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方面来解答。
A.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增加产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贮藏水果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降低水果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C
【解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使得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小,容的氧气就少,从而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D
D
【解析】绿色植物放在居室中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还会增加居室中氧气的含量,但是到了夜间它们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夜间卧室内放置植物过多,就会与人争夺氧气,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夜间卧室内放置植物过多,就会影响人的健康,原因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故选:D。
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C
【详解】
A.分析表格实验数据可知,低于30℃时,随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增多,表中10℃、1.0%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比20℃、1.0%多,因此该数据可能是错误的,A正确。
B.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温度为3℃、O2含量为3.0%时,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最少,细胞呼吸速率最低,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B正确。
C.分析表格数据可知,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基本不变,O2含量已经达到饱和,O2含量不再是限制呼吸强度的因素,C错误。
D.无氧呼吸的特点是有氧时无氧呼吸受抑制,在20℃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细胞无氧呼吸逐渐减弱,D正确。
故选C。
C
【解析】呼吸作用与汽油燃烧都是氧化反应,呼吸作用是缓慢氧化,汽油燃烧是剧烈氧化,两者都是放热反应。
A 汽油燃烧与呼吸作用都放热,所以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活细胞,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所以B不符合题意。
C呼吸作用与汽油燃烧都是氧化反应,C符合题意。
D 汽油燃烧和呼吸作用的意义分解有机物 将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以供我们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填空题
肺泡
【解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支气管进入肺后进一步分支,其细小分支的末端膨大形成肺泡。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本题考查肺的结构与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肺泡的形成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收缩;扩大;扩张;减小
【解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平静呼吸时,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
故答案为:收缩 扩大 扩张 减小
(1)肺;骨或软骨
(2)气管、支气管、肺泡
(3)图B;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
【解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1)根据题干中的“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可知,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2)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
(3)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A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B图曲线呼吸频率 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呼吸的主要动力来自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
故答案为:(1)肺;骨或软骨
(2)气管、支气管、肺泡
(3)图B;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
、实验题
(1)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
(2)黑暗或无光照;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解析】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解题。
(1)根据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可知,实验需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照,从而说明实验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变量不同导致的;故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
(2)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则需要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故要想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确保塑料袋在黑暗或者是无光的条件下,也就是保证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才能成功;检验二氧化碳的有无主要通过澄清石灰水或者是BTB溶液;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烧杯中,观察蜡烛熄灭与否不能说明菠菜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因为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1)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2)黑暗或无光照、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解答题
①肺泡的数目比较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O2释放量
O2含量
温度
0.1%
1.0%
3.0%
10.0%
20.0%
40.0%
3℃
6.2
3.6
1.2
4.4
5.4
5.3
10℃
31.2
53.7
5.9
21.5
33.3
32.9
20℃
46.4
35.2
6.4
38.9
65.5
56.2
30℃
59.8
41.4
8.8
56.6
100.0
101.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答案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答案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复习练习题,共11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