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2.明白寓言告诉的道理: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不会有好结果的。
【教学重点】
1.把课文读通顺,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难点】
明白寓言告诉的道理: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不会有好结果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二、品读释疑
1.出示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
核心问题: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3)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4)这首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2.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串珠问题1)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核心问题)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3)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4)阅读方法解密(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
定义:就是按照文言文原文,借助注释,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等方法,逐字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也叫做翻译。
翻译主要有七个策略:(保)留、(改)换、增(字)、拣(选)、调(整)、补(缺)、删(除)。
运用:试着借助注释用这七个策略翻译本篇课文。
参考答案:宋(国)有(个)耕(田)[的人]。(他的)田中有(一个)树桩,(有一只)兔(子)跑(过)[撞到](这)一个(树桩),折(断了)颈而死(去),(该耕田的人)于是[放下][他的][农具]而守(住)(这个)树桩,希望[再]得(到)兔(子),(但)兔(子)不可(以)[再]得(到),而[他][被]宋国(人)(嘲)笑。
(5)积累
(6)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串珠问题3)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7)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坐车人把方向弄错了,却还在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来辩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8)练一练
(9)阅读方法解密:读通读顺文言文
(10)一课一法一练(写寓言)
寓言就是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借助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写寓言时要想想你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可以写在最后,也可以不写出来。
(11)练一练
3.主题延伸
《守株待兔》是寓言,学完课文后让我们组织一次“我来讲,你来猜”的活动。要求每个人展示一个寓言故事,可以画图猜故事名称、可以先讲述再说明白的道理、可以出主题讲寓言故事……的形式进行。
三、本课小结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不要不劳而获,不要心存侥幸,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
四、结构图示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五、作业布置
推荐阅读:《滥竽充数》、《画蛇添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读文言文,整体感知,深入学习,理解文意,体会文言文语言特点,复述文言文故事,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