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21529/0-17155068382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21529/0-17155068382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21529/0-17155068383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21529/1-17155068400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21529/1-17155068400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721529/1-1715506840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法兰克福是依托莱茵河支流兴起的一座古老的商贸城市,经多年发展已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其拥有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铁路枢纽以及数百家银行,经营着德国85%的股票交易和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图示意法兰克福21世纪初的产业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 农业、工业、服务业、商业B. 工业、商业、农业、服务业
C. 服务业、商业、工业、农业D. 服务业、商业、农业、工业
2. 现阶段法兰克福对外辐射( )
A. 范围远远超出了行政区域B. 主要依托莱茵河内河航运
C. 以先进制造业为辐射主体D. 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法兰克福是古老的商贸城市,重要的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根据三大产业的定义和分类,可推测法兰克福的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中占比最大,即①为服务业,排除AB;材料中提及了法兰克福商业、工业、金融服务业以及交通等的发展状况,未提及农业的发展情况,可推测其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最少,即④代表农业,C正确,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法兰克福依托莱茵河支流兴起,现其拥有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铁路枢纽,交通便利且发达,由于交通条件作为城市向外辐射的基础条件,可知现阶段法兰克福对外辐射范围远远超出了行政区域,A正确;现阶段法兰克福主要依靠航空和高速公路等高速交通对外辐射,B错误;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服务业在法兰克福的产业中占比多,其中以商业发展得最好,应当是以繁荣的商业为辐射主体,C错误;法兰克福发展前景好,辐射范围广,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不会导致人才流失,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为依托,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市可发挥其产业带动、都市核心、交通运输枢纽、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功能,为区域内的中小城市提供资金、技术、经验,促进区域内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带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
在东北振兴过程中,黑龙江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图为黑龙江部分地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利用省外资金额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哈尔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利用省外资金额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 旅游业发达B. 政策支持力度大C. 矿产资源丰富D. 工业协作条件好
4.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大庆应该
A. 增加石油开采量,支撑迁入产业B. 承接纺织工业以促进产业升级
C. 承接深加工企业,延长石油产业链D. 承接向大庆转移的所有制造业
5. 牡丹江承接制造业转移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 )
A. 提升城市等级B. 降低人口平均年龄
C. 改善城市环境D. 增加高速公路密度
【答案】3. D 4. C 5. B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哈尔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利用省外资金额高说明其对于外省转移的产业承接能力强,主要是由于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区,且哈尔滨是黑龙江的省会城市,原工业基础较好,工业协作条件好,故有较强的产业承接能力,D正确;旅游业的发达程度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小,A排除;黑龙江其他市区也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其承接产业转移,且其他市区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故政策和矿产资源不是哈尔滨市的独特条件,BC排除。故选D。
【4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大庆市石油资源丰富,其有较好的石油产业基础,故最合理的措施应当是在原有的石油产业基础上,承接深加工企业,延长石油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C正确;增加石油的开采量,不合理开采容易导致资源枯竭,且转移进来的产业不一定需要大量的能源,A排除;纺织工业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产品附加值低,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小,B排除;大庆应当承接适合自身发展的转移产业而非所有的制造业,D排除。故选C。
【5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东北西区由于经济的原因出现了大量人口外迁的情况,导致该市人口平均年龄较高,牡丹江承接制造业转移后,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引青壮年劳动人口回流,能够降低人口平均年龄,B正确;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对提升城市等级影响较小,A排除;承接制造业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排除;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可能会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对于高速公路密度的提高影响不大,D排除。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的原因: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影响因素主要如下:1、劳动力因素;2、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4、国家政策的调整;5、原生产地用地紧张;6、地价昂贵;7、环境污染;8、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涟源市地处湖南省几何中心,一度被评为中国百强产煤县,长期“一煤独大”。当前,涟源市有沪昆高铁、湘黔铁路和娄新、长韶娄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G207和二广(二连浩特一广州)高速公路等贯穿南北。图示意2006—2010年煤炭市场价格连续上涨的背景下涟源市采掘业和工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6. 2006—2010年涟源市( )
A. 各产业趋向全面衰落B. 新产业多在筹备或发展初期
C. 人均GDP全省位次上升D. 失业矿工基本完成再就业
7. 涟源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大力发展的接替产业是( )
A. 物流运输业B. 有色金属冶炼C. 小型煤矿采掘D. 制糖工业
【答案】6. B 7. A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结合材料可知,2006—2010年涟源市工业从业人员数在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说明新产业多在筹备或发展初期,接纳就业人数有限,产业没有全面衰落,B正确,A错误;2006—2010年煤炭市场价格连续上涨的背景下,煤炭采掘业从业人数仍下降,工业从业人数上升幅度不大,说明失业矿工不能完成再就业,D错误;无法获知人均GDP在全省位次的变化,C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涟源市地处湖南省几何中心,当前,涟源市有沪昆高铁、湘黔铁路和娄新、长韶娄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G207和二广(二连浩特一广州)高速公路等贯穿南北,说明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故涟源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大力发展的接替产业是物流运输业,A正确;有色金属冶炼与小型煤矿采掘都要依赖煤炭资源,而当地采掘业下降,故不适宜发展,BC错误;制糖工业需要充足的原料,此区域不适宜发展,D错误。故选A。
【点睛】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
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见图)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区开展了沙拐枣种苗培育及造林技术示范项目。完成下面小题。
8. 推测沙拐枣的生长习性是( )
A. 耐旱,喜静风B. 耐酸,怕高温C. 喜光,耐盐碱D. 喜湿,喜阴
9. 沙拐枣对白芨滩的主要服务功能体现在( )
A. 美化环境B. 愉悦精神C. 提供果实D. 防风固沙
10. 与春栽相比,白芨滩秋栽沙拐枣树苗成活率更高、长势更好,推测其原因可能有( )
①秋季土壤墒情好②秋栽树苗伤根恢复的时间长
③春季土壤过湿④春季地温升高不利于新根萌发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8. C 9. D 10. A
【解析】
【8题详解】
图中沙拐枣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干旱多大风土壤贫瘠、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严重。便可推出沙棘生长的习性是喜光,耐旱、耐盐碱,耐大风,C正确,AD错误;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降水较多区域,该地区土壤酸性土分布极少,所以不能推测沙拐枣耐酸,B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要分析的是沙拐枣对白芨滩的功能,而愉悦精神、提供果实是对人类的经济功能,不是对白芨滩的功能,BC错误;该地人烟稀少,且沙拐枣形态并不优美,美化环境效应差,A错误;当地气候干旱,风沙大,而沙拐枣有防风固沙的功能,可以减少到达白芨滩的风沙,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受冬季风影响降水极少,所以春季土壤墒情较秋季更差,秋季更容易存活,①正确,③错误;秋季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后,宜于根系仍在生长时进行移栽。此时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消耗养分较少,移栽后根系受伤部分在冬季前还可以愈合恢复、伤根恢复的时间长,②正确;当地气候干旱,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是水分,新根萌发的关键是土壤水分,而非热量,④错误。 故选A。
【点睛】沙拐枣分布于中国内蒙古中部西部、甘肃西部及新疆东部。蒙古也有分布。生于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沙地、沙砾质荒漠和砾质荒漠的粗沙积聚处。沙拐枣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
伊朗是世界17个水资源压力极大的国家之一,河流数量少、流量小,基本没有水资源储备系统,但与7个邻国都有边界河流或共用水源,其中界河(26条)占边境线总长的22%。伊朗92%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世界平均水平为60%),伊朗推行“农业自给”政策,且各省争先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以保证粮食产量。截至2017年年末,伊朗开凿水井8.07×105口,其中获得行政管理部门许可开凿的水井占60%。目前,伊朗城市的供水系统中有28%的清洁水在输送过程中流失。图示意伊朗降水和人口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1. 加深伊朗水资源危机的后天因素是( )
A. 人口和降水空间分布相对吻合B. 水资源调控管理水平较低
C. 水井开凿数量和支持力度不足D. 降水量少且空间分布不均
12. 水资源危机对当前伊朗国家安全的影响是( )
A. 与邻国之间争水冲突多发B. 快速实现农业自给
C “水难民”问题得到解决D. 加重水环境污染
13. 伊朗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适宜措施是( )
A. 加大对气候干扰的研究投入B. 加大从邻国调水力度
C.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D. 农业水源转为淡化的海水
【答案】11. B 12. A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伊朗人口和降水空间分布并不吻合,A错误;伊朗基本没有水资源储备系统,水资源调控管理水平较低,加剧了水资源危机,B正确;伊朗开凿水井8.07×105口,其中获得行政管理部门许可开凿的水井占60%,水井开凿数量多,支持力度大,C错误;降水量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属于先天因素,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伊朗与7个邻国都有边界河流或共用水源,其中界河(26条)占边境线总长的22%,与邻国之间争水冲突多发,A正确;由于水资源不足,不利于快速实现农业自给,B错误;伊朗“水难民”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C错误;伊朗92%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对水体的污染不大,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气候难以改变,加大对气候干扰的研究投入对缓解水资源危机帮助不大,A错误;加大从邻国调水力度会威胁国家安全,B错误;伊朗92%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危机,C正确;农业水源转为淡化的海水成本过高,D错误。故选C。
【点睛】节水农业是随着节水观念的加强和具体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艺节水,即农学范畴的节水;二是生理节水,即植物生理范畴的节水;三是管理节水,即农业管理范畴的节水;四是工程节水,即灌溉工程范畴的节水。
世界锌资源储量约为2亿吨,我国锌资源储量约为3800万吨,主要是以铅锌矿的形式呈现。近些年,我国铅、锌矿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大多是第一),基本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目前,我国平均每年近1/3的锌原料和2/3的铅原料依赖国外进口。图示意我国铅锌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4. 我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
A. 储量比较稀少B. 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
C. 西部地区稀少D. 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
15. 我国开发锌矿资源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①引发滑坡、台风等次生灾害②土壤重金属污染
③破坏地下水层路线④截断动物迁徙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6. 目前我国铅、锌市场对铅、锌资源供求形势的响应表现是( )
A. 新替代品研发、利用加速B. 现有矿产经济价值下降
C. 价格上升阻碍技术革新D. 开发利用成本降低
【答案】14. D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据图示我国铅锌矿分布的大型和中型矿产地可知整体特征是分布广泛,全国只有在少数省份没有铅锌矿分布,其中内蒙古、河北、云南、湖南等省份大型铅锌矿分布相对集中,D正确;我国锌资源储量约为3800万吨,储量并不稀少,A错误;据图示可知南方地区的铅锌矿分布并不比北方少,B错误;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云南、广西等省份大型铅锌矿分布数量多,西部地区并不稀少,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开发锌矿资源会破坏地表,但不会引起台风,①错误;锌精矿堆放过程中直接接触土壤产生污染,产生的渗滤液下渗进入土壤造成污染,②正确;发锌矿资源会破坏地表,向下挖掘的过程中会破坏地下水层路线,③正确;矿井是一个个单独存在,动物可绕开矿井迁徙,④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近些年,我国铅、锌矿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依然需要大量进口,这说明目前我国铅、锌市场对铅、锌资源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所以需要新替代品研发、利用加速,减少对铅、锌矿产资源的过度依赖,A正确;现有矿产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不可能下降,B错误;铅、锌矿价格上升会促进相关替代品研发,促进技术革新,C错误;与开发利用成本无关,排除D。故选A。
【点睛】锌精矿堆放过程中直接接触土壤产生污染,产生的渗滤液下渗进入土壤造成污染;硫化锌精经过氧化焙烧产生的焙烧烟气及其它工艺排放的废气;经大气降水后,进入土壤;浸出液、电解锌及锌蒸汽冷凝、精馏之后产生的废水;炉渣、浸出渣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起,重庆市致力于推动小南海水电站建设,规划年发电量102亿千瓦时。小南海水电站规划位置(见图)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如果实施建设,则需要调整保护区范围。2015年3月,小南海水电站设想遭环保部否决。
(1)简述小南海水电站会对周围地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2)简析小南海水电站会给重庆市带来的综合效益。
(3)小南海水电站设想被否决,请从区域协作的角度为缓解重庆市电力紧张提供可行性应对方案。
【答案】(1)建成水库,对库区气候和水库下游径流量调节服务功能增强;形成库区景观,文化服务功能增强。
(2)增加电力供应,缓解重庆市能源紧张;改善该河段航运条件,充分发挥其航运作用;减少重庆市主城港区泥沙淤积,增强重庆市主城的防洪能力;改善提水条件、降低取水成本,缓解渝西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
(3)统一规划管理长江中上游大型水电站,协调供给重庆市电力;加强贵州煤炭和四川、新疆及国外天然气等火电燃料输入;完善跨区域输电工程。
【解析】
【分析】本题以小南海水电站的规划建设为背景,设置3个小问,涉及水电站对区域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水电站的效益以及缓解电力紧张的措施等内容的考查,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自然地理环境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撑服务,水电站的建设主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调节和文化服务有影响,主要体现在:水电站蓄水拦水后建成水库,水库水汽蒸发能增加空气水汽含量,调节局地小气候,且对能够调节水库下游径流量,即调节服务功能增强;水库和水电站还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形成库区景观,文化服务功能增强。
【小问2详解】
水电站作为水利设施,能够利用水能发电,增加电力供应,缓解重庆市能源紧张;从水的角度来看,首先水库蓄水,可以提高水库上游水位,降低其流速,改善该河段航运条件,充分发挥其航运作用;其次,水库放水时对河道能够起到冲刷的作用,减少重庆市主城港区泥沙淤积,增强重庆市主城的防洪能力;最后,河流作为重要的水资源来源,水电站的建设可以改善提水条件、降低取水成本,缓解渝西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并读图可知,常见干流上有众多水电站,故政府可以通过统一规划管理长江中上游大型水电站,协调供给重庆市电力;除此外,重庆市还可以积极寻求其他能源,如从临近的四川和贵州等地输入煤炭资源,或从天然气丰富的新疆等地输入天然气等火电能源,同时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完善跨区域输电工程,从周边地区寻找能源供给输入,缓解用电紧张的问题。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塘背河小流域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属赣江上游水系。塘背河小流域于1980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当时流域内原生地带性植被已不存在,多退化成疏林地、亚热带灌丛或无林地,水土流失剧烈,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流域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封禁治理和种植经济林。
研究人员在塘背河小流域选取生态环境较为一致的3块林地,分别为2块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林地(果园开发、生态恢复)和1块对照林地(未人为治理林地),从1985年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果园开发模式是更值得推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图示意塘背河小流域地形和村落分布,表示意2019年不同治理模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统计。
注:物种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1,表明物种分布越均匀。
(1)简析塘背河小流域1980年以前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果园开发模式是更值得推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请说明理由。
(3)推测塘背河小流域采取封禁治理方式的村庄,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集中,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区域内低山丘陵交错,地形破碎,土壤易被侵蚀;区域内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严重,植被保持水土作用弱。
(2)果园开发模式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提升,物种均匀度也优于生态恢复模式(更接近天然林),生态效益较好;种植脐橙可获取经济效益,并安置劳动力,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里溪村。依据:里溪村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较为崎岖,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分布较稀疏,人类活动较少,适合封禁治理。
【解析】
【分析】本题以塘背河小流域为材料背景,设置3小问,涉及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和相关治理措施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水土流失的产生需要特定的气候、地形和植被条件。结合材料分析可得,塘背河小流域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时降水量大且集中,且多暴雨,地表径流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强;结合区域地形来看,区域内低山丘陵交错,地形破碎,土质疏松,加上地表径流流速快,土壤易被侵蚀;结合材料可知,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区域内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严重,植被保持水土作用弱,加剧了流水侵蚀的产生。
【小问2详解】
该治理模式比起单纯的生态恢复更值得推广,说明该模式在整治水土流失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合材料可知,果园开发模式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提升,物种均匀度也优于生态恢复模式(更接近天然林),生态效益较好;且除去单纯的生态效益外,该模式还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种植脐橙可获取经济效益,并安置劳动力,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小问3详解】
若村庄适合采取封禁治理方式,说明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且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读图可知,图中涉及的6个村庄,只有里溪村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较为崎岖,水土流失严重;其余村庄均位于地势较为低平的河谷地区,水土流失问题较轻;加上该村较为偏僻,地形崎岖,故人口分布应较稀疏,人类活动较少,更适合封禁治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建立较为完备的能源储备体系。我国正在建设以石油为主、煤炭等为辅的能源储备体系。煤炭储备分为三类:资源储备、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煤炭现货储备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对已生产出来的煤炭资源进行储备,包括周转储备和应急储备两部分。2011年,我国开始在唐山港、黄骅港等地建设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如图)。
(1)简述我国建设煤炭储备基地的必要性。
(2)说明唐山港、黄骅港建设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的区位优势。
【答案】(1)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攀升;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特点,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且煤炭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不匹配;受区域气候影响,能源需求量季节差异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煤炭供应中断;石油储备不足以稳定能源供应。
(2)港口连接运煤专线,煤炭输入、输出方便;距离陕蒙煤炭主产区较近,运输成本较低;周边地区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有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的措施、港口的区位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建设煤炭储备基地是为了应对今后突发能源短缺的情况出现,这说明我国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耗量大,且能源消耗速度不断加快;我国依然是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煤炭消耗量极大,需要进行必要的能源储备;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而且煤炭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不匹配;受区域气候影响,能源需求量季节差异大,冬季北方燃煤供暖需求量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煤炭供应中断;石油储备不足以稳定能源供应。
【小问2详解】
建设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必须有足够的煤炭来源,唐山港、黄骅港距离陕蒙煤炭主产区较近,运输成本较低,且港口连接陆地运煤专线,煤炭输入、输出方便;唐山港、黄骅港靠近京津冀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市场需求大;建设煤炭应急储备基地有国家政策支持。模式
主要治理措施
物种丰富度
物种均匀度指数
果园开发林地
种植脐橙
13
0.667
生态恢复林地
乔灌草
15
0.593
未人为治理林地
无措施
7
0.6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卓越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试题地理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聚落危险性的排序是,青藏高原的高山流石滩应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卓越县中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试题地理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聚落危险性的排序是,青藏高原的高山流石滩应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卓越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聚落危险性的排序是,青藏高原的高山流石滩应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