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郑州宇华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含解析
展开化 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X的氢化物>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B.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C.YX2、M2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2.氯元素具有多种化合价,形成的等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和碱反应可生成多种含氧酸盐,且温度不同,反应产物也不同。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Ⅰ中可将换成
B.装置Ⅱ洗气瓶中用饱和溶液除去中的少量
C.装置Ⅳ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装置V锥形瓶中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气
3.把a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g,则原合金中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7B.1:1C.9:8D.7:3
4.盐酸羟胺()用途广泛,可利用如图装置来制备。以盐酸为离子导体,向两电极分别通入NO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通过离子交换膜到左极室
C.一段时间后,含Fe的催化电极所在极室的pH增大
D.每生成1ml盐酸羟胺电路中转移4ml
5.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6.七叶亭是一种植物抗菌素,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存在3种官能团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1m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3mlBr2
D.1m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mlNaOH
7.“肼合成酶”以其中的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与转化为肼,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已知肼的燃烧热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催化中心的提供孤电子对,N提供空轨道
C.反应涉及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D.肼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bB(g)cC(g)+dD(s),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6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大B.B的体积分数变大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a+b>c
9.某弱酸HA溶液中主要成分的分布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酸
B.某的缓冲溶液,
C.当该溶液的时,
D.NaA的水解平衡常数
10.电化学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冶炼金属铝,常采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铝的方法
B.电解精炼铜时,用粗铜作阴极
C.在镀件上镀银时可用纯银作阳极
D.铜的电解精炼时,粗铜中含有的杂质锌、金、银等金属在阳极沉降下来形成阳极泥
11.化合物可作肥料,所含的5种元素位于主族,在每个短周期均有分布,仅有Y和M同族,且Y的原子半径小于M。Y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X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X与M同周期,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Y>E>ZB.简单氢化物沸点:
C.第一电离能:D.和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12.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下列转化关系中,甲、乙、丙、丁、戊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其中A为d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乙为液体,丁物质常用于消毒、漂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元素位于周期表中IVA族
B.b、c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
C.丙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
D.a、b、d形成的有漂白性的化合物中,b的杂化方式是
13.近年来,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中的主要氧化物SiO2属于离子晶体
B.某型长征运载火箭以液氧和煤油为推进剂,氧气的同素异形体臭氧是极性分子
C.(Ca8Y)Fe(PO4)7是月壤中发现的新型静态矿物,矿物中的Fe位于周期表中的ds区
D.航天器部件应用了特种石墨材料,石墨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
14.硒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乙图为该晶胞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已知晶胞边长为a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ⅡB族
B.该晶体的化学式为ZnSe
C.将Zn和Se的位置全部互换后所得晶体结构不变
D.图中A点原子的坐标为(0,0,0),则B点原子的坐标为(0.75,0.25,0.7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8分。
15.(10分)硝酸在生产生活及国防建设中非常重要,工业制备硝酸的流程如下:
(1)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硝酸工厂产生的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可用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下列措施能提高和去除率的有 (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4)也可用溶液吸收氮氧化物的尾气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母液Ⅰ进行转化时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母液Ⅱ需回收利用,合理的处理方法是转入流程中 中(填“中和液”或“转化液”)。
②若将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1:1,则生产时,的理论用量为 t(假定恰好完全反应)。
16.(11分)人类的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备氨气,图2装置探究其相关性质。
I、实验室制取氨气
(1)图1装置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圆底烧瓶中已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 。
Ⅱ、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验证氨气的性质及部分反应产物
(3)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有同学认为需要在无水硫酸铜的后面再接一个装有无水固体的球形干燥管,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实验中观察到a中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向a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氨气,最终得到铜的质量为 g。
17.(12分)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的某些过渡元素(如等)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能与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形成具有发光性的配合物,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制备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 ;
②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③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为,而水杨醛()的沸点为,请从结构角度解释二者沸点差异原因 .
(2)的晶胞如图1所示,距离每个最近的的个数为 .
(3)已知:结构如图2所示,该反应 (选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理由是 .
(4)有机净化剂的基本组分为大分子立体网格结构的聚合物,可用于工业废水“除钴镍”.其净化原理可表示为:
在图中用“”表示出参与的配位键 .
18.(11分)有机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实验小组以“有机物结构的测定方法”和“配合物结构的测定方法”为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I.有机物结构的确定方法
实验步骤:
①取6.8g该有机物A试样通过上述装置完全反应,装置甲增重3.6g,装置乙增重17.6g。
②用质谱仪测定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所得核磁共振氢谱图中4组峰的面积之比是1:2:2:3。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没有装置丙,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2)由上述已知条件可推出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
(3)已知有机物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与乙酸的官能团种类相同,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
Ⅱ.配合物结构的测定方法
已知:①C的此类配合物离子较稳定,但加碱再煮沸可促进其内界解离,如:。
②下述实验所得样品中的C元素为+3价,C3+的配位数为6。
某兴趣小组用Cl-取代离子中NH3制得配合物化学式为。该实验小组用以下方法测定所得配合物的组成。
实验步骤:取mgX样品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煮沸,将生成的NH3通入20mL0.20ml/L的稀硫酸(过量)中,再用0.1000ml/L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H2SO4溶液。
(4)该配合物中,配体NH3分子中的配位原子为 原子(填原子符号)。
(5)若滴定过程平均消耗NaOH标准溶液20.00mL,则样品中含有NH3的物质的量为 ml。
(6)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上述中和滴定实验应选择 (填“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
(7)另取mgX样品,加入过量HNO3酸化后,用AgNO3溶液滴定测得n(Cl-)=0.0036ml。请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该样品的组成: 。
19.(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想要研究氯化铜的相关性质,但实验室无氯化铜样品,大家想出两种制备方案并完成有关性质实验:
【方案一】
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方案二】
用铜和石墨作电极,电解稀盐酸:将两个电极和直流电源相连,插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电解一段时间后,得溶液B。
已知:①氧化性:Fe3+>Cu2+;②CuCl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③在该实验环境下,有关参数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用调整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Fe3+,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离子方程式和文字解释加入CuO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的理由是 。假设Cu2+起始浓度为2.2ml⋅L−1,则在不损失铜元素的情况下,调整溶液pH的范围为 。
(2)方案二中,Cu电极应该与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相连,其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有同学观察到阳极周围有气泡出现,则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若将方案二中的稀盐酸换作饱和食盐水,发现电解过程中未有蓝色溶液出现,但在其中一个电极附近出现了白色固体,则生成该固体的电极反应式为 。
(4)氯化亚铜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已知a点坐标为(1,1,1)c点坐标为1212,1,则b点的坐标为 。
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边长为apm,则该晶体的密度ρ= 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D
【解析】A.X、Y、Z分别为O、S、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氢化物的还原性:H2S>HCl>H2O,即Y氢化物>Z的氢化物>X的氢化物,A不正确;
B.X、Y、Z、M分别为O、S、Cl 、K,其离子半径大小为:S2->Cl->K+> O2-,即Y的离子>Z的离子>M的离子>X的离子,B错误;
C.YX2为SO2,M2Y为K2S,它们分别含有极性键和离子键,前者是极性分子,后者属于离子化合物,C错误;
D.Z为C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D。
2.【答案】C
【解析】A.装置Ⅰ中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制备Cl2,而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需要加热,故装置Ⅰ中不可将KMnO4换成MnO2,A项错误;
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装置Ⅰ制得的Cl2中混有HCl,装置Ⅱ用于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所盛试剂为饱和NaCl溶液,若用碳酸氢钠溶液,会和氯气反应、同时和HCl反应有CO2生成产生新的杂质,B项错误;
C.装置Ⅳ中Cl2与冷NaOH溶液反应制备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C项正确;
D.Ca(OH)2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OH-浓度小,澄清石灰水不能将尾气Cl2完全吸收,故装置Ⅴ锥形瓶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气,应当用氢氧化钠溶液,D项错误;
答案选C。
3.【答案】C
【解析】a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为氢氧化铁,则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为氧化铁,利用组成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合金中铝的质量,则原合金中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盐酸羟胺中N显-1价,含Fe的催化电极上NO→NH2OH·HCl,N的化合价降低,含Fe的催化电极作正极,Pt电极为负极,故A错误;
B.正极反应式为NO+3e-+4H++Cl-= NH2OH·HCl,负极反应式为H2-2e-=2H+,正极消耗H+、Cl-,且H+的消耗量多于Cl-,负极产生H+,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因此H+通过离子交换膜移到左极,故B错误;
C.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式为NO+3e-+4H++Cl-= NH2OH·HCl,消耗H+,溶液的pH增大,故C正确;
D.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式为NO+3e-+4H++Cl-= NH2OH·HCl,可知,每生成1ml盐酸羟胺电路中转移3mle-,故D错误;
答案为C。
5.【答案】B
【解析】A.溶液具有漂白性,会使pH试纸褪色,应选计测定盐溶液的,比较盐溶液的碱性或对应酸的酸性,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常压下,向两份相同锌粒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稀硫酸,记录收集相同体积所需的时间,浓度大的时间短,速率快,B能达到实验目的;
C.三溴苯酚会溶于苯中,不能沉淀,正确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应缓慢冷却结晶,快速冷却得到的结晶颗粒小,吸附的杂质较多,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七叶亭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酯基3种官能团,A正确;
B.依据苯和乙烯的结构,七叶亭分子中,红框内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蓝圈内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但两个平面只共用两个碳原子,则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B不正确;
C.七叶亭分子中,羟基邻位的两个氢原子可以被Br2取代,碳碳双键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1m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3mlBr2,C正确;
D.七叶亭分子中,2个羟基、1个酯基都能与NaOH发生反应,且1ml该酯基可以与2mlNaOH发生反应,则1m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mlNaOH,D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A.反应过程中涉及铁与氮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
B.催化中心的提供空轨道,N提供孤电子对,故B错误;
C.反应涉及N-O和N-H键断裂,涉及N-N键和O-H键的生成,没有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故C错误;
D.燃烧热是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肼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8.【答案】B
【解析】根据分析,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A、C错误;B的体积分数增大,B正确;体积缩小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减少的方向移动,即a+b
【解析】A.分析可知,c(HA)=c(A−)时,pH≈4.7,该酸Ka= =c(H+)=10−4.7ml/L,故−lgKa≈4.7,A正确;
B.根据图像可知,c(HA)为0.8ml/L,c(A−)为0.2ml/L时,溶液的pH约为4,故某c(HA):c(A−)=4:1的缓冲溶液的pH≈4,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当该溶液的pH=7.0时,c(HA)
答案选D。
10.【答案】C
【解析】A.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工业冶炼金属铝,常采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A错误;
B.电解精炼铜时,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B错误;
C.在镀件上镀银时可用纯银作阳极,失去电子,C正确;
D.铜的电解精炼时,粗铜中活泼性比铜强的金属失电子转化为离子,活泼性比铜弱的金属在阳极沉降下来形成阳极泥,所以杂质锌失去电子转化为锌离子,杂质金、银等金属在阳极沉降下来形成阳极泥,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解析】A.N3-、O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简单离子半径为:N>O>H,故A正确;
B.PH3、NH3、H2O均是由分子组成,NH3、H2O分子间都存在氢键,使得它们沸点较高,且水的沸点高于NH3,PH3分子间仅存在范德华力,沸点低,简单氢化物沸点:H2O>NH3>PH3,故B错误;
C.同周期第一电离能自左向右总趋势逐渐增大,第ⅡA族和第ⅤA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右边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N>O>Mg,故C错误;
D.NH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有一对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中N的价层电子对为3,没有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A.b为O元素,位于周期表中ⅥA族, A错误;
B.b为O元素、c为Na元素,二者组成的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 B错误;
C.丙为NaOH,由Na+和OH-构成,则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C错误;
D.a、b、d形成的化合物adb4即为HClO4,Cl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Cl的杂化方式是sp3, D正确;
答案选D。
13.【答案】AC
【解析】A.SiO2属于原子晶体,故A错误;
B.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且为极性分子,故B正确;
C.Fe位于周期表中的d区,故C错误;
D.碳纤维分子结构(),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D正确;
答案为:AC。
14.【答案】D
【解析】A.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Z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ⅡB族,A项正确;
B.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含Zn:4个,含Se:8×+6×=4个,该晶体的化学式为ZnSe,B项正确;
C.由晶胞结构可知,Zn位于体内,Se位于8个顶点和6个面心,每个Zn周围等距离最近的Se有4个,每个Se周围等距离最近的Zn有4个,故将Zn和Se的位置全部互换后所得晶体结构不变,C项正确;
D.图中A点原子的坐标为(0,0,0),结合晶胞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图知,则B点原子的坐标为(0.25,0.75,0.75),D项错误;
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8分。
15.(10分)【答案】(1) 2:1
(2)
(3)BC
(4)将NaNO2氧化为NaNO3 转化液 106
【解析】(1)②为NH3被O2氧化产生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反应为,二氧化氮转化为硝酸时充当还原剂,二氧化氮转化为NO时充当氧化剂,则其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一氧化氮:,故离子方程式为: ;
(3)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气体不能充分反应,故A错误;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可使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能提高和去除率,故B正确;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可使气体充分反应,能提高和去除率,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4)①据分析,母液Ⅰ进行转化时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NaNO2氧化为NaNO3。母液Ⅱ需回收利用,合理的处理方法是转入流程中转化液;
②若将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1:1,则生产时,n(NaNO2)== 106ml,NaNO2、NaNO3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n(NaNO3)= 106ml,由Na原子守恒可知,2n(Na2CO3)=n(NaNO2)+n(NaNO3),的理论用量m(Na2CO3)=( 106ml+106ml)××106g/ml=1.06×108g=106t。
16.(11分)【答案】(1)
(2)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烧瓶口,试纸变蓝色,说明已收集满
(3)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排除空气中水蒸气对水检验的干扰
(4)
(5)19.2g
【解析】(1)图1装置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氨气水溶液具有碱性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所以检验圆底烧瓶中已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烧瓶口,试纸变蓝色,说明已收集满。
(3)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所以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有同学认为需要在无水硫酸铜的后面再接一个装有无水固体的球形干燥管,这样做的目的是排除空气中水蒸气对水检验的干扰。
(4)实验中观察到a中粉末变红,说明有铜生成,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根据元素守恒推测气体为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向a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氨气,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2ml,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最终得到铜的物质的量为0.3ml,铜质量为。
17.(12分)【答案】(1) 1s22s22p63s23p63d7(或[Ar]3d7) 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形成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醛形成的是分子内氢键
(2)4
(3)不是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仅发生了过氧键的转移
(4)
【解析】(1)①C的原子序数为27,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所以C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或[Ar]3d7);
②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第VA族反常,故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形成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醛形成的是分子内氢键,则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高;
(2)由晶胞结构可知,CuCl晶胞中与Cl-最近的Cu+的个数是4个,与Cu+距离最近的Cl-的个数是4个;
(3)根据CrO5的结构可看出:Cr为+6价,有4个O为-1价,一个O为-2价,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没有改变,仅发生了过氧键的转移,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C2+形成配位键时是中心离子,O与N提供孤电子对,是配位原子,故用用“”表示出参与的配位键为。
18.(11分)【答案】(1)导致CO2的质量偏大,导致有机物中C的个数偏大,O的个数偏小
(2)C8H8O2
(3)
(4)N
(5)0.006
(6)甲基橙
(7)[C(NH3)5Cl]Cl2
【解析】(1)若没有装置丙,导致乙装置可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导致CO2的质量偏大,导致有机物中C的个数偏大,O的个数偏小,故答案为:导致CO2的质量偏大,导致有机物中C的个数偏大,O的个数偏小;
(2)由分析可知,由上述已知条件可推出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8H8O2,故答案为:C8H8O2;
(3)已知有机物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与乙酸的官能团种类相同即含有羧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该配合物中,配体NH3分子中N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故NH3的配位原子为N原子,故答案为:N;
(5)由反应方程式:NH3+H2SO4(过量)=NH4HSO4,NH4HSO4+2NaOH=Na2SO4+2H2O+(NH4)2SO4,H2SO4+2NaOH=Na2SO4+2H2O,若滴定过程平均消耗NaOH标准溶液20.00mL,则样品中含有NH3的物质的量n(NH3)=0.020L×0.2ml/L×2-0.1000ml/L×0.02000L=0.006ml,故答案为:0.006;
(6)滴定终点产物为Na2SO4和(NH4)2SO4,此时溶液显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故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上述中和滴定实验应选择甲基橙做指示剂,故答案为:甲基橙;
(7)另取mgX样品,加入过量HNO3酸化后,用AgNO3溶液滴定测得n(Cl-)=0.0036ml,结合(5)分析可知,n(NH3):n(Cl-)=0.006ml:0.0036=5:3,即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NH3)5Cl3,结合C3+的配位数为6,故该络合物的化学式为:[C(NH3)5Cl]Cl2,故答案为:[C(NH3)5Cl]Cl2。
19.(14分)【答案】(1)Fe3+水解方程式为:Fe3++H2O⇌FeOH3+3H+,加入CuO后,CuO与氢离子发生反应:CuO+2H+=Cu2++H2O,c(H+)下降,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得到FeOH3沉淀 4>pH≥2.8
(2)正 Cu+2HCl电解CuCl2+H2↑ 溶液中的氯离子在阳极上放电,生成了氯气
(3)Cu−e−+Cl−=CuCl
(4) 34,14,14 4×64+4×35.5a3NA×10−30
【解析】(1)Fe3+水解方程式为:Fe3++H2O⇌FeOH3+3H+,加入CuO后,CuO与氢离子发生反应:CuO+2H+=Cu2++H2O,c(H+)下降,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得到FeOH3沉淀;假设Cu2+起始浓度为2.2ml⋅L−1,cOH−=KspCuOH2cCu2+=2.2×10−202.2=10−10ml/L,cH+=KWcOH−=10−1410−10ml/L=10−4ml/L,Cu2+开始沉淀的pH为4,调整溶液pH的范围为4>pH≥2.8;
(2)实验目的是制备氯化铁,因此方案二中,Cu电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u失去电子变为Cu2+,其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u+2HCl电解CuCl2+H2↑;实验过程中,阳极周围有气泡出现,因为阳极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应是溶液中阴离子放电所得产物,则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溶液中的氯离子在阳极上放电,生成了氯气;
(3)电解过程中未有蓝色溶液出现,即产物不是Cu2+,但在其中一个电极附近出现了白色固体,CuCl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因此生成该固体的电极反应式为:Cu−e−+Cl−=CuCl;
(4)①已知a点坐标为(1,1,1)c点坐标为1212,1,结合图示可知,b点坐标为34,14,14;
②由均摊法得,一个晶胞中Cu+个数为8×18+6×12=4,Cl-个数为4,晶胞质量为:4×64g/ml+4×35.5g/mlNA,晶胞的密度为:4×64+4×35.5a3NA×10−30g/cm3。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比较和
的酸性强弱
用试纸分别测定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
B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常温常压下,向两份相同锌粒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稀硫酸,记录收集相同体积所需的时间
C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先加适量的饱和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
D
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
趁热过滤后将滤液快速冷却结晶,提纯效果更好
物质
Fe(OH)3
Cu(OH)2
Ksp
2.8×10−39
2.2×10−20
阳离子完全沉淀时的pH
≥2.8
≥6.5
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化学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郑州宇华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郑州宇华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郑州宇华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化学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郑州宇华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化学含解析,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