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张龙;审题人:陈刚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读泰国人口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泰国人口分布特征表达正确的是( )
    A. 空间差异小B. 集中在曼谷附近C. 总体东多西少D. 内陆多沿海少
    2. 影响泰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宗教
    3. 和曼谷相比,清迈人口分布的优势条件是( )
    A.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C. 地势较高,气候凉爽D. 历史悠久,高度文明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国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曼谷附近,B正确;该国中部和东部人口分布较密集,并没有呈现出总体东多西少的特征;该国人口分布密集区位于曼谷附近的沿海地区,并不是内陆多沿海少,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曼谷位于湄南河三角洲,地形平坦,有利于各种人类活动开展,人口稠密;而北部地势高,起伏大,人口相对于湄南河三角洲来说较为稀少,因此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正确;泰国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该国范围内气候差异相对较小,B错误;虽然该国人口密集区多临河分布,但是由于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较大,故水源不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C错误;泰国佛教信徒较多,但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宗教影响该国人口分布,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曼谷位于湄南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炎热,但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经济发达,交通便利,AB错误;而从图中可以看出,清迈位于河流上游,多山地分布,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凉爽,C正确。两城市都是该国的重要城市,历史都较为悠久,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环境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
    下图示意我国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B. 距河流越远人口越密集
    C. 大多分布在距河4-7千米范围内D. 距河2千米范围内人口最稠密
    5. 该河流很可能( )
    A. 淮河B. 珠江C. 海河D. 雅鲁藏布江
    6. 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4. D 5. D 6. B
    【解析】
    【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距离河流越远人口密度越小,A、B错误;图中显示, 距河1~2km人口密度最大,分布人口最多,距河4-7km 内人口密度小,且在逐渐变小,说明该距离内人口分布少,C错误;据图可以看出距河2km范围内人口密度大,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淮河、珠江、海河人口分布与距河流远近的关系不大,河流下游都流经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人口稠密,ABC错误;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地势低,气温较高,适宜人口居住,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落差大,人口密度小,①错误;根据图示,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河谷较近的河谷低地附近,无法判断矿产资源与河流的位置关系,说明矿产资源并非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②错误。海拔较低处较为温暖且低地建设比较便利,这反映地形是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据此分析③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等。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材料中提到的季节工现象属于( )
    A. 国内人口迁移B. 人口流动
    C.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 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8. 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B. 自然环境因素C. 文化教育因素D. 政治因素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每当这几个季节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反应的是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B正确;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国内人口迁移就是人口在国内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A错误;CD选项内容材料信息未提及。故选B。
    【8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因而影响其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
    每年春运期间,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大量的人口进出,2017年春运时间为2017年1月13日(农历腊月十六日)—2月21日(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下图为2017年春节前后武汉的人口流入和流出数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与流入人口相比,2017年春运期间,武汉市流出人口数量( )
    A. 波动更大B. 波动较小C. 保持居高不下D. 数量相对更多
    10. 2017年春运即将结束前,武汉市出现流入人口小高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务工B. 经商C. 培训D. 返校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春运期间,武汉的流出人口数量比较平稳,数量也相对较少,波动较小,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在整个春运期间,春节后流入人口会出现三次高峰,分别是正月初六、正月十六这两个外地务工人员回城的高峰,此外还有一个春运即将结束前出现的大中专院校学生返校高峰,在这里应该注意到武汉是一个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特别多的城市,D对,ABC错。故选D。
    【点睛】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迁入地来说,人口迁移带来了劳动力、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可能带来人口压力、环境问题和社会冲突等。对于迁出地来说,人口迁移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济发展滞缓等问题;同时也可能促进当地的人口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11.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 甲省B. 乙省C. 丙省D. 丁省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干材料可知,丙省水资源总量远小于其它三省,虽然耕地面积大于其它三省,但是根据资源的“木桶效应”,其水资源总量严格限制了丙省的人口容量。故选C。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若该城市各功能区用地布局比较合理,则该城市( )
    A. 属温带季风气候B. 地势起伏小
    C. 河流自北向南流D. 冬季盛行西北风
    13. 该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铁路沿线B. 资源丰富C. 气候宜人D. 河流交汇
    14. 下图中,表示甲-乙地租水平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12. B 13. D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城市郊区有桑蚕基地,应位于南方地区,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区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地域形态呈团块状,说明该地地势起伏小,B正确;自来水厂应建在河流上游,故河流是自南向北流(或自西南向东北流),C错误;城市西北部建有火力发电厂,不可能冬季盛行西北风,可能是位于西南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城市最早的城区在河流交汇处,是因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故城市形成,D正确;铁路沿线是城市后期形成的因素,西北部有火力发电厂,但城区离西北部有一定距离,整个区域都气候宜人,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中心地价最高,城市主要干道附近次之,AD错误,C正确;B项的图不能反映市中心西侧干道附近的地价变化,B错误。故选C。
    【点睛】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便捷程度是影响土地租金的主要因素。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也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下图为”乌石妈祖”剪纸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剪纸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图示剪纸与当地气候对应正确的是( )
    A. 温带大陆气候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
    16. 下列省份的剪纸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是( )
    A. 广西B. 云南C. 河北D. 宁夏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乌石妈祖位于我国福建省,妈祖文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对;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位于北方,D错;我国西北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A错;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B错。故选C。
    【16题详解】
    据文字信息“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可知,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汉族人的聚居地。人口众多,原料丰富。因此剪纸文化氛围最为浓厚;广西、云南、宁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此分布少。C对,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民间信仰宗教意识比较淡薄是中国人的习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但是各地都有很强烈的民间信仰。四川信仰二郎神(都江堰为李冰所修,据说二郎神是李冰的儿子,负责治水,而四川有水灾与旱灾,所以会信奉他。);江西信许真君(传说他善于治蛟(蛟龙带来山洪));江南信蚕桑娘娘;福建信妈祖(海上保护神 –林默– 能看病,救护落难海员,后来死在救助海难时,被认为成为女神了 – 从宋朝到清朝,妈祖显灵救船的记录很多,于是她开始被供奉)。民间信仰有地方性,离开这个地方,就不再有存在的意义了。
    中美两国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差异显著,如图示意中美两国某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及演变。其中,美国城市以低阶层邻里扩张为主要特征,同时出现了高阶层群体向历史悠久的大城市中心城内核回流;中国城市则体现为以中等收入邻里空间扩张和低收入阶层空间收缩为主要特征,同时伴随中心城内核少许高收入居民外流。完成下面小题。
    17. 导致中美两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 城市化水平B. 基础设施C. 产业结构D. 人口规模
    18. 1980年美国部分高阶层群体开始向大城市中心城内核回流,反映了这类城市正在出现( )
    A. 逆城市化B. 再城市化C. 城市空洞化D. 郊区城市化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美国城市是“外高内低”的社会阶层空间分布模式,处于逆城市化阶段并有再城市化的趋势;中国城市是“内高外低”收入群体空间分布模式,处于郊区城市化向逆城市化过渡阶段,导致两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差异的直接因素是城市化水平,A正确。两国城市基础设施都较为完善,B错误;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不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CD错误。所以选A。
    【18题详解】
    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过度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凸现,城市发展开始倾向分散,最终趋向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工商业向农村分散,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衰落,人口回流城市中心,进行再次城市化。1980年美国部分高阶层群体开始向大城市中心内核回流,反映了这类城市正在出现再城市化,B正确;不是逆城市化、城市空洞化、郊区城市化,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再城市化”即“二次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再城市化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过程的第四个过程。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
    ①1985—2004年增多②1985—2004年减少③2004—2013年增多④2004—2013年减少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20. 2004年,该城市可能进入( )
    A. 城市化初期阶段B. 郊区城市化阶段C. 逆城市化阶段D. 再城市化阶段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分别求出不同年份该城市中心城区0—6km的企业数量,1985年大约是186(总数310×60%),2004年大约是947,2013年大约是600,由此可得出1985-2004年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多,2004-2013年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减少,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由图可知,和1985年相比,2004年该城市制造业企业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迁移,中心城区的人口可能也随之向近郊迁移,近郊人口增多,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B正确;城市化初期阶段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A错误;逆城市化阶段时中心城区的人口大量流向郊区,不止流向近郊,远郊也有大量人口流入,C错误;再城市化阶段人口再次向中心城区集聚,D错误。故选B。
    【点睛】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中部和南部为突起的鲁中南山地丘陵,东部是起伏和缓的丘陵,西部和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每一次改道都会形成巨大的黄泛区。黄河入海口处,由于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下图1示意山东省地形、矿产资源分布,图2示意2012年山东省17地市人口密度。
    (1)根据材料,描述山东省人口分布特点。
    (2)分析山东省人口众多的原因。
    (3)与菏泽市相比,东营市人口密度较____,并分析主要原因____。
    (4)近年来,东营市人口大量迁出,该现象对当地有利影响。
    【答案】(1)①分布不均;②西南多,东北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2)自然原因:①多平原、低山丘陵,地势低平;②土壤肥沃;③气候温暖湿润;④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较丰富。
    社会经济原因:①开发历史悠久;②工农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③交通便利。
    (3) ①. 小/低 ②. ①位于黄河入海口,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②地势低洼,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或土壤肥力低);③开发历史短。
    (4)①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联系;②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④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山东省地形、矿产资源分布图和2012年山东省17地市人口密度图为材料,考查区域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2012年山东17地市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总体而言,山东省人口分布呈不均衡特点,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部,东北部较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小问2详解】
    结合区域地理特征可知,山东省人口众多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方面:可从气候、地形、土壤、资源等角度分析。山东省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境内多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势较低平;西部和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土壤深厚肥沃;读图可知,境内矿产资源(煤石油等)丰富,山东省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原因方面:根据材料可知,山东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开发历史悠久;其次,山东省工业、农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最后,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相比而言,东营人口密度较小。结合图示以及材料信息可知,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其次,根据材料“黄河入海口处,由于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可知,东营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受海水入侵的影响,土壤盐碱化严重,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密度较低;最后,1983年东营市才正式挂牌,东营市开发历史短,人口密度较低。
    【小问4详解】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要从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人口的大量迁出会加强和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联系;人口的迁出减缓了本地的人地矛盾,减轻了供养人口的压力;人口迁出本地劳动力减少,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收入;人口减少,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利亚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该市行政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和绿地等功能区布局合理,实现了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相处。但该城市功能区分区严格,有人评价“好看不好用”。下图为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1)说出甲、乙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并说明乙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
    (2)简述帕拉诺阿湖作为城市生态功能区的环境效益。
    (3)你是否赞同对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好看不好用”的评价?请简述理由。
    【答案】(1)甲为商业区(中心商务区);乙为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乙功能区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空气污染小;地处城市外围,地价较低。
    (2)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
    (3)赞同。理由:过分强调功能分区,有住宅区与工作地点(工业区、政府办公区)距离过远;主干道不是四通八达,绕行距离远等。
    或不赞同。理由:用地分工明确,功能清楚,布局合理,能有效利用土地;绿地和湖泊面积大,接近自然,有宜人的生活环境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西利亚城市空间结构为背景材料,涉及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和城市地域结构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知,甲位于市中心区,为商业区。乙功能区位于郊外,为工业区;
    乙功能区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位于巴西高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工业区处于东南信风的下风向,对市区影响小;位于郊区,地价较低等。
    【小问2详解】
    湖泊水域面积大,有调节局地气候、美化环境、蓄洪滞洪、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据材料“巴西利亚依托帕拉诺阿湖而建设”可知,帕拉诺湖对城市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的功能。
    【小问3详解】
    本题属于观点题,要求观点与理由一致,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论述。若赞同。则阐述巴西利亚布局的不好用,如:过分强调功能分区,使得各功能区之间界线明确,各功能区之间相互独立,联系较少,造成有的居住区与工作地点距离过远,造成工作、生活不便;且据图可知,城区主干道不是四通八达,各功能区之间缺乏稠密的交通网络相连,会导致居民通程距离增加,出行不变,绕行距离远等。若不赞同。则阐述巴西利亚布局的优点。如:巴西利亚城市布局用地分工明确,城市功能区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且图中绿地和湖泊面积大,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娱乐和休憩空间,使人们能够接近自然,有宜人的生活环境等。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相关试卷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