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706125/0-17152335845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家的意味+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706125/0-17152335846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第七课《亲情之爱》共包括《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三个课时。其中,《家的意味》包括“生命的居所”和“中国人的家”两部分内容,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家的内涵及中国人的家,让学生明白尽孝在当下,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治教育,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合,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会热爱家庭,关爱父母。
《家的意味》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与朋友、老师的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只有对家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体味亲情,传递家人之爱,构建和谐家庭。本课时为《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我们宝贵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所以本课时也为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但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智力还不成熟,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他们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现实却恰恰相反,父母与初中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亲情,感悟家庭的温暖,了解家的意味,明确孝亲敬长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法定义务,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亲情之爱,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家庭观。
三、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中华孝文化,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树立孝亲敬长、感恩双亲长辈的意识。
法治观念:自觉履行孝亲敬长的法定义务。
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孝亲敬长、感恩家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家的内涵及意义
2.教学难点: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
五、教法学法
1.教法:实践探究法、创设情境法、小组讨论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欣赏视频:央视公益广告《幸福中国味》
说一说:在视频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感?
例:父母的教育、启迪;父母的思念;孩子的明礼、孝顺等。
总结: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这些情感都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亲情之爱——家的意味。
2.板书课题:家的意味
【设计意图】欣赏视频《幸福中国味》,创设温馨的家的情境导入,渲染温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初步感知家的意味,自然引出课题。
(二)目标导学
1.什么是家庭?
2. 家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3. 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4.怎样孝亲敬长?
【设计意图】目标导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本课目标,预习课本,对本课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提高学习效率。
(三)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晒我家——家的内涵】
展示课前准备的家庭照片,并用语言描绘一下你的家。
学生展示照片:爸爸妈妈的结婚照、小时候的全家福、现在长大的全家福、家的房子、一家人吃饭的图片等等,并描绘自己的家。
小组讨论:什么是家庭?
总结: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设计意图】
本课是围绕“家”展开学习,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家庭照片作为活动的资源,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在分析家庭的构成时概括出家庭的含义,深化学生对本课重点——家的内涵的认识。
活动二:【我说我家——家的意义】
听一段歌曲《母亲》,歌词:
母亲- 阎维文
词:车行 张俊以 曲:戚建波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 这个人就是娘啊 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啊 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结合课本72页探究与分享,思考讨论:
1.你的父母都为你做过哪些事情?你觉得家庭都有哪些功能?
2.进一步思考,家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总结:家庭有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抚养功能、情感交流功能等等。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过渡:每个人都想要一个温馨的家,过年回家,在我们中国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一起看一组图片《春运》。
总结:回家过年代表了最具中国味的浓浓的亲情。在中国人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共同体,也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有了家规、家训,形成优良的家风,才能家和万事兴。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们用心的去回忆、感受,并结合自己特有的生活经验,体会家人的付出,感受家庭的温暖,归纳总结出家庭的功能。这个过程,起于自身经验,完善于小组讨论,最后升华为对家的意义的认识,突破本课重点。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我将中国的春运放在此处进行简单介绍,衔接在家的意义中,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家是人们情感的依托,也自然的衔接出中国人心中的家是什么。
活动三:【我知我家——我的家风】
1.展示课前收集的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如天道酬勤、宁静致远、勤俭持家、以和为贵、百善孝为先等。
2.说一说你的家中有哪些优良传统,你的家风是怎样的?
如提倡节俭、注重礼仪、勤劳善良、孝亲敬长等。
过渡:发扬优良家风,建设和谐家庭需要我们家庭每一份子共同的努力,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孝顺明礼,尊敬长辈,中央电视台就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最美孝亲少年。
【设计意图】家风环节意在引出“孝亲敬长”的家庭美德,使整体课程设计具有连贯性。在家庭功能之后展开家风的探讨,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家庭意识与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意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活动四:【我爱我家——孝亲敬长】
1.寻找孝亲少年
浏览央视《寻找最美孝亲少年》网站,网址:
播放孝心少年霍培鑫视频,小组讨论:
(1)霍培鑫哪些品质感动了你?你身边又有哪些孝亲敬长的事例,和大家说一说。
(2)青少年为什么要孝亲敬长?试着列举关于孝亲敬长的法律。
总结: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关于孝亲敬长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争做孝亲少年
看了霍培鑫同学的视频,小明不以为然,他说:“孝亲敬长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你怎么看待他的观点。
通过辩论总结观点:尽孝在当下,切勿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孝亲敬长?
(1)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尊敬,听取教导,理性沟通。
(3)倾听,倾听心声,保持联系。
(4)感恩,知恩感恩,行动表达。
【设计意图】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同年龄段人的事例,更具说服力。也会有利于把学生带入老师创设的场景中,使学生满怀感动与热情的来思考自己要怎么做。视频主人公阳光、自信、坚强、孝顺,具有感染力。激发学生把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争做孝心少年,实现“孝亲敬长”知行合一,突破本课的教
学难点。
(四)网络构建
1.家的内涵
2.家的意义
3.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4.怎样孝亲敬长
家的意味
【设计意图】整课的知识网络构建采用框架式板书,条理清楚,知识点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和回顾学习内容,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
(五)达标检测
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
A.家实际上就是指我们住的地方
B.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亲情让我们心灵有所依靠
D.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和支持我们成长
2.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暖而温馨的家,那么我们重视“家”的什么( D )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某校布置“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从为父母倒一杯水、讲一个故事、做一顿饭等小事做起,做一个孝敬父母、长辈的孩子,之所以加强学生的孝道教育是因为( B )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孝敬父母只是理解、尊重父母
④不孝敬父母就是不履行法律义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4.图中的寓意是( B )
①孝敬长辈要从小事做起
②要模仿长辈的所有行为
③对父母长辈要言听计从
④要传承孝亲敬长的家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达标检测抓住本课重难点,有针对性出题,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重点知识点、易错易混知识点的深化。
(六)布置作业
写下你的孝亲敬长计划书并付诸行动(记录行动后自己的感触)
【设计意图】布置实践作业,从“以学科内容为主的课堂内”转向“以生活为基础的课堂外”。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思索、认知和行动。实现知行合一,懂得尽孝在当下,争做孝心少年。
(七)课堂小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希望同学们能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爱护家庭,承担起我们对家的责任。
【设计意图】诗意结束语,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加深学生对家的热爱之情,自觉传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家的意味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命的居所,中国人的“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命的寄居之所;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