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制取氧气(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27312/0-1715601492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同步测试题
展开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初步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分享。
重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合理地选择仪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
预习赠送的小册子。
一、情景导入
导语: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二、合作探究
实验室制取氧气
【讲述】实验室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提问】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在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如何操作?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演示】实验2-5。
【小结】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高锰酸钾 eq \(――→,\s\up7(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归纳总结】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
①“检”——制取氧气前应先将仪器组装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然后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③“扣”——预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里;
④“热”——加热试管(先预热,用酒精灯外焰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然后再用酒精灯外焰集中加热盛放固体的部位),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即可收集;
⑤“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演示】做教材第38页探究实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三种条件下:①不加热;②加热;③加入二氧化锰。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提问】二氧化锰到底是什么物质?它在这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呢?
【讲述】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
【讲解】催化剂的概念,强调“一改两不变”。
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我们使用催化剂,而为了减慢反应的进行,我们也使用催化剂。比如,食用油中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化,在橡胶制品中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减缓橡胶老化的速度。
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算反应条件。
分解反应
【投影】1.过氧化氢 eq \(――→,\s\up7(二氧化锰)) 水+氧气。
2.氯酸钾 eq \(――→,\s\up7(二氧化锰),\s\d5(加热)) 氯化钾+氧气。
3.高锰酸钾 eq \(――→,\s\up7(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提问】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归纳总结】
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特点可以表示如下:
分解反应:AB→A+B,特征为“一变多”。
化合反应:A+B→AB,特征为“多变一”。
氧气的工业制法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原理: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氧(沸点高)和液氮(沸点低)的沸点不同,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2.步骤:
【知识拓展】工业制取氧气,将空气成分分离,不产生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思考】工业制取氧气与实验室制取氧气在反应类型上是否相同?
【小结】不同。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不属于任何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类型;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中的分解反应。
【材料拓展】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仅仅由于本身的存在就能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和质量并不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剂跟反应物同处于均匀的气相或液相时,叫做单相催化作用;催化剂跟反应物属不同相时,叫做多相催化作用。
使化学反应加快的催化剂,叫做正催化剂;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叫做负催化剂。例如,酯和多糖的水解,常用无机酸作正催化剂;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常用五氧化二钒作正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是固体,反应物为气体,形成多相的催化作用,因此,五氧化二钒也叫做触媒或接触剂。食用油脂里加入0.01%~0.02%没食子酸正丙酯,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在这里,没食子酸正丙酯是一种负催化剂(也叫做缓化剂或抵制剂)。
在催化反应里,人们往往加入催化剂以外的另一物质,以增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这种物质叫做助催化剂。助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上极为重要。例如,在合成氨的铁催化剂里加入少量的铝和钾的氧化物作为助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 eq \(――→,\s\up7(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3.注意事项。
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eq \(――→,\s\up7(二氧化锰)) 水+氧气。
三、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氯酸钾 eq \(――→,\s\up7(二氧化锰),\s\d5(加热)) 氯化钾+氧气。
四、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五、分解反应
1.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定义。
2.①分解反应:AB→A+B,特征为:“一变多”;
②化合反应:A+B→AB,特征为“多变一”。
六、工业制法
1.原理:根据各成分沸点的不同。
2.步骤: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完成课件中随堂练习。
本堂课融入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并学会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钻研、探索。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和理念。
本堂课内容稍多,可能会拖堂,催化剂是本节课的难点,应提前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由于没能够认真仔细地检查实验仪器的准备情况,导致实验时缺少棉花。因为高锰酸钾实验中,棉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课堂上只能让学生观察错误的操作,并根据产生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生错误现象的原因。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制取氧气课时练习</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课题3 制取氧气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hx/tb_c984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制取氧气随堂练习题</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例题分析,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精练</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识分解反应,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