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化学九上2.1空气(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上2.1空气(第1课时) 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2.1空气(第1课时) 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含量。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明确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过程中的误差分析,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三、教学过程
    【引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同学们听过这首诗吗?你知道诗中描写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吗?
    【过渡】风是流动的空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有关空气的知识吧!
    【板书】 空气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板书】 空气的组成
    【过渡】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空气看作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视频来回顾一下拉瓦锡的实验吧!(播放视频《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模拟实验》)
    【总结】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在密闭环境中进行,中主要涉及两个主要的化学变化,
    汞 + 氧气氧化汞 ② 氧化汞汞 + 氧气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瓦锡是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
    【交流讨论】如果我们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成分的含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总结】方法1:取一定量的待测混合气体,除去该气体,测剩余气体的体积;方法2:取一定量的待测混合气体,除去其他气体,测该气体的体积。
    【过渡】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实验的原理,我们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阅读教材】实验2-1,然后回答总结下列问题:
    1.说出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内有物质吗?
    3.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
    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
    ②药品:红磷、水
    【实验步骤】(播放视频《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③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播放视频《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重现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 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学生思考,教师讲解
    1.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
    2.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①红磷不足,容器内氧气没有完全消耗完。
    ②装置漏气。
    ③没有等集气瓶内温度降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④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3.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大于集气瓶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①红磷点燃后没有迅速放入集气瓶,有空气逸出。
    ②止水夹开始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一部分空气由导管进入烧杯中,水进入的体积大于1/5。
    4. 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过渡】在19世纪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一一被发现。
    【总结并板书】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提问】从组成物质的成分看,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等物质有什么不同?
    【总结并板书】像空气一样,这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而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红磷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这属于纯净物。纯净物都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氧气、二氧化碳、红磷可以分别用O2、CO2、P来表示。
    【练习】判断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纯净物?哪些属于混合物?
    ①洁净的空气;②五氧化二磷;③氧化汞;④冰水混合物;⑤稀有气体;⑥液氧;⑦澄清石灰水;⑧二氧化碳;⑨河水。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课堂练习】略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课时1
    一、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和分析
    二、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三、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教案设计,共5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