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后测评,共7页。
【提分突破】
1、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氮气78%,最大;氧气21%,第二;剩余气体物质为1%;则R表示氧气;
故选:B。
2、测定空气成分含量的实验中,体积分数约占1/5的是( )
A.O2 B.N2 C.CO2 D.H2O
【答案】A
【解析】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 78%,氧气体积分数21%,氧气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一,故选:A。
3、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答案】B
【解答】A、治理工地扬尘,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B、露天焚烧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正确;
C、使用公共自行车,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D、禁止焚烧秸杆,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生理盐水 C.蒸馏水 D.蔗糖水
【答案】C
【解析】A、矿泉水是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蔗糖水是由蔗糖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5、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CO2 B.H2 C.O2 D.N2
【答案】C
【解析】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性质。故答案是 C。
6、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
【答案】A
【解答】A.红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故正确;
B.木炭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故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
D.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装置中虽然消耗了氧气,却又产生了新的气体,因而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错误。故选:A。
7、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答案】D
【解析】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氧气、氮气、水蒸气均是无毒无害的空气成分。
故选:D。
8、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解析】A、氮气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
C、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空气成分中,常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A、氧气能够与多种物质反应,且能够支持呼吸,不能用作防腐剂,选项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选项正确;
C、许多食品遇水受潮易发生变质,所以水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低,生产成本较高,不适合用作食品防腐剂,选项错误,故选B。
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做保护气 B.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C.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
【答案】B
【解析】
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不可以做保护气,说法错误;
B、氮气占空气体积78%,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不是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说法错误;
D、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说法错误。
故选:B。
11、“○”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
A.B.C.D.
【答案】D
【解答】
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图A表示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B、表示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正确;
C、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D、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12、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
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答案】C
【解答】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中的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化学性质是相同的,故A错;
B、高原地区空气比较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故B错;
C、在高原地区,地势比较高,空气稀薄,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只是单位体积内氧气含量相对减少,使人体在呼吸时发生困难,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故C对;
D、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与平原地区比较单位体积内氧气的含量小,人在呼吸时就要需要吸入更多的空气,来补充呼吸需要的氧气,所以表现出人呼吸比较困难,不是因为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故D错。
故选C。
1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D
【解析】A.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防止热的生成物落到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因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为了观察水进入瓶中的体积,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不符合题意;
B. 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胶皮管漏气,不符合题意;
C.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减少红磷燃烧放热使气体逸出,减少误差,不符合题意;
D.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做法错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会小于五分之一,符合题意。故选D。
14、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请回答:
(1)写出空气中某一纯净物的用途 (写一种)。
(2)写出防治空气污染的一种方法 。
(3)写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与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道)。
【答案】(1)氧气用于富氧炼钢;(2)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3)2H2+O22H2O。
【解答】(1)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富氧炼钢;
(2)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可以防治空气污染;
(3)氢气燃烧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方程式是:2H2+O22H2O。
15、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 ,反应的原理是 。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 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 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答案】(1)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压强;
(3)冷却。
【解答】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其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原理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模拟考场】
1、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答案】B
【解析】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
B、氧气支持呼吸,故可用于医疗急救,故正确;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错误;故选B。
【解题技巧】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使用右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验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 40 mL 刻度线处
【答案】D
【解析】A.白磷燃烧有气体参与反应,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A 选项正确。
B.利用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白磷要足量来耗尽氧气;B 选项正确。
C.白磷熄灭后,需要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将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C 选项正确。
D.实验中氧气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试管内有 130 mL 空气,则氧气含量为 1/5 130mL = 26mL ; 即量筒中有26 mL水倒吸进入试管中,最终量筒内的水量为50mL - 26mL = 24mL ;D 选项错误,故选 D
【解题技巧】本考点考查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3、化学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牛奶 C.蒸馏水 D.粗盐
【答案】C
【解析】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牛奶是由水、蛋白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粗盐是由氯化钠、氯化镁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要熟记混合物、纯净物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练习题,共9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后复习题,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练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