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热身,实验原理,得出结论,实验缺点,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现象,5实验结论,6反思与交流,2红磷的量不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猜猜看,这是一种什么物质?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用细绳把一个鼓气的塑料袋口扎紧。然后挤压。
把一个塑料杯倒扣在水中,围成一段气柱,用针刺破塑料杯,杯下沉,空气逸出水面上升。
阅读课本P26的内容(限时2分钟)。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你了解哪些?
实验时间长、操作复杂、汞蒸气污染环境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你能改进拉瓦锡的实验,不用汞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吗?
阅读课本P27第1-4自然段。
实验2-1 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装置图 :如右图所示
利用可燃物(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的压强减小,形成瓶内外压强差,将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点燃燃烧匙内药品并迅速深入瓶中③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在打开止水夹 ④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误差分析
①红磷燃烧时呈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②水面上升,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盛放少量的水?
生成的白烟(P2O5)有毒,让溶于水。防止空气污染
2、为什么点燃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1)防止白烟污染空气。(2)防止红磷燃烧过多,伸入瓶中,不能将绝大部分氧消耗,造成实验误差。
3、实验后,剩余气体主要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是N2。 不燃烧,你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4、根据拉瓦锡的研究成果,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装置气密性不好。
(3)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4)瓶内还有少量的氧气。
思考: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红磷要过量。 (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3)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弹簧夹。
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哪些气体?它们所占体积比例是多少?
氦(He)、氖(Ne)、氩(Ar)、氪、氙、氡等气体
混合物:没有专门的符号。各成分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 煤
纯净物:可以有专门的符号,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的熔沸点。如:水(H2O)、冰水混合物
1、混合物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2、纯净物定义: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1、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面上升,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2、下列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豆浆 B、冰水混合物 C、纯牛奶 D、洁净的空气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质量分数约为21% B、拉瓦锡实验的结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C、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的成分一般是固定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1-1,实验1-2,实验1-3,实验1-4,化学变化,化学性质,想一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教学演示课件ppt,共7页。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课题1空气pptx、2108空气中含氧成分的测定mp4、氮气的性质和用途mp4、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mp4、稀有气体的用途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