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十校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26738/0-17155849264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十校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26738/0-1715584926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十校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26738/0-17155849265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十校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十校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曲颈甑中加热汞的目的是消耗空气中的(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2.春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佳节之一,以下春节民俗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包饺子B.舞长龙C.放鞭炮D.贴春联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B.金刚石C.氯化钠D.氢气
4.在粗盐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粗盐B.过滤粗盐水
C.蒸发结晶D.趁热取下蒸发皿
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合理做法是( )
A.将废旧电池就地掩埋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C.大量使用化肥促进粮食增产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6.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
7.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大气平流层中同时发生氧气与臭氧的相互转化,经过漫长时间形成臭氧层,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氧气B.氧气、臭氧转化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
C.氧气、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D.氧气、臭氧转化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容易燃烧,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图d中的现象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9.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抱朴子》描述一种物质:“可以刻玉,……”,该物质对应b点
B.c点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e点对应的物质
C.e点对应的一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f点对应的物质可以是草木灰中含有的碳酸钾
10.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B.d点表示反应停止
C.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可能有剩余
D.比较b、c两点,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二、非选择题(化学方程式2分,除个别特殊标记空外,其它每空1分,共40分)
11.我国化学家姜雪峰教授被选为硫元素“代言人”。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硫元素的符号________;
(2)两个硫原子________;
(3)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12.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
(1)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
(2)“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砷化镓(GaAs),其中镓(Ga)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砷(As)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3)航天器中处理的方法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3.每年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
(2)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3)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写出水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4.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围绕气体的制备完成下面的问题:
(1)用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用F装置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请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时要想达到随关随停的效果,可选中①________(填字母序号)组合成一套发生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所用的试剂是②________;
(3)设计简易供氧器如图G,加湿仓中水的作用是①________。在供给氧气的过程中,反应仓中的气体压强②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4)验证加湿仓导出的气体为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
15.℃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后现象如图。
(1)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
(2)硝酸钾中含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
(3)℃时,1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关于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2分)
A.将两个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B.将温度升高到℃,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D.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E.将温度升高到℃,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6.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在锡中熔合部分铅制成焊锡,目的是为了获得更________(填“高”或“低”)的熔点;
(3)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已知铜的熔点是1083.4℃,铁的熔点是1534.8℃,从物理化学两个角度分析用铜铸造货币的原因:________;(2分)
(4)学习完金属后,甲、乙两位同学对烧烤时包裹食物的“锡纸”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发现,“锡纸”实际是金属铝箔。他们产生了疑惑:是铝还是锡呢?于是他俩结合常见金属的性质,分工开始了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均已打磨过)
【提出问题】“锡纸”是铝还是锡
【作出假设】(一)是铝(甲同学探究);(二)是锡(乙同学探究)
【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甲同学提出:“锡纸”为什么不是镁呢?乙同学说: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直接判断不是镁,因为________。
17.《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用图1表示。
图1
(1)写出过程I的一个用途:________;
(2)过程II发生的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石灰石样品进行探究。
在烧杯中加入石灰石样品25g(其中质量分数为80%),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图2
①当加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当加入稀盐酸146g时(即图中B点),求此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18.某“自嗨锅”“自热米饭”中的“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00℃以上,保温时间达2~3小时。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发热包的发热原理及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图1 图2
【查阅资料】
“发热包”可能由生石灰(CaO)、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组成;
I、探究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实验探究1】
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
(1)取等质量的发热包中粉末和生石灰于不同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相比于生石灰,利用发热包给食品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图3
【实验分析1】除生石灰与水反应外,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如铁粉的锈蚀。
【实验探究2】为研究铁锈蚀放热的影响因素,用图4所示装置同时进行四组实验,测得实验开始后600s内瓶中温度均呈上升趋势。实验所用试剂X的组成及部分数据如下表:
图4
【实验分析2】
(2)能证明活性炭粉可加快铁锈蚀的实验组合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有同学认为实验②③证明活性炭比食盐对铁粉生锈速率的影响大,请分析该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
II、探究发热包的成分
【实验探究3】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研究发热包的成分。
步骤1取少量发热包中固体于试管中加水,过滤,向滤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步骤2另取少量发热包中固体于试管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停止后有黑色固体剩余,溶液呈浅绿色。
【实验分析3】
(4)“步骤2”中最终溶液呈浅绿色是因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根据以上实验,可确定该发热包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
【实际运用】
(6)使用自热米饭时,在外盒中禁用热水,若不小心加入热水,可能会使餐盒炸裂,请从微观角度分析餐盒炸裂的原因________。(一)
(二)
实验操作及条件控制
相同体积和浓度的稀盐酸
相同体积和浓度的溶液
实验现象
________
③中发生反应④中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
是铝
是铝
实验序号
试剂X的组成
600s时的温度/℃
活性炭粉g
食盐g
①
6
3
35.1
②
6
0
27.9
③
0
3
23.3
④
0
0
21.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多校中考联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工程,科普阅读题,物质性质及应用题,定量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下列气体中能够供给呼吸的是,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