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22528/0-1715524667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22528/0-17155246676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22528/0-17155246676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22528/1-17155246706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22528/1-1715524670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722528/1-17155246707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卷面整洁不扣分。否则,将酌情扣分,书写与卷面扣分最多不得超1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包含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图1为亚洲地形图,图2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亚洲( )
A. 大部分位于热带B. 地跨寒温热三带C. 濒临世界四大洋D. 全部位于北半球
2. 甲区域气候类型与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海拔高——高原山地气候B. 距海远——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纬度低——热带季风气候D. 距海近——亚热带季风气候
3. 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②自然环境较为单一③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分流④西部季风气候显著
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正确,A错误;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三大洋,C错误;地跨南北半球,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区域为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该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因此气候高寒,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影响因素为地形因素。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亚洲面积广阔,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受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分流;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所以,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墨西哥有着悠久的古代文明。下图为墨西哥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墨西哥( )
A. 四面环海B. 位于东半球C. 位于北美洲D. 地处高纬度
5. 墨西哥居民集中居住在中部的高原山地,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气候较为温暖B. 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
C. 距海近,交通较为便利D. 地势起伏大,居住面积大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北邻美国,南接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濒太平洋,并不是四面环海,A错误,C正确;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墨西哥位于西半球,B错误;墨西哥大部分位于0°—30°的低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墨西哥位于低纬度,属于热带,终年炎热,墨西哥居民集中居住在中部的高原山地,原因是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B正确;与气候温暖、交通便利、地势无关,ACD错误;故选B。
【点睛】墨西哥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位于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濒太平洋。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
A. 古代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代印度D. 中国
7. 四大文明古国( )
A. 气候差异较小,均温暖湿润B. 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区
C. 均濒临印度洋,降水量丰富D. 都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古代印度诞生于印度河流域,中国诞生于黄河长江流域,B正确,故选B。
7题详解】
读图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均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的河流冲积平原,D正确;四大文明古国气候差异大,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主要属于热带气候,中国主要属于温带气候,A错误;均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B错误;仅古代印度濒临印度洋,C错误;故选D。
【点睛】四大文明古国主要指的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人们最早的生产生活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水运方便、气候适宜的地方。
2023年4月,在中国的努力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图1),图2为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国位于( )
A. 西亚B. 东南亚C. 北亚D. 中亚
9. 沙特阿拉伯的主要人种和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
A. 白种人、俄语B. 黄种人、汉语C. 黑种人、英语D. 白种人、阿拉伯语
10. 两国居民多信仰( )
A. 犹太教B. 佛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
【答案】8. A 9. D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国均地处波斯湾沿岸,位于亚洲西部,属于西亚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区,该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两国,地处西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为清真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
下图示意东南亚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越南位于( )
A. 中南半岛B. 阿拉伯半岛C. 印度半岛D. 马来群岛
12. 世界航线途经①地是( )
A. 直布罗陀海峡B. 白令海峡C. 马六甲海峡D. 巴拿马运河
13. 东南亚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热门目的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北部与中国相接,距离近②经济发达,基础设施较完善
③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④华人华侨多,有文化认同感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14. 赴东南亚地区旅游可携带当地特色商品作为伴手礼,如( )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11. A 12. C 13. D 14. A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越南位于中国以南的中南半岛,地处中南半岛东部,东临南海,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位于东南亚重要海峡,在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马六甲海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亚北部与中国相接,路途耗时短,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差异较大,华人华侨较多,有文化认同感,①③④正确;东南亚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②错误。 结合题意,故选D。
【1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来西亚锡制茶具、泰国香米和菲律宾椰子油都是东南亚地区的著名特色商品,①②③正确;印度是南亚地区国家,印度咖喱粉不属于东南亚地区的特色商品,④错误。故选A。
【点睛】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以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及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为主;农业生产以水稻及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荷兰常年盛行西风,一半国土海拔低于1米,荷兰最初建造风车借助风力将低洼地区的积水排出,保护土地不被淹没,因而荷兰也被称为“风车之国”。图1为欧洲西部略图,图2为荷兰风车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属于岛国的是( )
A. 挪威B. 英国C. 意大利D. 德国
16 欧洲西部( )
A. 主要位于西半球B. 主要位于低纬度C. 主要位于北温带D. 地形以山地为主
17. 荷兰居民用风车排水,因该国( )
①风力大②地势低③面积小④降水多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15. B 16. C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分析,挪威、意大利属于半岛国家,英国属于岛国,德国属于临海国家,B正确,故选B。
【16题详解】
读图分析,欧洲西部主要位于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AB错误,C正确;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荷兰濒临大西洋,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大,①正确;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多阴雨,加上地势低平,容易被水淹没低地,因此荷兰居民用风车排水,②④正确;用风车排水与面积大小无关,③错误;故选D。
【点睛】风车利用的是自然风力,没有污染,属于新能源的一种。荷兰常年盛行西风,风力稳定,风能资源丰富。荷兰地势低洼,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这些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土地不被海水淹没,为人们争取了生存的环境。风车属于历史文化遗产,是荷兰人民战胜自然的勤劳、智慧的象征。
下图为非洲西部海岸国家加纳的进出口贸易额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以下有关加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B. 主要进口初级农矿产品
C. 经济多元化,发展水平高D. 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19. 为改变现状,促进经济发展,加纳应( )
A. 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力度B. 加强国际联系,发展民族工业
C. 变森林为耕地,发展种植业D. 推销外国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20. 中非合作加快了撒哈以南非洲国家摆脱贫困的进程,但该区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快②粮食短缺③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问题④矿产资源短缺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18. D 19. B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加纳以出口可可豆、木材、矿产等廉价的初级产品为主,而需要进口机械等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水平不高,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加纳以出口可可豆、木材、矿产等廉价的初级产品为主,而需要进口机械等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因此要使该地区脱贫需要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出口的情况,引进外资及技术,发展民族工业,B正确;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变森林为耕地,发展种植业和大力推销发达国家的产品都不利于该地区脱贫,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着人口、粮食及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种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①②③正确;矿产资源较为丰富,④错误。故选A。
【点睛】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主体造型设计理念源于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图1)。我国将在这里对冰川、冰架、海冰等要素进行监测,为南极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提供基础支撑。在秦岭站的建设过程中,考察队通过国内装配化定制及预拼装,实现节能、节水、节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通过减少扰动南极现场的区域面积,减少临时设施和现场施工人员数量,达到绿色环保建站的目的。图2为南极地区略图。
资料二:我国南极五个科学考察站基本情况。
(1)说明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多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施工的原因____及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挑战____。
(2)据资料二,指出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考察站名称____,并简要分析原因____。
(3)在图2中,以秦岭站为中心画出十字坐标并标注“东南西北”____,判断昆仑站位于秦岭站的什么方位____。
(4)阅读资料一,说明在秦岭站的建站过程中凸显的“绿色建站”理念。
【答案】(1) ①. 气候温暖,白昼时间长 ②. 酷寒、烈风
(2) ①. 昆仑站 ②. 纬度高、海拔高
(3) ①. ②. 西南方
(4)通过国内装配化定制及预拼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扰动南极区域面积;减少施工设施和人员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极地区略图为材料,涉及南极科考、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11月至次年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气候温暖,且白昼时间长,有利于建站;在南极建站困难重重,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挑战有:纬度高,气候酷寒;狂风;干燥。
【小问2详解】
根据资料二可知,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考察站是昆仑站,年平均气温-52.5℃,原因是纬度高,海拔高,海拔是4087米。
【小问3详解】
以秦岭站为中心画出十字坐标如下图所示,在经纬网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昆仑站位于秦岭站的西南方向:
。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秦岭站的建站过程中凸显的“绿色建站”理念的有通过国内装配化定制及预拼装,实现节能、节水、节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通过减少扰动南极现场的区域面积,减少临时设施和现场施工人员数量。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东北部的一条人工水道,每年有成千上万的船只通过,是国际贸易航线的重要通道。运河周边地区发展了相关的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是埃及经济的重要支柱。苏伊士运河沿线分布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和遗址,见证了埃及文明的繁荣与发展。图1示意非洲气候类型及苏伊士运河航线;图2为埃及农作物分布图。
资料二:由于红海区域特殊的地缘政治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这里的冲突和争夺一直不断。
(1)据图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
(2)读图2,指出埃及的气候类型____,说明埃及农作物的分布特点____并分析原因____。
(3)据图1,指出从波斯湾到阿姆斯特丹航程较短的航线依次途经的大洋、海峡、运河等名称。
(4)说明红海局势长期动荡对国际贸易及埃及经济的不利影响。
【答案】(1)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为邻;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主要位于热带;全部位于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
(2) ①.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②. 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③. 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阿姆斯特丹
(4)导致经苏伊士运河的贸易量减少,埃及经济收入减少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气候类型及苏伊士运河航线、埃及农作物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埃及的气候、农业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分析,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描述。从海陆位置看: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为邻;从纬度位置看: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主要位于热带;从半球位置看:全部位于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
【小问2详解】
读图分析,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少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埃及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原因是有尼罗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小问3详解】
读图分析,从波斯湾到阿姆斯特丹航程较短的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海峡、运河有: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阿姆斯特丹。
【小问4详解】
读图分析,红海位于非洲与亚洲之间,是大西洋通往印度洋的最短航线,地理位置重要,红海局势长期动荡,对国际贸易及埃及经济的不利影响是导致经苏伊士运河的贸易量减少,埃及经济收入减少。
2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到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办。届时开幕式将沿着塞纳河在室外举行,参加开幕式的一万多名运动员将乘船沿塞纳河入场,途经多处法国地标性建筑,沿途将展现水幕投影、各种文艺演出等。下图示意“法国地形简图”和“巴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据图写出巴黎的地理坐标____及流经该市河流的名称____。
(2)据图说明法国的地势特点____及对河流流向的影响____。
(3)描述巴黎的气候特征____,并分析此次奥运会举办期间,天气状况对室外比赛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____。
(4)观奥运,品美食,游景点,各列举两例当地的特色美食和旅游景点。
【答案】(1) ①. (2.2°E,48.5°N) ②. 塞纳河
(2) ①. 东南高,西北低 ②. 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
(3) ①. 全年温和湿润 ②. 多阴雨,地面湿滑,不利于比赛进行
(4)特色美食:葡萄酒、牛排、奶酪
旅游景点: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法国地形简图和巴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经纬度判读、法国的地势、气候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巴黎的地理坐标是(2.2°E,48.5°N),流经巴黎的河流是塞纳河。
【小问2详解】
读图分析,法国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法国的河流大体上自东南流向西北。
【小问3详解】
读图分析,巴黎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阴雨天气,地面湿滑,不利于奥运会室外比赛项目进行,影响运动员发挥。
【小问4详解】
法国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法国巴黎葡萄酒、牛排、奶酪等都是当地特色美食。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秦岭站
常年考察站:
1985年2月建成;平均海拔10米;年平均气温-2.1℃
常年考察站:
1989年2月建成:平均海拔11米,年平均气温-9.9℃
夏季考察站:
2009年1月建成:海拔4087来:年平均气温-52.5℃
夏季考察站:
2014年2月建成:海拔2621米:年平均气温-35.3℃
常年考察站:
2024年2月建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