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序号),该装置有一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其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
(3)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作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来测量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知识点二分解反应
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C.铁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燃烧
知识点三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4.常温下在试管中放入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发生剧烈反应,还能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铝+碘→碘化铝”,则水的作用是( )
A.氧化作用B.提供热量C.催化作用D.分解作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更多的氧气
B.液态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
C.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中
D.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产生氧气
6.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得到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三年模拟全练
7.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8.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正确的是( )
9.某同学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已集满。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___(填“a”或“b”)进入。
五年中考全练
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1.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12.如图2-3-5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3-5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C和D都可以收集氧气,选择D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装置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2-3-6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2-3-6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于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装置B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组合。收集过程中,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注:浓硫酸可吸收水分,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核心素养全练
1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15.[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请根据如图2-3-7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图2-3-7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编号表示)。
(2)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且无需加热来制取气体,改用F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题3制取氧气
知识能力全练
1.【答案】(1)锥形瓶
(2)A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 eq \(\s\up5(加热),\s\d3(→))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E
(3)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①是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固体加热型,故选A,该装置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eq \(\s\up5(加热),\s\d3(→))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排水法,故选E。
(3)B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2.【答案】(1)酒精灯集气瓶(2)B过氧化氢 eq \(\s\up5(二氧化锰),\s\d3(→)) 水+氧气D(3)b
【解析】(1)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B;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eq \(\s\up5(二氧化锰),\s\d3(→)) 水+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为纯净。
(3)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来测量气体体积应使气体从短管进入,水由长管进入量筒中,因此气体应从b进入F中。B.A项,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化合反应;B项,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是分解反应;C项,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化合反应;D项,蜡烛燃烧的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不属于分解反应。
4.C由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看出水不是反应物,并且水能加快铝与碘的反应速率,故水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5.D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A错;利用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B错;液氧是液态氧气,不是氧气溶于水制得的,C错;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D正确。
6.C因为A、B是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所以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A产生的氧气比B产生的多;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地放出氧气,因而B先生成氧气,A后生成氧气。
三年模拟全练
7.D有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有的催化剂能减慢反应速率,A错误;二氧化锰并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是催化剂,如在高锰酸钾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为生成物,B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错误;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D正确。
8.D制备气体时,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排出,A错;收集气体时,导管不能伸入集气瓶太长,B错;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错。
9.【答案】(1)锥形瓶(2)高锰酸钾 eq \(\s\up5(加热),\s\d3(→))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
(3)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瓶外冒出a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eq \(\s\up5(加热),\s\d3(→))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瓶外冒出时,说明集气瓶中的氧气已经集满。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导管口a通入,空气从导管口b排出。
五年中考全练
10.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A说法不正确;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说法不正确;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C说法正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并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反应,D说法不正确。
11.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组装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A正确;加热时不能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应该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B错误;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开始收集,不能有气泡冒出就收集,C错误;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D错误。
12.【答案】(1)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 eq \(\s\up5(加热),\s\d3(→))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收集的氧气更纯
(3)防止生成物溅落,导致集气瓶瓶底受热不均匀炸裂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由于试管口放有一团棉花,明被加热的药品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 eq \(\s\up5(加热),\s\d3(→))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和D装置都可以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采用的是排水法,其优点是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13.【答案】(1)集气瓶
(2)高锰酸钾 eq \(\s\up5(加热),\s\d3(→))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EF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解析】(1)①是集气瓶。
(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说明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eq \(\s\up5(加热),\s\d3(→))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了不影响对石蜡燃烧产物的验证,应先用浓硫酸对氧气进行干燥,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核心素养全练
14.B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手心,否则容易腐蚀标签;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需略低于试管底部否则冷凝水倒流,易使试管炸裂,B项图示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用嘴吹容易引起火灾;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
15.【答案】(1)A(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固体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A。
(2)用F装置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当堂检测题,共19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课后复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气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现有下列五种物质,在氧气中点燃下列物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错误的做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