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题(二)(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题(二)(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生成稳定的原子核,此过程中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分别为( )
A.8,6B.8,4C.6,4D.6,8
2.在图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S到缝的光程差为实验用光波波长的1.5倍,为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光屏上点到的光程差为实验用光波波长的2.5倍,则处和处将分别呈现( )
A.亮条纹、暗条纹B.亮条纹、亮条纹C.暗条纹、亮条纹D.暗条纹、暗条纹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和C又回到状态A,其压强p随体积V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其中A到B为等温过程,C到A为绝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B.B→C过程,压缩气体气体温度升高
C.B→C过程,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D.C→A过程,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4.如图,曲线是电子进入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它先后经过A、B两点,受到的电场力如图中箭头所示,已知电子只受电场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Q带负电B.A、B两点处于电场中同一等势面上
C.电子从A点到B点,速度先减小后增加D.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5.图甲为超声波悬浮仪,上方圆柱体中,高频电信号(由图乙电路产生)通过压电陶瓷转换成同频率的高频声信号,发出超声波,下方圆柱体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反射回去。两列超声波信号叠加后,会出现振幅几乎为零的点——节点,小水珠能在节点处附近保持悬浮状态,图丙为某时刻两列超声波的波形图,点、点分别为两列波的波前,已知声波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超声波悬浮仪所发出的超声波信号频率为34000Hz
B.两列波充分叠加后,小水珠能悬浮在点附近
C.小水珠悬浮时,受到的声波压力竖直向上
D.拔出图乙线圈中的铁芯,可以增加悬浮仪中的节点个数
6.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的高通量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中星26号于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将与中星16号、中星19号共同为用户提供高速的专网通信和卫星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中星26与某一椭圆轨道侦察卫星的运动轨迹以及某时刻所处位置、运行方向如图所示,两卫星的运行周期相同,两个轨道相交于A、B两点,CD连线过地心,E、D分别为侦察卫星的近地点和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D两点间距离为中星26号卫星轨道半径的2倍
B.侦察卫星从D点到A点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C.相等时间内中星26与地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侦察卫星与地球的连线扫过的面积
D.中星26在C点线速度等于侦察卫星在D点线速度
7.风洞实验可以模拟高空跳伞情况下人体所承受气流的状态。已知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物体相对空气的速度v满足(S为物体迎风面积,C为风阻系数,ρ为空气密度)。图甲中风洞竖直向上匀速送风,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A处由静止下落,一段时间后在B处打开降落伞,相对速度的平方与加速度大小a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伞前加速度向下,越来越大
B.开伞后加速度向上,越来越大
C.开伞前物体迎风面积为
D.开伞后物体迎风面积为
8.光刻机是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核心设备。一个光刻机的物镜投影原理简化图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为一个等腰直角三棱镜,半球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球心为O,OO'为玻璃砖的对称轴。间距为的两条平行光线,从左侧垂直AB边射入三棱镜,经AC边反射后进入半球形玻璃砖,最后汇聚在硅片上M点。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折射率为,反射光线关于轴线OO'对称。则OM两点间距离为( )
A.RB.C.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转速传感器用来检测齿轮旋转速度,为汽车自动控制系统提供关键数据。图甲是转速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当齿轮转动时会导致感应线圈内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当齿轮从甲图中位置开始计时,0~0.2s内车载电脑显示的电流信号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齿轮的转速为5r/s
B.齿轮的旋转周期为2.4s
C.0.1s时,感应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D.0~0.1s内感应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率先变大后变小
10.如图所示,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它们的振动频率均为5Hz。P是两列波传播方向上的一个质点,时P刚好振动到波峰位置。已知连线上相邻两振动加强点间的距离为0.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B.波的传播速度为5m/s
C.时,P点刚好振动到波谷位置D.时,P点刚好振动到波峰位置
11.如图,水平面上有两条相距为L的足够长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在导轨上相隔某一距离垂直导轨静置长度均为L的金属棒a和b,垂直导轨的虚线MN右侧存在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导轨左端接有电压传感器。现让金属棒a、b分别以速度向右运动,时刻金属棒b经过MN进入磁场区域,当金属棒a刚进入磁场时,电压传感器的示数.已知金属棒a、b材质相同,a、b棒的质量分别为2m、m,a棒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不考虑电压传感器对电路的影响,磁场区域足够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时刻开始,电压传感器的示数逐渐减小
B.改变a、b两棒间初始距离,不会改变两棒的最终速度
C.当金属棒a刚进入磁场时,a、b两棒间的距离为
D.整个过程中金属棒a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12.地磁场对宇宙高能粒子有偏转作用,从而保护了地球的生态环境。赤道平面的地磁场简化为如图所示,O为地球球心,R为地球半径。地磁场只分布在半径为R和2R的两边界之间的圆环区域内,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假设均匀分布的带正电高能粒子以相同速度垂直MN沿赤道平面射向地球。已知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粒子速率小于,入射到磁场的粒子可以到达地面
B.若粒子速率小于,入射到磁场的粒子均无法到达地面
C.若粒子速率为,正对着O处入射的粒子恰好可以到达地面
D.若粒子速率为,入射到磁场的粒子恰好有一半可以到达地面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装置由弹簧测力计、两个光电门、滑块、长木板和砝码盘(含砝码)等组成。光电门可以测出滑块上的遮光条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间的距离L,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1)测量d时,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为______cm
(2)改变砝码盘中的砝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用所测数据求出滑块对应的加速度a。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与横坐标的截距为b,直线的斜率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______(用b、k、g表示)。
(3)如果换成表面更加粗糙的木板重新进行实验,则得到的a-F图像的斜率k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实验小组要测量某未知型号的锰铜合金的电阻率,他们找来一根用该材料制成的长为L的导体棒。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他们首先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导体棒的电阻,测量时多用电表面板显示如图甲所示。
该小组同学认为读数误差较大,他们又断开电路重新选择欧姆挡进行测量。请在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并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序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代号)
A.使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最左侧刻线
B.使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最右侧刻线
C.断开电路,将选择开关调至“OFF”挡
D.使两表笔接触导体棒两端进行测量读数
E将选择开关调至“×1”挡
F.将选择开关调至“×100”挡
(2)为更精确地测量该导体棒的电阻,他们用实验室提供的下列器材再次进行测量:
待测导体棒
电压表V(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10kΩ);
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
电流表(量程为0~1.0A,内阻约为0.1Ω);
电流表(量程为0~3.0A,内阻约为0.05Ω);
滑动变阻器(总阻值为15Ω);
电池组E(电动势为20V,内阻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请在如图乙所示的虚线框中将最优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并标明所选器材的字母代号______
(3)电压表V的示数用U表示,电流表的示数用表示,电流表的示数用表示,电流表的示数用表示,该导体棒的直径d,则该电阻材料的电阻率ρ=______(选用L、d、U、、、中的字母表示),由于电路的系统误差,用此表达式得出的测量值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15.某医用氧气瓶容积为40L,瓶内贮有压强为的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广泛用于野外急救的氧气袋容积为5L.将氧气瓶内的氧气分装到氧气袋,充气前袋内为真空,充气后袋内压强为.分装过程不漏气,环境温度不变。
(1)最多可分装多少个氧气袋;
(2)若将医用氧气瓶内的氧气依次分装到原为真空、容积为5L的若干个便携式钢瓶内,每次分装后,钢瓶内气体压强与氧气瓶内剩余气体压强相等,求分装30次后医用氧气瓶内剩余氧气的压强与分装前氧气瓶内氧气压强之比。
16.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直导轨平行放置,导轨间距,两导轨及其所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整个装置处于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现将质量分别为的金属棒a、b垂直导轨放置,每根金属棒接人导轨之间的电阻均为.运动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始终未滑出导轨,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先保持b棒静止,将a棒由静止释放,求a棒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在(1)问中,当a棒匀速运动时,再将b棒由静止释放,求释放瞬间b棒的加速度大小;
(3)在(2)问中,从b棒释放瞬间开始计时,经过时间,两棒恰好达到相同的速度v(未知),求速度v的大小与的关系式及时间内a棒相对于b棒运动的距离
17.(14分)如图所示,一虚线将xOy坐标系分为上下两部分,虚线交y轴于P点、交x轴于Q点,.虚线上方区域为垂直PQ指向左下方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下方区域为垂直于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未知。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P点以沿x轴正方向抛出,此后运动过程中其轨迹与虚线边界的第一个交点为M、第二个交点为N(M、N两点未画出)。
(1)求从P运动至M的过程中,粒子离虚线边界的最远距离;
(2)若,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若且,求粒子被抛出后到达x输所用的时间。
18.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水平面中间存在光滑凹槽MN,质量为m长度小于MN的木板C放置在凹槽内,其上表面恰好与水平面平齐。开始时木板C静置在凹槽左端M处,其右端与凹槽右端N有一定的距离。水平面左侧有质量分别为24m与12m的物块A、B之间锁定一压缩轻弹簧,其弹性势能为,弹簧解除锁定后,将A、B两物块弹开,物块B滑上木板C,当B刚滑到C上某位置时B、C共速,其后C与N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
求:
(1)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未滑出C,B相对C所能滑动的最大距离:
(2)假如C与N碰撞次数多于2次,至少经过多少次碰撞,B的动能小于?
(3)若弹簧解除锁定后,弹簧将A、B两物块弹开,物块B滑上木板到达C右端时,C恰好第一次碰到N点。再改变C的质量为m',弹簧解除锁定后,弹簧将A、B两物块弹开,让C第k次碰撞N点时,木块B恰好滑到C右端,此时B的速度大于C的速度,求与k的关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枣强董子学校、昌黎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届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一)物理试题+答案,共14页。
这是一份2024届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