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合肥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展开1.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食品充氦气防腐B.聚乙烯塑料做电源插座
C.盐酸用于制医药D.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2.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提倡公民绿色出行D.推动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3.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嫦娥五号登月采样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今年我国还将发射火星探测器。以下是关于火星的部分已知信息:①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覆盖;②火星上无液态水,但有大量冰;③火星大气的成分为二氧化碳95.3%、氮气 2.7%、氩气 1.6%、氧气和水汽 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B.火星上的冰转化为液态水要放出热量
C.火星大气中氩气含量比地球大气中氩气含量大D.蜡烛在火星大气中可以燃烧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一定呈酸性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在有限的空间里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所以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其在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溴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溴原子易得电子
C.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7
D.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79.90g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8.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1:1
C.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
D.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已知铜在加热时会消耗氧气,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图,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实验时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大
C.若硬质玻璃管的体积是40mL,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20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12mL,则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
D.若装置停止加热后立即读数,则测得装置内剩余气体体积将偏小
10.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其中甲中的液体具有吸收水的作用,乙中小花为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晒干的纸花。实验过程:①关闭Ⅰ、打开Ⅱ;②关闭Ⅱ、打开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①中紫色小花不变红
B.实验过程②中紫色小花变红
C.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D.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11.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相同几何外形的金属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镁反应更剧烈,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③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 (银、铂、金) 以单质形式存在。
④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如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50
B.20℃时,Na2Cr2O7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C.用降温结晶法分离Na2SO4和Na2Cr2O7,温度不得高于45℃
D.20℃至60℃时,相同温度下Na2Cr2O7饱和溶液一定比Na2SO4饱和溶液更浓
二、填空与简答(共10分)
13.(本题5分)深圳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从铁岗水库采集了一瓶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其实验过程如下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若经过滤操作,液体B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填1条即可)。
(2)经物质Y吸附可除去液体B中的一些色素与异味获得液体C,其中物质Y的名称为 ,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该小组同学为弄清楚最终获得的“净化水”是否为硬水,取少量的“净化水”于试管,向其中滴加 ,振荡,观察到有少量泡沫与大量浮渣产生,证明该水为硬水。
(4)小刚同学取用“净化水”加热煮沸后,发现水壶内产生大量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请写出:
①CaCO3中阴离子符号为 。
②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5)若要将“净化水”转化为“纯水”,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乙中 (填序号)。
14.(本题5分)科学食用营养物质,可以保障人体健康。
(1)某同学的部分体液的pH如如图所示。
①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 。
②该同学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可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治疗,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84消毒液产品的部分说明如下表。
①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次氯酸的化学式为 。
②据表信息,将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6.0%的84消毒液与水按质量比为1: 进行稀释,即可用于餐具消毒。
③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三、实验题(共6分)
15.(本题6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选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收集氧气时要在瓶底留一些水,其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
四、科学探究题(共6分)
16.(本题6分)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
I.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可行性研究
【实验1】学习碱的性质时,甲组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图①、②)。观察到:
①中澄清石灰水很快变浑浊,②中无明显现象。
甲组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乙组同学提出异议,如果生成物具有 性质,就无明显现象。他们设计如图③所示的实验,若软塑料瓶变瘪就可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丙组同学不同意乙组同学的说法,理由是: 。
结论: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写出②中化学方程式为 。
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研究
【实验2】丁组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通入一段时间二氧化碳,发现也变浑浊了。
已知:1 室温下某些物质的溶解度:氢氧化钠109g,碳酸钠21.5g,碳酸氢钠9.6g。
2 向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生成了难溶物。
猜想2:可能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
猜想3: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
上述猜想中,肯定错误是 。
【实验3】室温下,取四支试管,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均为10%氢氧化钠溶液为10g,向其中通入不同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1:溶液变浑浊的原因主要是: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导致溶液浑浊。所以,猜想2 (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4】室温下,另取三支试管,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10g,向其中通入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2:由此可知,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结合所给数据,丁组推测实验3中出现的不溶物还可能是碳酸钠,理由是 。
【拓展延伸】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始终不能产生浑浊现象,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最大值为 (保留两位小数)。
五、计算题(共6分)
17.(本题6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O2含量的差别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区分硬水和软水
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
84消毒液
【产品特点】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5.1%~6.9%.
【餐具消毒】用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0.04%的消毒液浸泡,20min后用生活饮用水冲净。
【注意事项】
①外用消毒剂,须稀释后使用。
②不得将本产品与酸性产品(如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组别
氢氧化钠溶液
通入CO2的体积/mL
实验现象
1
10%
300
没有明显现象
2
10%
450
出现较少浑浊
3
10%
500
出现较多浑浊
4
10%
600
出现大量浑浊
组别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1%
持续通入等体积的CO2
没有明显现象
2
5%
出现很少浑浊
3
10%
出现大量浑浊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g
143.5
反应后/g
137.1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价格昂贵,一般不用于食品防腐,一般氮气用于食品防腐,不符合题意;
B、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加热熔化,电源插座应用热固性塑料,不符合题意;
C、盐酸可用于制医药,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一般食盐还含有碘酸钾等物质,不能用食盐来配制生理盐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些化学物质的应用,难度不大,但是不仔细审题,比较容易做错,如食盐和氯化钠的区别,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但是食盐是混合物,还含有碘酸钾等其它物质;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用品,用途比较广泛,可用于金属除锈,制造药物等。
2.B
【详解】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会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C、提倡公民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D、推动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过滤有毒烟尘,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高空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故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是正确的叙述,不符合题意;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会损坏档案,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错误的叙述,符合题意;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让中毒人员呼吸新鲜空气,是正确的叙述,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是正确的叙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故错误;
B、火星上的冰转化为液态水要吸收热量,故错误;
C、火星大气中氩气含量为1.6%,大气中稀有气体的总含量为0.94%,氩气的含量更少,因此火星大气中氩气含量比地球大气中氩气含量大,正确;
D、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但是火星上氧气含量太少,因此蜡烛在火星大气中不可以燃烧,故错误;
故选:C
5.A
【详解】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一定呈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C、在有限的空间里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引起爆炸,但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气球爆炸,故选项推理错误;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6.D
【详解】A、由“氵”可知,溴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此选项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35=2+8+18+n,n=7,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电子,此选项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35-2-8-18=7,此选项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79.90,此选项错误。
故选D。
7.D
【详解】A、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分别将等量的品红加入冷水和热水中,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通过对比现象,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将等量的肥皂水加入等量的水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为硬水,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观察到水雾出现,则说明蜡烛燃烧有水出现,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8.C
【分析】根据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 5N2+6H2O。
【详解】A、该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不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6:4=3:2,故B不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和W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故C正确;
D、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根据微观反应写成化学方程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9.B
【详解】A、实验时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只有铜粉足量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说法错误;
B、若气球中含有气体,会导致注射器读数偏小,实验结果偏大,说法正确;
C、消耗氧气的体积为,则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说法错误;
D、若装置停止加热后立即读数,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注射器移动刻度减小,测得氧气体积偏小,则装置内剩余气体体积将偏大,说法错误。
故:B。
10.C
【详解】A、关闭Ⅰ、打开Ⅱ;潮湿的二氧化碳进入甲中,变成干燥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紫色小花不变红,正确.
B、关闭Ⅱ、打开Ⅰ,潮湿的二氧化碳进入乙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紫色小花变红,正确.
C、由过程①②可知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故错误.
D、由过程①②对照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正确.
故选C.
11.C
【详解】①相同几何外形的金属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镁反应更剧烈,说明镁比铝的 活动性强,正确;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铝比锌的活动性强,原说法错误;
③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大多数的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仅有少数金属 (银、铂、金) 化学性质不活泼以单质形式存在,正确;
④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正确;
合理解释的有①③④,故选:C。
12.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析出晶体的多少。
【详解】A、溶解度有单位,40℃时,Na2SO4的溶解度为50g,故该项说法错误;
B、20℃时,Na2Cr2O7溶解度为8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该项说法错误;
C、硫酸钠、重铬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都比较大,所以用升温结晶的方法分离Na2SO4和Na2Cr2O7,温度高于45℃硫酸钠更易析出,故该项说法错误;
D、20℃至60℃时,Na2Cr2O7溶解度一直大于Na2SO4,因此相同温度下Na2Cr2O7饱和溶液一定比Na2SO4饱和溶液浓度更大,故该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1) 引流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2) 活性炭 物理
(3)肥皂水
(4) +4
(5)Ⅰ
【分析】根据自来水净化的相关知识分析。
【详解】(1)①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故填:引流。
②若经过滤操作,液体B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故填: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2)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所以物质Y的名称为活性炭,故填:活性炭。
②在吸附的过程中,只是将色素、异味吸附在活性炭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3)鉴别软水、硬水用肥皂水,所以要弄清楚最终获得的“净化水”是否为硬水,取少量的“净化水”于试管,向其中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即可,故填:肥皂水。
(4)①CaCO3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其中碳酸根离子是阴离子,符号为:,故填:。
②CaCO3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故填:+4。
(5)若要将“净化水”转化为“纯水”,应选用的装置是蒸馏装置即下图乙中的装置Ⅰ,故填:Ⅰ。
【点睛】本题考查水净化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有关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14.(1) 胰液
(2) +1 HClO 149 NaCl
【详解】(1)①物质的pH>7,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图中碱性最强的体液是胰液;
②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①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x+(-2)=0,解得x=+1。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价,次氯酸根是-1价,次氯酸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因此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
②解:设需要6%的84消毒液1g,加水的质量为,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解得g,则将有效氧的质量分数为6.0%的84消毒液与水按质量比为1:149进行稀释,即可用于餐具消毒;
③根据原子数目守恒原则,反应前有2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1个钠原子、1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发现反应后缺少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则填NaCl。
15.(1)长颈漏斗
(2) 试管口无棉花 氧气不易溶于水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3) B CaCO3+2HCl=CaCl2+H2O+CO2↑ 浓硫酸
【分析】(1)
标号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试管口无棉花(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E装置)收集;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收集氧气时要在瓶底留一些水,其原因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进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一般用浓硫酸干燥的二氧化碳。
16. 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反应也会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猜想1 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溶液达到了饱和,多余的碳酸氢钠析出 成立 消耗的水的质量增大,剩余水的质量减小,碳酸钠可能达到饱和,多余的碳酸钠析出 4.37%
【详解】【实验1】:(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产生的碳酸钠能溶于水,导致没有明显现象;图③所示的实验,软塑料瓶变瘪,的瓶中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瓶子压瘪,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也会导致瓶中气压减小;
结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
【实验2】:猜想与假设:产物是含有钠元素的物质,都是能溶于水的,不可能是难溶物,肯定错误是猜想1。
【实验3】:解释与结论:分析表中数据随着二氧化碳的量增大,出现的沉淀越多;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溶液达到了饱和,多余的碳酸氢钠析出,导致溶液浑浊。所以沉淀随二氧化碳的增大而增加,猜想2成立。
【反思与评价】:随着二氧化碳的增加,产生碳酸氢钠的质量增加,根据反应:,消耗的水的质量增大,剩余水的质量减小,碳酸钠可能达到饱和,多余的碳酸钠析出。
【拓展延伸】: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是:;碳酸氢钠不析出,则刚好达到饱和时不会析出,则设最终得到的室温下碳酸氢钠饱和溶液109.6g,水100g,碳酸氢钠9.6g;根据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得到反应是: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最大值:。
17.(1)6.4
(2)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3.6g。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见答案。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名校联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7页。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4页。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