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四)(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四)(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四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四校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四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包括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人类的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钛合金广泛应用于火箭和航天飞机B. 属于复合肥料
C.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D. 油锅着火,应迅速向锅里倒水灭火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钛合金密度小抗腐蚀性好,可应用于火箭和航天飞机,A正确;
B、硝酸钾同时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B正确;
C、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同时降低对环境污染,C正确;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D错误;
故选D。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固体药品B. 点燃酒精灯
C. 闻药品气味D. 加热固体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将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故A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B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C操作正确;
D、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故D操作错误;
故选:C。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均正确且关系对应一致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B符合题意;
C、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青铜(铜锡合金)熔点低于铜,故B不符合题意;
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小苏打可用于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易潮解,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氖元素:B. 2个钾离子:
C. 4个氧原子: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氖元素表示为:Ne,不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钾离子表示为:2K+,符合题意;
C、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氧原子表示为:4O,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是:缺少反应条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排列顺序错误是
A. 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B.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C. 净水的相对净化程度:蒸馏>过滤>沉淀
D. 空气组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O、Si、Al、Fe,选项错误;
B、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过氧化氢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硫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H2O>H2O2>H2SO4,选项正确;
C、沉淀只能除去部分难溶性杂质,过滤能除去所有难溶性杂质,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净水的相对净化程度:蒸馏>过滤>沉淀,选项正确;
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故选A。
6. 医用酒精通常是指体积分数为的乙醇(化学式为)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用酒精的溶剂是乙醇,溶质是水
B. “”表示每医用酒精中含有酒精
C. 中含有大量的,属于碱
D. 使用医用酒精杀菌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医用酒精通常是指体积分数为 75% 的乙醇,溶剂是水,溶质是乙醇,故A说法错误;
B、医用酒精通常是指体积分数为 75% 的乙醇,75%是指每100体积的医用酒精中含75体积的乙醇,故B说法错误;
C、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而乙醇在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不属于碱,乙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说法错误;
D、使用医用酒精杀菌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7. 某高效制氢技术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该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分子
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是水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故A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错误;
C、该过程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构成了新的分子,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错误;
D、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参加反应的水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m(H2O):m(CO)=(18×1):(28×1)=9:14,故D正确。
故选D。
8.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 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 分类: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
C. 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二者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故A说法错误;
B、塑料跳绳是用塑料制成的,橡胶排球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尼龙球网是由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塑料跳绳、橡胶排球和尼龙球网的主要材料均属于合成材料,故B说法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故C说法正确;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9. 下列关于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操作可用于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B. 图2来回推拉注射器可使充分反应,反应结束时要马上读数
C. 图3将气体全部推入甲中,最终读数为,说明能与反应
D. 图4注射器中液体注入试管后,若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说明该反应放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1装置,无论装置是否漏气,推动注射器瓶内都会有气泡冒出,无法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故A错误;
B、图2是利用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的实验,该实验要等装置冷却至室温才能读数,否则测出的结果会偏小,故B错误;
C、图3将18mLCO2气体全部推入甲(2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最终读数为2mL,减少数值较大,能够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故C正确;
D、图4中镁条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导致装置内气压增大,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由于注入液体后占据了本来气体的体积,也会引起试管内压强增大,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所以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不能说明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0. KC1和KNO3的溶解度(见下表)和溶解度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甲代表KCl溶解度曲线
B. 40℃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63.9%
C. t1的值在20~30之间
D. 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A、曲线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甲曲线对应的是KNO3,选项不正确;
B、40℃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选项不正确;
C、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由表格可以看出在只有在20~30之间,才有相等的溶解度,因此t1的值应20~30之间,选项正确;
D、t1℃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也相等,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由于溶解度都增大,溶液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仍相等,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1.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和盐酸反应生成和,和反应生成和沉淀,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B、和反应生成沉淀和,所有的钠盐和硝酸盐都可以溶于水,故无法一步反应生成,符合题意;
C、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D、高温分解产生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能一步实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神舟十三号实现了迄今为止我国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三位宇航员日均消耗的1650升氧气,主要用于体内葡萄糖(C6H12O6)的缓慢变化。为保障宇航员在太空中正常生活,启用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电解系统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此系统中的水全部参与循环,没有损耗
C. 此系统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D. 此系统解决了宇航员因呼吸需携带大量氧气的难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电解系统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的过程中消耗了水,水并没有完全参与循环过程,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此系统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此系统中可以产生氧气,供给呼吸,因此解决了宇航员因呼吸需要携带大量氧气的难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为_______;②为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收集干燥的可选用装置_______(在中选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装置B可制取_______(填一例气体即可);装置F是在装置B基础上的改进,其优点是_______。
(4)若气体M只能选用装置G收集,推测M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密度比空气大
②密度比空气小
③能与溶液反应
④有毒或对空气有污染
(5)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实验如图,将氧气通入V形玻璃管,观察到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开始剧烈燃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A. 燃烧需要氧气B. 热水有隔绝空气的作用C. 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答案】(1) ①. 铁架台 ②. 锥形瓶
(2) ①. ②. C
(3) ①. 或或H2 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①③④ (5)ABC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为铁架台;②为锥形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O2,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且试管口没有堵棉花,即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排水法干燥,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收集干燥的 O2 可选用装置C向上排空气法;
【小问3详解】
装置B为固液常温型,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也适用于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还适用于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装置F是在装置B基础上的改进,固体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关闭活塞开关,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开关,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小问4详解】
若气体M只能选用装置G收集,说明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该气体需要被碱液吸收(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说明该气体有毒或对空气有污染,故推测M具有的性质有①③④;
【小问5详解】
将氧气通入V形玻璃管,观察到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开始剧烈燃烧,通入氧气前白磷不能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装置中的热水可以使白磷隔绝氧气;通入氧气后,白磷能够在80℃的热水中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故选:ABC。
14.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认识海盐】连云港是中国海盐文化重要发源地,历史人文底蕴深厚。
(1)是由_______(填粒子符号)构成的。
(2)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开发了更多的功能性食盐,如可供食用的加碘盐、加锌盐、低钠盐等,这里的“碘”“锌”“钠”指的是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
【见证历史】“煮海为盐”,造福一方。
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以铁打成叶……其下列灶燃……共煎此盘。”“牢盆煎炼海卤”场景如图所示。
(3)煎盐“牢盆”以铁制,利用铁具有良好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导电性B. 导热性C. 延展性
(4)“其下列灶燃薪”,灶民将柴草架空燃烧,其原理是_______。
(5)展厅陈列的煎盐工具上锈蚀明显,而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弥足珍贵。下列措施有利于文物保护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保持文物表面洁净和干燥
B. 禁止拍照和触摸
C. 置文物于密封展柜中以隔绝等物质
【精制海盐】从海水中获取的粗盐中含有多种杂质,通过进一步处理可得到精盐。兴趣小组同学购买含有泥沙、等杂质的海盐,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在实验室进行精制提纯。
(6)物质X是稍过量的三种物质:和_______(填化学式)。
(7)溶液B显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加入Y后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8)操作I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9)我国食盐产品一般都添加适量碘酸钾,这是因为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_______。
【答案】(1)
(2)元素 (3)B
(4)增大柴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ABC
(6)
(7) ①. 碱性 ②. 或
(8)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9)甲状腺肿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填:Na+、Cl-;
【小问2详解】
这里的“碘”“锌”“钠”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
【小问3详解】
煎盐“牢盆”以铁制,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故选B;
【小问4详解】
灶民将柴草架空燃烧,其原理是:增大柴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小问5详解】
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故保持文物表面洁净和干燥,有利于保护文物,符合题意;
B、禁止拍照和触摸,可以防止损坏文物,有利于文物保护,符合题意;
C、置文物于密封展柜中以隔绝O2等物质,可以防止文物生锈,有利于文物保护,符合题意。
故选ABC;
【小问6详解】
海盐中含氯化钙、硫酸镁等可溶性杂质,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可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可除去硫酸根离子,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故填:Na2CO3;
【小问7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B中含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溶液B显碱性;
溶液B中含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要想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即Y为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8详解】
溶液C经过操作I可转变为精盐,则操作I为蒸发,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小问9详解】
我国食盐产品一般都添加适量碘酸钾,这是因为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5. 《梦溪笔谈》中有关湿法炼铜的描述,表明我国很早就开始利用硫酸铜。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有关硫酸铜的项目式探究。
(1)项目一:硫酸铜的性质
①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这句话描述的是硫酸铜的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②将一根打磨过的铁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项目二:硫酸铜的用途
硫酸铜和石灰乳混合可以配制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项目三:硫酸铜的制备
【查阅资料】制备硫酸铜的方案:。
【进行实验】将反应物装入烧杯中,开始时产生少量气泡,后来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溶液呈蓝色,该溶液即为硫酸铜溶液。
【提出疑问】实验中为什么有气体生成?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项目四:实验异常现象探究
【查阅资料】制备硫酸铜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加快了的分解?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生成的;猜想二:温度升高;猜想三:_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如图:
【实验分析】
实验现象:实验一产生气泡;实验二无明显现象;实验三产生气泡;实验四快速产生气泡。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为了验证温度升高能加快的分解,甲同学的方案是实验二和实验三对比;乙同学的方案是实验一和实验四对比。你认为_______同学的方案更严谨,理由是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
【答案】(1) ①. 物理 ②. 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③. 减小
(2)
(3) ①. 生成的和温度升高共同影响 ②. 能加快的分解 ③. 甲 ④. 实验一和实验四中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除了温度还有硫酸铜,而实验二和实验三影响过氧化氧分解的因素只有温度,没有硫酸铜的干扰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可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
【小问2详解】
石灰乳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猜想与假设]根据猜想一、猜想二的分析可知,猜想三为生成的CuSO4与温度升高共同影响;
[实验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变量为硫酸铜与水,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实验一产生气泡;实验二无明显现象;则可以得出结论:CuSO4能加快H2O2的分解;
为了验证温度升高能加快 H2O2 的分解,乙同学的方案是实验一和实验四对比,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除了温度还有硫酸铜;而甲同学的实验二和实验三对比,实验中没有CuSO4的干扰,变量为温度,则更加严谨。
16. 镁和纯碱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地菱镁矿中主要含有及少量和,以菱镁矿等为原料制备镁和纯碱的工艺流程如图。
(1)菱镁矿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需加压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
(4)氨气还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工业上用氨气处理含有的质量分数为的酸性废水,反应原理为。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反应③是无水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②③均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6)此工艺条件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如表。向a溶液中通入足量空气后,溶液中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向b溶液中加入调节溶液,所调范围为_______。
【答案】(1)混合物 (2)
(3)##二氧化碳
(4)解: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x,
x=6.8kg
答: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6.8kg。
(5) ①. ②. 分解
(6) ①. ##铁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某地菱镁矿中主要含有 MgCO3 及少量 FeCO3、Al2O3 和 SiO2 ,属于混合物;
【小问2详解】
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故需要加压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压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增大;
【小问4详解】
见答案;
【小问5详解】
反应③是无水 MgCl2 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反应生成 Mg 和 Cl2 ,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③为氯化镁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镁和氯气,这两个反应均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均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6详解】
a溶液中含镁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通入足量空气,调pH,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镁溶液,说明通入足量空气后,溶液中铁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由+2价变为+3价;
向b溶液中加MgO调节溶液pH,目的是使铝离子和铁离子形成沉淀,而镁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故pH范围为:4.7≤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辽宁省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