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4)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5)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_。(《回延安》)
(6)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桃花源内人们生活和乐安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是老人孩子幸福愉悦的具体体现。
(8)《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核舟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叙事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B. 《诗经》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所收录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C. 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风景壮丽,文化深厚。望日出东方,群峰生辉,顿感豪情满怀;赏石刻题字,遒劲刚健,令人叹为观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D.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策划与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同学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太空“出差”已满5个月,中国航天事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C. 少吃主食、水果和含糖类食物的低碳饮食可以在数周内较快降低体重,是因为水分、肌肉和脂肪一起减少了。
D.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4.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下面是小吴同学在“保护地球”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请你帮他进一步完善。
倡导低碳生活,_____________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但追溯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方式,总有些不和谐的现象令人怅wǎng:肆意开采、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龟裂,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动植物生存环境愈加艰难,大量珍稀物种都已_____________(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也指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为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既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凝聚成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怅wǎng( ) 龟( )裂
(2)根据提示,为第一段划线处填写一个最恰当的四字词语。
(3)根据发言内容,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帮小吴把题目补写完整。
5.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汉字字体设计的美学追求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简约之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讲究得意忘象,以有见无。汉字字体设计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追求简约是其美学基础。二是中和之美。中和即中正平和,字体设计中规中矩,枯润浓淡、断连藏露都十分恰当。汉字设计的另一个美学追求是意境之美。在汉字字体设计中,意境美主要表现为整体美,给每一个字充分的自由和多样性,让观看者沉浸在一种美妙的意境之中。
【材料二】
作为平面设计中构成元素之一,字体设计占主导地位。综合来看,常用的字体设计主要有印刷字体、手写字体和创意字体。印刷字体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设计最为常用。在整个作品设计中,印刷字体起着协调平衡、统一画面内容的作用。手写字体的设计更注重随性亲切。不同的书写工具传递的感觉是不同的,再加上字体书写的个性化,所以手写字体能够十分巧妙地传递一些独特的思想和风格。创意字体的设计是借助印刷字体的结构对字体进行重新设计,使整个字体能够吻合画面整体设计风格,也能体现出设计者的美学追求,同时还能折射一定的时代特征。
(1)请提取【材料二】划线句的主干。
在整个作品设计中,印刷字体起着协调平衡、统一画面内容的作用。
(2)下面三幅图片是学校为迎接“五一”劳动节设计的黑板报大字标题,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6. 班级开展“‘读名著,谈体会’——《经典常谈》读书交流会”,请完成相关任务。
(1)你想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向在场的同学推荐《经典常谈》这部著作,请将相关篇目补充完整。
“选择性阅读是阅读本书的好方法,如果你对太极八卦有疑问,不妨去读一读_______,如果你对自己的姓名用字写法很好奇,不妨去读一读_______,如果你对先秦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我推荐你先读_______。”
(2)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 《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诗第十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两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比较完整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C. 《史记》和《汉书》并称良史。《史记》成于司马迁一人之手,《汉书》成于班固一人之手;《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
D. “四书”中,读《礼记》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读《论语》学习做学问做人的道理,读《中庸》领会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读《孟子》养浩然之气。
(3)唐宪宗时,他做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被贬;后来官至吏部侍郎,所以称为韩吏部。他很称赞陈子昂、元结复古的功劳,他的脾气很坏但提携后进,最是热肠。当时人不愿为师,以避标榜之名,他却不在乎,大收其弟子。他说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他实在是以文辞为教的创始者。
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古诗阅读(4分)
夜行
吴兆骞①
惊沙莽莽飒风飙,赤烧连天夜气遥。
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月冻初消。
客同属国②思传雁,地是阴山学射雕。
忽忆吴趋③歌吹地,杨花楼阁玉骢骄④。
【注释】①吴兆骞:清初诗人。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无辜遭累,遣戍宁古塔二十三年。②属国:指汉朝的苏武,被扣匈奴19年,获释归国后曾任典属国。③吴趋:古代吴地歌曲的名称。④玉骢骄:指骑马奔驰于春郊。玉骢,泛指骏马。
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围绕“夜行”展开,以大胆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描绘了北国夜景的壮阔。
B. 颔联写三更尚狩猎、四月冰初融,展现了北地人民的勇敢和生活的富足。
C. 尾联中“杨花”“楼阁”“玉骢”三个意象都是虚写,描写春天来临时江南繁华的生活场景。
D. 整首诗情景交融,将个人情感与北国风光融为一体,使情感表达更加真挚。
8. 请结合本诗“客同属国”“学射雕”“忆吴趋”等处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温州人李庭等,大历六年,入山斫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①。中有人烟鸡犬之候,寻声渡水,忽到一处,有好田泉竹果药,连栋架险,三百余家。四面高山,回还深映。有象耕雁耘②,人甚知礼。野鸟名鸲,飞行似鹤,人舍中唯祭得杀,无故不得杀之,杀则地震。有一老人,为众所伏,容貌甚和,岁收数百匹布,以备寒暑。乍见外人,亦甚惊异。问所从来,袁晁③贼平未,时政何若。具以实告。因曰:“愿来就居,得否?”云:“此间地窄,不足以容。”为致饮食,申以主敬。既而辞行,斫树记道。还家,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选自顾况《仙游记》,有删改)
【注】①漈水:瀑布。②象耕雁耘:大象大雁耕田播种。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遗风。③袁晁:因不肯残虐百姓,又征赋不力,遭鞭刑,于公元762年起义,次年被平定,到这位老者问话时已过去8年。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便要还家 (2)具以实告
10. 下列各项中的“为”和“不足为外人道也”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 为众所伏
C. 为致饮食D. 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11.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及复前踪,群山万首,不可寻省。
12.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记录了桃源人避隐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而本文虽未作陈述,却暗有所指。请你结合文中语句,推测山中人避隐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Ⅰ(8分)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①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环境中,再通过灌溉进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镉大米”也因此潜入人们的生活,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②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带来的危害主要是肾脏和骨骼。目前,WHO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对肾脏的毒性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③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相比于日本的0.4毫克,还要更严格一些。应该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WHO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们来说,其他来源的镉就更不能忽视。
④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中毒。这种慢性镉中毒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的成人接近两万,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的症状主要来源于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对骨骼的影响则是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更大剂量(WHO安全线的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不过,对于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数据来证明。
⑤中国人很难不吃米饭。对于非“高镉”地区的人们来说,问题可能不是那么严重。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工业污染的治理,迫切的需要则是广泛严格地检测食物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处理与公布。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尤其是单一来源的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日本的统计,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
⑥更需要关注的是,除了镉,大米之中还可能存在铅、砷、汞等其他的污染。考虑到大米在中国食谱中的分量,全面系统地评估与监控各种污染,就显得更加重要。
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期食用“镉大米”,容易得痛痛病,这种病的症状主要来源于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
B. 考虑到大米在中国食谱中的含量,我们不能忽视大米中存在的镉污染,也不能忽视大米中存在的其他污染。
C. 人们长期接触剂量为WHO安全线的3倍以上的镉会导致消化道障碍,还会对生殖和发育系统产生危害。
D. WHO对镉的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因此,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们来说,其他来源的镉就更不能忽视。
14. 选文按照________顺序说明了什么是镉大米、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
15. 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说说第③段加点词语“可能”的表达效果
(四)现代文阅读Ⅱ(8分)
在古诗词中寻回诗心
禹丽敏
①“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久前,一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领诵古诗词,勉励学生们永葆清澈之心。相关短视频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引起热议。意蕴深永的词章,真切动人的场景,让人们再次感受到古诗词的恒久魅力。
②从毕业季以诗词寄托临别深情,到在社交平台上用诗词分享生活意趣,如今,古诗词在网络空间里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等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开设诗词“课堂”,吸引众多诗词爱好者“打卡”学习;浙江杭州的语文老师王杨军在课堂上拿出专门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诗文赏析,其中一些片段被拍成短视频发到网上,吸引了大量粉丝;不少视频创作者自发朗诵、讲解诗词,甚至将诗词改编为动画等形式。前不久,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年,古诗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178亿,同比增长168%;与此同时,相关电商平台古诗词类书籍销量同比增长58%……一首首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诗词,借助互联网焕发新的生机,唤醒人们的诗心,为日常生活注入浪漫的诗意。
③“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这是王维诗里的红豆。”动画片《中国唱诗班》中的这一片段,在短视频平台备受欢迎,衍生了大量的短视频作品。这不仅让“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句再度拨动人们的心弦,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古诗词在互联网上“走红”的重要原因:古诗词的篇幅通常比较短,契合短视频的时长需求,也满足了今天很多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互联网上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视频、声音、文字的融合,也赋予古诗词更丰富的展现空间,有助于更形象地传达诗意。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等配上有趣的手势舞,用动漫的形式讲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古朴典雅的吟唱还原《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箪秋》的词曲意境……如今,从音乐、舞蹈到戏曲、书法创作,围绕古诗词进行“二次创作”的短视频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这样的“出圈”,让古诗词拥有了更广泛的受众,也让古诗词之美通过互联网泛起更大的涟漪。
④叶嘉莹先生面对镜头,漫谈“为什么读唐诗”时坦言,小时候对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还不能完全懂,但长大后随着经历增加,顿然觉悟。的确,与其说古诗词“出圈”了,不如说是古人的诗词,让今时之人在忙碌的当下获得了温暖心灵的力量。我们的人生际遇、喜怒哀乐,在古人的诗句中得以安放。有时候,只是简单的一句浅唱低吟,就能唤起我们与古人强烈的情感共鸣。“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今天,通过短视频平台读诗、赏诗,体现了古诗词传播形式的创新,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绵延赓续。古人诗句,穿越千年,经浩瀚历史长河直抵人心,唤醒我们的文化基因,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常读常新的文化内涵,真切动人的情感体验,让古诗词经久不衰,感染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⑤今天,互联网平台让诗词以更丰富的画面和声音,触动了更多受众的文化感官。我们点赞古诗词的“出圈”,也期待更多人循此深入古诗词的世界,寻回诗心,汲取智慧,不断培厚我们的精神土层,丰富我们的文化图景。
(《人民日报》有删改)
16.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用大学校长领诵古诗词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这一事例来引出下文。
B. 第④段论述了古诗词走红的根本原因,是古诗词让今时之人在忙碌的当下获得了温暖心灵的力量。
C. 穿越千年的古诗词可唤醒我们的文化基因,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D. 作者认为要让古诗词经久不衰,必须用短视频平台读诗、赏诗,创新古诗词的传播形式,纸质阅读已悄然隐退。
17. 文章第③段论述了古诗词在互联网上走红的原因:其一是(1)____________;其二是(2)____________;其三是“二次创作”的古诗词短视频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受众更加广泛。
18. 请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五)现代文阅读Ⅲ(9分)
粮食的味道
韩浩月
①我喜欢粮食。经过超市粮食摊的时候,总忍不住要停下脚步,对那些堆放在木格框里的各种粮食打量一番,大米、红小豆、绿豆、花生……有时候也忍不住用大勺子把粮食抄起又撒下,内心忍不住发出一两声赞叹,这是粮食啊!
②粮食买回家,用电饭煲做熟了端上桌,孩子不爱吃,对他生气也不行。自己把碗端过来装作很饥饿的样子扒拉几口,也产生了疑惑,怎么不再是童年吃的粮食味道了?粮食的那种独特气息怎么消失了?粮食怎么只是有了“食粮”的功用,原来承载的那些由香味、自然、情感等元素构成的滋味为何不见了?
③我的记忆里,储存着粮食的味道。
④童年时一个大家庭用一口大铁锅做饭,半锅的水抓一把大米扔进去,快熟了的时候再浇一瓢磨好的豆浆进去,煮沸腾了就是一锅稀粥,那碗稀粥的滋味已经是不错,但粥锅里的布袋捞出来,才是真正的美味,因为布袋里装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米团,用小钢勺挖一小口放进嘴里,大米与大豆融合后的香味直冲鼻腔,经历过柴火的熬煮之后,米团的糯软通过舌尖一直传递到内心深处……
⑤一直觉得,粮食不简单地只是粮食,它们还是大自然的子孙,是有生命的。在田里劳动的时候,我经常可以感受到粮食的生命韵律。比如割麦子的时候,一颗颗饱满的麦粒,藏在一穗结实的麦穗里面,剥开来看,麦粒还带着一点点青涩,在凝目观察这些麦粒的时候,总觉得它们像是要急不可待地逃离“家园”,想要在太阳的照射下晒一个肆意的日光浴,要在滚烫的麦场上开心地打几个滚。
⑥过去品尝粮食,都能尝出它们的成长经历,觉察到它们是如何在暗夜中随着“母体”摇曳的,当风暴来临时,它们又是怎样紧紧挨在一起相互扶持的,它们在细雨中聆听骨节生长时所发出的声音,在阳光灿烂的时候随风舞蹈……
⑦母亲总是能把各种各样的粮食,做出令人感到温暖与幸福的味道。小时候总爱闻远远飘来的炊烟,一点儿也不觉得呛的原因是,那炊烟里总是带着粮食的香气,我家的炊烟,就时常掺杂戗面馒头的味道,
⑧有时候母亲着急下地干活,来不及熬米粥或者做馒头,就会从锅里煮的地瓜挑几个好看的给我们当食物。地瓜皮软瓤红,从内到外都甜丝丝的,但又不是冰糖式的那种齁人的甜,是吃完后打个饱嗝都会涌到嗓子眼的美味的甜。这样的地瓜,已经有一二十年吃不到了
⑨现在的社交媒体上,经常看到有人形容美食用到这四个字,“好吃到哭”,一般这样的形容可信度不太高,你若去尝试一下,发现不过如此。真正“好吃到哭”的,还是过去的粮食啊。你去翻翻莫言、贾平凹、路遥的书,那里面有描写吃食的片段,才会让人流泪,只不过,不止是为他们描写吃到好东西时流露的感激而流泪,更是为他们这一代人所承受的饥饿与苦难而流泪,
⑩也有可能是,(A)粮食本身的味道并没有变化,而是我们的味蕾变了,因为品尝到世间太多的美味,而失去了对粮食的感受力。我们已经不用再闭上眼睛,去体会粮食在舌尖上打转的滋味,如同不用时时回头去翻阅过去那几段食不果腹的历史。我们对包括粮食在内的诸多事物,也不再有那份小心翼翼的珍惜,这样的状况下,(B)粮食的味道能不变吗?
(文章有删减)
19.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粮食味道”的含义。
20. 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
它们像是要急不可耐地逃离“家园”,在太阳的照射下晒一个肆意的日光浴,在滚烫的麦场上开心地打几个滚。
21. 文章第⑩段写道“(A)粮食本身的味道并没有变化”与“(B)粮食的味道能不变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不变”与“变”的理解。
三、写作(50分)
22 对于迅哥儿来说,儿时的伙伴、月下的罗汉豆为他童年快乐无忧的生活着色;对于陶渊明来说,美好的桃花源为他所向往的理想生活着色;对于柳宗元来说,幽寂的小石潭为他孤寂的贬谪生活着色。我们的生命中会遇到很多的人、景、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各种各样的色彩。
请以“ 为生活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在横线上填一词语,使标题完整。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经典常谈》序言1
上篇
经典常谈
《说文解字》第一—3
《周易》第二—12
《尚书》第三—20
《诗经》第四—29
三礼第五—37
《春秋》三传第六—43
四书第七—50
《战国策》第八—57
《史记》《汉书》第九—62
诸子第十—78
辞赋第十一—91
诗第十二—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