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第1页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第2页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明代以来,特别是明中叶以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日益壮大起来。随着他们离经叛道的倾向和个性解放的要求日趋自觉与强烈,便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审美观念上,他们要求文学在一个不断变动的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把人类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矛盾冲突、人物内心在精神世界和外在的活动、遭遇的复杂多面性充分地反映出来。这就是由酝酿而臻于成熟的“反映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要求的人文主义(个性解放)潮流”和“反映社会矛盾、社会变动、社会风暴的现实主义潮流”。这样,擅长反映无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小说,就历史地被这股新的美学思潮涌上了时代的文坛。提出“童心说”的哲学家、思想家李贽与胡应麟、袁中郎、冯梦龙以及后来的叶昼、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等人,勇敢地冲破传统观念,替历代为君子所不为、文坛所不齿的小说正名;在充分肯定其社会效果与阐发其审美作用的基础上,为小说的社会地位与文学价值大声疾呼;并通过评点序跋等形式,把小说创作作为审美创造活动加以研究探讨,从美学上总结和概括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实践经验。
    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审美思潮是明清小说繁荣的客观历史因素,小说创作主体的创作意识日趋人文化与现实化是其主观内在原因。
    明清两代的小说家大多身世低微,生平难考。他们由于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矛盾的复杂尖锐,而被推入生活的漩涡;推到社会的底层,对社会上阶级之间的对立状况,对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有着真切的体会,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正因为如此,他们对社会思潮、审美倾向的变化有着异样的敏感,而且当他们对自己的生平经历的咀嚼回味一旦进入审美反思的状态,时代的风雨也就随之奔赴笔端,创作意识就会沿着现实化、人文化的方向不断强化、深化。因此,对创作主体来说,他们反映的客观对象,同时也是他作为人自身的对象化,是他在特定时代和社会条件下所产生和形成的生活体验和生活追求、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的外化的物质表现。明清小说大师们总是把典型性格当作小说审美素质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把人与人之间相向相逆、相克相生结成的多走向、多内涵的社会关系当作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加以具体的、历史的描绘,在重视感情理想的投射与寄托、肯定想象与虚构的作用同时,总是力图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作出符合主体实践性的审美判断,对生活逻辑及其发展趋势加以符合客观规律的描写。
    《水浒传》、《西游记》的作者们既有意地摆脱了拘泥事实或原型的倾向,把虚实相生、真假相错作为审美规范,又在不同程度地保持传奇志异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历史或现实生活塑造人物典型,概括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内容。《水浒传》作者写草莽英雄起义造反、除暴安良的壮举和从中表现出的超人的勇敢和聪明才智,写他们在水泊梁山所建立起的理想社会。但他同样忠于现实生活的逻辑,还是通过宋江悲剧性格的刻画,有意安排了招安的结局。至于《西游记》却直接以天宫地府等幻化的艺术画面来象征现实,以变了形的现实来反映对象现实。在这里,虽然动物在不脱离其动物本性的前提下社会化、人格化了,但对现实的审美观照却是在超现实的幻想中完成的。正因为作者让理性的反思屈从于想象的驰纵,如实的描述让位于感情的喷发,孙悟空鏖战天神、降魔镇妖的斗争才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实践活动和对自由的懂憬,处处可见的借题发挥的幽默和揶揄才包含着对不合理社会的冷嘲热讽。
    (摘编自赵继志《社会思潮、审美倾向与创作意识——明清小说纵横谈》)
    材料二:
    《儒林外史》《红楼梦》《桃花扇》代表了通俗文学中上层士大夫的历史反思和总结的创作倾向,这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阶级、社会的颓废无望,民族、国家的惨痛更替,历史、人生的感伤空幻,使他们的创作尽管依然以社会的共识和欣赏为目的,但已远不同于“三言二拍”《牡丹亭》《西游记》的单纯和浪漫,来自对社会现实生活更为广泛的接触、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更为沉痛的批判,使之具有了丰厚而凝重的现实历史的总结意义。与前一阶段文学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美恰成对照,这里充满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饱经沧桑、洞悉幽隐地强有力地批判和否定。这里,功利主义不仅是社会和一切个人社会性行为的内在动因,而且显扬了封建道德伦理的修饰伪装,“揭示了披在封建剥削上面的政治、宗法、宗教和闲逸的外衣的世俗意义”。相对于封建伦理纲常而言,功利主义的观点无疑是一个大胆的进步,是一种“启蒙”,也是对过去的总结。因此,《儒林外史》《红楼梦》《桃花扇》等一大批通俗文学作品在现实抒怀、批判之中,同时蕴涵了“放悲声唱到老”的深沉浓重的历史挽歌的色调。
    总之,明清之际通俗文学创作中反传统的崭新特质,继承并发展了宋元市民文学中表现的市民意识,与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崭新走向相呼应,并成为这种崭新走向的形象表现。即便是百无聊赖的乏味和烦躁,即便是没落败亡的悲吟和喟叹,都已是封建秩序否定基础上的徘徊,都已是大厦将倾而无力补救情境中的悲伤了,这些显然都已逸出了中国传统的理性主义和伦理思想的藩篱。
    (摘编自许建中《明清之际通俗文学中社会价值取向的嬗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经济资本主义影响下,新兴市民阶层对离经叛道的倾向和个性解放的需求,促成了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B.明清两代作家的身世和处境,使得他们在创作小说时咀嚼回味自己的生平经历,从而进
    人审美反思的状态。
    C.《西游记》中孙悟空鏖战天神、降魔镇妖等折射时代实践活动和对自由的憧憬的情节,是
    作者对现实的审美观照。
    D.明清之际通俗文学反传统的崭新特质,有宋元市民文学中的市民意识,又与当时思想文
    化领域的崭新走向呼应。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中叶以前,小说这种文体因种种原因为君子所不为、文坛所不齿,它的社会地位和文学价值也不被重视。
    B.《水浒传》的作者有意地摆脱了拘泥事实或原型的倾向,不是照事实录,而是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内容。
    C.明清之际,基于阶级、国家等因素,上层士大夫以社会共识和欣赏意识为目的,进行历史反思和总结。
    D.明清之际通俗文学创作打破中国传统的理性主义和伦理思想,缘于作家们认识到社会大厦将倾而无力补救。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明清之际通俗文学反映“人文主义(个性解放)潮流和现实主义潮流”的一项是(3分)
    A.明·冯梦龙《三言·苏小妹三难新郎》“聪明男子做公卿,女子聪明不出身。若许裙钗应科举,女儿那见逊公卿。”
    B.明·汤显祖《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C.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譬如世上的人,立志要作个忠臣、孝子,这就是个英雄心。忠臣断无不爱君的,孝子断无不爱亲的,爱君爱亲这便是个儿女心。”
    D.清·李汝珍《镜花缘》“考试之制,各有不同;或以通经,或以明史,或以辞赋,或以诗文,或以策论,……只要精通其一,皆可取得一顶头巾,一领青衫。”
    4.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对表格信息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小说评点萌芽阶段,李贽等人用评点形式,从美学上总结概括小说创作实践。
    B.清代小说评点的发展时期,这时的评点已从单一评注形式向全面评析形式转变。
    C.清代小说评点的成熟时期,小说评点特点开始走向文人自赏性并夹杂训诂和考证。
    D.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评点越来越重视理性表达,忽视审美志趣。
    5.影响明清通俗文学特点形成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前夫
    杨静龙
    “呼啦啦一片地响,你的黑眼睛变成蓝色,变成一片秧田……你用蓝色的眼睛瞅我……
    阿奇嫂的哭诉声在秋夜里飘荡。八月的乡村,一丝微风,几片落叶。①女人们的抽泣声仿佛男人们劣质烟的烟雾,散去了,又聚拢来。
    阿奇嫂是一个哭灵师,东乡柳堡人,四十出头,长得瘦削,嗓门却亮堂,姑娘时喜欢唱几句越剧,后来嫁了人,又改嫁了。后面的男人叫阿奇,夫妻俩开了一个送葬哭灵的公司,叫“送送你”。公司除了夫妻俩,还有两个员工,一个敲锣,一个吹唢呐,吹唢呐的兼放音响,敲锣的兼打杂。阿奇开一辆面包车,公司的一应家什全装在了车上。到了现场,阿奇就是总指挥,阿奇嫂只管一个字:“哭”。
    头天晌午,一辆小车来到柳堡,车上下来婆媳两人,请公司“送”一个男人。婆婆谈妥了价,儿媳掏出手机付定金时,手一抖,手机摔在地上。儿媳愣了愣,捂住脸,哇一声哭起来,泪水从她指缝间漏出来,沿着两颊往下淌。儿媳三十多岁,长得俊俏,伤心的模样让人心疼。阿奇嫂问她名字。
    “潘小娥……”漂亮儿媳嘤嘤道。
    “你男人……得的什么病?”阿奇嫂不想问这个问题,但不问不行,她要为每一位亡者送上属于他们自己的灵曲,而不是千篇一律,就好像每个人都应该穿上他自己最贴身的衣裳一样。阿奇嫂读高中时读过很多文学作品,作文写得好,现在就像一个行吟诗人,现编现唱,走遍十里八乡。这也是“送送你”公司受人欢迎的最主要原因。
    漂亮儿媳泣道:“打稻机漏电,他碰了电线……”
    夏收时节,收割机脱粒机都泡在水田里,电死人的事时有发生,这几年土地流转、农田大户承包,这种事已经很少发生了……可事情还是发生了。
    婆媳俩办完事,开车走了。阿奇嫂目送着车子开出柳堡,转个弯不见了,才扭过头来说:“阿奇,这个单,优惠。”
    阿奇的目光碰到了妻子的目光,说:“哦。”
    夜色渐浓,阿奇嫂的哭诉声时高时低,像门外的秋风,一会儿闯入灵堂,一会儿又退了出去。阿奇递过来一杯菊花茶,她接过茶杯子,没喝,随手放到灵桌上。
    哭诉声持续不息。
    “呼啦啦一片地响,你的身体化成千万道光芒,刺伤了眼……在那一边,你看到一片黑暗,星星没有在夜空闪光,月亮也没弯成一枚鱼钩……”
    眼泪在阿奇嫂眼眶里打转,终于滴落下来,她扭过脸,抹了一把。不一会儿,又有眼泪滚落下来,她不再管,任它在脸上流。
    “你的身子化成千万道光芒,黑眼睛变成蓝色,你看不见我了吗?我是你的妻子潘小娥,是你的白发老父母,黄发小儿子……”
    阿奇嫂的声音轻了下去。她的双手搂住自己的胳膊,又垂下来,撕扯着衣服,仿佛一道火焰在身子里燃烧起来,要穿透她的胸膛,要从她喉咙里窜出来。
    ②阿奇嫂的嗓音变得嘶哑了,像秋风中的树叶,微微颤抖着。
    灵堂里人挨着人,一些人坐着,一些人蹲在地上。一直嘤嚶而泣的潘小娥,突然“哇”的一声哭起来,哭声像风一样掠过灵堂,像水一样淹没了人们。所有的女人都放喉大哭起来,男人们不停地抽着烟,感慨叹息。
    “早听说送送你公司哭灵哭得好,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阿奇嫂真像她自己碰了电线一样……”
    “那是动了真情了……”
    阿奇又拿起茶杯,递给阿奇嫂。阿奇嫂接过来,半凉的菊花茶在杯子里晃荡了一下,放回到灵桌上,她还是没有喝。
    潘小娥的婆婆走过来,拿起那只茶杯,放下时茶杯底下多了一只厚厚的红包。
    有人开始焚烧冥钱。
    “我把眼泪和钱烧在一起,送给你。等到你的眼睛重新睁开,无常就会变成神仙,蓝色变回黑色,星星闪耀,弯月如钩,你看见我了吗?我是你的妻子潘小娥……”
    哭诉声嘶哑,缥缈,在劣质香烟的烟雾里战栗着。
    灵堂里突然起了骚动,有人惊叫起来:“小娥昏过去了,小娥昏过去了……”
    唢呐手适时放起了音响,是一曲《心经》。在曼妙的吟唱声中,潘小娥缓缓醒过来,哭灵仪式也在循环播放的《心经》乐音中结束了。
    在返回东乡柳堡的路上,阿奇嫂再一次从丈夫手中接过茶杯,菊花茶已经完全凉透了,她喝了一口,又喝了一口。
    “茶杯下面的红包,我没有拿……”阿奇轻声说。
    阿奇嫂瞅了丈夫一眼,说:“我看到了……”
    阿奇又说:“打到手机里的款子,我也没收,一天后会自动退回去的……”
    这一次,阿奇嫂没有吱声,她的目光注视着车前方。夜色深沉,车灯在前面几米远的地方跳跃,一对野兔从路边的草丛里跳出来,在路当中愣怔着,眼睛在车灯下发出蓝幽幽的光芒……
    那一年夏收,阿奇的邻居在水稻田里碰了电线,他看到了蓝色的目光,看到了浑身着火一般的战栗。后来,他娶了这位邻居男人的女人……
    ③阿奇熄了车灯,把乡道让给野兔。
    “送送你”公司员工们坐在黑黝黝的面包车里,谁都没有吱声。秋风抚摸着夜树,弯月像一只鱼钩吊在半空里。
    ④突然,面包车里响起嘹亮的唢呐声。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先写为死者哭送灵曲,接着交代人物身份,避免平铺直叙。B.“送送你”公司受人欢迎,主要原因是阿奇嫂对死者加入自己独特的人文关怀,体现她的温暖。
    C.小说菊花茶由热变凉,这一细节对阿奇嫂的冷暖心境变化起到了正衬作用,隐含着人性善良。
    D.结尾补充阿奇嫂如此动情的原因,看似哭潘小娥的丈夫,实则哭自己的前夫,使情节更加完整。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处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人们被阿奇嫂哭灵曲所感染,声音时高时低,表达内心的悲痛。
    B.第②处运用细节描写,写出阿奇嫂在为潘小娥亡夫唱的送灵曲过程中耗费精力,疲惫不堪。
    C.第③处为一对惊慌失措的野兔让路,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关怀。
    D.第④处用唢呐声作为结尾,故事戛然而止,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8.结尾揭示潘小娥的丈夫与阿奇嫂前夫遭遇如出一辙,前文已有多处细节暗示,请找出三处。(5分)
    9.有人评价此小说“黑暗中见明亮,冰冷处有余温”,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诚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材料二:
    凡战,若彼为主、我为客,唯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主在散地故耳。法曰:“深入则专”。
    汉,韩信、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经击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聚兵井陉口,众号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韩信涉西河,掳魏豹,擒夏悦,新喋血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以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风声所及,足以夺人,其锋何可挡也。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而爨,师不宿饱。今井径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能斗,退不能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悬魔下。愿君留意。否则,必为所擒。”成安君自以为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听其策,果被杀。
    (节选自《百战奇略》)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分)
    于是A汉兵夹击B大破虏C赵军D斩成安君E泜水上F禽赵王G歇。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本指营房、营寨,此处活用为安营扎寨,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意思不相同。B.若,文中意为倘若、如果,与《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若”意思不相同。
    C.去国,文中指离开京都或朝廷,与《岳阳楼记》中“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去国”意思相同。D.假,文中指借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的“假”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信判断赵兵见到自己的军队撤退一定会全部出动,这样大军就可以趁机拔掉赵军的
    旗帜,插上汉旗,赵军不战自乱。
    B.激战过程中,韩信军队假装失败,退回水上作战,果然吸引赵军倾巢而出。韩军战士拼
    死奋战,赵军不能打败他们。
    C.李左车认为韩信俘虏了魏王豹,活捉了夏悦,刚刚血洗了与,一路凯歌高奏,再加上张
    耳的辅佐,很难与之争锋。
    D.李左车分析井经道路狭窄,车辆和骑兵无法并排行进,粮食一定在后面,若从小道断其
    粮道,赵军坚守不出,韩信必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4分)
    (2)汉,韩信、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4分)
    14.请简要概括韩信打败赵军的策略。(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开祖丹阳别子瞻后寄
    陈舜俞
    仙舟系柳野桥东,会合情多劳谪翁。
    相对一樽浮蚁酒,轻寒二月小桃风。
    羁怀散诞讴歌里,世事纵横醉笑中。
    莫恨明朝又离索,人生何处不匆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送别朋友的情形,“野桥东”是停船之所,“劳谪翁”是送别目的。
    B.颔联中“轻”凸显了寒冷的程度,表明了“二月”早春时节乍暖还寒的特征。
    C.诗人与朋友开怀畅饮,羁旅的愁思化作了歌声,世事的感悟融进了笑谈之中。
    D.全诗融记叙、描写、抒情表达方式于一体,语言隽永,富有深意,耐人寻味。
    16.本诗虽为送别诗,但字里行间未有感伤之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 , ”。
    (3)“东风”拂面,撩动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人古代的诗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 A 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 B 。
    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在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就“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大多数那个时代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存真、 C _,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能看得更远。
    B.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几口就下去了。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他无法得到这份工作,因此只能在伦敦的大街小巷里游荡。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斗拱,又称斗栱、斗科、铺作等,是一种屋顶和屋身的过渡构件,通常位于柱顶之上、屋檐之下。不同时期的斗拱, ① 。以故宫中常见的斗拱为例,其主要构件包括翘、坐斗、斗、拱等。这些斗拱的组成构件成形,与中国古建筑演变密切相关。
    大量的勘查结果表明,斗拱在地震中通常能够保存完好。在发生地震时,斗拱的各个构件之间互相摩擦、挤压,并产生往复运动,犹如一个运动的机构体系。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看,当地震波的能量传到斗拱位置时,主要被分成了两部分的能量:斗拱的内能与动能。内能是让斗拱自身开裂受破坏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内能越大, ② 。斗拱的厉害之处,即它可以很好地减少内能所占的比例。其原理在于,每个斗拱由许许多多的小构件组成,它们犹如机器的零件一样,在地震中不断产生各种运动,将大部分地震波的能量转化为动能, ③ ,斗拱因此在地震中几乎不会受到破坏。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80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如今,“新中式”成了一种风潮。“唐装热”“汉服热”不断升温,“国潮”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不仅在穿搭上,新中式茶饮、新中式美妆、新中式家具、新中式婚礼……“新中式”已席卷了多个领域,可谓万物皆可“新中式”。不过,这种风潮之下,也出现了许多乱象,高溢价、秀包装、蹭流量,华而不实,这样的吐槽比比皆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过程
    人物
    评点内容
    特点
    萌芽
    明·李贽
    “发乎情性,由乎自然”
    由“注”转“评”
    明·汤显祖
    “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
    发展
    清·金圣叹
    “直取其文心”“略其形迹,伸其神理”
    评点形态完备,总评、眉批、旁批、夹批、圈点等评点体式都有出现
    成熟
    清·脂砚斋
    “《石头记》一部中皆是近情近理必有之事,必有之言”
    “文人性”与“考据性”增强

    相关试卷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

    20,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