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
    • 解析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1页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2页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3页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1页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2页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整合难点,实现新的突破
    所谓整合,就是把复习的重点与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的薄弱点、疑难点予以有机结合。经过第一轮复习的梳理与建构,以往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疑难点、薄弱点基本暴露出来。对于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考生切不可视而不见,必须牢牢抓住。在确定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时,必须有意识地多安排时间、多强化练习,从而通过第二轮有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切实解决这些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真正实现新的突破、新的提升。
    二、串联考点,实现解与练的融通
    所谓融通,是指第二轮复习要打破专题与专题之间的阻隔,通过增强能力、提高素养这根主线,把分散的考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解与练的融通。比如,在语言运用这个专题中,压缩语段和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是两个比较关键的考点,也一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考生失分较多的难点。
    此外,还可以将答题要点与理解文本进行融通。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需要提升思维能力,要读懂文本,学会有层次、有步骤地读文章,把文本读深读透,更深刻地回答问题。
    强化练07:小说、散文类记叙文(原卷版)
    一、现代文阅读
    (2022秋·上海崇明·九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艾草,香如故
    肖朵朵
    ①每当院子里那丛野生的迎春花爆出第一朵灿黄的小花时,我就知道,采艾叶的时节到了。在那个几乎没有零食的童年,当我的上下牙齿终于可以沉溺在柔软、香甜的艾草米果中,那些柔软中丝丝缕缕牵扯出的艾叶会在我的口腔里跳舞,让我因冬天阴寒而凝滞的血液开始温暖地奔腾起来。妈妈说过:“艾草米果是养胃的。”
    ②阳春三月,妈妈带着我们三姐妹走五里路去城郊采艾叶。【甲】直到现在,闭上眼睛,我仍能想起城郊那马尾松林拂过的松香,那时天上有一两只飞鸟掠过。我们把细嫩的艾草叶尖掐下以备做米果,绿色汁液染上我们的指尖。一路上,懂中医的妈妈轻声念叨着:“艾,在《尔雅》里叫冰台、艾嵩,在《名医别录》里叫医草,在《中药大辞典》里叫艾蓬、香艾……”这些富有草木气息的名字美得如此纯净,就像此时天空里大朵大朵的绵软白云。
    ③艾的气息萦绕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夜晚,我把双脚浸入艾草水中,让热气沿着穴位一路上扬。我在氤氲的热气中,走进艾草编织的大千世界。《诗经》中记载:“(1)_________”道出古人对艾的炽热依恋;屈原在《离骚》里说:“(2)_________”讲述古人将艾缠绕于腰际,甚至比高洁的幽兰还惹人亲近;孟子更是直接宣扬艾叶的治病疗效:“(3)_________”妈妈的这些叙述,总像轻灵的夏夜萤火虫一样在我的脑子里飞舞。
    ④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经常帮我悬灸,点燃的艾灸,升起一束笔直的青烟,慢慢弥散,燃烧艾条的热气暖暖地渗透进皮肤。我也这样为我的孩子做艾灸。生命的轮回和传承如此微妙,竟然是这不起眼的艾草,教会了我外婆熏禳毒气、教会了我母亲强身健体、教会了我祛病延年。不知道,我的儿子以后会不会喜欢艾,他生命中还会不会有艾相伴,但我一定会告诉他,艾是这片厚重土地上平淡而执着的存在。而他或许还会记得,年少时艾灸的热气像羽毛划过身体,淡淡的,暖暖的,犹如母爱。一如我边帮他艾灸边念着自己写的小诗:“在袅袅的艾烟中,你睡着了,你不知道,我坐在你身旁守候你的梦话……”
    ⑤那年春天,我们开车回到故乡,回到故乡那片我小时候采艾叶的马尾松林。我们下了车,雨下得又轻又软,墨绿的群山全被雨水濡湿成深青色,青草簌簌地拱动着生长,一层一层绒毛般的艾草已经布满山野。
    ⑥雨过天晴时,我带儿子去那里采艾叶。【乙】笔直的松树树干直指天宇,山风吹拂,鸟语啁啾,如雾如岚的水汽依旧弥漫在林中,阳光透射而过,碎金点点,营造出那个我曾那么热悉的世界。光阴流转,一户户人家已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四方,好在,我们的根还扎在这故乡的土地上。而那一片片绿茸茸的艾草,总是在那里目送我们、等待我们。
    ⑦云过高天,正引领我们从天的一头走向遥远的另一头。而我们脚下的艾草,静默不动,香如故。
    (有删政)
    1.在第③段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诗句:(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A.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B.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C.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文中第③段中写到:“艾的气息萦绕在我成长的岁月里。”请概括印证这句话的具体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
    4.对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处是对同一处地方的环境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那片松林的喜爱之情。
    B.甲、乙两处均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但乙处的情感更为丰富。
    C.甲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乙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甲处是回忆中的故乡,是虚写;乙处是回到故乡后看到的景象,是实写。
    5.说说文章结尾段的含义。
    (2022·上海金山·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母亲石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
    ③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不普通的石头。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④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青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
    ⑤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的地方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
    ⑥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母亲的第一句话,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然后不等我回答,她就去厨房忙乎了。
    ⑦我又想起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十七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我回来,见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
    ⑧现在,她年近八十,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啊!
    ⑨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__________,也照出了__________。
    6.请分别概括第②③段内容。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第④段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石的观察十分细致。
    B.写出了母亲石是一块十分神奇的石头。
    C.由物及人,触动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想念。
    D.由近及远,引发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愧疚。
    8.第⑥段反复出现“饿了吧”,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全文,在第⑨段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作为全文的结尾。
    10.下面这段文字在第⑧段中省略号处,有人建议删除。你是否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
    (2023·上海黄浦·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走遍故宫9371间房屋的人
    ①2012年年初,故宫正处低潮。58岁的单霁翔临危受命,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成为故宫“看门人”。
    ②上任伊始,单霁翔穿着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花了5个月时间,绕着故宫走了一圈。故宫1200座建筑,9371间古建,凡是有门的他都要推开看一看,光是鞋就磨坏了20多双。故宫的海量文物,鲜有人能数得一清二楚,但单霁翔却精确到了个位数:1862690件(套)。这是2016年年底的数据。没有人知道,为此,单霁翔和工作人员付出了多少。
    ③故宫馆址宏大,但70%的区域是非开放区,观众止步;故宫藏品多,但90%的藏品都沉睡在库房里;故宫观众多,但80%的观众进了故宫就只看看皇帝上朝、睡觉、结婚的地方,压根儿没把故宫当一座博物馆看待。
    ④“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是那些世界之最吗?”单霁翔自问。他知道,要让一切都真正做到以游客为中心,对故宫来说,无异于“一场管理革命”。
    ⑤单霁翔的“革命”首先从“装点门面”开始。故宫专供游客休息的座椅严重不足,单霁翔设计了结实舒服、与环境协调又便于清扫的实木座椅,价格不菲,但他在端门广场一下子安置了200把椅子、56组树凳;针对女士上洗手间排长队的问题,他经过zhěn mì( )调研发现,只要女士洗手间数量是男士的2.6倍就能解决,于是立刻调整并增建。在单霁翔看来,这不只是改善游客体验的小事,而是关乎尊严。
    ⑥紧接着,单霁翔还动了真格。
    ⑦午门是故宫博物院的正门,有3个门洞。以前,中间门洞时常紧闭,是专为接待贵宾车队所用,而两侧门洞则每天排满了游客。单霁翔觉得不合理,提出3个门洞都向游客开放。有关部门反对说:“贵宾车队进故宫是几十年不变的礼遇,难道换了院长就不要了?”单霁翔据理力争:“看看英国白金汉宫、法国凡尔赛宫、日本皇居,这些曾经的帝王居所如今都对公众开放,而且车队就不能进!”最终,故宫在2013 年年初发布公告:故宫开放区内再不允许机动车驶入。
    ⑧2013年4月,法国总统奥朗德参访故宫,安保人员习惯性地准备为车队打开午门正门。单霁翔命令关门,并正色道:“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能破坏!”他亲自站在午门前迎接车队。奥朗德下车,一路步行参观了这组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成为了近几十年来第一位步行进入故宫的贵宾。
    ⑨不过,单霁翔也有破例开门的时候。一位东北老大爷在故宫午门外认出了单霁翔,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要求:“我这辈子就来一次故宫,我想走中间的门,当一次‘皇帝’。”这令人哭笑不得的要求,单霁翔却当了真:午门3个门洞第一次全部打开。“让游客自由选择,想当皇帝当皇帝,想当大臣当大臣。”这就是一心想让故宫充满人情味的单霁翔。
    ⑩故宫的大变化还远远不止于此。在建立雕塑馆之前,故宫1万多件雕塑大多“沉睡”在库房里,其中有一尊3.5米高的北齐时期的菩萨像,过去几十年都立在墙根儿底下。每每路过,单霁翔总是说:“你瞧,咱们这菩萨脸色都不好。”
    ⑪单霁翔第一次进库房时,被躺在台阶底下的兵马俑吓了一跳。看到兵马俑被一堆海绵围着,他严肃地说:“这不行,我们得赶快保养。文物必须有尊严。”随着雕塑馆、古建馆等专馆的设立,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的开辟,越来越多的文物得以妥善安置和展出。
    ⑫2016年年底,故宫公布的馆藏数量为1862690件(套)。一般博物馆,珍贵文物占总藏品的 5%至10%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故宫这一占比是93.2%。随着一栋栋古建筑被修好,故宫的开放区从过去的30%增加到2017年的80%。85.02%,是单霁翔两年后的目标。他说:“文物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要让故宫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价值。”
    ⑬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接触故宫、喜欢故宫、了解故宫,单霁翔打起了“萌趣”的主意:崇祯鳌拜卖萌、李清照比剪刀手、康熙戴眼镜持玫瑰自拍完全颠覆传统观念;四季伞、行李牌、故宫日历等文创也深得大家喜爱。故宫正以自己的方式,悄悄地将中华文明的印章刻在人们的心里。
    ⑭每当日落西山时,单霁翔望着故宫,心底就漫出一种静静守护故宫的幸福。“我退休后,想来故宫当志愿者,希望面试官到时候手下留情。”多年的努力,故宫不再是高傲威严的紫禁城,而是一座富于生活气息的博物馆。
    ⑮人们对故宫的喜欢不仅因为这儿最著名,更是因为在这儿,时光千年流淌,山河璀璨如星。
    (摘自《读者》2019年22期,有删改)
    11.根据拼音,写出第⑤段的汉字。
    他经过( )调研发现
    12.单霁翔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从不同方面对故宫进行了“一场管理革命”。请根据上文,完整填写下表。
    13.文中多处用到数据,请从第②段和第⑫段的两组数据中任选一组,简析其作用。
    A.上任伊始,单霁翔穿着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花了5个月时间,绕着故宫走了一圈。故宫1200座建筑,9371间古建,凡是有门的他都要推开看一看,光是鞋就磨坏了20多双。
    B.一般博物馆,珍贵文物占总藏品的5%至10%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故宫这一占比是93.2%。随着一栋栋古建筑被修好,故宫的开放区从过去的30%增加到2017年的80%。
    我选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⑧段画线句是对单霁翔的描写,请结合句中两个加点词,简析人物形象。
    15.单霁翔让“紫禁城”成了“博物馆”,以下最不能体现这一点的一项是( )A.合理规划并扩大展区,改变原先70%区域观众止步的情况;
    B.充满人情味,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让游客能有尊严地体验;
    C.始终把那些具有价值的文物放首位,做好保养并珍藏起来;
    D.“萌趣”创意赋予了历史文物以现代的价值,让观众走近。
    (2023·上海杨浦·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邮局,邮局!
    肖复兴
    ①对于邮局,我一直情有独钟。
    ②我第一次走进邮局,上小学四年级。那时的邮局,兼卖报纸杂志。我每月都到那里买一本《少年文艺》。没多久,父亲因病提前退休,工资锐减,在风雪弥漫的内蒙古修铁路的姐姐,按月会寄来30元贴补家用。每月,我拿着汇款单,到邮局取钱,顺便买《少年文艺》。每一次,心里都充满期待,都会感到温暖,因为有《少年文艺》上那些故事; 有姐姐的身影。
    ③除了给姐姐写信,我第一次给别人写信是高一的时候,给一位在别的学校读书的笔友。整整三年,几乎一周收发一次。每一次,在教室里写好信,到邮局买个信封,一张4分钱的邮票,把信也把少年懵懂的心事,一并放进邮筒里。然后,愣愣地望着邮箱,仿佛投进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一只鸟,生怕它张开翅膀从邮箱里飞出来,飞跑。静静的邮局里,洒满黄昏的金光,让我觉得那么美好,充满一个少年对未知的想象和期待。
    ④上山下乡高潮到来,我去的是北大荒。那是一个新建的农场,四周尚是一片亘古荒原。夏天,荒草萋萋;冬天,白雪皑皑。农场场部只有简单的办公泥土房,几顶帐篷和马架子,但还有一个邮局,一间小小的土坯房,里面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永远刻在记忆里的那一次是给母亲寄钱。这年,父亲突然病逝,家中只剩下老母亲一人。我莫名地担心,于是跑到邮局,给母亲寄去30元,又写了一封信,尽管母亲不识字,但我相信母亲会找人念给她听。记得那天大雪纷飞。很长一段时间,走进邮局总给我一种家一般的感觉,因为那里有我要寄出的或收到的信件,那些信件无一不是家信和朋友们的信件,即便不是“烽火连三月”,一样的“家书抵万金”。
    ⑤我和邮局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从北大荒回到北京,写写文章之后,总会有信件、稿费往来,也就常去邮局,和家那里的邮局工作人员都熟,他们中大多是年轻姑娘。有一次,到邮局取稿费,柜台里坐着个小姑娘,等她办理手续时,我顺手抄来柜台上的几张纸,隔着柜台,画了张她的速写像。取完钱,小姑娘忽然对我说“看过您好多文章,上中学时还在语文课本上学过您的文章”。受到表扬很受用,把那张速写送给了她。她接过画笑着说:“看见刚才您在画我呢!”她的样子让我感到亲切。
    ⑥在没有网络和微信的时代,邮局是多么不可或缺的存在!近几年网络发达了,不用常去邮局了。
    ⑦一天黄昏,一个女子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然后,她又立刻掉头,骑到我的身边,停下车,问道:“您就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没有认出她来。她高兴地说:“看着觉得像您!有小二十年没见您了,那时您常上我们邮局取稿费寄书寄信。”我立刻想起来了,那时她还是个年轻姑娘呢!她告诉我她已经退休了。那个落日熔金的黄昏,我们站在街头聊了好一会儿。茫茫人海,熙熙攘攘的街头,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彼此如水横竖相通。
    ⑧或许是从小到老,邮局伴随我时间太长,对于邮局,总有深深的感情。是邮局连接起天南地北,是邮局守护着尘封的记忆,是邮局淬炼出尘世间的人情味儿。邮局的存在,让那些信件,那些稿费单,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升华。我知道,这种升华,对于我,是情感上的,是记忆中的,像脚上的老茧-样,是随日子一天天走出来的。
    ⑨邮局!邮局!
    16.阅读第②—⑤段,完成表格。
    17.阅读第④段画线句,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写一条批注。
    18.以下对于第⑦段内容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⑦段主要叙述了“我”在街上偶遇一位多年前相识的邮局工作人员的经过。
    B.“聊了好一会儿”表明我们都珍藏着对“邮局”的美好回忆,珍惜那段岁月。
    C.“落日熔金”给“我”和那位退休女职工的相遇营造了诗意、温馨的氛围。
    D.这段场景的叙述描写主要为了表达“我”对生命短暂、岁月易逝的感慨之情。
    19.本文的标题和结尾同中有异,请联系全文说说其妙处。
    (2023·上海普陀·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英子今年十一岁
    ①放学后,英子不是先回家,而是去豆子家。两家很近,豆子家在老磨坊旁边,上坎几步就是英子家。
    ②英子今年十一岁,读五年级。豆子八岁,读二年级。英子去辅导豆子的作业,她是豆子的小老师,这话是豆子奶奶说的。但在英子心里,她是姐姐,豆子是弟弟,是小伙伴。
    ③豆子爸爸妈妈在东莞打工,家里就豆子和爷爷奶奶。
    ④豆子聪明,但粗心。那天,英子发现了他做的一道应用题算式:7+8=13。英子问:“7+8等于几?”豆子说:“等于15。”“你看你写的等于几?”豆子睁眼说瞎话:“15。”英子有些生气,扬起巴掌要打豆子屁股的样子。豆子奶奶看见了,笑眯眯地说:“豆子不认真,小老师就打。”英子没打豆子的屁股,豆子虽然是弟弟,但跟真弟弟不一样。
    ⑤弟弟和豆子一样大。在家时,弟弟做错题,英子真要打他的屁股。
    ⑥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从东莞回来,把弟弟带去那边读书了。见爸爸妈妈要带走弟弟,英子泪珠儿在眼眶里打转,说:“我也要去。”
    ⑦妈妈说:“我们租的房子小,住不下。”爸爸也说:“只能带一个,你就在家陪爷爷奶奶。”英子心里很委屈:“为啥偏偏带弟弟?”
    ⑧“你们偏心!”这话英子没说出来,只是心里想想。
    ⑨弟弟跟爸爸妈妈去东莞了,英子连个说话玩耍的小伙伴也没有了。
    ⑩那天夜里,英子趴在被窝里哭了很久,她想跟爸爸妈妈一起走,想跟弟弟一起玩……
    ⑪有时候,英子不知不觉把豆子当成了真的弟弟。那天豆子又粗心做错了一道题,英子的巴掌就轻轻落在了豆子的屁股上。豆子奶奶又笑眯眯地说:“就是要打。不打不成材。”英子一下子就有些不好意思了,说:“我跟弟弟闹着玩的。”
    ⑫也许是英子的辅导和惩罚起了作用,豆子粗心的毛病改了不少。单元测验,豆子奶奶说:“豆子双科都考了九十多分哩。”还说:“都是小老师教得好。”英子又觉得不好意思了。
    ⑬豆子奶奶没事去坎上找英子奶奶唠嗑,两个老太太先唠在东莞打工的儿子媳妇,说他们的辛苦。后来又唠起了两个孩子。豆子奶奶说:“大人都不在,苦了两个娃娃。”英子奶奶说:“有啥法子?要挣钱。”豆子奶奶说:“您家英子懂事,给豆子当小老师。”英子奶奶说:“再懂事也才十一岁。”
    ⑭两个老太太唠嗑的时候,英子和豆子在堂屋里的沙发上看一本故事书。故事书是豆子带来的,有些字他不认得,请英子给他念。
    ⑮这天下午放学了,英子又往豆子家走。可很快,英子就回家了。这时候爷爷在院坝里编竹筐,奶奶在“咯咯咯”唤鸡。英子回家后一直不吭声,连作业也不做,不知道在想什么。后来,突然伤心起来,趴在桌子上哭。奶奶走过去问:“英子!你咋啦?”英子不说话,还是哭。奶奶又问:“英子!你到底咋啦?”英子这才抬起头,看着奶奶说:“没咋。”奶奶说:“没咋你哭啥?”英子一抹泪,做作业去了。
    ⑯英子没有告诉奶奶,她伤心是因为豆子也走了。昨晚根叔和秀琴婶子回来,今天清早就把豆子接走了,去东莞读书。
    20.英子的“懂事”在照顾豆子方面很突出,具体表现为:
    (1)
    (2)
    21.结合加点词,分折第⑪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22.以下对标题“英子今年十一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了英子只不过是个孩子。B.与英子的懂事形成对比。
    C.暗示作者对英子父母的不满。D.表达作者对英子的心疼。
    23.联系全文,分析第⑤—⑩段的作用。
    (2023·上海长宁·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番茄炒鸡蛋
    ①他已经在剧团演了五六年的戏了,生活平淡而规律。他的行当是文武丑①,俗称“小花脸”,总是作为配角出现,闲起来甚至五六天都没有戏份儿。多数时候,他还要化上侍卫的妆,或是小厮的,拄着竿子在后面杵着,一杵一个钟头。听着鼓点,听着胡琴,他倒不累,就是思绪早飞到别处去了。
    ②他不禁怀念起在戏校,师父给他讲戏的日子。还有师父做的番茄炒鸡蛋,酸甜的,那个味儿,他再没吃到过。
    ③他个子较常人矮些,人也长得机灵,一条嗓子清清亮亮,喊个号子,湖面上都能起阵涟漪。师父说他“是个唱丑角儿的料”。他也着实喜欢这个行当,爱逗人乐。就算是练功累些,他也不怕,因为喜欢。
    ④去师父家学戏,一待就是一整天,也说戏,也唠嗑儿,常常误了饭点。师父就亲自下厨。师父是极简朴的,通常是拌点儿面条。他来了,就加一盘番茄炒鸡蛋,酸甜的。生长在北方的他第一次吃这种口味。“这里面为什么要搁糖?”他问师父。
    ⑤师父回答得很玄妙:“你看啊,生活是咸的,加点儿糖进去就中和了。”
    ⑥他太年轻,还不明白为什么“生活是咸的”。其实,他吃过不少苦了。自小学戏的孩子,有几个是没吃过苦头儿的?十岁离家,和一帮师兄弟们出着晨功,踢着腿,翻着小翻儿就长大了。那些日子,他笑的比哭的多,总是那么无忧无虑的,没有心事。
    ⑦但如今,他有些明白了,他觉得丑角儿在剧团是受冷落的,明明有着几出丑角大戏,却从来不排,《杨门女将》里他是奸臣,《锁麟囊》里他是男扮女装的丫鬟,唤作梅香或是碧玉。就连新排的交响乐京剧《赤壁》,他每天都跟全程,只一幕有词儿,还是“舌战群儒”中叫不上名的角色。除此之外,他要跑整场的龙套。他的那个角色名儿,叫虞翻。为此,他把《三国演义》翻了好几遍,却没看明白。这人是谁啊?他很迷茫。
    ⑧他打电话给师父,本想发发牢骚,又觉得太矫情。纠结半天,临了来了一句:“师父,你那番茄炒鸡蛋是咋做的?”他私下试过,加一勺糖,没味儿;两勺糖,不甜;三勺,太甜了,除了甜没别的,不是师父做的味儿。
    ⑨师父哈哈地笑道:“一勺盐,两勺糖。”
    ⑩“甜的为什么放盐?”他不解。
    ⑪“没有那勺盐垫底,甜味儿怎么发得出来呢?”师父说。
    ⑫他放下电话想,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⑬“喂,”师父在电话里喊他,“那个虞翻,好角色啊,出彩的。你可要好好地演!”
    ⑭“师父怎么知道?”他想。
    ⑮师父当然知道。师父早就知道!
    ⑯一件红袍,一顶乌纱,乌纱旁边挂俩“翅膀”,脸上一抹白,他就上场了。他一副穷酸样,指指戳戳,宽大的袖子一会儿甩上去,一会儿甩下来。“……龙腾虎跃龙行虎步虎步龙行,轰轰隆隆轰轰隆隆哎——是曹公哎——欸!”台下笑了,他不敢笑,他的戏还没有结束。他在心里笑。“那刘备今已是山穷水尽,我看你孔明也黔驴技穷。无奈何搬救兵你把巧舌弄,诳吴侯蹬浑水你你你……移祸,移祸江东。”他的词结束了,他的戏还要继续。他屏气凝神地立着。
    ⑰这出戏结束了,下一出,还要继续。他是旦角儿,多数时候演配角,有时候也演主角。他再也没有忘记过,在一场戏中的定位。
    ⑱“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才是一出大戏;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是人生。”这些话,师父没有教过他,但是日子久了,他也就明白了。
    (选自《小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丑:戏曲脚色行当,由于化妆时常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面俗称“小花脸”。又根据所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而划分为文丑、武丑两支。
    (《辞海》第七版)
    24.根据第②—⑰段的内容,完成下列内容的填写。
    (1)________________,虽然练功辛苦,但无忧无虑。在剧团演了五六年戏,虽然生活规律,但(2)________________。受师父勉励后,(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对第③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极言他外形、声音条件优越,在戏曲表演方面有天赋。
    B.交代了他在戏曲表演方面有浓厚的兴趣。
    C.与前后文交代的总演配角的境遇形成反差。
    D.交代了他内心失落的原因,暗示他遭遇了不公正。
    26.联系上文,结合加点字赏析第⑯段画线句的作用。
    27.联系全文,分析第⑱段的妙处。
    (2023·上海宝山·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成长的秘密
    孙道荣
    ①同事放下电话,对我们说,请大家帮帮忙。
    ②问缘故。同事说,刚刚朋友打电话来说,他的女儿在农贸市场边摆了个地摊,卖莲蓬。同事的朋友偷偷在一边观察,小家伙的摊子已经摆了快一个小时,还没有卖出一个莲蓬。原来,放暑假后,同事朋友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想磨炼自己,于是,从市场上批发了一小袋子莲蓬,自己摆摊卖。小家伙第一次练摊,如果卖不出去的话,打击会很大。所以,想请大家帮个忙,去买上一两个,给孩子一点信心。同事说,小姑娘认识他,自己去买的话会穿帮,只好请我们帮忙。
    ③农贸市场离单位不远,中午休息的时候,我打头阵,去买莲蓬。
    ④正午的太阳,很毒。虽然只有两百多米,走过去已汗津津了。远远地看见,农贸市场大门一侧的树荫下,坐着一个小姑娘,面前摆着两摊绿绿的莲蓬。应该就是同事朋友的女儿。
    ⑤慢慢走过去。路上的行人不多,小姑娘眼巴巴地盯着每一个路过她身边的人。有人扭头看一眼,迟疑了一下,又加快脚步,匆匆走了。小姑娘失望地看着离开的背影,又把目光移向下一个行人。
    ⑥小姑娘看见了我,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不想让她看出我是特意来买莲蓬的,因此,我装作没看见,径直往前走。从小姑娘身边经过的时候,我几乎能听见她屏住的呼吸。走过几步,我突然返身,走到小姑娘的莲蓬前。小姑娘喜出望外地看着我。我蹲下身,问她,莲蓬怎么卖?小姑娘激动地指着左边的莲蓬说,这个小莲蓬,一元钱一个;又指指另一边,这个大一点,二元钱一个。
    ⑦我各拿起一个莲蓬,比划了一下,一个比另一个只是稍大一点。我对小姑娘说,你看看,这个大不了多少,却要比另一个价格贵一倍,是不是有点不合理?小姑娘羞sè地笑着说,这是我自己分出来的,如果你真想买的话,大的小的都是一元钱。我也笑了,说,这样的话,别人会只买大的,小的就卖不出去了。我给你出个主意,小的还是一元钱一个,大的两个三元钱,你看怎么样?小姑娘高兴地拍着手,叔叔,你这个主意好,就听你的。我掏出五元钱,买了两个大莲蓬,两个小莲蓬。小姑娘拿出一个小塑料袋,高兴地帮我装了起来。
    ⑧买好莲蓬,我并不急着走,继续和小姑娘聊。我问她,这些莲蓬批发来花了多少钱?小姑娘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告诉我,一袋子22元,回家数了数,总共36个,其中大一点的14个,小的22个。顿了顿,小姑娘兴奋地说,如果都能卖出去的话,那就是43元,这样的话,我就能赚21元。
    ⑨小姑娘一激动,把她的商业秘密全说出来了。我问她已经卖出去多少了?小姑娘有点沮丧,从早上卖到现在,才卖掉3个小的,不过,加上你刚才买的4个,总共7个了。我好奇地问她,如果都卖掉的话,你赚到的这笔钱打算做什么?小姑娘眨巴着眼睛,只有21元,能干什么呢?我可以加上自己攒下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小姑娘告诉我,以前每天爸爸都会给她十元零花钱,但她总觉得太少了,有的同学家长一天给二三十元零花钱呢。今天自己卖莲蓬,才知道爸爸妈妈其实挣钱很不容易的。小姑娘一边说着话,一边用折叠扇,对着莲蓬扇。我笑着问她为什么对着莲蓬扇?小姑娘笑着说,这样它们凉快一点啊!小姑娘晒得红扑扑的脸上,细汗涔涔。
    ⑩回到单位,我将莲蓬分给同事们品尝。剥下一颗莲子,送进口中,清香,微甜,苦苦的尾子。我们议论着小姑娘卖莲蓬的事情。其实,那些莲蓬最终能不能卖得出去,对她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这可能是她离真实的生活最贴近的暑假。
    ⑪第二位同事准备出发,去买莲蓬了。小姑娘不会知道这一切,这是成长的秘密。
    (有删改)
    28.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羞sè__________
    29.阅读第③—⑨段,完成内容梳理。
    30.联系上下文,简析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
    31.第⑧段中运用了一串数字,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2元”是莲蓬进价,“43元”“21元”是卖莲蓬的销售额和利润。
    B.“14个”和“22个”是不同大小莲蓬的数量,“36个”是莲蓬总数。
    C.这一串数字表现出小姑娘能大胆实践,并且对此次练摊有充分的准备。
    D.这一串数字体现了小姑娘是一个做事认真,但容易为他人左右的孩子。
    32.联系全文,请分析“成长的秘密”的内涵。
    (1)
    (2)
    (2022·上海崇明·校联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打工人
    王永玺
    ①五路公交车驶出车站时,天色向晚。
    ②车子刚出城就停在路边,车门打开,上来一位老人。他灰头土脸,扎煞的头发里混杂着灰尘,挎个旧帆布包,包里露出瓦刀、灰板、抹子等工具。他的褂裤和鞋子上都溅满了水泥灰点,两手扒着车门吃力地登上车,前后、左右看看,见没空座,就站在过道上,右手拉住车顶横杆上的拉环。司机回头看看,说,大爷站好了。车子开始启动提速,老人有些站不稳,手像铁钳一般钳紧拉环。
    ③客车在笔直的柏油路上飞驰,像一条大鱼。
    ④也许是累了,老人将身子倚靠在身边座椅背上。这排座外侧坐着一位小姑娘,扎着长长的马尾辫,两手捧着手机玩微信,纤细的手指灵巧若燕,像在钢琴上弹奏一曲美妙的乐曲,让人觉得鲜活的青春实在可爱。
    ⑤她里面坐着个小男人,头顶扎一根两寸长的小兔辫子,嘴上留着小黑胡,手腕带着葡萄似的大珠粒木手串。他也低头玩手机,不知是啥游戏,让他外翻着肥厚的嘴唇,嘿嘿哈哈地傻笑。姑娘累了想换个姿势,将身子前倾的时候,突然尖叫了一声:“哎哟,你压我头发了!”车上人刷地看过去,姑娘脸立时红了,嗔怪地瞪了老人一眼。老人赶忙躬身道歉连说对不起。小男人扭过头脾睨着老人说:“哎,大爷,离远点!瞧你一身赃,靠在人家小姑娘座上合适吗?懂不懂文明?”老人睃他一眼没言语,但还是自觉地向后挪了两步。
    ⑥后排座上坐着位白白胖胖的少妇,她正在打瞌睡,怀里搂着个熟睡的婴儿。
    ⑦“在城里工地上干活?”我见老人一脸尴尬,就有意和他搭讪。
    ⑧“嗯,庄稼种上了,现在人得闲,进城再挣点。”老人说。
    ⑨“多大岁数了?”
    ⑩“六十八。”
    ⑪“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打工?”
    ⑫“老伴闹毛病,孙子念大学,一年要花不少钱呢。”
    ⑬“坐我这儿吧。”我同情地站起来。
    ⑭“不了不了,谢谢。”老人坚决不同意,按着我坐下说:“没事,庄稼人身子骨硬实。”
    ⑮天黑下来,路上车流不断,往来车辆闪烁的灯光晃得人眼花缭乱。突然,一只狗从路边沟里跑出来,横穿公路。司机一脚急刹车,车上人猝不及防,猛晃了一下。紧急中,少妇怀中的婴儿被她失手滑脱,好在老人反应快,弯腰双手接住,但自己的身子却随着车子的惯性栽倒过道上。
    ⑯孩子安然无恙,老人却紧蹙着眉头,半天没爬起来,看来摔得不轻。胖少妇慌急抱去孩子,一脸惊悚。我则上前扶起老人,问他怎么样,要不要去看医生?老人活动活动腿脚和胳膊,说没大事。我强按老人坐我座位上,说,您恁大年纪可别客气了。这回老人再没推辞,感激地说谢谢。
    ⑰不一会儿,老人到站。他抱歉地说:“让你站着真过意不去。我就在路北这个小村马庄,村西头路南第五家,我叫马来运,再路过时来坐坐。”我连说,好好。胖少妇赶忙插一句:“大爷走好,抽空我和孩子他爸去看您。”老人摆摆手说,不麻烦,我没事。
    ⑱他扶着座椅背一拐一拐慢慢下了车,干瘦的身影即刻被夜色吞噬了。
    ⑲车子重新启动,蓦地,我发现过道上有个白色的东西,捡起一看是一个小塑料袋,里面盛着两块干硬的剩馒头和一张裹着塑料薄膜的工地进出卡。我忙喊师傅停车,并迅急拉开车窗玻璃,大声喊:“马大爷,您落下东西了……”
    33.概括打工老人的乘车经历。
    (1)中途上公交车,没有座位只得站在过道上。
    (2)___________
    (3)回应“我”的搭讪,拒绝接受让座。
    (4)___________
    (5)向“我”致歉告别,忍着伤痛下了车。
    34.结合加点词语,分析第④段加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35.第⑥段不能删去,请分析原因。
    36.第⑯段“再没推辞”让你对老人有了怎样的认识?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3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男人的浮华和尖酸刻薄反衬了打工老人的朴实厚道。
    B.“我”及“少妇”对老人的态度可以表明当下社会不乏善良和感恩。
    C.“身影即刻被夜色吞噬”暗示了老人下车后无望的生活前景。
    D.本文以"打工人"为题,突出了普通劳动者灵魂的高尚。
    (2023·上海松江·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老汪栗子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筐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问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筐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④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喳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⑤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林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也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⑥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⑦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38.文章主要通过以下材料来表现老汪这一人物形象:
    (1)栗子熟透后开门营业;(2)__________;(3)炒制栗子的功夫:(4)__________
    39.联系语境,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40.下列对第⑥段理解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旨在说明下雪后山里野鸟的食物非常匮乏。
    B.表明老汪能从山区收购的野栗子数量有限。
    C.体现山里人祖祖辈辈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
    D.折射出山里人虽生活不易但依然淳朴善良。
    41.第⑦段画线句不宜删除,请简述理由。
    42.文中提到,老汪是个戏迷,毛笔也写得不错,请说说这些材料与中心之间的关系。
    (2022·上海虹口·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磨刀匠进城
    肖国才
    ①仲春的一个周末清晨,小区门口来了位衣着朴实、满脸笑容的磨刀匠。身材魁伟,噪音洪亮,一声“磨——菜——刀哟”的吆喝,穿破晨雾,回声不绝,引来小区居民和过往的路人驻足围观。
    ②“磨把菜刀多少钱呀?”
    ③“刀磨了不好用,怎么找你退钱呢?”
    ④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问,围观的人越聚越多。磨刀匠清清嗓子,一脸和善地拱手作揖,然后笑盈盈地对围观者说:“老少无欺,明码实价。每把刀十元。如果磨得不好,分文不收,再倒赔一把刀的钱。初来乍到,大家信不过我都正常。今天磨刀不收钱,用得好,六次给不迟。”
    ⑤话音刚落,只听人群里有人喊了声“好”,然后说要用自家的刀先来试试磨刀匠的手艺。
    ⑥国观者的目光齐刷刷地循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小区里那个面目清雅、凡事喜欢较真的老邹。
    ⑦“磨刀真的不收钱?”老邹问。
    ⑧“当然,手艺人说话做事不会虚头巴脑é人。”磨刀匠答。
    ⑨约莫十分钟后,老邹就把两把菜刀放在了磨刀匠的面前。
    ⑩磨刀匠麻利地从蜡黄色帆布包里取出四块磨刀石。他把矿泉水瓶当花洒。在一块条砖型青石上只轻轻点了点,水珠就均匀地洒在条石上。然后,他就着水珠把菜刀按在青石上磨起来。磨好一面后再磨另一面。刀刃上有个米粒大的缺口,他又换上一块有凹槽的青石,夹着缺口磨。最后,再用细腻的青石磨光刀口。所有程序完成后,他揪了几根头发搭在刀口,用力一吹,头发被齐刷刷割断。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⑪不需多言,老邹拿着磨好的菜刀刚离开,几把生锈的菜刀就立马摆在了磨刀匠的面前。磨刀匠的验上掠过一丝笑容,接着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他姓张,在乡下磨刀三十多年了。儿子从小到大读书的开销,都是他走村串户一把刀一把刀磨出来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考进城里当了公务员,去年有了孩子。他进城帮儿子媳妇带孙子,刚来时很别扭,城里生活过不惯。于是,张师傅跟儿子媳妇说,周末他得出来透透气,顺带跟别人说说话。干干他舍不得放弃的磨刀手艺。
    ⑫又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去小区外面买菜。只见小区门口张师傅来得很早,正猫腰坐在一张条凳上磨菜刀。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一脸喜色,下巴颏朝地上一堆待磨的菜刀点了点,说活儿多得出乎他的意料。他还告诉我,这些活儿都是前些日子来磨刀的顾客引荐来的,够他忙一天,不知道天黑之前能不能磨完。说完。他得意地笑。
    ⑬几天后,张师傅身边又多了一位中年汉子,帮着他一起磨刀。大家见了都问,张师傅你收徒弟了?张师傅笑呵呵地道出原委:不是徒弟,而是同行。这位中年磨刀匠也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吆喝了半天,没揽到一桩活儿。他主动跑来跟张师傅搭话。张师傅宽慰他:“不急,生意都是慢慢做出来的,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的。”可他却说:“等不起啊,一家人还等着我挣钱呢,没活儿做怎么养家糊口。”张师傅听他这么说,思忖了一下说道:“要不,你做我的活儿,做多少得多少。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你出的活儿我都要仔细检查,如果达不到我的要求,这活儿就不能给你做。”中年磨刀匠先是有些诧异,继而一脸感激,连声称谢。就这样,中年磨刀匠在张师傅身边干开了。他磨一阵刀,就递给张师傅看看,听听意见,再接着磨。张师傅认真地指点着他,即便是一点点瑕疵也不放过。
    ⑭跟张师傅熟识的顾客老李,私下里悄悄地捉醒道:“老张,关键技术可不能随便传人,小心抢了你的饭碗!”张师傅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提醒,我不怕。”
    ⑮张师傅把一份看似不起眼的磨刀活儿做得风生水起,着实惠及了不少小区居民。一天,张师傅边磨刀边和顾客聊天:“再过两年,等孙子上幼儿园了,我就去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开个磨刀公司。”说完他把磨好的刀逃给顾客。顾客接过刀,看了看,拉长了声音:“好——”
    43.根据拼音写汉字。
    é ( )人
    44.本文以“磨刀”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填写下面内容,完成故事情节概括。
    (1)______——打开磨刀生意局面——(2)______——(3)______
    45.文章第⑩段划线句描写了张师傅磨刀的过程,请根据这段文字,撰写一份磨刀操作指南,并说明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磨刀操作指南:
    第一步:在青石条上均匀洒水。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换用细腻的青石磨刀口。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文章第⑩段前,称主人公为“磨刀匠”,第⑩段后则称他为“张师傅”,请简述理由。
    47.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表现了张师傅高超的手艺、诚信纯朴的品质,表达作者对劳动者、工匠精神的赞美。
    B.小说围绕磨刀这项传统手艺来写,蕴含着作者希望传统技艺能够得到传承的美好愿望。
    C.小说写张师傅进城后因生活不习惯而重操旧业的内容,表达作者对进城农民处境的关注。
    D.小说结尾写张师傅想要开磨刀公司,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的赞美。
    改革方面
    具体举措
    “装点门面”
    (1)
    (2)
    (3)
    合理规划展区
    (4)
    “萌趣”创意产品
    历史人物集体卖萌,设计各类文创
    人生阶段
    生活片段或经历
    情感体验
    少年
    每月去邮局取姐姐寄来贴补家用的汇款,并买一本《少年文艺》。
    (1)____
    (2)_____
    感受同龄人之间的友情,充满对未知的想象和期待。
    青年
    在北大荒,父亲突然病逝,在大雪纷飞的一天,跑去邮局给母亲寄信并汇款。
    (3)___
    回京后
    (4)___
    体验普通人之间交往时的轻松、亲切、愉悦

    相关试卷

    强化练08:名著类综合性学习专练-【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强化练08:名著类综合性学习专练-【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强化练08名著类综合性学习专练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强化练08名著类综合性学习专练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强化练05:立论文综合专练-【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强化练05:立论文综合专练-【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强化练05立论文综合专练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强化练05立论文综合专练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中考护航】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文件包含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原卷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强化练04议论说理类山水游记类文言文解析版-中考护航2022-2023学年中考语文冲刺130分全攻略上海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