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江苏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14163/0-17153899947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江苏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14163/0-17153899947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江苏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714163/0-17153899948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秋江苏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秋江苏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选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24分)
1.(2分)将一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如果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小明认为鸡蛋会浮起来.“小明认为鸡蛋会浮起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
2.(2分)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
A.比实际的成绩好一点B.比实际的成绩差一点
C.与实际成绩完全相同D.无法确定
3.(2分)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道路两旁种植的行道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4.(2分)以下与温度有关的生活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42℃D.徐州市最低气温可达-30℃
5.(2分)使用蒸汽熨斗时,熨斗内的水变成水蒸气,这种物态变化的名称是
A.汽化B.凝固C.熔化D.凝华
6.(2分)云龙湖附近有一家玻璃工艺店,他们先加热玻璃,使其软化,再用工具塑造出各种造型,最后再冷却定型.在冷却过程中,玻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可能是
A.B.
C.D.
7.(2分)如图所示,在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中,“碘锤”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主要原因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7℃、沸点是184.4℃)
A.防止“碘锤”的玻璃外壳破裂
B.使实验中产生的碘蒸气更多
C.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
D.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沸腾
8.(2分)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彩色电视机屏幕,能看到的图像是
A.红黄蓝圆斑B.红绿蓝圆斑C.红绿蓝三角D.红绿蓝条纹
9.(2分)下列属于应用紫外线的是
A.预报地震B.声呐C.验钞机D.夜视仪
10.(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B.猴子捞月,空喜一场
C.雨后天空,彩虹架桥D.岸边树木,水中“倒影”
11.(2分)有一盆花卉,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盆,放在遮光良好的暗室(黑暗无光的房间)中,只用绿光照射时看到的是
A.红花、绿叶、白盆B.黑花、绿叶、绿盆
C.黑花、绿叶、白盆D.红花、黑叶、绿盆
12.(2分)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物体不在平面镜正前方了
B.能成像,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能成像,像同时上移
D.能成像,像在原来位置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26分)
13.(3分)校园广播里传来优美的歌曲《如愿》,感人泪目,歌声是由扬声器的_____产生的,并通过
_____传到人耳,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
14.(3分)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______不同.
15.(3分)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活动中,小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_____ (不同/相同)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她逐步远离声源,她听到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小.当_____时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______。
16.(3分)小华在一只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拉动活塞,发现液态乙醚“消失”了.乙醚“消失”的真正原因是发生了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再推压活塞,会看到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这说明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使乙醚液化,可以使气态乙醚液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
17.(3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汽化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______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8.(3分)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玻璃泡里的水银______的性质制作的.在标注刻度时,他将该温度计放在标准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稳定后,此时水银柱长5cm,在沸水中时水银柱长30cm,这支温度计的液柱每升高1cm表示温度升高______℃,用这支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水银柱长为12cm,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______℃.
19.(3分)唐朝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从物理学的角度,水面相当于______(选填“三棱镜”或“平面镜”),诗句中的“倒影”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楼台倒影”和“楼台”关于水面是______的.
20.(3分)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的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
21.(2分)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请你解释这种白雾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作图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4分)
22.(4分)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图:
(1)如图甲,请作出物体AB通过小孔在光屏MN上成的像A'B'.
(2)如图乙,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四、 实验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38分)
23.(8分)小明用一把钢尺探究有关“乐音的特性”实验.
(1)小明拨动钢质刻度尺时,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明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
A.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
B.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
C.钢尺在桌面上的部分,没有被手压紧
D.钢尺在桌面上的部分,被手压得太紧
(2)规范实验操作后,他将钢尺一端伸出桌边,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______,同时可以听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3)在探究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时,不断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并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拨动,他发现钢尺伸出的越长,露出的部分振动的越______,音调越低;
(4)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声音为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4.(8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铁圈_____(选填“A”或“B”),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4min后停止读数.
(2)小明观察到:第6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______图(选填“C”或“D”) .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由图像可知,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5)水沸腾后,水面上出现一些“白气”,如果停止加热,水面上出现的“白气”比加热时_____(选填“多”或“少”)一些.
25.(14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用温度和室温相同的水给碎冰加热.
(1)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碎冰的______
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都可以
(2)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1到t2时间段,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_____.
(3)从图乙可知,冰熔化的时间为_____ min(用图中字母表示),冰是___ (晶体/非晶体).
(4)实验时,还想同时得到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的证据,请对该实验做出改进:________。
26.(8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的位置.
(2)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3)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A处,观察者在B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______。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时,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从A处向平面镜观察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A的像,直接观察白卡片,白卡片上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棋子A的像.
五、 综合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
27.(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某款新能源智能汽车,在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雾时,汽车能自动启动除雾功能,向前挡玻璃吹出热风,一会儿白雾就消失了.车窗采用“智能玻璃”,这种玻璃可具有单向透光功能,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而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的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折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使车内有良好的亮度和温度.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因此为汽车研制了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简称HU D. 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冬天汽车能自动启动除雾功能.一会白雾就消失了,这是______(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度.
(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______(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4)“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______%.
答案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24分)
1.(2分)【答案】B
2.(2分)【答案】A
3.(2分)【答案】B
4.(2分)【答案】C
5.(2分)【答案】A
6.(2分)【答案】D
7.(2分)【答案】C
8.(2分)【答案】D
9.(2分)【答案】C
10.(2分)【答案】C
11.(2分)【答案】B
12.(2分)【答案】D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26分)
13.(3分)【答案】振动;
空气;
能量
14.(3分)【答案】响度;
音调;
音色
15.(3分)【答案】相同;
听不到声音;
泡沫塑料
16.(3分)【答案】汽化;
压缩体积;
降温
17.(3分)【答案】液化;
凝华;
熔化
18.(3分)【答案】热胀冷缩;
4;
28
19.(3分)【答案】平面镜;
虚像;
对称
20.(3分)【答案】同一直线;
光沿直线传播;
倒立
21.(2分)【答案】干冰升华吸热致冷,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三、 作图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4分)
22.(4分)(1)
(2)
四、 实验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38分)
23.(8分)(1)C;
(2)幅度;
(3)慢;
(4)次声波
24.(8分)(1)B;
(2)C;
(3)
(4)不变;
(5)多
25.(14分)(1)B;
(2)固液共存态;
(3)t2−t1;晶体
(4)在烧杯中也插一支温度计
26.(8分)(1)像;
(2)大小;
(3)B;
(4)能;没有
五、 综合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
27.(8分)(1)汽化;
(2)45;
(3)靠近;
(4)6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秋安徽省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单选题, 实验题, 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秋)(初中)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期中检测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