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
    • 解析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1页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2页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3页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1页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2页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整合难点,实现新的突破
    所谓整合,就是把复习的重点与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的薄弱点、疑难点予以有机结合。经过第一轮复习的梳理与建构,以往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疑难点、薄弱点基本暴露出来。对于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考生切不可视而不见,必须牢牢抓住。在确定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时,必须有意识地多安排时间、多强化练习,从而通过第二轮有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切实解决这些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真正实现新的突破、新的提升。
    二、串联考点,实现解与练的融通
    所谓融通,是指第二轮复习要打破专题与专题之间的阻隔,通过增强能力、提高素养这根主线,把分散的考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解与练的融通。比如,在语言运用这个专题中,压缩语段和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是两个比较关键的考点,也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考生失分较多的难点。
    此外,还可以将答题要点与理解文本进行融通。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需要提升思维能力,要读懂文本,学会有层次、有步骤地读文章,把文本读深读透,更深刻地回答问题。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原卷版)
    一、对比阅读
    (2023·上海杨浦·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丙)何陋轩记
    ①昔孔子欲居九夷①,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②,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不得以为陋也。
    ②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就石穴而居之。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予尝圃于丛棘,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④之以卉药;琴编图史⑤,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⑥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⑦孔子之言。
    (选自王守仁⑧《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九夷:泛称少数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②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③上国:指京城。④莳:栽种。⑤琴编图史:意为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⑥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⑦信:通“伸”,伸张。⑧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1.甲诗乙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谈笑有鸿儒
    (2)人皆以予自上国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
    B.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
    C.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
    D.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
    5.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____”,丙文中作者为居所取名“何陋”除“以信孔子之言”这一原因外,还有以下具体原因:(1)_______(2)_______(3)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处于________的人生境遇,但都抱有________的人生态度。
    (2023·上海宝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甲】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丙】
    勾践卧薪尝胆①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③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①选自《史记》,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②苦身焦思: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③会稽之耻: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勾践屈膝称臣求和之耻辱。
    6.【甲】【乙】【丙】三部作品按创作年代先后排序,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乙】【甲】【丙】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身自耕作(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9.三篇作品中的人物都面临了人生中的“难”:
    (1)【甲】诗中,诗人最初面对“难”时的行为表现是“__________”;
    (2)【乙】文中,作者列举的历史人物在经历了“难”之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因为这些“难”对于他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丙】文中,勾践面对“难”的行为表现可以用__________这一成语来概括。
    10.三篇作品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各有侧重。
    【甲】诗启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启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启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上海徐汇·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秦欲伐楚,使使者往观楚之宝器,楚王闻之,召令尹子西而问焉:“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①”令尹子西对曰:“臣不知也。”召昭奚恤问焉,昭奚恤对曰:“此欲观吾国之得失而图之,国之宝器,在于贤臣,夫珠宝玩好之物,非国所宝之重者。”王遂使昭奚恤应之。
    (选自《新序·杂事第一》)
    【注释】①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和氏璧、随侯珠,是春秋时期的珍宝。
    11.【甲】文的作者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___________,以下( )项也是他的作品,收录于教材中。
    A.《北冥有鱼》 B.《记承天寺夜游》 C.《醉翁亭记》 D.《富贵不能淫》
    12.解释下列加点词
    (1)曾益其所不能( ) (2)秦欲伐楚(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画线句。
    14.以上两段选文都探讨了治国理念。【甲】文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乙】文中楚王认为国之宝器是_________________,而昭奚恤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王遂使昭奚恤应之”说明楚王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5.以下对昭奚恤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政治远见B.洁身自好C.有高远志向D.智勇双全
    (2023·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①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②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③敛棺槨皆所未具。公怃然,即撤宴席,厚赒④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①缞绖(cuī dié):丧服。②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③赗(fèng):送给丧家送葬之物。④赒(zhōu):救济。
    16.【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人名),即【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赗敛棺槨皆所未具( ) (2)使毕其事( )
    18.(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座的客人为有人哭泣而感叹。
    B.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甚至有流下眼泪的。
    C.坐着的客人感叹有人流下了眼泪。
    D.坐着的客人有感叹、流泪到坐席之下的。
    20.【甲】文作者以“________”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乙】文中他用________、________等行为(用自己的话概括)践行了这一思想。
    21.【乙】文中“寓居士人”的遭遇令公心情“_________”,【甲】文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个词是“_________”。由此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023·上海徐汇·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①缥(piǎ)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②轩邈(miǎ):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③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2.《小石潭记》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_(人名)
    23.《小石潭记》中“似与游者相乐”一句表面写鱼儿之乐,实则写游人之乐,这一写法与《渡荆门送别》中一句“____________”相似。两篇作品都借景抒情,《小石潭记》中作者含蓄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_____(情感),《渡荆门送别》含蓄表达了诗人少年远游的________之情。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从流飘荡_____
    ②窥谷忘反_____
    25.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迅疾的河流很像箭,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B.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在飞奔。
    C.迅疾的河流很像箭,凶猛的巨浪像在飞奔。
    D.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26.《与朱元思书》和我们学过的八年级上册教材《答谢中书书》中的“书”都是_________的意思,两篇文章均描写了水的清澈见底,只是此文还用了一句“_______,_______”侧面描写这个特点,与《小石潭记》中的“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朱元思书》作者写“奇山异水”,文中山的奇特表现在山势险峻,还表现在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3·上海普陀·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韩愈
    (子厚)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①,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②,州人顺赖。……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注]①涘:水边。②教禁:官方发布的劝谕条文和禁令。
    27.[甲]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也就是[乙]文中的“子厚”。他和[乙]文作者韩愈以及另六位宋代文学家被合称为“________”。
    2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9.解释[乙]文中加点词。
    (1)益自刻苦________ (2)是岂不足为政邪________
    30.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致力记录所见的景物并写成文章,作品深广似江河泛滥、湖海蓄积。
    B.致力记录所见的景物并写成文章,尤其爱描写江河泛滥、湖海蓄积。
    C.务必记得展览自己所写成的文章,作品深广似江河泛滥、湖海蓄积。
    D.务必记得展览自己所写成的文章,尤其爱描写江河泛溢、湖海蓄积。
    31.读两文可知,子厚曾先后被贬谪到永州和柳州。在永州,子厚虽“自肆于山水间”,却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冷清气氛,创作出《小石潭记》等佳作。在柳州,子厚用心政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当地百姓们的信任;同时他还热心指导青年学者,使他们的文词达到“________________”的水平。
    32.从两文可以看出,子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
    (2023·上海长宁·统考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仲淹)服除①,至京师,上宰相书,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馀言,王曾②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③,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④,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⑤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断无以应。
    (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
    注释:①服除:指服丧期满,②王曾:北宋名相、诗人。③立仗:设立仪仗。④章献太后:即章献明肃太后。仁宗即位,曾垂帘听政。⑤明公:此处是对曼殊的尊称。
    33.【甲】文节选自范仲淹所写的________(篇名)。
    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舍不荐( )
    (2)殊丛之( )
    35.解释【甲】文中的画线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
    36.【甲】文中范仲淹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这一政治抱负在【乙】文中的具体表现是(1)________;宁肯得罪权贵,也要上书直言,不献媚于章献太后;(2)________。
    37.【乙】文中晏殊“大惧”“怒责之”这些表现背后的想法是否符合【甲】文所阐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情怀?请作简析,
    38.(2022秋·上海虹口·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心意)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睡着) 是进亦忧,退亦忧(做官)
    C.故自号曰醉翁也(取号) 往来而不绝者(断)
    D.野芳发而幽香(花香) 伛偻提携(提拔)
    (2)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的画线句。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两个“忧”所指的对象依次是:_____、_____(各用一个字回答)。
    (4)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 _____为主,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甲文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表达了太守 _____(姓名) _____的政治思想。

    相关试卷

    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强化练03历史事件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强化练02:事理类说明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强化练02:事理类说明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强化练02事理类说明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强化练02事理类说明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强化练01:事物类说明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强化练01:事物类说明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强化练01事物类说明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强化练01事物类说明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