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2.2氧气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11445/0-17153238116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上2.2氧气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11445/0-17153238117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上2.2氧气 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11445/0-17153238117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知道硫、铁丝、木炭等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以及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学方法,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让学生体验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空气,知道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请根据图片回忆一下,其中有一种气体用途广泛:既能在潜水、医疗急救等方面大显身手,又是航天、气割、气焊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家说它是什么气体?——氧气!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氧气的这些用途又反映了氧气的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题2 氧气。
【板书】氧气
【提问】我们知道,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等,那么,这是一瓶氧气,从这瓶氧气中你们能观察出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呢?
【展示】一瓶氧气并总结你所知道的氧气的物理性质。
【知识详解】
一般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比空气(1.293 g/L)略大。
3.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 L水中只能溶解约30 mL氧气。
4.在压强101 kPa时,氧气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5.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提问】现在老师又拿出了一瓶气体,说它就是氧气,依据是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同学们认同这种观点吗?不认同。谁能解释一下不认同的理由是什么?
【思考回答】很多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比如氮气、二氧化碳等等,所以这点性质并不是氧气所唯一具有的,不能作为检验氧气的依据。
【提问】那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氧气呢?哪位同学能根据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来提出最佳方案呢?
【思考回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即为氧气。
【总结】事实上,这就是我们最常用的氧气的检验方法。再强调一下,带有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氧气本身是不燃烧的。
【过渡】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很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几组对比实验来探究一下。
【演示实验】1.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与硫在空气中的燃烧进行对比。
【实验记录】完成下列表格。
【分析】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 SO2),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下雨时会形成酸雨。燃放爆竹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保护环境,我们不应燃放爆竹、烟花。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S O2 SO2
【反思交流】实验注意事项:
1.硫的燃烧实验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以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对身体产生危害。
2.装有氧气的集气瓶在用于燃烧前应先在底部放适量的水,因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防止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逸到空气中,对空气产生污染。
【过渡】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那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又会怎样呢?请小组同学间相互讨论,确定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木炭发红,观察木炭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
2.再把红热的木炭插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插入时应该从瓶口向下缓慢的插入,注意不要让燃烧的木炭接触瓶底和瓶壁,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3.木炭燃烧停止后,取出木炭,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集气瓶中的现象。并做好记录。
木炭燃烧实验
【实验记录】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 O2 CO2
【反思交流】
1.把红热的木炭插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应该从瓶口向下缓慢的插入,如果过快插入到瓶底,会由于受热膨胀使大量氧气逸出,造成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2.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讨论交流】通过上述两组实验,我们可知,碳、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有所不同,那原因是什么?
【展示】物质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所以在空气中燃烧没有在纯氧中剧烈。
【过渡】硫、木炭等既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也可以在氧气中燃烧,那铁丝会燃烧吗?
【播放视频】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知识总结。
【实验记录】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反思交流】
(1)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起什么作用?
(2)集气瓶底为什么要先放少量水?
(3)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里燃烧,这说明了什么?
【总结】
(1)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下端系一根火柴是起引燃作用。
(2)集气瓶底要先放少量水或细沙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溅入集气瓶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3)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里能燃烧,这说明了反应物的浓度不但会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时还会影响反应是否能够发生。
【分析】根据红磷、硫、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总结一下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二氧化硫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学生总结】
1.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
2.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内容总结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学生总结】
1.化合反应
(1)定义: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
(3)字母表达式:A+B+…→X。
2.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2)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
【提问】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的例子,并讨论分析缓慢氧化的“功”与“过”。
【总结】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课堂小结】
本节课结束了,同学们应该知道:
1.从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方面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硫、木炭、铁丝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学习物质的有关知识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都是从物质的性质入手;
4.理解了化合反应的特点;
5.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课堂练习】略
【板书设计】
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不易溶于水。
(3)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硫+氧气二氧化硫
碳+氧气二氧化碳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三、化合反应
1.定义: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
3.字母表达式:A+B+…→X。
四、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
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2.缓慢氧化: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如钢铁生锈、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酿酒等。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剧烈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碳在空气中燃烧
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空气中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不能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氧气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化合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公开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