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员工主动行为对同事是好是坏?对此,学者们的争议从未停止。人们常笑谈“只要你主 动,我们就有故事”,这句俗语有趣地展现了员工主动行为有助于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然而,“职场显眼包”一词近来频频出现在“打工人”的视野中,该词生动地揭示了 员工主动行为也可能会激起同事的反感,导致不良的人际关系。那么,这截然不同的反应是 因何而来呢?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四川旅游学院的学者,他们合作发表了 一项研究,辩证地探讨了员工主动行为对同事的人际收益和代价,以及驱动不同结果生效的
    边界条件和传导机制。
    研究团队关注到,当个体面临特定外部环境线索时,会根据外部环境线索对自身的潜在 利害性,决定是启动趋近系统还是启动回避系统。趋近—回避系统是通过激活趋近/回避导 向的情绪,进而促使个体采取趋近有利/回避有害环境线索的行为。举个例子, 一家服务型 企业的客服团队中,员工小李总是积极地处理客户投诉、主动与同事讨论问题、踊跃地解决 株手的难题。员工小李的主动行为就是同事工作中无法忽视的外部环境线索。对此,同事会 不由自主地思考:员工的主动行为是能给自己带来收益的积极环境线索,还是会给自己带来 损失的消极环境线索?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的热情特质是影响同事如何评估员工主动行为的 关键因素。员工的热情特质作为表征其行为意图好坏的关键品质,会影响同事对员工主动行
    为的利害性评估和后续的趋近—回避人际反应。
    那么员工主动行为这一外部环境线索引发的截然不同的人际影响具体是在何种情境下发
    生以及如何生效的呢?研究团队解答了这一疑惑:具有高热情特质的员工通常被认为是乐于 助人的,行事更多是出于利他而非利己目的。在面对该类型员工所采取的主动行为时,同事 倾向于将其评估为对自身有利的积极环境线索,例如认为自己能从这些员工那里获得专业知 识、学习机会等资源。此时,同事会因员工主动行为而产生关系能量这一趋近导向情绪,进
    而采取人际促进行为,例如以良好的人际对待回馈采取主动行为的员工。
    与之相反,具有低热情特质的员工通常被视为是不友善的和行事的利己主义等。同事在 面对该类型员工所采取的主动行为,倾向于将其评估为对自身有害的消极环境线索,例如认 为自己可获得的组织资源会受到威胁。此时,同事会因员工主动行为而产生人际反感这一回 避导向情绪,进而实施人际孤立行为,如通过排斥、忽视或不理睬等方式贬低或疏远采取主
    动行为的员工。
    简而言之,员工热情特质的高低,决定了其主动行为是产生人际收益还是人际代价。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员工采取主动行为到底是书写了“主动就会有故事”的职场佳 话,还是会成为“职场显眼包”这一问题上。热情特质高和低的员工所采取的主动行为往往 会致使其分别经历上述两种不同的情形。高热情特质员工的主动行为像春日的和风,让同事 感觉暖洋洋的,有利于提升同事的关系能量,从而激发同事采取人际促进行为,此时员工主 动行为延续了同事之间的“故事”。与此相反,低热情特质员工的主动行为像冬日的冷雨, 让同事感觉冷冰冰的,容易引起同事的反感情绪,从而诱发同事采取人际孤立行为,此时采
    取主动行为的员工成为了同事眼中的“职场显眼包”。
    在当今组织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需要充分把握员工的热情特质水平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员 工主动行为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招聘和选拔员工时,管理者可以通过人格测试等方法,尽 可能地选择具有高热情特质的员工。对于组织内现有的热情特质较高的员工,管理者可鼓励 其采取主动行为,在同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于那些热情特质较低的员工,鉴于 个体的人格特质在成年后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管理者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其热情程
    度,从而缓解其主动行为对同事的消极影响。
    实际上,在生活中亦是如此,如何让自己的主动行为赢得大家的喜爱而非反感呢?关键 在于塑造自己在他人心中的积极印象。毕竞在当下快节奏、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往往没有时 间仔细审视你具体做了什么,而更多的是根据你平时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来作出反应。以史为 鉴,商鞅城门立木,在民众心中树立了积极的印象,后续变法措施才得以顺利推行。商君如 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应注意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让自己的主动行为不会引起他人
    的不适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摘编自《员工主动行为对同事关系的双刃剑效应》)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只要你主动,我们就有故事”,说明员工的主动行为对建立同事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利
    无弊。
    B. “职场显眼包”,说明不经意的员工主动行为极容易激起同事的反感,导致不良的人际
    关系。
    C. 员工的主动行为能否给同事带来收益,决定了同事对员工的主动行为能否作出趋近的
    反应。
    D. 热情特质较低的员工,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训提高热情特质水平,缓解其主动行为的消
    极影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同事可能从高热情特质的员工那里获得有益的资源,并采取人际促进行为,回馈
    对方。
    B. 本性不友善和行事利已主义的员工通常被视为低热情特质,会遭到同事的孤立和
    排斥。
    C.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的热情特质水平,最大程度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同事间的良性
    关系。
    D.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给周围人留下积极的第一印象,自己的主动行为也更容易收到
    正向反馈。
    3. 下列课文材料,适合作为例子强化文章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琵琶行》中,琵琶女在白居易等人再三邀请之下出场献艺;获得白居易和朋友的强
    烈好感。
    B.《百合花》中,小战士找新媳妇借被子遭到拒绝,而“我”上门借被子获得了新媳妇
    的支持。
    C.《“探界者”钟扬》中,钟扬在吃饭时得意地给大家分享他翻译的乐趣,吸引了同事的
    兴趣。
    D.《屈原列传》中,张仪奉秦惠王之命出使楚国,他竟然能让楚王言听计从,立即与齐
    国断交。
    4. 材料中多次出现了“热情特质”一词,请使用单句给它下一个定义。(4分)
    5. 阅读下面的成语故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商鞅取信于民的原因。(6分)
    【徙木立信】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 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葬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
    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商君列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害 羞 陈忠实
    小学校大门口的四方水泥门柱内侧,并排支着两只长凳,白色的冰棍箱子架在长凳上,
    王老师习惯了在讲台上一边讲课一边自信而又优雅地踱步。可是现在他不是面对男女学生的
    眼睛,而是面对一只装满冰棍的木箱,踱步的姿势怎么也优雅不起来、自信不起来。
    入夏之前,学校买回来一套冰棍生产机器,这是春节后开始新学期一直吵吵嚷嚷的结 果。教师们共同强烈的感觉是在本校教书最可怜了。张老师说他弟弟所在的工厂除了发年终 奖金还发了过年所需的一切,连卫生纸也发了一大捆。胡老师说他姐所在的公司还发了电热
    毯、电热杯、气压热水瓶……
    冰棍机器买回来了。当晚召开全体教师会,专题研究如何卖冰棍的问题。讨论的场面异 常活跃,直到子夜一时,终于讨论出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来:教师轮流卖冰棍,利润归
    自己。
    “王老师卖冰棍!”不断地有人和他打招呼。打招呼的人认识他而他却一时认不出人家, 看上去面熟听起来耳熟偏偏想不出人家的名字,凭感觉他们都是他的学生,或者是学生的父
    亲或是爷爷。
    “王老师卖冰棍?”
    又一个人打招呼。王老师昧了眼聚了光,还是没有认出来。这人眼睛上扣着一副大墨
    镜,身上穿一件暗紫色的花格衫子和牛仔裤。
    中年人笑笑:“王老师你大概不认识我了,我是何社仓,何家营的。”
    王老师记起来了。他教他的时候,他还是个细条条的小白脸哩, 一双睫毛很长的眼睛总 是现出羞怯的样子。他的学习和品行都是班里顶尖的,连年被评为“三好”,而上台领奖时 却羞怯得不敢朝台子底下去看。站在面前的中年人的睫毛依然很长,眼睛更深陷了,没有了
    羞怯,却有一股咄咄逼人的直往人心里钻的力量。他随意问:“社仓你而今做什么工作?”
    “我在家办了个鞋厂。”何社仓说。
    何社仓把话又转到冰棍箱子上来:“王老师,我刚才一看见你卖冰棍,心里不知怎么就
    不自在,这样吧,你这一箱冰棍全卖给我了,我给工人降降温,你也甭站在学校门口受
    罪了。”
    王老师咕哝着:“你要给工人降温也好,你到学校冰棍厂去趸货,便宜。”
    “王老师你甭不好意思,”何社仓说,“我在你跟前念书时,老是怕人笑话自己。而今我 练得胆子大了哩!不瞒王老师说,我这鞋厂,要是按我过去那性子一万年也办不起来。我听
    说原先在俺村下放的那个老吕而今是鞋厂厂长,我咬了咬牙给老吕送了一千块。”
    王老师噢噢噢地惊叹着。
    “王老师,而今……哎!”何社仓摇摇头,“我而今常常想到你给我们讲的那些做人的道
    理,人的品行,现在还觉得是对的,可是……行不通了!”
    王老师心里一沉,说不出话。
    往日里放学时他站在校门口,检查出门学生的衣装风纪,歪戴帽儿的,散着衣服挽着裤
    脚的, 一一被纠正过来,他往往有一种神圣的感觉。现在,他已经无暇顾及这些了。
    “王老师生意好红火!”下午时,体育老师杨小光神秘地眨眨眼:“王老师,我引你看场
    西洋景儿——”说着拽着他来到一间教室外。
    三年级丙班教室里的讲台上,站着六年级甲班班长何小毛,正在给三年级小学生做动 员:“同学们要买冰棍快到后门去!后门那儿是我们班主任王老师卖冰棍。王老师年年都带
    毕业班,你们将来上六年级还是王老师给你们当班主任…… ”
    王老师吃惊地瞅着何小毛,眼前忽然一黑,几乎栽倒。
    这时候何小毛已经跑出来,站在两个老师面前,毫不胆怯地说:“我当推销员有什么不 对?你上体育课硬把冰棍摊派给我们, 一人一根不吃不行。你昨日上体育课给同学们说今日
    轮你卖冰棍儿,要大家都一律买你的…… ”
    王老师听着就扬起了手,“啪”的一声响,打了何小毛一记耳光。何小毛冤枉委屈地瞪
    他一眼,捂着脸跑了。
    放晚学时,校长成斌来了。说他和吴主任研究过了,做出两条决定,王老师向被打学生
    家长赔情,争取何小毛的乡村企业家的父亲的谅解。
    他们一起去了一座二层楼房面前,何社仓闻声迎出来,大声喧哗着“欢迎欢迎”的话,
    把三位老师引进底层东头套间会客室。
    何社仓吩咐女人说:“你弄几样菜,我跟我老师喝一点。”
    酒过三巡,何社仓大杯大杯饮着酒,发着慨叹:“我只有跟三位老师喝酒心里是坦诚的。 王老师,我现在有时还梦见在你跟前念书的情景……我小时侯那么怕羞!我而今不怕羞了胆
    子大了。我那个小子小毛根本不知道害羞!我倒是觉得小孩子害点羞更可爱…… ”
    王老师似乎被电火花击中,猛地饮干杯中黄澄澄的啤酒,扔下筷子,大声响应附和着
    说:“对对对!何社仓,小孩子有点害羞更可爱!”
    王老师说着竟站了起来,左手拍了校长成试一巴掌,然后瞅瞅这个,又瞅瞅那个,忽然 鼻子一抽,两行老泪潸然而下,伸出抖抖索索的手,像是发表演说一样:“其实何止小孩子! 难道在我,在你们,在我们学校,在我们整个社会生活里,不是应该保存一点可爱的害羞心
    理吗?”
    三个人都有点愣,怀疑王老师可能醉了。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曾经王老师经常给何社仓讲做人的道理,如今王老师经常在学校门口检查学生的衣装
    风纪,可见王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质。
    B. 曾经的学生何社仓要买冰棍,可王老师却推荐他去学校冰棍厂买,主要是因为王老师
    此刻碰到学生很尴尬,想让他快点离开。
    C.《包身工》中的那些被叫作“猪粥”的女孩子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失去了害羞的
    感觉,跟文中的何小毛一样。
    D. 王老师之所以气急败坏地打了何小毛一记耳光,既是因为他在教室里推销冰棍,也是
    因为他揭穿了王老师在体育课上把冰棍摊派给学生的事情。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善于运用对比表现人物,如将王老师在讲台上的优雅姿态与在冰棍箱面前的尴尬
    对比,表现了他害羞的个性。
    B. 小说中运用大量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王老师复杂的内心
    世界。
    C. 第二段通过补叙把本校教师的待遇和其他行业进行对比,交代了教师们的清贫境况,
    这也是王老师不得已卖冰棍的原因。
    D. 小说多处设置巧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王老师卖冰棍时恰巧碰到昔日的学生何社
    仓,何社仓又恰巧是如今帮王老师推销冰棍的何小毛的父亲。
    8. 认真梳理文章,在空格处补充相关情节或王老师的心理感受。(4分)
    9. 《害羞》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如今我们主张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 括具备强大的自信心、生存的本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人觉得故事中王老师说的
    “可爱的害羞心理”在当下会成为学生成长的绊脚石,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歌之家而主犹绩,惧忏季孙之怒也,
    相关情节
    王老师的心理感受
    刚出来摆摊卖冰棍


    惊叹又佩服
    何社仓说老师的话如今不管用


    内心倍受打击
    其以歌为不能事主乎!”
    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黄圣王之处民也择痹去 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 心生。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疥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师 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 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袆、郊之柒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 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做百工,使无憎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
    其业,夜庇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
    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统,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继, 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 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 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 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
    穆伯之绝嗣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选自《国语·鲁语》,有删改)
    材料二: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昔圣王A 之处B 民也C 择瘠土D而处之E劳F其民而用之G故H长王天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其以歇为不能事主乎”中的“事”指侍奉,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意思相同。
    B.“三公”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朝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 “愆则有辟”中的“愆”,是“罪过、过失”的意思,与“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中的“愆”意思不同。
    D.“太夫人”在文中指的欧阳修的母亲,与《项脊轩志》中的“大母”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公父文伯退朝后去向母亲请安,看见母亲正在纺麻就有些自责,认为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
    B.公父文伯之母不留情面地驳斥儿子的说法,表现出这位贵族妇女对治国安邦之道有自己的见解,绝非平庸女辈。
    C.公父文伯之母认为儿子用怠惰的态度来对待国君赋予他的官职会让他的父亲穆伯断绝后代,说明了“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D. 欧阳修四岁丧父,由母亲悉心教导。他没有笔就用芦苇秆在地上写字,没有书读就找乡邻借,这些都为欧阳修日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奠定了基础.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14. 母亲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导师,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深受其母亲的影响。
    请结合两则材料,归纳公父文伯的母亲和欧阳修的母亲在教育孩子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做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迷 仙 引 柳 永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①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
    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葬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
    妾,朝云暮雨。
    [注]①随分:随便、随意。②葬华:“华”,同“花”,指朝开暮落的木槿花。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全词都是以歌妓的口吻自述,细腻真切,诚挚动人,展现了一个风尘女子不甘沦落的形象。
    B. 词中女子年满十五岁就开始学习歌舞娱宾,她色艺俱佳,王孙公子们为得到她的一笑都一掷千金。
    C. 词中女子以葬花自喻,此花美艳却难久驻,是在暗示自己命薄如花,她希望得遇良人庇护,有个好归宿。
    D. 词中女子最终得偿所愿,她将告别风月场所,像巫山神女一样,与有情人朝朝暮暮,厮守终老。
    16. 这首词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以歌妓为写作对象,但是立意上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
    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武汉大学的校训中有“自强”和“弘毅”两个词,前者出自《周易》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后者则出自《论语》的“ , _ ”。
    )
    (2)陈子昂的《感遇》名句“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借花草树木的凋萎、美人的
    衰老,暗喻君子理想难以实现;屈原在《离骚》中也表达过类似的担忧:
    6 ”
    ) 。
    (3)人们习惯称呼杜甫为“诗中老杜”,“老”字在杜甫的诗中出现频率颇高,既有直接
    包含“老”字的“ ”,也有不见“老”字但写出老态的“ 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情绪价值,是人际关系的营养液。学会先用情绪价值支撑他人,比一味讲道理更能解决 问题。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对方有情绪,允许外界的人、事、物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
    要给予对方认同感。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内容的理解和双方关系的亲疏,表达正面反馈。
    情绪价值, ① 。情绪价值高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乐观自信的孩子。孩子在耳濡目染 之下长远地受到积极的影响。但是,情绪价值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很多父母都不具备。 ② ,一张口总是否定;总是抓住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好的一面;习惯站在大人
    的角度看问题,对孩子的情绪没有共情力;经常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迁移到孩子身上……于是
    很多孩子选择对父母关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大多数父母看到的孩子的不良行 为,其实都是自己不良行为的反射。高情绪价值的父母,不仅能够控制自己的情
    绪, ③ 。
    18. 下列句子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千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
    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
    B. 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
    任务。
    C.“可恶!然而……”四叔说。
    D. 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 ……我说不清……其
    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20 .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这里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是从里下河一带,兴化、泰州、东台等 处来的客户。卖紫萝卜的(紫萝卜是比荸荠略大的扁圆形的萝卜,外皮染成深蓝紫色,极甜 脆),卖风菱的(风菱是很大的两角的菱角,壳极硬),卖山里红的,卖熟藕的(藕孔里塞了 糯米煮熟)。还有一个从宝应来的卖眼镜的, 一个从杭州来的卖天竺筷的。他们像一些候鸟;
    来去都有定时。来时,向相熟的人家租一间半间屋子,住上一阵,有的住得长一些,有的住
    得短一些,到生意做完就走了。他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罢早饭,各自背着、赶 着、挎着、举着自己的货色,用不同的乡音,不同的腔调,吟唱吆唤着上街了。到太阳落 山,又都像鸟似的回到自己的窝里。于是从这些低矮的屋檐下就都飘出带点甜味而又呛人的 炊烟(所烧的柴草都是半干不湿的)。他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赚钱不大。因为是在客边,
    对人很和气,凡事忍让,所以这一带平常总是安安静静的,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发生。
    21.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判断句。要求保留基本信息,50字以内。(5分)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简化为“早饭后各自带着自己的货色”吗?你觉得哪个表达
    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年初,“质疑×X, 理解×X, 成为××”逐渐变成一个造句格式广泛流行。
    比如:父母管教严厉,自己小时候不理解,甚至心生叛逆;随着年龄增长,自己逐渐理
    解了父母;等自己有了孩子,已是完全认同父母,就像当年自己的父母一样管教孩子。
    于是便感叹“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还有“质疑班主任,理解班主任,成
    为班主任”“质疑大妈,理解大妈,成为大妈”等说法,都纷纷出现在网络上。
    在特定的人生阶段,面对特定的认知对象,“质疑、理解、成为”是客观存在的动
    态心理过程,也是心智逐渐成熟的必经阶段,表现在个人成长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

    江苏省宿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共10页。

    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