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语言运用
    (一)识字写字(10分)
    观察下列书法作品,完成练习。
    1. 左图的书法作品是( )代表之一
    A. 隶书B. 正楷C. 篆书D. 行楷
    2. 与左图书法特点相符的一项是( )
    A. 用笔方整B. 点画灵动C. 体正势圆D. 横平竖直
    3. 请模仿上图笔法,把图中前两句内容美观地抄写在下面田字格。
    【答案】1. D 2. B
    3.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书法常识。
    A.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风格,一般认为它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B.正楷: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正楷的特点是笔画规整,结构严谨,字体端庄。
    C.篆书:是古老的汉字书体,广义指隶书以前的书体,狭义则特指大篆和小篆。篆书笔法瘦劲挺拔,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收笔“悬针”居多。
    D.行楷:行书的一种,行楷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行书的流畅,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
    结合图片可知,该书法书写挥洒自如,运笔粗细相间,起止运行有节奏感,爽利而劲健。属于行楷。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书法的掌握。
    根据本题知,文中作品为行楷,行楷的笔法特点是点画灵动、用笔流畅、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连笔和呼应。
    A.用笔方整是隶书的特点,不符合行楷的特点。
    B.点画灵动正是行楷的特点之一,与左图书法特点相符。
    C.体正势圆是篆书的特点,不符合行楷的特点。
    D.横平竖直是楷书的特点,不符合行楷的特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注意笔画、笔顺,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书写时要注意“胜、滨”等字容易写错。
    4. 你能将以下拼音的汉字按顺序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吗?
    童年是快乐的,biān pà声响得惊天动地,灯火tōnɡ xiā亮着,孩子们在万象更新的正月里尽情狂欢;童年是充实的,翻开书籍,思绪pái huái在文字间,让知识的力量赶走所有jì mò;童年有时也是忧伤的,嘴里niàn da的诗句,心中却遗憾错过足球场上那沸腾的场面走进外国名著的世界。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时,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字词,再根据积累写出相应的字词。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不要写错字。书写时要注意“鞭、宵、徘、徊、寂、寞、念”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词句辨析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缴纳 弓缴B. 传奇 传记C. 圈套 圆圈D. 削减 削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
    A.jiǎ/zhuó;
    B.chuán/zhuàn;
    C.都读quān;
    D.xuē/xiā;
    故选C。
    6.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挑剔(tì) 蜜饯(jiàn) 炽热(chì) 万不得以
    B. 吞噬(shì) 日晷(chǔ) 仆役(pú) 不谎不忙
    C 急遽(jù) 褴褛(lǚ) 汤匙(chí) 截然不同
    D. 抽噎(yè) 蒸融(zhēnɡ) 栖息(qī) 青面缭牙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A.万不得以——万不得已;
    B.日晷(chǔ)——guǐ,不谎不忙——不慌不忙;
    D.抽噎(yè)——yē,青面缭牙——青面獠牙;
    故选C。
    7.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表达情感的方法相同的是哪一项?( )
    例:这个公园冷冷清清的,只有几个游人在闲逛。天灰蒙蒙的,下着细细的雨,一如我此刻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
    A.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B.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C.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D.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情感的理解。
    例句“这个公园冷冷清清的,只有几个游人在闲逛。天灰蒙蒙的,下着细细的雨,一如我此刻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是通过描写环境(公园冷清、天气灰蒙蒙)来间接地表达人物的心情(低落)。
    A.“噢,对不起,噢,对不起……”句子通过语言描写突出妈妈的愧疚。
    B.“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突出“我”等待的煎熬。
    C.“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这个句子主要表达了主人公的疑惑、期待、失望以及对承诺的坚持和轻微的责备等复杂情感。
    D.“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通过环境描写,突出“我”内心经历了从沉重、压抑到迷茫,再到领悟的情感变化。
    故选D。
    8. 下列句型转换有误的是( )
    A. 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
    改为夸张句:六年的小学生活眨眼间就过去了。
    B. 为了不滑倒,他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栏杆。
    改为双重否定句:为了不滑倒,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栏杆。
    C. 杨柳在春风中飘拂着。
    改为拟人句:杨柳如同少女的头发一样在春风中飘拂着。
    D. 王明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改为转述句:王明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型转换的掌握。
    C.“杨柳如同少女的头发一样在春风中飘拂着。”句子把杨柳比作少女的头发,运用比喻的手法,而不是拟人的手法,改为拟人句:杨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跳着一支优雅的舞蹈。
    故选C。
    9. 下列句子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B. 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C.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D.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A.句子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手法;
    B.句子没有本体和喻体,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句子将花生仁赋予人的动作“脱外套”,运用拟人的手法;
    D.句子有三个“……了,有再……的时候”,结构相同,运用排比的手法。
    故选B。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B. 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考个好中学,做个有作为的人。
    C. 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D. 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话题,常常为一个简单的问题争得面如土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B.词语颠倒,把“将来”和“都希望”调换顺序
    C.两面对一面,去掉“有没有”。
    D.搭配不当。“面如土色”常用来形容人极度惊恐或极度疲惫的样子,用来形容“争论”后的状态不太恰当。
    故选A。
    11. 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后,班级开展了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关于汤姆这个人物,大家评价各不相同。请补全下面的对话。
    琪琪:汤姆聪明机灵、足智多谋,在山洞中迷路时,他______________。
    阳阳:汤姆_____________,姨妈罚他星期六刷墙,他忽悠其他孩子说刷墙是件很好玩儿的事情,让他们抢着为他刷墙。
    天天:汤姆是个____________的孩子,他讲述精彩的历险经历时,还不忘吹嘘一番。
    我对汤姆这个人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汤姆是一个_________(A.多重角色的集合 B.单一角色),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勇敢、智慧、正义等品质。
    【答案】 ①. 用风筝线找到出口 ②. 调皮捣蛋 ③. 虚荣 ④. 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积累。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早冒险经历。
    琪琪:汤姆聪明机灵、足智多谋,在山洞中迷路时,他沉着冷静,尽量把食物留给贝琪吃,并耐心安慰她不要放弃,继续寻找出口,利用风筝线探路,最终带领大家成功找到了出口。
    阳阳:汤姆顽皮捣蛋,姨妈罚他星期六刷墙,他忽悠其他孩子说刷墙是件很好玩儿的事情,让他们抢着为他刷墙。这段内容出自《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第二章。汤姆把苦役变成了权利,和周围的小孩交换了许多苹果呀、物兆石弹子呀、死猫呀之类的“无价之宝”。汤姆悠闲地嚼着苹果,看着伙伴们汗流浃背地一个个轮流刷墙。
    天天:汤姆是个喜欢爱慕虚荣孩子,他讲述精彩的历险经历时,还不忘添油加醋地吹嘘一番,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多个章节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当他向其他孩子或成人讲述自己的冒险经历时,他总是会用夸张的语言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我对汤姆这个人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汤姆是一个多重角色的孩子。他既聪明机智,能在困境中想出解决办法;又顽皮捣蛋,善于用计策逃脱惩罚;同时,他还喜欢吹嘘,让自己的冒险经历听起来更加惊心动魄。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汤姆独特的个性,使他成为一个鲜活、立体的角色。故选A。
    品读下面的语句,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并完成练习。
    (1)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12. 我发现上面的两句话中,加点的部分都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3. 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试着运用这样的写法写句子。
    寒冷 饥饿 安静 欢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夸张 13. 安静 教室里真安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清清楚楚。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句子夸大他的吼声;“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句子夸大大家喜的状态,这两句话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仿写时需要注意,如:
    寒冷:今天的气温骤降,仿佛连空气都被冻得凝固了,人们走在路上,感觉像是被无数根冰针扎进了骨髓,寒冷得几乎要让人失去知觉。
    饥饿:他的饥饿感如同无底洞一般,仿佛连吃下一座山都填不满他的肚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食物的极度渴望。
    安静:这个房间安静得仿佛连时间都停止了流动,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清晰地回响在耳边。
    欢喜:他听到这个好消息,欢喜得几乎要跳上天去,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三)古诗文和按课文内容填空
    14. 古诗文和按课文内容填空
    (1)传统节日有不同的习俗,表达着人们不同的企盼和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寒食节的习俗;王建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在中秋节望月怀远的情思。
    (2)刘阿姨的一番开导使我如沐春风,茅塞顿开,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自清叩问自己:“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语句都在警示我们人生短暂,若不珍惜时间,努力奋进,将悔之晚矣。
    (4)想要让自己文采出众,写出来的文章熠熠生辉,在读书的时候就必须下一番苦功夫,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日暮汉宫传蜡烛 ②. 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 今夜月明人尽望 ④.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⑤. 听君一席话 ⑥. 胜读十年书 ⑦. 被微风吹散了 ⑧. 被初阳蒸融了 ⑨. 少壮不努力 ⑩. 老大徒伤悲 ⑪. 读书须用意 ⑫. 一字值千金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默写。
    (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句描绘了寒食节的习俗,即寒食节这天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皇上特赐给近臣蜡烛燃烧,以示恩宠。诗句的意思是,傍晚时皇宫中传出蜡烛来,赐给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诗句表现了诗人在中秋节望月怀远的情思。诗句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那怀人的秋思啊,随着那皎洁的月光洒在了人们的心里。
    (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胜过读许多年的书。形容对方不留痕迹的启发教育,令我深受鼓舞和启发,如同春风拂面,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3)书写时注意“被”“微”“散”“蒸”“融”的正确写法。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整日游手好闲不奋发图强,等你年纪大一点了再来后悔悲伤就没有办法了。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意思是: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才能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写出有深度、有文采的文章。
    二、阅读·思维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饮食文化
    【材料一】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对健康饮食的最早认识。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各地都有特色美食,历朝历代也都有优良的美食传统。
    【材料二】早餐应该包括以下四类食物:谷类、奶类、蔬果类和肉蛋类。同时,还要做到粗细搭配、软硬搭配。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和吸收。
    (注:如果早餐中上述四类食物都有,则早餐营养充足,质量很好;如果仅有其中三类,则早餐质量较好;如果只有两类或两类以下则早餐质量较差。)
    午餐在一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长期对午餐不重视,就会影响肠胃功能,导致早衰、胆固醇增高。
    晚餐吃得过饱、过好都是不健康的。吃得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易使胰腺功能衰竭,诱发糖尿病。并且,晚餐以后人通常活动量小,会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就会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容易诱发大肠癌。同样,晚餐吃得过好,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造成脂肪堆积,引发肥胖和高血脂等。
    15. 【提取信息】晚餐吃得过饱、过好,分别有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解读信息】下列对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供应面包、豆浆、小米粥、咸菜的早餐,是品种丰富、营养充足、质量很好的早餐。
    B. 如果长期不重视午餐,就会影响肠胃功能,导致早衰、胆固醇增高。
    C. 晚餐吃得过好也是不健康的,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造成脂肪堆积,引发肥胖和高血脂等。
    17. 【解决问题】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晚餐吃得过饱,易诱发糖尿病和大肠癌;吃得过好,容易引发肥胖和高血脂等 16. A
    17. 倡导健康饮食,早餐要搭配合理,均衡营养;重视午餐;晚餐不要吃得过饱、过好。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二】“吃得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易使胰腺功能衰竭,诱发糖尿病。并且,晚餐以后人通常活动量小,会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就会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容易诱发大肠癌。同样,晚餐吃得过好,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造成脂肪堆积,引发肥胖和高血脂等。”可知,吃得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易使胰腺功能衰竭,诱发糖尿病;晚餐吃得过好,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造成脂肪堆积,引发肥胖和高血脂等。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从【材料二】营养最均衡的早餐搭配:谷类、豆类 奶类、奶制品 水果、蔬菜 肉蛋类可知,如果早餐中上述四类食物都有,则早餐营养充足,质量很好;如果仅有其中三类,则早餐质量较好;如果只有两类或两类以下则早餐质量较差,而面包、豆浆、小米粥、咸菜的早餐不是品种丰富、营养充足、质量很好的早餐。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材料中提到要营养均衡,因此,我们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早餐要丰富多样,确保包含谷类、奶类、蔬果类和肉蛋类,做到粗细搭配、软硬搭配,以保证营养的均衡和吸收;午餐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午餐在一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长期对午餐不重视,会影响肠胃功能,甚至导致早衰和胆固醇增高;晚餐要适量,避免过饱或过好的饮食。过饱的晚餐会诱发糖尿病和大肠癌,而过好的晚餐则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引发肥胖和高血脂等。晚餐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尽量在晚餐后保持一定的活动量,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完成课内阅读,按要求做题。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8.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 )
    A. 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B. 时间去得快来得快
    C. 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D. 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
    20. 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21. 文中句子画“ ”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你能仿照这个句子另写一个句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句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承上启下 19. A
    20. ①. 排比 ②. 洗手时 ③. 吃饭时 ④. 默默时
    21. 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里过去;喝水的时候,日子从杯子里过去;深思的时候,便从灵活的头脑中过去。
    22. 不要做无谓的感叹,时光不会因为谁的感叹而停留,珍惜时光要从行动开始。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作用。
    本句中“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承接上面的时间的流逝。“又怎样地匆匆呢”引出下面具体介绍时间的匆匆。因此句子在文章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理解。
    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这四个动词都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和无声无息,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宝贵。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从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可知,句子“……的时候,日子从……过去”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洗手、吃饭、默默时,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这些日常的活动都被时间悄悄地带走,让人不禁感慨时间的短暂和宝贵。
    【2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洗衣、吃饭、默默”运用排比的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模仿作者试着写几句,注意写出一组排比句,可以思考日子还会在什么时候溜去,如:散步的时候,日子从身边溜过去;生气的时候,日子从愤怒中躲过;喝水的时候,日子从杯里过去;走路的时候,日子从路上过去。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写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即可,如“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时间不会因为我们的叹息而停留,它总是无情地流逝。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让时间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不要因为过去的遗憾而沉溺于悲伤之中,要勇敢地面对未来,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阅读。
    爱在身后二十米
    ①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送送你!”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
    ③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
    ④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我和小栓不禁加快了脚步。
    ⑤“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⑥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要送我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⑦一天,在洗澡时,我发现父亲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出了伤疤的来历。“有一天早上,你爹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夹着了,消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
    ⑧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
    ⑨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那一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
    23. 通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能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拒绝父亲,假装勇敢→____________→看见伤疤,心生疑惑→___________
    24. 文章第④段中画“ ”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文中为什么父亲在“我”面前只字未提他送“我”上学的事,而是由母亲说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文章中第⑨段画“﹏﹏﹏”的句子深化了主题,点明了文章主旨。既表现了“我”对父亲的__________之情,又体现了父亲对“我”_________________。
    27. 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补全文中第⑧段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 ①. 徒走山路,心生害怕 ②. 知道真相,万分后悔
    24. 照应文章开头父亲为什么要送“我”上学,也为下文“我”走山路害怕作铺垫。
    25. 说明父亲根本没想告诉“我”送“我”上学的事,他只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没想让孩子感谢自己,从侧面突出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26. ①. 感激、愧疚 ②. 无私的爱
    27. 漆黑的夜,两个少年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在他们身后的二十米处,一位老农在悄无声息地跟着,他是那么小心翼翼……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内容“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可知是徒走山路,心生害怕。
    结合内容“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那一颗慈爱的心。”可知知道真相,万分后悔。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描写手法。
    环境描写的作用:(1)景物本身: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背景;(2)人物:对人物的心情、性格、结局等有烘托和暗示作用;(3)情节结构: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前后文照应,并且为下文的故事情节起铺垫和伏笔的作用;(4)主题:深化文章主旨。
    “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两声动物的嚎叫传来,尖锐而凄厉。”这段环境描写,解释了文章开头处父亲为什么要送“我”上学,同时也为后文“我”走山路害怕作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和无知。”可知因为我的拒绝,所以父亲不想让我知道他在送“我”上学的事情,他只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到伤害,从中更能表现出父爱的伟大。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这句话已经不是单单的再说父亲宋“我”上学的这件事情,而是指人生中主要我们遇到困难,父亲总会陪伴着我们深化了主题,点明了文章主旨。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感情和愧疚之情。体现出父亲对“我”伟大且无私的爱。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进行分析,然后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即可。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指的是父亲默默跟随在我身后,送“我”上学的画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两个少年走在漆黑的山路上,一位老农在他们身后二十米处默默地跟随,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被发现。
    三、习作·审美创造(30分)
    28. 习作。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它给我们以启迪、收获。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请你以“ 最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先补全题目,空缺处可填:友情、亲情、善良、诚信、尊严……
    (2)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范文:
    诚信最珍贵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诚信永远是最美好的品格。”诚信如清泉,一直滋润着我的心田。在我心里,诚信的人最美。
    初冬的一个星期六上午,妈妈给我十元钱,让我去买葱。我来到家门前的菜市场,菜市场早已是人潮如织,人声鼎沸。我来到一个老奶奶的摊位上,买了一元钱葱,便扔下十元,头也不回地跑了。差不多到家时,我忽然一惊:“糟了,我忘叫老奶奶找钱了!”于是,我只好沿路返回,去找老奶奶。可当我再次来到菜市场时,却发现,那老奶奶的摊位已是人去楼空了。我满腔怒火,低咕着:“这个老太婆,真没道德,拿了钱就跑了。”我闷闷不乐地回家了,到小区时,我忽然看到了老奶奶在和保安比划着什么。我气冲冲地冲上前去,想与老奶奶理论一番。可老奶奶一看到我,便用那冻得发红的手握住我,说:“孩子,可算找到你,我还要找你九元钱呀,你怎么跑那么快呢!来,这是找你的九元钱。”说完,便把那九元钱塞到我手中就走了。老奶奶的话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照得我心暖烘烘的。
    我敬佩老奶奶诚信经营的态度,也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羞愧。诚信,为人之本。让我们争做诚信人,多做诚信事,让社会充满诚信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通过审题可知,本题要求以“( )最珍贵”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它给我们以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笔财富。可以补充友情、亲情、善良、诚信、尊严……,先补全题目,围绕中心,用具体的亲身经历的事例展开叙述。选材之后就要进行构思,首先开头要漂亮,做到新颖别致,其次要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抓住事情发生的经过,加入我们学过的一些写作方法,如运用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丰富自己的情感,最后要注意结尾,可以采用与开头相呼应的方法,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开头:开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运用题目的一个字来点题。
    中间:写清楚这件事。要注意事情的六要素,确定详略,经过为详写的部分,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
    结尾:结尾要照应开头,开头点题,主题叙事,结尾呼应开头,感情得以升华。
    国学读书附加题·文化自信
    29. 《道德经》中,“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下一句是( )
    A.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B. 清静,为天下正。
    C.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D.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下一句是“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道德经》,意思: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故选A。
    30. 爱丽丝吃了蘑菇,脖子变得很长,被( )误认为是爬上树偷吃鸟蛋的蛇。
    A. 毛毛虫B. 小猫C. 鸽子D. 红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爱丽丝吃了蘑菇,脖子变得很长,被毛毛虫误认为爬上树偷吃鸟蛋的蛇。
    故选A。
    31. 尼尔斯和大雁们露宿的第一晚就遇到了( )的偷袭。
    A. 狼B. 狐狸C. 猫头鹰D. 牛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骑鹅旅行记》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从原文“半夜里一只狐狸偷偷跑来咬住了一只大雁,这一下子把尼尔斯惊醒了。他还以为来的是一只狗,但实际上是狐狸在偷袭雁群。”可知,尼尔斯和大雁们露宿的第一晚就遇到了狐狸的偷袭。
    故选B。
    32.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哈勃在哈克伯利的指导下学习如何( )
    A. 喝酒B. 吸烟C. 丢小刀D. 回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 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 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根据小说第十六章内容: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汤姆,哈克和乔哈波三个人的所有物品全被冲走了,第二天早晨,他们以游戏化解了郁闷。他们仍然在岛上玩,汤姆和哈泼在哈克贝利的指导下学习怎么吸烟,两人呛的够呛,汤姆定下回 家的计策。可知汤姆和哈勃在哈克伯利的指导下学习吸烟。
    故选B。
    33.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出自于( )
    A. 《道德经》B. 《中庸》C. 《朱子治家格言》D. 《大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意思是: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此句出自清初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
    故选C。
    营养最均衡的早餐搭配
    谷类、豆类 奶类、奶制品 水果、蔬菜 肉蛋类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